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劝甥孝顺书一信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9742字 发布时间:2024-03-23

 

第十五章 劝甥孝顺书一信

为儿子陪读,慧兰厨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凤莲觉得女儿的厨艺快赶上她了,再有人来客去或家人团聚时,慧兰就可以接她的班了。

才七十岁的人在烧菜方面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也是她遇事不让亲友知道的原因之一。人家送了礼、接了人情总得招待人家。七盘八碗的去忙太累了,不如不让人知道,省力也省心。即使有慧兰接班,她也不愿操办让人送人情的事儿,包括明年即将来临的公爹的百岁阴生。为此事小姑子夫妇还挺有意见呢。

那是发生在清明前上坟祭祖后回来议起的事儿。那时候虽然还没有完全搬进来住,但凡有事都是在小区的新家操办,这一天也是这样。从墓区回来,四人上楼围着桌子坐下,首先说起老头子明年百岁阴生的事情。

这事其实已不是第一次讨论了。开始起端于老同学周国万家的老周年。那天去周家打油,没见到人,一问是去郭元观音堂为他老爸做老周年去了。想起老爸百岁阴生快到了,是不是也去观音堂做?周国万回来一问,事情很简单,只要你给钱,什么扎库、做法事,包括来客吃饭,一条龙服务,不过是素食。问得花多少钱?说看你规模多大、库多少 、吃饭人数多少而定,一般两三千元就行了。

向河渠夫妇觉得这么做也不错,挺省心的,就跟向霞她们说了。蒋志建不赞成,他认为既为老人贺阴生,就该风风光光地办,让大家知道。他要的是名声。

今天去上坟,见墓区也建了一座观音堂,趴在门外往里观看,里面塑着好多的菩萨、一排溜的桌子、凳子,还有库,看来也帮人家做佛事。向河渠想:这儿有观音堂,就不用去郭元了,在这儿做,靠近坟墓,父母搬东西也方便,就在这儿做吧。于是就把这想法跟凤莲和向霞夫妇说了,凤莲说回家再商量。

薛志建首先发表了他的看法,他说:“我就弄不明白,你们队里人家有事,尤其是亲戚家有事都去送人情,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收?”

向河渠说:“除至亲或交情特别深厚的以外,凭心而论有多少人打心眼里愿去送什么人情?还不是因为情面上过不去,怕人议论?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这种受人们内心抱怨的事情?难道就为收回已送出去的钱,从心理上找到平衡?”

薛志建说:“倒也不是的,风风光光地办能落个好名声不假吧?”

向河渠说:“我们想过了,为什么要办百岁阴生的佛事?是为了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铭记,别的什么也没有。我不相信鬼神,也不相信念经烧纸钱扎库有什么用,只不过借这种形式表示一下心意,是我们自己的心意,别人知道不知道,无关紧要。

由于只是要表示自己的心意,又不愿受到别人内心的抱怨,所以我们选择在庙里悄悄地办,又由于受父母养育之恩的只有我们兄妹两个,所以通知你们。慧兰馨兰不在家,也不通知她们。”

向霞说:“哥说的也对,你不也说将来老娘百年久后连五七也不收人情吗?不是帮别人做的,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就这样挺好的。”蒋志建一声“你呀——,真是的。”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吃罢饭,喝茶闲聊间,蒋志建又扯向了佛事,他问:“你们的意思是在墓区做?”凤莲说:“到郭元去那么远,库化在那儿,两位老人还得往这儿搬,倒不如就在这儿做。哪天到附近打听打听,看是怎么做的?如果与郭元不相上下的话,就在这儿做也不错的。”

蒋志建说:“不管在哪儿做,我们出一半钱。”向河渠说:“就当老人还在一样,你们备点贺礼就行了,事仍由我们办。哥哥嫂子已不穷啦, 不比以前连孩子上学还要你们支助。你们也有老人,干娘百年久后的事也是你们主办呢。”

