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获信息递申请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7696字 发布时间:2024-03-24

 

第十六章 获信息递申请

这一天,五月上旬吧,记不得几号了,夫妻俩一个骑着,一个推着,比往常早点,约摸七八点钟吧,两人将一车货送到大院前,发现大门没锁。“咦——,门没锁,华建回来啦。”踏着三轮走在前面的童凤莲说。

向河渠推着自行车绕过三轮车走到大门前一看,笑着说:“是他回来了。原说天暖和一些就回来的,这不暖和起来了么。”边说边停下车,撑好,然后将手伸进门里,将门栓向上提起,推开大门,用包装带将大门南边系在旧电瓶车上,将北边的大门推开贴在北边的旧摩托车上,让凤莲将车拉进大院,自己也将自行车推进、撑好。

说到这儿,该作个地形介绍了,不然大家会云里雾里的。向河渠放废旧物品的仓库位于中洋桥北,周圩港东侧,原是建筑站下属的橡胶厂后来姚进德的化工厂。一副大铁门打开后,迎门就是大仓库,朱孔南儿子开的摩托车店在这个大仓库南边自建了一个仓库,旧摩托车就放在大门的两边,有好几十辆。大门打开后若不用绳子系住,南边的半扇会自动地转过来,所以向河渠一推开门就用包装带系住,以便凤莲的车进出。大仓库北边一排四间是华建一家的居住生活区。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我们继续往下说。

“华建,小红,你们回来啦。”向河渠高声喊着,并朝他们房前走去。只见门帘一动,华建夫妇走出门来,应道:“嗳——,回来了,昨天晚上到家的。”凤莲也连忙过来,双方热情地寒喧着。华建简要地叙述着这次回来的原因。

去年七月,华建原来的老板邀请他去新疆帮办电瓶厂。向河渠曾问过老婆孩子怎么办,说是孩子在上技工学校,吃住在校,寒署假可以去新疆,小红呢去当炊事员,先干几年再说。向河渠觉得目前在家没个行当也不是个事,这样摆布也好。

谁知事情不象原先说的那样,原来在新疆办电瓶厂的那位老板没有正式开办电瓶厂,而是躲在人家胳肘窝里生产电瓶的。那家厂主营项目中虽有维修、经营电瓶的字样,却没有生产电瓶的内容。电瓶生产是有废水产生的,他们又没有注重上下打点关系,结果当地环保部门来封门查抄产品,生产就搞不下去了,华建夫妇只好回来。

“废水污染应该是可以设法处理的嘛,你是电瓶生产的行家,简单的处理你不会不会不懂呀。”向河渠不解地说。因为他搞化工多年,对这些比较了解。

“现在的问题不在废水污染不污染,而在同行举报,死盯着你不放,环保部门又没有熟人,没人帮你说话。”“同行举报?”

“正是。实事求是地说,新疆地方大得很,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渗入地下,厂子距居民住地很远,当地群众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废水。可是当地也有电瓶厂呀, 他们的生产成本由于技术和原料来源关系,一般比我们高。为争市场,我们的价钱他们就不能卖,有我们在,他们的销路就成问题,别的抓不住我们,就抓环保。除了大厂,哪家电瓶厂的环保没问题?就是大厂也不是没有污染问题,只不过没人举报罢了。在电瓶行业里几乎可以说没有无污染的厂子,因而一举报一个准,再加上环保部门没靠山,跑得了吗?”华建无可奈何地说。

“我在潘家搞化工,没建厂前先找环保,环保不点头根本就不敢在异地搞,你那个老板连这一点也不懂?”

“他呀,本以为联营的那个老板什么手续都具全,没事的,而且那个老板也拍胸担保过。听说举报一事,那个老板也有鬼呢。”

向河渠一听,心中有些明白了,华建的老板在利益分配上没将各方摆平,连与他联营的老板也嫉妒他的红火。经过这些年的痛定思痛,向河渠深有感触地体会到卡耐基的成功学所阐述的准则是对的,成功的因素85%取决于你的交际。要是你路路通,交际得心应手,就能事事如意,反过来只要你上下左右,有一路不通,哪怕你技术再好,本领再高,也会事出意外功亏一篑的。这位老板吃亏就吃在只顾自己赚钱,没有分利于人上。

