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困难重重
书名:北宋烽火起 作者:星光点点 本章字数:2050字 发布时间:2024-03-25


第二十五章 困难重重


谢庭安目光所及,见父颜如寒霜,怒火中烧。不明所以,复观家仆色若死灰,颤颤发抖,心中暗忖:


莫非市井之事已露?思及此,遂跪于仆从之后,虽触地之冷,幸衣着暖厚足以御寒。


“你这厮儿,真是荒唐!”谢万庆面红耳赤,声震屋梁,“念你为小娘忧心成疾,我令你好生养息,不加苛责。你竟敢欺父瞒天,四处张扬,使我名誉扫地。”


谢万庆本因万娘子失踪迹而心绪如麻,今又因这不肖子,在上官之前颜面尽失。颤手指斥,每语如刀,刺向谢庭安。


谢庭安面色恬淡,向谢万庆恭声道:


“父亲且息雷霆之怒,勿因孩儿误事而损及贵躯,免得家中亲眷忧心。孩儿愚昧,不解父亲何以震怒,愿闻其详。”


谢万庆见子仍旧一副无知模样,怒气上涌,差点昏厥过去。情急之下,握起案头长砚,想投到谢庭安身上,忽思此砚非比寻常,不宜浪费,遂力透双臂,将砚重重落于案上。


那骇人听闻的声响,令仆从惊骇至极,他颤抖着匍匐在地,泪流如注,哀嚎着求恕:


“小人知错了,恳求老爷息怒,老爷开恩哪!”


但谢万庆仿佛未曾听见,怒气冲冲,厉声斥责谢庭安:


“你这无知孽子,竟敢如此放肆!好,好,好!”


他的声音严厉而有力,连喝三声“好”,字字如同重锤击心:


“从今日开始,你给我闭户思过半月,寸步也不得离开院子半步。滚回院子里,免得我再见你,怒火更旺。”


谢庭安尚未缓过神来,又听得谢万庆不容置疑的命令继续道:


“至于你这背信弃义的东西,杖责二十大板,行刑完毕后逐出府门,谢家岂能容你这种不识抬举之徒,给我叉出去!”


顷刻间,两名壮汉冲入门内,挟那仆从急速往外拖去。那仆从魂飞魄散,哭嚎哀求:


“老爷饶命,老爷饶命啊,小人仅是遵小三郎之令,方将马车备出,小三郎为小人辩护一言啊。”


仆从的哀嚎声渐远在书房之外,谢庭安立于案前,凝视着被拖出的人,心有所思。或许父亲尚不得知油条之事,但何事使父亲如此震怒?


“愣着做什么,你也退下。”


谢万庆一通怒火之后,已然憔悴不堪,双手扶额,坐于案前,悔当日朝堂之上名誉扫地。


“是,儿这就告退!”谢庭安恭恭敬敬地一揖至腰,缓步退出书房。


及至书室外,轻咳几声,而房内又飘来几句谢万庆的怒喝,谢庭安不敢再让任何声响透出,连忙按住正要开口询问的阿壮,缓缓踱回了院中。


日昃之际,院中人影如织。壮汉与仆妇纷至沓来于东厢房,或搬或运,皆忙碌不堪。谢庭安目睹此景,眉头不觉轻轻蹙起,心中疑云密布。


且说西厢之内,珠翠依窗而坐,怔然出神。忽见谢庭安携阿壮缓步而来,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急忙掀起门帘,如燕飞出屋,口中欢声宛转:


“郎君回来了!”


他声中愉悦,洋溢于斯。


谢庭安回首,眉间皱褶愈发深邃。


角落浇水,张勇闻声,亦回过首来,瞧见珠翠之态,同样皱眉,遂放下水桶,向谢庭安迈步而去。


与此同时,在西厢房门口指挥的谢云亦轻盈转身,面带微笑,步履款款向谢庭安行去,正当此时西厢房内传来张伯之声,语含训斥:


“臭小子,把手脚放轻点,年纪轻轻急着去投胎啊。”显是对僮仆之严厉告诫。


谢云甫至谢庭安身侧,未及站稳之际,便遭匆匆之珠翠撞击,险些失足。幸有一双孔武有力的手臂及时扶稳。


她抬首望去,但见阿壮面带憨笑,温声问道:


“谢云姐姐,没事吧?”


谢云报之以温婉一笑,微微颔首,示意自己无恙,复又立稳。目光一瞥,但见珠翠正忸怩立于谢庭安之前,鬓旁黄花分外妖娆,心下顿时了悟,彼女早已暗生非分之想。


谢庭安目送院中仆役如织,心怀疑惑便转向谢云问道:


“此番兴师动众,究竟为哪般?”


谢云抿嘴含笑,轻盈答道:


“前日见郎君茶案前笔耕不辍,小的心生体恤。便与张伯商议,欲将东厢略作改动,专设一门,隔出一间小巧书室,令郎君得以安心研习,免受杂扰。”


谢庭安心头微动,面露微笑,朝谢云投去一瞥赞赏的目光,轻轻颔首。


珠翠见此情形,唇下不自觉地紧抿,手中的绫帕被揉作一团,几欲将其绞碎。


张勇眉宇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锐气,走到她身边,冷声提醒:


“珠翠,小心别咬破了唇。”


珠翠轻哼一声,斜睨了张勇一眼,愤然跺脚,转身拂袖而去。张勇目送着她的背影,眼神中掠过一丝意味深长。


他再次回过头时,谢庭安与谢云已先一步入东厢,细看改造进展去了。


午后时分,阳光斜照在院中,苏宽步履匆匆从马行街回来,禀报那看守铺子的少年已归去传音。


谢庭安听罢,面露难色,向苏宽诉说了父亲的震怒及随之而来的禁足之苦,心中对于明日之行能否成行感到彷徨。


等苏宽离开后,谢庭安独坐于屋内,沉吟不语。每每事至关头,总有不测风云,此番又如何得解?


念及此,他召来张伯,令他探明父亲动怒,限制自己踏出府门的缘由。


随后,他又命家谢云往后院,请谢庭香前来商议。


谢庭香闻讯急匆匆赶来,谢庭安未加掩饰,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请求借得十两银子,并告知她第二日中午需她代为前往马行街,光明正大处理铺子的事。


谢庭香闻言,神色间露出些许慌张,自认为并非处理此类事务的佳选。然而,谢庭安对她的了解甚深,知晓她外表柔弱,实则内里刚毅,足以胜任重任。


得知苏宽将作陪后,谢庭香这才稍感心安,颔首应承。


谢庭香回到自己的院子后,与柳姨娘商讨筹集银两的事。柳姨娘毫不犹豫,取出心爱玉佩赴典,终在日落时分凑得了十两白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北宋烽火起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