凤莲问:“说到干娘,眼下身体可曾好些?”蒋志建说:“毕竟年龄不饶人,脑子糊涂得可以,有时人也分不很清,不过吃得还不少。”

凤莲问:“不是摔了一跤吗?骨头可曾受伤?”向霞说:“没伤筋动骨的,走路有些让疼。”

凤莲说:“过一两天我们去看看她老人家。”蒋志建说:“别去啦,去了她也不一定认识你们。”

向河渠笑笑说:“傻话。认不认识不重要,尽不尽心意重要。你敬重我的上人,我就不该敬重你的上人?”蒋志建说:“那不一样。”

凤莲说:“一样的。这儿是妹妹的父母,那儿是你的母亲都一样。”蒋志建说:“去看看可以,别花钱花钞的,家里吃的东西多着呢,宏飞买回来很多。”

凤莲说:“宏飞这孩子倒是挺有孝心的。”向河渠说:“只对奶奶有孝心,却不敬重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吗?”

蒋志建望望向霞,向霞说:“我可没跟哥嫂说什么,自己养的儿子不孝顺,有什么脸跟别人说?”

向河渠说:“天地之间,夫妻关系第一,接下来就是父母、子女关系排第二,第三位就是兄弟姐妹了,这是至亲。至亲之间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维护一个女人利益的,除父母外,首先是丈夫,接下来是子女,再接下来就是兄弟姐妹了。

宏飞敢于对你不孝的话,假如志建不能维护,我这当哥哥的就不应该袖手旁观、不闻不问了,志建你说对吧?”

蒋志建说:“宏飞是有些糊涂,我想还不至于弄不住他。”向河渠说:“我担心的不是宏飞,而是那个兰芳。”蒋志建不作声了。

向河渠说:“一个敢跟爸爸、哥哥争财产的人会是个好媳妇?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当年我们队里有个女的跟父母争嫁妆时我对她的婆母说过,后来事实证明我说的没有错。父亲、哥哥没有欠你的,给你的不论多少都是情,都是你欠他们的情。凭什么嫌少要多,要分家产?说明你重财轻义轻情,为了钱你什么都可以不要,甚至是你的兄妹情、父女情。这样的女人指望她孝顺你?除非你的儿子立得正、立得住,否则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向霞说:“宏飞忠厚,肯定拗不过她。”

向河渠说:“你还没弄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宏飞现在不是什么拗不过拗得过的问题,而是他内心里已经认同,不去拗了。在天天被灌输的内心世界里,宏飞认为奶奶最爱他,因而他会孝顺奶奶;妈妈居然会为赚钱不带他,把他丢给奶奶,说明妈妈不是个好妈妈,不爱儿子。

既然妈妈不爱儿子,他为什么要孝顺妈妈?你既无情我就无义,你无情在先,我无义在后,是你无情的报应。有因就有果,你种下了无情的因,就怨不得会收不孝的果,你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爸爸现在还好,能给钱,给钱当然好,要是妈妈也能给钱,大把大把地给的话,妈妈也是个好妈妈的。有朝一日没钱给了,还认为好吗?

宏飞为什么向闻家一边倒,却不看向家一眼,是因为向家无钱无势,他们得不到什么。从闻家那边能得到好处而从向家这边却什么也得不到,就象天平该向哪边倒,这不是连傻子也懂的吗?所以有这样的媳妇在旁边,你就不能指望别的。”

凤莲说:“老话说得好,娶了房媳妇卖掉个儿子,没什么好说的。”

向霞叹了口气说:“也是我命苦,前世里作了孽,该当老来受罪。”

向河渠说:“也不总是这样,他们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如果把事理挑明,说不定会回心转意的。”

凤莲说:“你们都认识葛春红吧?”蒋志建说:“葛会计不是国强的女的吗,哪有不认识的?”

