生而为人,或许就像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一粒泥沙?
夏侯衡和庞晓霞,害死了韩昭此前的意中人。魏骥立叛主求荣,是蜀汉社稷沦丧的一大罪人。单单是这两件事情,就已经让本座义愤填膺了。因此,我出手相助凤儿,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或许,我真正关注的,甚至也不是将来谁能一统天下,而是,对于忠奸善恶、是非曲直,我心中自有一杆秤。
这位凤儿姑娘,就像薄雾之中一朵带刺的花儿。
一个身份地位的侍女,除了端茶送水、刺绣种花之外,她的那一身惊人的武艺,又从何而来?“少主”司马炎对她,可是青眼有加啊!要不然,怎么会让她侍卫一侧呢?哦,此前我身边的那小影子,也是一个深藏不露之辈。如今的这个凤儿姑娘,和小影子相比,其隐藏之深,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此刻,闲着无事,何不套一下她的话语,力争做到“知己知彼”呢?
“凤儿姑娘,”赵欣宇试着这样说道,“此前,对于尊驾,所知有限,冒犯之处,在所难免。嗯,就是到了现在,对于尊驾的身世、来意、使命等等,均是不甚了解。本座,本座的意思是,如无不便,还望赐教一二……”
贸然打听对方的隐情,确实是不太礼貌、得体的,于是,即便渊博、儒雅如赵欣宇,说起这样的一段话来,也深感措辞之难了。
“赵姑娘,”只听凤儿淡淡一笑,“哪用如此客气?尊驾既有此心,凤儿也就分说一二吧。哦,前朝有个梁冀梁大将军,赵姑娘也有所耳闻吧?”
赵欣宇暗自心惊:这位梁冀梁大将军,本座倒是略知一二,只是,这是一位怎样的“大将军”啊!他独揽朝政二十余年,先后立了三个皇帝。更重要的是,他如此热衷于废旧立新,不是为了苍生社稷,而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最令人发指的是,年幼的汉质帝不满他专权,称他为“跋扈将军”。梁冀得知此事后,居然令人在面食之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只是,这些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这凤儿姑娘再说起此人此事,是何用意呢?
“这梁冀,”赵欣宇试着这样回答道,“本座也只是略有所闻。这位梁大将军嘛,虽说是权倾一时,只是,只怕说不上什么忠臣义士吧?”
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凤儿点了点头:“赵姑娘,你凡事从苍生社稷角度着想,确实是难能可贵。是啊,后汉中期以后,那些文武百官,如果能够多几个像赵姑娘这样的人,恐怕也不至于如此倾颓吧?唉,这外戚与宦官……”
霎时,赵欣宇心中,感慨不已:后汉中期以后,那些皇帝即位之时,大多年幼无知。在此情况之下,大权一般就由皇太后主持。这些皇太后呢,对于朝政,所知毕竟有限,这样一来,势必就会重用自己的亲戚。外戚干政,由此而来。皇帝长大之后,不甘心任人摆布,就想着借用宦官的力量,除掉外戚。这样一来,后汉近百年的时间里,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轮流把持朝政。与此同时,还任用亲信,诛杀异己。如此愈演愈烈,后汉王朝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一些人把王朝的衰落归咎于黄巾起事,殊不知,早在甲子年之前,祸根就已经埋下了。
如此说来,如果没有外戚与宦官轮流坐庄,就不会有朝政腐败,也就没有其后的黄巾起事,更不会有接下来的群雄逐鹿了。也就是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土壤。由此看来,作为外戚干政之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位梁冀梁大将军,多半会是后世史学绕不开的了?
哦,听这凤儿姑娘的语气,对于这外戚宦官干政,她颇有微词。既然是这样,她为什么还要跟我提起这梁冀呢?
“凤儿姑娘,”赵欣宇试着这样说道,“这一切,都是陈年往事了……”
带着一丝苦笑,凤儿这样说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和梁冀梁大将军相干的那些事情,确实都是陈年往事了。唉,当初,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人,共谋诛灭梁氏。若说梁冀专权跋扈,也算是咎由自取吧?只是,那些被牵连处死,以及免职者,多达数百人!凤儿很想知道,这数百人,到底又犯了什么罪证呢?”
