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4年,齐国大军压境,鲁国的小兄弟鲁庄公决定不再做闷声葫芦,而是选择了应战。
这场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就这样打响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以弱胜强的戏码即将上演。
当时的情况是齐国块头大,鲁庄公虽然身材不高,但志气不短,于是乎,他开始满世界地找智囊团。
这时,一个名叫曹刿的平民百姓走了出来,要求和庄公来个头脑风暴。
庄公打量着这个似乎没见过大世面的小伙子,心里估计在想:“你行吗?”
而曹刿却淡定地表示:“打仗这事儿,就得看现场直播,哪有什么剧本可言。大王,带我一起上吧!”
庄公一听,觉得这小子挺有道理,就带着曹刿和一票鲁国兄弟出发了。
于是乎,庄公和曹刿挤在同一辆战车里,一路颠簸到了长勺,鲁军迅速摆出了“我们准备好了”的阵势。
对面的齐军也不甘示弱,鼓声震天,似乎要把鲁军的耳朵震聋。
鲁庄公一见这阵势,心想:“我们也得加油啊!”
正准备让鲁军也来上一通鼓,却被曹刿一把拉住:“慢着,大王,先别急。”
齐军那边鼓声一阵接一阵,曹刿却像是在等待什么。
直到齐军鼓了三次,曹刿才像抓住了什么时机:“好了,现在轮到我们了!”
鲁军士兵像被释放的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地冲向齐军,齐军瞬间成了被冲散的麦田。
庄公一看这架势,心想:“是时候来个痛打落水狗了!”
正准备下令追击,又被曹刿叫住:“等等,大王,且慢。”
曹刿不慌不忙地下车,仔细看了看齐军撤退的路线,又研究了研究战车的轮胎印,才点头说:“现在,您可以下令追击了。”
结果,齐军真的如曹刿所料,被鲁国兄弟们追得满地找牙,大败而归。
仗打赢了,鲁庄公乐得合不拢嘴,跑来问曹刿:“兄弟,你是怎么做到的?”
曹刿笑了笑:“打仗,靠的就是一股气。那鼓声,就是给士兵们打气的。”
“齐军鼓了三次,气儿就泄了;我们这才鼓第一次,气儿正旺,不赢才怪呢!”
“不过,强国如齐,兵法无常,我生怕他们玩什么花招。”
“但是一看他们那边车辙乱七八糟,旗帜也跟被风吹过一样东倒西歪,就知道他们不是装败,是真败了。这时候不追,更待何时?”
鲁庄公听后,对曹刿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曹刿也凭借这场战役,从平民百姓一跃成为了鲁国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