凤莲说:“她也不是省油的灯。论说理,兰芳不等于说得过她。你哥一句话没说完,她立刻就说‘请姑丈放心,我一定不会让国强挨人议论’。二十多年来她场面帐一直做得很好,让人挑不出毛病。”

向霞问:“哥说的什么话?”向河渠说:“就是你嫂子刚才说的那句话。我对春红说‘春红,我是拿你当女儿看待的。’春红说‘我晓得’。我说正因为把你当女儿看待,有句话不得不说,常言说‘娶了个媳妇就卖---’没等我把话说完,她就表了那个态。她说她知道国强孝顺,人们不等于归功于她,国强不孝顺,人们一定会说她不好。她绝不会让人们说国强不孝顺的。”

向霞说:“春红肯听你的,是因为这么多年来你在她心目中的威信,现在谁能说得通兰芳呢?人当然有,可闻家的人会说吗?”

蒋志建说:“别想好事啦,不说坏话就谢天谢地了。”

向河渠说:“这也不一定,闻家人不等于总认同兰芳的观点和做法,只是没有得当的人去鼓动闻家人罢了。”

凤莲说:“说梦话,不还是指望不上。”向河渠说:“为什么一要去找兰芳呢,直接跟宏飞谈嘛。”

向霞问:“你找宏飞谈?”凤莲说:“只怕谈不成。你们没见宏飞和兰芳不接近你哥,比较起来倒同我接近些,只是我不会说。”

向河渠说:“我一生中不知找人谈过多少次话,还有个看不出他们疏远我的?我更清楚说服打动人的第一要点就是感情上要拉近距离。他们疏远我,强行找他们谈,倒不如不谈。”凤莲说:“看看,说了半天还是个梦话。”

向河渠说:“不能当面锣对面鼓地说,能不能通过信去说?”

向霞问:“你想写信给兰芳?”

向河渠说:“不是想写,而是已起了个草稿,但不是给兰芳的,当然宏飞收到了,兰芳也就看到了。”

凤莲说:“两个孩子正月里从你们家回来学说了宏飞的事,你哥就在考虑怎么跟宏飞谈了,写了改,改了写,直到今天早上才写好。”

向河渠说:“先念给你们听听,行的话就寄,不行的话再说。你们等等,我去拿。”

从书桌上拿来信后说:“信是今天才写好的,但口气是今天向后写的,免得他们疑神疑鬼的。我来边念边说。”在念完称呼后,向河渠念道:

“惊闻你与父母形成僵局,百感交集,心头很不是个滋味,早就想来信劝解,又担心愚舅是个不得志的穷书生,人微言轻,说了你也许会不以为然,因而一直迟疑着提不起笔。

前日你父母与我们一起上你外公外婆的坟,自然而然地提起你们家的关系现状,你父母非常痛心。想起本村组只要家庭不和找到我的,都为之排解,现在自己妹妹家出现这种状况,反而袖手旁观,很是不该,所以下定决心尽一点心力,才有了这封信。”

凤莲叹了一口气说:“孩子们回来说了以后,你哥就想写封信去劝劝,又觉得外甥心中没有舅舅,只怕说了也白说,所以写了又撕了,过几天又写,又丢了下来。队里人看重你哥,说了有用,宏飞看不起舅舅,说了没用,所以才拖到今天。”

向霞说:“也不是这样。宏飞也说过‘我也有舅舅,怎么就不能去看看的?’可是兰芳不同意呀。”

向河渠说:“别把事情都推到人家身上去,根本还在于他的内心立场坚定不坚定。说个故事你们听听。有一个儿子生性软弱,凡事都是老婆做主,逢时过节丈人丈母桌上坐,父母从来不去请,儿子没法,心里想请。一次又是丈人丈母上了桌,儿子抱着自己的儿子也坐到桌上,他有意在儿子屁股上掐了一把,小孩自然哇哇哭了,趁势把儿子往地上一扔说‘哭,哭什么?现在辛辛苦苦养你还不知足,等你长大了还不晓得可吃得到你的一口饭呢’丈人丈母坐不住了,对女儿说:‘快去请你公婆来,今后他们不来我们也不来。’一句话就逆转了局势。”