赵欣宇心下黯然:数百年来,在某些案件之中,无辜受到株连的人,确实不少。只是,当初律例就那样定下来了。而且,具体到某个案件中,又会有某些人为干涉的成分,一些人就此成为牺牲品,那也是没办法的了。哦,凤儿跟我说起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你,你是梁冀将军的后人?”赵欣宇冲口而出。
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之后,凤儿这样说道:“赵姑娘,你的心思,极为细腻,甚是缜密。当初,蜀汉后主将那破案缉凶的要事托付于你,确实是大有深意啊!”
“本座这点功夫,让凤儿姑娘笑话了…”赵欣宇谦逊道。
停了一会儿,凤儿接着说道:“要说什么梁冀大将军的嫡传后裔,时间都那么久了,凤儿也不便于信口开河。嗯,大概是这样的。在我记事之时,就懂得梁氏一族有这么一位先祖。我家父辈的意思是,凤儿啊,你长大之后,若是对苍生社稷什么的,有点想法的话,最好就找个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赵欣宇心头一怔:这一处梁家,家风甚是独特啊!一般的家庭,对于女孩子,大多就满足于会点针线活懂得点家务事,也就差不多了。要求再高一点的,也就是识文断句。而这位凤儿姑娘,居然还能接受抱负之类的教诲,着实不多见!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也就不算太难理解了吧?机缘凑巧之下,她能够投奔到司马氏麾下。再后来,带着某种任务,她成为蜀汉后主的侍女。从表面上看,她的身份是那样的地位,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似乎倒是不容小觑的吧?别的且不说,这个夜晚,如果不是她当机立断、处置得当,那“少主”司马炎,能否走得出那营帐,只怕还是一个大问题!
哦,此前的一段时间,这凤儿姑娘“不计前嫌”,让我跟着她,一起到晋王府去。这一切,从一开始,她就是有想法的了。只是,她在观望,一时也不便于明言。而我呢,似乎也在期待着什么,有些话语,一直也没说出口。
那么,到了这样一个夜晚,我是不是该亮明自己的态度了呢?
大致说来,三足鼎立的局势,源于后汉的衰落。现如今,蜀汉已经沦丧,而作为得势的一方,曹魏的内部,已然是暗流涌动。说起来,当初,司马昭攻取蜀汉之时,打的依然是曹魏的旗号,那么,这笔账,是不是依然要记在曹魏的账上呢?再说,如果没有当初的曹丕篡汉,也就没有接下来数十年三国纷争的局面。
那么,这样一种纷争的局面,是不是快要走到尽头了呢?
从今夜的事情来看,曹魏的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我总觉得凤儿不简单,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她其实是有想法的人,她在关注着整个大局的走向。而且,她还是其中的一员。或许,这样也好吧,至少,她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不至于茫然无措。
“凤儿姑娘,”赵欣宇这样问道,“对于这宗庙社稷,你,你怎么看?”
话音落下之际,她就有点后悔了:对于凤儿来说,这个话题,是不是过于宽泛了呢?
静默片刻之后,却只听凤儿这样说道:“赵姑娘,对于宗庙社稷之类的问题,确实难以言说。不过呢,最近几年,我一直跟在少主身边,再加上对时局也略有了解,因此,在此,也就勉为其难,试分说一二。最近这数十年的时间,人们说得比较多的,似乎就是汉室了。只是,这大汉王朝,也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吧?如果不是秦王暴政,使得各地义士纷纷揭竿而起,又怎会有秦王朝历经二世即亡呢?由此可见,天下是黎庶苍生的天下,而不是某一家人某一姓氏的天下!当年的楚汉之争,单论兵力,汉高祖刘邦,远逊于西楚霸王项羽,那么,高祖为什么还能够以弱胜强,最终问鼎天下呢?人们想得比较多的,多半就是高祖身边,有萧何、张良、韩信这样的能人异士。不过,我们似乎更不应该忽略,高祖攻入咸阳之时,就跟老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这样的军队,无疑会得到黎民百姓的支持和拥戴。反观项羽,一把火就烧了那阿房宫。入关之后,想得更多的,是什么‘衣锦还乡’。这种眼光和格局,跟高祖相比,相去甚远啊!在凤儿看来,就是在这一刻开始,整个楚汉之争,其实就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
听到这儿,赵欣宇一时瞪大了双眼,接不上话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