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石和家丁别过,为了早点儿远离是非之地,早入空门躲避起来,就连夜朝峨嵋山赶路。
柳下石估计,官兵一旦发现屠庄现场没有他,最先搜捕的,就会是星辰山庄四周的庄户人家、亲戚和邻近的集镇客栈这些地方。
因而,必须趁官兵还在把搜寻范围放在星辰山庄周边几十里地之际,尽早先跑远些再说。
趁着半夜到天大亮,还有差不多三个时辰,能跑多远,就先跑出多远!
于是,柳下石趁着蒙蒙月色,朝着峨嵋山方向,专走大路,飞奔前行。
放马飞奔的将近三个时辰,恐怕能有百多里地吧?
天开始慢慢亮了。
柳下石估计官兵一觉醒来搜捕的第一天,还不会搜捕到这么远来。
就算发通缉令,也会等到在星辰山庄四周搜不到了,才会发的。
官府再快,也要到明天,才会由近及远四处散发通缉令。
等到明天,我怎么也再走了百十里地了。
再说,官兵也不见得就会想到我会往峨嵋山去吧?
就算他们估计到我会进空门避祸,也会先搜查就近的寺庙。
所以,我没必要再放马飞跑了。
何况,大白天单人独骑飞奔,也容易因人生疑呢。
于是柳下石就策马小跑,进到一个路边幺店子,吃过早饭,喂了马。
但他现在还不能、也还不必问路,吃饭时啥话都不说,店家问起,也只说是去打听山货行情的,话不多说,吃过就走。
接下去,柳下石就用常人不疾不徐的骑马赶路速度,走到中午,在一个较大的集镇吃了午饭,喂了马。
吃饭时打听得镇上有马厩,心想自己的西凉白马本身就是不打自招的招牌,就算官府没来追捕,也容意引起贼人的歹意!
必须全面改变一下自己才行!
柳下石就以缺盘缠为由,去挑了一匹黑棕色健马,把西凉白马抵换给马厩老板,获得了二两银子的差价。
然后反其方向,回头走上来路,大摇大摆地出了镇子。
走了几里路,看见一条岔道,前后看看没人,策马拐上岔道,走了七八里,打马进了树林。
找了个僻近处,把衣服理乱,头发打散,又在身上脸上擦了点儿青草浆,再抹上黄泥灰。
披散的头发遮住一多半脸庞,把褡裢包袱外面也弄脏,还在扎口上缠上些蓑草,搞得窝窝囊囊脓里脓包的,让自己形象大变,以免沿途被人按图索骥去揭榜举报。
然后,这才从另一条大道往峨嵋山方向不疾不徐而去。
不过,为了赶路,见道上没人了,也要放马快跑一阵。
柳下石这样走了半天,晚上赶到一个镇店住了一晚。
这一晚,柳下石想了很多,感到虽然他占了时间先机,但官府人多,可以多路同时进行,走大路还是很危险的。
必须走小路,必要时还须走点儿弯路。
为了安全,多用点儿时间是无所谓的,于是,就在大方向不走错的前提下,改走小路了。
由于柳下石头脑灵活,这一路上,他还真没遇到什么麻烦。
官府后来确实在到处通缉他,却毫无线索,真的成了大海捞针!
柳下石一路问道,走到离峨嵋山越来越近了,多几天后,就顺利地来到了峨嵋山区。
却说这天下闻名的四川峨嵋山,不用介绍,谁都知道,那可是山险水秀,景象万千,气势磅礴。
峨嵋自古乃佛家胜地,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一直以天下第一名山著称于世。
这时,有一个与神佛仙境极不协调的人,骑在一匹黑棕色骏马上,失魂落魄地走进了峨嵋山。
这个人肩挎褡裢,腰悬宝剑,衣料倒很高档,却衣衫不整,满身污垢,一脸灰土,满腮胡茬,发髻散乱,几缕乱发搭在神色痴呆的脏脸上,更显得丧魂落魄。
因不敢暴露真名,前两天还以杨上水的假名住店。
但因心灰意冷,这两天在买酒饭、住客栈时,就直接报上“落魄郎”的名号。
当然,这个模样,这个名号,在问路时,更让人觉得,这人一定是遭遇了什么大不幸,才去峨嵋山剃度的。
这人正是柳下石。
柳下石一路问道,不觉已来到报国寺门外。
在离寺门两丈远外站定身形,朝几个把门的小僧施礼道:“有劳小师傅,请代我告知方丈大师,我欲削发为僧,恳望不弃。”
话音未落,大门里已响起一阵洪钟一般的笑声。
笑声停下时,一个身披大红袈裟的老和尚,已经站在了大门口。
柳下石抬眼看看老和尚,但见他年逾七旬,须髯如霜,面色红润,胖瘦得宜,身材高壮,手捻念珠,正慈祥地看着自己。
柳下石心里想,此人不是方丈大师,就是得道高僧,一定是能做主张的!
柳下石连忙拜倒在地,说:“小生落魄郎,本名柳下石,欲剃发为僧,乞望大师不弃,收小生为徒!”
老和尚举手颂佛:“阿弥陀佛——!施主不必多礼,快请站起来,移步到那边树林僻静处说话。
“老衲法号慧明,已料到近日有人欲入空门了,每天在此等候呢,哈哈哈哈……”
柳下石大惊:什么,难不成老和尚真的成了佛,能够先知先觉?
慧明大师回身指着大门上的横匾,问道:“敢问施主,可认得这几个字?”
柳下石真觉得可气:自己诗书满腹,会被几个字考住?
但出于礼貌,特意先抬头看后才答道:“报国寺。”
两人一边往路侧林子里走,慧明一边缓缓说道:“佛家寺庙,尚以‘报国’命名,施主经纶满腹,难道就无报国之心了?”
哦,原来如此!
柳下石明白了慧明大师的用意,但因意欲剃度为僧,就和大师论起了理:“那么,请恕小生直言,大师能成一代高僧,必是一代高人,又如何入了空门呢?”
后生厉害!
慧明并未动气,仍慈祥地说:“老衲当年入佛门,情势与施主相比,就大不相同了。
“阿弥陀佛,老衲奉劝施主,万勿入我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