凤莲说:“别说远的,就说老隔壁姜桂芳你们是认识的。她小儿媳也是对他俩不好,小儿子说‘你什么样子对我父母,我就什么样子对你父母’虽然不全改,听说也改了不少。”

  向霞说:“姜桂芳也曾跟我说过,她的儿子不忠厚能弄得住,我家宏飞没用啊。”

向河渠说:“关键在于他的心,他也赞成兰芳的主意,能从你们这儿刮多少是多少,钱蒙住了良心。”

凤莲说:“哎,我说河渠,你倒是念信啊,怎么又扯起闲话来啦。”向河渠说:“看看你们这位嫂子,谁开头扯的?啊——”蒋志建夫妇都笑了。

向河渠念道:

“贤甥,常言道:上等之人自转弯,中等之人人转弯,下等之人不转弯。你与父母之间的僵局是自转弯、人转弯、还是不转弯,由你自选,愚舅不来多嘴多舌。

在与你父母的交谈中发现你们家庭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其中你对某些事理似乎还不怎么明白,比如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什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如果弄明白了,说不定问题也就解决了呢,这封信想说的就是这两点的浅见。”

向霞插话说:“哥,你是在劝他---”蒋志建打断向霞的话说:“听哥念完再说好不好?”

向河渠笑笑,继续往下念:“追求什么?自然是追求幸福。什么是幸福?钱越多越幸福?官越大越幸福?只怕不见得。词典上的定义是‘生活和境遇愉快、美满。’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商福特说‘幸福决非轻易得到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得到,只有在我们身上才能发现’。

纵观历史上二百几十个皇帝,能自我满足的,好象除乾隆外没发现其他人有这种感受,毛 泽 东也不幸福。凡与我接触的或知道的人中,能自我满足的没几个。一位收废旧的大老板身价七个亿,寻了死;我的一位朋友资产成千万,临死前担心他的婚外情 人和私生子的生活没着落。钱越多越难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挺幸福的。”

读到这里,向河渠说:“几天前在中洋桥遇到老同学展洪生,他说与同学们说起我来,说是一班同学中我最苦。我说错了,我不苦,很幸福。小时候有十分关爱我的父母呵护;上学后有一班同学情同兄弟姐妹;成家了夫妻关系在全队不数第一也数第二的好;老了,孩子们都很孝顺,帮还债,债清了,每年还给几千块钱;与邻居相处从没吵过架;村里拆 迁特别关照不说,连邻村也因我租住他们村民的房子给予一定的照顾,除了钱比别人少些外,我哪儿不满足?

就说钱吧,债已清,社保够维持生活。我还给老婆和女儿开玩笑说,为什么两对女儿女婿都孝顺?是因为老子没钱。要是老子有钱啊,说不定家庭关系、姐妹关系都没有这么好呢。说得展洪生笑过不得了。”

凤莲说:“净瞎说,快念你的,这回可是你扯的。”

“对,对,对,是我扯的。其实信上写的,也跟我刚才说的差不离,不过更细了一点。”向河渠说罢继续往下念,当他念到“结果我那幢土窑砖造的旧平房换到近百平方的楼房外带三十来个平方的车库,还多了七八万元让我还债和装修,你舅母说‘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真得谢谢共 产 党啊’”时,凤莲禁不住感叹地说:“是啊,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我们知足了,这就是年轻人所说的幸福吧,我们是在享福。”

向河渠说:“我们担心的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天堂外,他高兴地说:‘啊,苦难终于过去了,我将过上天堂的生活了。’天堂里的人对他问:‘你说什么?天堂,天堂在哪里?’那个从地狱中挣扎而来的人说‘大门上写的这院里就是天堂啊,你们住在其中怎么会不知道?’那个天堂里的人有些不解地问‘天堂,天堂的生活有什么好?’在天堂里生活的人们还觉察不出天堂的好在哪里呢,所以我在信中是这样跟宏飞说的。”他又拿起信纸往下念:

“贤甥,你拥有的金钱不知是我们的多少倍,你的地位和我比也有天壤之别。我对我拥有的已感到满足,你对你的生活和境遇满足了么?

