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绎起身,深邃的眼睛闪过精光。这几日他斟酌再三,决定请上官曦相助。为难的是杨岳夫人并未官家人,不能用指挥使的身份命令她去两浙,这才想到用诚意来请人。
动用乌安邦的水运,助陆大人平定倭寇,可不是小事。
上官曦沉思片刻……想到陆绎曾经在红叶山救出许多乌安邦的兄弟,想到无辜死在倭寇刀下的百姓……
“上官曦与乌安邦水运,任由陆大人差遣。”
“多谢。”大人双手再次作揖,“陆某感激不尽。”
杨岳左右看看,鼓起勇气问:“陆大人,既然曦儿都去两浙,要不您也带上卑职如何?”
“大杨,你二人这叫妇唱夫随,哈。”今夏早就料到杨岳会跟着,出言调侃。
“夏爷,你这也太……”杨岳涨红了脸,抬手挠挠耳后。
陆绎见上官曦不说话,心中明白过来,冲杨岳道:“杨捕快擅长追踪,有劳辛苦随大家去趟两浙。”
“多谢陆大人。”杨岳性格敦厚,并非心中只有儿女情长,昔日亲眼见过倭寇残忍,他也想要报效朝廷,为百姓谋福尽绵薄之力。
大局已定。上官曦开门见山问道:“陆大人,何时出发?还有您准备带多少人前往?”
陆绎双手背在身后,烛光映衬得他愈发剑眉星目,英气逼人——
“明日一早,李刻(在藏兵洞受过伤的锦衣卫)便与十几名锦衣卫,乔装成百姓,暗自前往两浙地区。”
“那我们呢?大人。”今夏心跳莫名加速,脑子里闪过疑问。
陆绎沉稳一笑:“我们?有劳上官堂主安排一艘船,我们乘船前往……”
三人听完陆绎的计策,皆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他。
“大人,您真是狡猾。”今夏顺嘴说道,“宛若一只修炼千年的狐……”
“今夏,怎么说话呢!”杨岳斥责她。
上官曦抿嘴一笑,眼神中却全是赞赏:如此睿智的陆大人,定能战胜倭寇。
“已经三更天了,你二人早些休息吧!”说完陆绎牵起今夏的手,往房门口走去。
目送陆绎夫妇离开后,杨岳和上官曦睡意全无。他们也非当初少年,儿子杨飞需要托付给祖父杨程万照顾。而杨捕头年迈,杨飞正是顽劣的年纪,上官曦又安排两名乌安邦的兄弟,暗中保护爷孙两人。
清晨,天空蓝得澄清,蓝得透明。
陆绎令李正带几名随从出府,大张旗鼓地采买物资,丝毫不隐藏——
“陆大人要乘船前往两浙地区,平定倭寇,三日后出发,派我等置办些东西。”
“我们夫人爱吃糕点,派我们出来多买些回去,准备船上享用。”
“海上风大,买几件披风御寒……”
一下午的功夫,京城有大部分百姓知晓陆绎平定倭寇的事情了,而且出发时间也知道——三日后乘船出发。
陆大人前往两浙地区平定倭寇,三日后乘船出发。
这事顺利地传进薛贵耳中。他的心腹穆九心生毒计,要薛公子务必将此消息转告宫中的贤妃娘娘。
好一招借刀杀人啊!
薛贵望着穆九,眼中全是钦佩,且暗自下定决心,就算日后自己飞黄腾达,也要重金聘请穆九做军师。
第二日,陆绎进宫禀报圣上,一切准备妥当,明日出发。
嘉靖皇帝坐在龙椅上,望着英姿勃发的陆绎,很是欣慰:“陆爱卿,朕祝你一路顺风,早日凯旋,到时候,朕重重有赏。”
“多谢皇上。”陆绎跪地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气晴朗,御花园空气清新,太阳斜斜地照在花花草草上。
凉亭中,贤妃一袭淡绿色衣裙,略施粉黛,梳着“挑心髻”,别一根栩栩如生的金蝉玉叶发簪,衬托的肌肤胜雪,眉如远山,好一个倾国倾城,绝色佳人。
她手执香扇,眼神飘忽,有些心不在焉,宛若在筹谋算计什么。
这时候,常公公从远处小跑过来,环顾四周之后,进了凉亭,凑近贤妃娘娘耳边嘀咕好一会儿。
“此话当真?”贤妃面带喜色,用扇子遮住半边脸颊。
“娘娘,千真万确。”常公公连连作揖,眼中全是狠毒的杀意,“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贤妃“腾”地站起来,因心情激动,呼吸都有些急促:“公公,走,咱们回去再议。”
“是。”
常公公搀扶贤妃,一主一仆沿鹅软石铺成的小路,往永和宫走去。
日落西山,余晖洒在皇宫的砖瓦之上,如同一层金纱。
掌灯之时,怀揣贤妃亲笔密信的常公公,大摇大摆地离开永和宫,准备出宫去见贤妃父亲张大人。
夜色踏着沉重的脚步,降临京城。大街上百姓很少,偶尔经过的行人,也是脚步匆匆。
陆府,陆绎的书房中——
李正将陆府巡夜的制牌交给阿舍,顺便说道:“阿舍大哥,辛苦了。”
“李正,你这叫什么话,要论辛苦,你们不比我辛苦百倍?”阿舍拍了拍李正右肩,故作轻松道,“此次你代替我随大人去两浙,可莫要偷懒啊!”
“是,李正一定早起晚睡,好好听命陆大人。”李正神情严肃,宛若下一刻便要杀敌似的。
陆绎看了看窗外,见夜色正浓,目光回到今夏、岑福、李正等人身上,轻咳一声道:“岑福,你与周雨商议妥当了吗?”
岑福点点头:“放心吧,大人,这次小雨不会跟着,更不敢偷偷跑去寻我,她会安心在家待着。”
“那就好。”随即陆绎神情变得有些高深莫测,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地图,摊开在书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