“哎,进来坐,怎么都站着说话呢。”小红招呼大家进屋,并说:“在这儿吃饭,好好儿聊聊。”华建也热情地说:“小红说得对,有半年多没见了,在这儿吃饭,好好聊聊。”凤莲说:“今天不行,这家人家东西多,一车没拉完,卸车后回家简单吃点东西,还得继续拉呢。”向河渠笑笑,也附和着凤莲,然后转身去卸货。

下午华建告诉向河渠一则消息,说是原社直单位的正付厂长和总帐会计可以享受每月二百五十块的补助。华建说消息是冯友才告诉他的。冯友才现在是乡镇企业干部的头儿,和华建在捕捞队共过事,是他发起大家向镇政府要照顾的,今年三月份既打电报又写信,催他回来办手续。

他本不打算回来的,就为这二百五一个月,不值得。来回奔波加上开支,没个一两千元花不下来,他在新疆干得好好的,也不在乎这个二百五。可谁知却出了这档子事。他帮老板匡估过,老板拿不出处理污染的钱,厂就得关门。而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要拿得出也不会万里迢迢到新疆去办厂了,审时度势他选择了回来。虽然告辞时说的是为办理这个退休手续,只要老板一恢复生产,他会立马赶回,其实心里有数,回来了就可能去不成了。

其实这消息向河渠早就知道了,在孙为民家喜宴后郜任荣还劝他去申请并自告奋勇地要为他找人去想办法呢,只是他一直没动这个念头。因为自觉他当厂长的两个厂都在他手上关了门 ,没有享受补助的资本。

华建笑了,说:“你呀 ,你呀,难怪你总是走弯路,一世坎坷。怎么比共 产 党还共 产 党的思想还不改改呢?两个厂关门,主要原因是出在你身上吗?生化厂如果不砍你的香肠,不白收你的大楼,会不会瘫痪?福利厂假如答应给你的资金都真的给你,厂会倒吗?别人不了解,我们工办也不了解?”

向河渠叹了一口气说:“政以贿成”还没等向河渠往下说,华建就问:“什么?什么政以什么成?”

向河渠说:“‘政以贿成’是我从小说书里借来的词儿,是说你要想做出点成绩来,必须向上头行贿才行。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已经在看得见听得见的许多地方发现了。我之所以失败,就因为不善于逢迎不屑于行贿。这一点我早就知道又不想改。不过不管怎么说两个厂都在我手上关门,总是我的过失、罪过吧,所以就没去追求这个待遇。”

“老向,不要钻牛角尖总觉得你有罪过,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要现实地看待这个待遇。”华建神色郑重的说,“唐书 记那时就说过,乡里对向河渠的形象有曲解的地方,他不认为生化厂的关门你要负主要责任,乡里是要负相当的责任的,这段话好象也当你的面说过,肯定在工办说过。工办几乎没有人认为主要责任在你。谁都不是瞎子,生化大楼,沿江第一楼竖在那儿,生化厂的创办和辉煌有你的功劳,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

小红笑着说:“看看华建在做报告呢。”

“别打岔,等我把话说完。”华建不高兴地对小红抢白了一句,然后说,“第一要对自己有个肯定的评价,你对这两个厂是功大于过,功劳是主要的;第二,正确对待这个待遇。拿补助的唯一条件是你是不是当过乡镇企业的定职干部,与企业大小、盈亏无关。

我已作过初步了解,街上那家服装厂你知道吧,就是桥对面的。对,是个体办的,顶着集体的名,由成锋当厂长,后来他儿子接手。他这个厂长只当了一年,怎么样?在名单上,拿了几年的补助了。还听说有些人或者没当过正副厂长,或者只是现金、辅助会计,也都拿上补助了。你却在这儿觉得厂在你手里关门的,就不好意思去追求你应得的待遇。照你这么说我这个食品厂的厂长兼工办副经理也没资格去追求这个待遇了?因为食品厂也倒掉了嘛。”

向河渠连忙表白说:“我没有这个意思。”华建说:“别废话,我们一起去争取吧。”向河渠说:“行,听你的。”华建说:“听我的今天晚上就去找冯友才,问问手续怎么办理。你知道吗?冯友才是鼓动大家闹事的头儿,现在成为企业干部的招集人了,讨论通过时他也参加呢。”