幸福是应当追求的,首先应当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怎样去追求?如果在基本生活已有保障的前提下,仍将金钱当成主要追求目标,以为钱越多就越幸福,那么也许你今生今世也得不到幸福。因为人的欲 望如果不加以自我控制,是没有止境的。有了一万想十万,有了十万想百万,想千万,给你一个亿,还想几个亿,十几个亿,百亿,永无满足之日。

幸福是应当追求的,但不是到身外去追求,而是在自己身上去发现。是端正自己的心志,去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去修练自己的身心,而不是比张三比李四。如果一定要比,也是竖着比,跟自己的从前比,不要与比你钱多官大的人比。

幸福不幸福、幸福的程度高低在于你的自我体味、自我衡量,与金钱多少真的没多大关系。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只要你善于寻找、善于体味和衡量,幸福就在你身边,你一定能运用已拥有的优越条件营造出程度较高的幸福境遇。”

“我说河渠,你念的这些跟劝他孝顺有什么关系呀?”凤莲问。“是啊。”向霞跟着附和,志建望着向河渠没作声,好象也不怎么理解。

向河渠说:“前面我就说过了,宏飞心理上是排斥我的,直接劝孝,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绕个弯子,先开导他弄清楚追求幸福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是幸福?弄清人际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家庭关系的和谐才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和谐的家庭关系,钱再多也算不上幸福。”

凤莲说:“你念了一大通没说这些呀。”蒋志建说:“说了的,是通过你们的经历说的。”向河渠说:“下面还会说到,就象剥竹荀,哪能才撕开一层皮就见到荀子的?别着躁,听我念。”

“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在没完稿的《怎样做人与处世》一书中说:做人难,难就难在没有样子可以去模仿,没有标准去衡量,全凭自己一颗心 。因为好人坏人,在各人眼里的评价是不一样的,正象古人所说的:是非本无定论,世各是其所善而非其所恶,所以我不说你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标准由你自己定。

但有一点是要说及的:人心自有一杆秤。所谓的好人,就是丈夫的好妻子,妻子的好丈夫,子女的好父母,父母的好子女,邻居的好邻居,领导的好下级,下级的好领导......,其评价是要由对方作出的。

听说前苏联巴姆雷什中学长期挂着一条醒目的标语,上写‘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该校校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在学校挂上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而仅仅让学生爱他的妈妈?”苏霍姆林斯基微笑着说:‘一个人如果连他的母亲都不爱,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去爱祖国爱人民?’是的,一个人受惠最大的就来自于自己的妈妈。没有妈妈就没有他的一切,而妈妈从怀上他开始直到他长大成人的付出,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说到这里,他笑笑说:“那一年为处理伯父母的养老事宜,我以父子关系就是债的比喻在会上发了言,还没等我说完,二老兄就连忙说‘我给,我给还不行吗?’我就没再说下去。”

蒋志建问:“什么话能起为样大的作用?二嫂子可不是盏省油的灯啊。”向河渠把当时的话重复了一遍以后说“回来后我以《母子关系就是债》写了一首诗,等于总结了我的发言,现在背给你们听听。”接着他背诵道:

       母子关系咋定性,有人比喻说是债。母亲怀孕开始后,尽其所能一一借。

       借出营养借安全,无私无畏施关爱。强忍阵痛产出后,不尽欲求都得贷。

       成长成家包全程,只借不收三十载。就算往后不再借,谁能算清这一块?

       悠忽借出几十年,不知我儿咋看待?是我欠你你欠我?你是想还还是赖?

蒋志建说:“难怪二哥不敢说不给了。”凤莲问:“信里也写了这诗么?”

向河渠说:“没有。儒仁、二嫂和我从小一块儿长大,说话轻重不要紧,宏飞可不行,他与我们感情很淡很淡,不能说。我们还是来说那个苏联校长说的话吧,他说如果连给他生命的妈妈都不爱,他还能算个好人?‘爱你的妈妈’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一条,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连禽兽都知道这一条,作为一个人岂能不知?人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盼贤甥是个人人称道的好人。”

见向霞在擦眼泪,向河渠问:“霞妹是见我信中说到从怀孕起到长大成人,想起你怀孕到养前受的罪吧?”向霞有些伤感地点点头,志建说:“希望他能有点良心。”

凤莲说:“你们识字的人听了能受感动,我听不出有多少能打动他的,让我说还没有那个掐屁股的故事能打动人呢。”

向河渠说:“我知道只凭这些大道理是不容易打动人的,也准备了八九十来个小故事对他劝解呢。”凤莲说:“这就对了,你说说看。”向河渠继续往下念道:“信写到这里本该结束了,但好象想说的还没说清,就再说几个小故事吧。”

向河渠说的第一个小故事是:有一个少年跟母亲闹了矛盾,一赌气离家出走,带的钱很快花光,没钱吃饭了,饿得头晕眼花。一位好心的大娘为他提供了一顿饱饭,他千恩万谢地说了许多好话。大娘说:“孩子啊,我不过供你吃了一顿,你就连声谢谢,你的爸妈给了你生命,供你吃了十几年的饱饭,你谢过他们吗?”

第二个小故事说的是电视剧里的一段:女儿身患癌症能活多久没有数,但有一件事记挂于怀必须处理,她回国了。回国后经一番活动,然后去监狱探视她的父亲,要父亲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出狱。并告诉父亲,已为他买了一套房子,房子紧靠与他谈得来的亲家翁,以他的名字开了户头,存进了三十万,可保出狱后生活无忧,并拜托了照应他的人,一切让他放心。父亲很是意外地问女儿为什么要关照他,因为他不是一个好父亲,是个五毒俱全的罪犯,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尽过父亲的义务,却屡屡给她带去麻烦。女儿说:‘不管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也不管你对我如何,你是我的父亲,没有你就没有我,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再大的恩情没有比给生命的恩情大,如果连给我生命的恩情都不报答,我还算个人吗?”

第三个小故事说的是我侄女永红的故事。永红的儿子上高中时要他母亲陪读,照料他的生活起居,永红说你的要求并不高,许多人家都是这样做的,可我们家不行。你上学要花钱,你爷爷一个人在家生活要花钱,我们一家的生活费用、人情开支要花钱,靠你爸一个人挣钱维持不过来,妈妈不能不干活儿挣钱贴补家用,我不能陪读。儿子说他懂了。

第四个小故事说的是你家的事。你知道我为什么主张将你妈嫁给你爸吗?你家的经济状况那时远不如我家,我看重的是你爸的人品。有一次食堂开荤,你爸舍不得吃,将肉端回家给你奶奶吃,恰好被我看见,由此引起我的注意,着意考察,发现他勤劳俭朴,很是孝顺,才汇报给你外公外婆,再经考察后才作出这一决定的。你知道你妈怀上你后遭的罪吗?吃什么吐什么,瘦得象只猴儿,几乎一直延续到坐月子,这长期的呕吐,你觉得滋味如何?生下了你,她又得到什么?