冯友才组织企业干部闹事的事,向河渠早在前年就听蒋国钧说过了。据蒋国钧说企业干部有组织地向政府要养老补助,是向村离任定补干部学习的。

几年前全市各乡镇离任村定补干部群体向市政府要养老补助,最多时上千人在市政府门前静坐请愿,声势很大,那时冯友才就鼓动企业干部随同村干一起上 访,参与活动。市里、省里,直到中央,最终得到省里批示,村干们拿到补助,现在平均每人每月四五百了。不知为什么企业干部却一分钱也没有。冯友才等继续坚持上 访,镇上最后以“维稳信息员”的名义每人每月补助二百五十元才得以平息。

“维稳信息员”这个名义用得有趣,给补助是为 了维持稳定,嘻嘻,给你几个钱,别闹了。250,250,哈哈,250,二百五,维稳信息员二百五,向河渠觉得真有趣。他笑呵呵地问:“华建,你知道二百五的来历吗?”华建说:“不就是个傻瓜的意思吗,还能有什么来历?”

向河渠说:“古时候银子相当于现在的纸币,是通用货币,通常用两、钱计算,数量大时就用封。封就是一封信的那个封字,大概是用什么东西包装起来,叫作一封银子。据说一封定量为500两,有时候只有250两,就称为半封。古时候人们爱猜灯迹,猜中了有奖。”

华建说:“这个知道,电视剧里常见到。”

向河渠说:“有人就用‘二百五’作谜面,让人猜。不少人绞尽脑汁也猜不着,据说让一位才子猜到了,也有人说是制灯谜的主人说出了谜底就是‘半封’,从此二百五就成了半封的代名词。半封,又被人谐称为半疯,就是不那么聪明知事、傻里傻气的,于是二百五就变成了半疯。乡镇企业的干部成了一群半疯,嘻嘻。”而今他也要为自己成为“半疯”去努力了。

让向河渠不能理解的是,村和企业离任干部拿补助是符合党的政策呢,还是不符合?如果符合,为什么要等当事人闹事以后才给?如果不符合,为什么还要迁就这些老东西?

按常情揣度,这些老同志大都是社会精英,若是无能之辈也当不上支书、村长、厂长、会计。他们从年轻时就投身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凭自身的努力当上带头人,奋斗了几十年,老了,退下来了,生活怎么办?

有一回向河渠遇到一位从解放初期就参加工作的老支书,聊起了老年生活。这位老支书是有所谓退休补贴的,向河渠问能拿多少,老支书要他猜,向河渠不猜,而是说:“大概是吃不饱饿不死吧?”老支书苦笑着说:“饿得死的。一个月才七十块钱,只够一个人买米吃。”

说真的,当今一斤米两块多,七十块钱只够买三十斤米,还有油盐酱醋菜和柴,供他一个人生活也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有老伴,还有人情往来,还会生病打岔。难怪七十多岁了还得找话儿干。

而今街头到处可见写着“让每一位群众脸上写满幸福的笑容,是我们坚持不懈的追求”的大标语、大口号,可又有多少当权者肯为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毕生心血的老同志着想了。直到他们提出要求了,仍置之不理,甚至出动警力予以拦阻,最后迫于无奈,才勉强同意他们的请求。如果是个别领导的行为,还可辩解,可这却是县市级党和政府啊,历史上将如何记载?嗐!历史会记载么?

向河渠很佩服活动的组织者,别说是全市村干活动的组织固然很了不起,就是冯友才能将全镇的企业干部组织起来也是不容易的。先别说组织能力如何了,只就这胆量就让人佩服,即使自己心中没有厂在自己手上关门的心结,也不见得有这种胆识来充当组织者。因为企业改制时对这些定职干部是有过交代的,按工作年限长短进行过一次性的结算,他看不出要补助的十足理由。

在向河渠已过去的几十年里,没有充足的理由,他是不会与人较量的,更不用说与政府较量了,他只能安于现状。当然了,如果有人拉他参与,也会去的。大家既然能迫使政府让步,自必有放得上台面的理由,只不过他不知道罢了。

听说为办手续一事要去请教冯友才时,童凤莲觉得不能空手去,华建也赞同,于是凤莲去超市买了两份苹果,用塑料袋装好,两人就在晚饭后前去拜访冯友才。

在向河渠的记忆中,冯友才属于不经人提起就想不起来的人,加之多年不遇,恐怕就是路上遇到了也不一定认得出来,更不用说知道他的住址了。华建自改制后差不多很少在家乡行走,长年大多在外地求发展,拆 迁、安置完全打乱了居住的格局,他只知道冯友才住在春江花苑474幢,至于具体位置,连向河渠也不如。

华建打电话给冯友才,老冯要他们从经三路口向北,他将在小区门口等候。华、向两人来到小区门口时见不到冯友才本人,向河渠推车向里,打算找个人问问路。正找人呢,忽听到对面有人招呼着:“是向厂长吗?华建呢?”