读到这儿时,向霞说:“当时他奶奶见我太可怜,说不如打掉吧,是我挺住了没肯,要不然哪会有他。”向河渠说:“我知道,但在故事里不能说。”蒋志建说:“这事我也知道,这话我也说过”

向河渠一笑,继续往下念,因为第五个故事是说葛春红的事,这里略去不说。

“第六个故事说的是房东邻居的事情。这位邻居有两个儿子都不孝顺,他常来东家倾诉。我问他今后的打算,他说他料定儿子在他老了不能自理以后不大可能好好地服侍他,因而他早留了后手,在不能自理前就去老人院。我说他有儿子,不符合进院条件,他说他打听过了,寄养费连吃带住带服务费一千二够了,他的退休工资用不完呢,有儿子只当没儿子,无所谓。

“第七个小故事说的是我们村里的一个人。他当一个小厂的厂长,开始能得到朋友们的支持,情况也马马虎虎,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朋友们缩手的缩手,离开的离开,不再支持他了,厂子也每况愈下,终于关了门,亏了债。后来碰到其中一位,闲聊中才知道起因于他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事不止一件,突出的是他叔叔从小将他过继过来,拉扯他长大,为他娶亲安配,他竟然与亲叔叔也是养父断绝了关系。朋友们认为帮他的忙,情谊再大也大不过叔叔对他的养育之恩,对叔叔还这样,还能指望他对朋友好?”

蒋志建问:“你说的是国平?”向河渠点点头,再念第八个故事。

“第八个故事说的是我乡一家厂里发生的事。一位职工与父母闹了矛盾,声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不再认父子关系。老人到厂里来找厂长,厂长问明了情况,立即叫来那位职工,要他丢开手上的工作,回去处理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就不用来上班了,他这里不用不顾父母的人。第二天一早,老人就来找厂长,说他做了件大好事。”

向霞问:“哥说的是夏海成?”凤莲说:“你哥就是不怕做对头。”向河渠说:“夏海成对他父母改了态度,我又没处分他,也没听说他恨我嘛。”凤莲说:“你能。故事说完了?”

向河渠说:“还有一个,说的是你常听我跟人讲的那个万岁。”

向霞问:“什么万岁?”

凤莲说:“这故事我听他跟几个人讲了,我来说。”随后说:“有个刚上学的小女孩问老师‘老师,什么是万岁?’老师说‘万岁是说人活的寿命长,老是不死。万岁嘛,一百个百岁呢。’没等老师说完,小女孩就抢着说‘我懂了,我懂了,我奶奶就是万岁。’老师不懂小女孩的奶奶怎么成了万岁了,小女孩告诉老师,她妈妈说的,她奶奶是个老不死,老不死不就是万岁吗?故事是这样说的吧?”

向河渠说:“是的,但信上加了个尾巴,说的是:小女孩分不清是非对错,把父母的话都当成了真话。”

蒋志建说:“哥的意思是让宏飞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他的儿子的。”向河渠说:“不错,每个小故事都有它的寓意,之所以不直接说,是因为我不能直接说,是因为他和兰芳都是聪明人。你听我继续念下去就知道了。”

“响鼓不用重锤,贤甥是受过高等德育的上等之人,灯一点就亮,相信你会明白事理,妥善地处理好家庭关系的,我满怀希望地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长期以来舅甥间沟通交流极少极少,现在想来愚舅感到非常内疚,这封信作为沟通交流的一个新的开端,如同一个球,现将它传给你,也盼望你能传回来。”

信念完了,向霞问:“哥,有用吗?”向河渠说:“不知道。我这里只是外因,能不能起作用,要靠他的内因,但至少应该有触动。”

凤莲说:“那些小故事要是他还不懂的话,倒是连我这个不识字的人也不如了,肯定有用。”

蒋志建说:“往哪儿寄呢?家里没他的地址啊。”向河渠说:“没地址可以问呀,打他的电话嘛。电话号码总有吧?”蒋志建说:“也没有。那么长谁记得住,通常总是他往家里打,我没给他打过。”

向河渠说:“这好办,他打电话回来时你说我有信给他,让他报一下地址,你们记下来,再去邮局寄就是了。电话号码家里是要有的,万一有事找他,你怎么打电话?信你先拿回去。”说罢,他取出一只信封,将信装在信封内,递给了蒋志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