向河渠抬头一看,想起过去上捕捞队见过这个人,大概就是冯友才了,于是接声说:“啊——,冯厂长,您好,华建在那边。”随即转身喊起华建来。华建应声走来,两人尾随着冯友才向他家走去。

冯友才的家庭经济状况好象并不太好,这从室内装修就可以看得出来:除一张大床外,没有看见新添置的家具。电视机、方桌、凳椅看来都是拆 迁前的原物,灯具很是简朴,厨房连油烟机都没装。

向河渠自忖:在沿江村民中他算是贫困的了,当厂长会计没伸手捞钱,离厂后与人合伙经营,被人骗走一大笔,直到2010年7月才将债务处理完毕,祖成仁的那笔算个例外。用符国均的话说就是:“当了十几头二十年的厂长、会计,不但没捞钱,为集体集资,最后亲友不向集体要钱向他要,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中,在全滨江镇只怕仅有他一个人。”那期间全组四十几户人家只有他与另一户姓薛的人家没装自来水,家境可想而知。而今拆 迁补偿款除部分用于清理债务外,购房后还余下四万多用于装修,一万多过渡费用于购置桌椅大床、冰箱、电视和空调等等,家中布置比冯友才好得多。难不成冯友才比自己还拮据?

也许是习惯所致,华、向二人刚坐下,冯友才就对家庭的简朴作了解释。原来这套房只是他家的厨房换来的,其正屋的拆 迁所得都归儿子所有。这就难怪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最普通的家具、家电总还是要有的吧,他为什么没置办呢?

说到正题,冯友才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斗争的往事。冯友才比蒋国钧讲的更详细更生动。向河渠听着听着,感到很了不起,有的情节能让人想起当年党的地下工作者的情况:冯友才同样受公安部门的监视,有时与其他乡镇的同志开会,还得玩计谋骗过暗中看守他的人。

有一回依事前的约定他必须带人去省城,不知是否走漏了消息,村里、镇上来人拉他去丈量什么墓地,连续两天的吃住都在村里。第三天,约定的期限快到了,他还被绊着脱不开身。下午正丈量着,他突然胃痛发作,村干早就知道他有老胃病,其实何止是胃病,而是老胃癌,打算送他去医院,他说送他回家就行了,家里有常备药,吃了睡一觉就没事了。如果还止不住时再上医院。村副支书用冯友才的电瓶车送他回了家,并看着他吃了药睡下了才走。没想到副支书一走,他立刻骑车离家而去,吩咐妻子如果有人问就说上了医院。等到第二天村干部打电话要他去村里时,他在电话里说现在在省城。

华建有些不耐烦听冯友才讲故事,打断话头说:“我和老向的来意已在电话里告诉你了,手续应当怎么办?”

冯友才要华建明天8点前到镇政府的综合治理办事处与他会齐,去向办事处主任申请。他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华、向二人与已享受补助的三十多人比,比多数人的资历深。

华建说明天他有事去不了,让向河渠去,他说:“老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比我大得多。”

冯友才说:“你说的是过时的黄历。不错,过去老向在沿江公社上上下下几乎无人不知,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当权的一个也不在位了。滨江镇三乡并一镇,办事处的主任不是沿江人,谁还认识他?再说他骑的是脚踏车,慢得很,我还得等他。还是你去吧,夏国华也行。”

夏国华是原沿江副业办公室会计,这几年与华建在外地打工,从新疆回来后找了个保安的岗位。华建说:“夏国华来不了,他要上班。”冯友才无可奈何地说:“那么老向要早一点,七点半就到我这儿。”向河渠说:“你说几点就几点,我准时到达。”

临别时冯友才说:“都是老朋友了,带东西不好,你们还是拿回去吧。”说着作势要拎水果袋,向河渠连忙拦住说:“别客气啦,为大家吃了很多苦,这点儿水果不成个敬意,将来事成了,还得好好地感谢你呢。”华建说:“对对,将来还要好好谢谢你呢。”冯友才这才送华向二人下楼至路口,握手告别。

第二天一早,向河渠就起身烧早饭、洗漱,吃好早饭才六点半,童凤莲催他早点走,别让人家等。向河渠说:“约的七点半就七点半,早去不好,还是准时到吧。”这一回就真的空手去了,7:23到了474幢楼下,在楼梯间支撑好自行车,等到7:28朝楼上爬,7点半准时敲门,冯友才开门说:“你倒准时。”向河渠笑着说:“习惯了。”

两人依然到卧室说话,冯友才说:“八点半方主任才到办公室,等他到了,我们就向他提出申请,假如他问你怎么迟到今天才来,就说在外地打工,刚听说这消息。可别说是我告诉你们的。”向河渠连声答应。冯友才说:“自行车慢,你先走,到办事处那儿等。”向河渠说声好的,出来骑车而去。

“向厂长 ,什么风吹到这儿来了?”向河渠刚到办事处大院,正撑自行车时,猛听得有人跟他说话。抬头一看,台阶上站着一人,是原沿江村总支部书 记刘志才。忙走上前去与刘支书边握手边问:“你找哪个的?”刘志才说:“我就被借用在这儿啊。”他用手指指楼梯旁的一间办公室,说:“呶,就在那儿,走,进去坐坐。”

刘志才是创办生化厂的元老向明的内弟,当初如果没有向明引进绒毛膜激素粗品项目,沿江就没有生化厂,因而常在向明家见面、喝酒,再加上当年搞通讯报导的交往,两人算是熟人,只是向明亡故后来往少了。

刘志才打开办公室的门,向河渠也就走了进去。办公室没牌子,走进去一看墙上贴着“须知”“制度”之类,才知道是信 访办的一个接待室。

刘志才边泡茶边问来意,向河渠还没来得及回答,冯友才到了,于是又泡了一杯。三人落坐,向河渠说明来意,刘志才笑着说:“你向河渠州里有名县里有榜,沿江人谁不知道生化厂是你参加创办的,先当会计后当厂长,让工办的秦经理出个证明不就行了。”

“我刚才打电话给方主任了,”冯友才说,“他说暂时来不了,让等一等。问有没有带档案材料,我说个人手上哪来的档案材料?他说要查档案。不知到哪儿去查?”

“不怕官就怕管,这事归他管,他叫查就得查。我来问问到哪儿查?”刘志才说罢就操起电话问镇政府机关办公室,有的说要到档案局,有的说要到镇人事局。再打电话到镇人事局,问是不是党员,见向河渠摇头,就说不是,那边说不是党员他那儿也没有,要到市档案局。问要凭什么手续,说不清楚。

刘志才说:“这样,你留个电话号码给我,我来打听,有了确切的查档方法再告诉你。”向河渠将电话号码写给了刘志才,刘志才也把办公室和他的号码写到向河渠的本子上,顺便也写下了冯友才的。

直等到中午快下班的时候,那位方主任也没来,向河渠便把写好的申请报告递给了刘志才,请他转交,然后同冯友才走出综合治理处大院,怏怏地回家。

回家后心想到档案局查档案要什么手续,问问档案局不就知道了。于是先拨114查询档案局的号码,然后再拨档案局的电话。嘿!简单极了,“只要持当事人的身份证就可以查阅”。这一答案让向河渠喜出望外:“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了。”立即电话告诉刘志才,省得烦劳他再找你找他的。

华建知道消息后说他将电话约夏国华明天同去查档,碰头地点就放在路口招呼站。听华建说约夏国华,向河渠想起妻侄媳妇葛春红,觉得也应该约她同去。征求凤莲的意见,凤莲非常赞同,说是带春红一齐去,省得她将来一个人难摸。

向河渠刚拨动电话,那一头就传来春红的声音:“姑丈,有事找我?”向河渠说:“有一件事跟你说一下。”他将情况说了一遍后说“你眼下虽然没到年龄,并不急于去查,你姑说迟早是要走这一步的,同我们一齐去可以省去你费心思,你看去不去?”

“去!明天同你们一道去。”葛春红随即回答。向河渠说:“那好,明天乘头班车去,六点半到沿东桥,记着带身份证。”葛春红说:“好的,我准时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