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妹朝房间大声喊道:“玉米哥哥,陈爸爸,快来啊,蚕蛾怎么一动不动了,也不扇翅膀了。”
陈爸爸和玉米哥马上来到电视柜前。
玉米哥慌张地问道:“怎么了?番茄妹妹?”
番茄妹指着塑料盒里的蚕蛾,紧张地说:“玉米哥哥,蚕蛾不扇翅膀了,我碰它也不动了,它这是怎么了?”
玉米哥用手指轻轻碰了碰塑料盒里的蚕蛾,说道:“蚕蛾不动了,应该是已经死了。”
番茄妹红着眼睛看着玉米哥,伤心地说:“昨晚还好好的,怎么就死了呢?”
玉米哥点了点头道:“我听我同学米二圈说过,蚕蛾生完小宝宝后,没过几天就会死掉。”
番茄妹抬头看着陈爸爸,半信半疑地问道:“陈爸爸,蚕蛾真的死了吗?”
陈爸爸点点头,表情凝重地说:“番茄妹,蚕蛾产卵的时候会消耗很大的体力,体内的脂肪几乎被消耗完,所以在完成产卵任务后就会死亡。”
番茄妹不敢相信地追问道:“那蚕蛾为什么不吃东西?吃了东西就有体力,就不会死了。陈爸爸,你说是吗?”
陈爸爸摇摇头说:“蚕宝宝变成飞蛾后,口器就完全退化了,不能再吃任何桑树叶,生存所需要的水分、养分和能量,都只能来源于幼虫期的储存。”
番茄妹哭丧地说:“蚕宝宝也太可怜了,只能活这么短的时间,都没有出去外面玩过。”
玉米哥翻开手中的记事本,认真看了记事本上的记录,说道:“蚕宝宝从孵化到死亡一共经历了四十五天,经历了幼虫期、蛹期和蚕蛾期。幼虫期的时间最长,有二十五天。蛹期是十六天。蚕蛾期最短,只有四天。”
陈爸爸拍着番茄妹的肩膀,安慰说:“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走完一个生命周期,就完成一代的延续接替。只是这个生命周期的时间不同,有的动物长一些,有的动物短一些。”
番茄妹问道:“那我们也会死吗?”
玉米哥抢先回答道:“肯定会死啊。动物都会死,人也是动物,当然也会死啊!”
番茄妹马上追问道:“爷爷奶奶、公公婆婆都会死吗?”
玉米哥“嗯” 了一声,回答道:“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岁数大了,也会像蚕蛾一样死亡的。”
番茄妹着急地继续追问道:“那爸爸妈妈、哥哥你呢?也会死吗?”
玉米哥肯定地回答道:“等爸爸妈妈老了,也会死的,但我只比你大几岁,没有那么快死亡。”
番茄妹一脸哭丧地说:“那不是没有人陪我玩了,我不想你们死,我要你们一直陪我玩。”
陈爸爸安慰道:“番茄妹妹,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并没有那么可怕,所有人最后都要面对死亡。所以,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活得更有意义。”
科学小课堂:生物为什么会死亡?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会经历出生、幼稚、成熟和死亡四个阶段,死亡是所有生物最终的归宿。
死亡主要受生物体内的死亡基因控制。当体内的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之后,死亡基因就会被触发,从而抑制细胞的继续分裂,各种器官便开始走向衰老,直至最终死亡。
比如人类,寿命与身体里面的DNA末端的端粒长度有着密切联系,细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点,端粒越短的人患病死亡率也就越高,端粒决定了实际生命的长度。
死亡也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假设所有的生物都不会死亡,由于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必然无法供应越来越多的生物生存,最后将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混乱,直至毁灭。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一环,但不同生物寿命的差别很大。世界上最长寿的哺乳动物是弓头鲸,它们的寿命可以达到200岁以上,而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60多岁。寿命最短的动物是蜉蝣,从幼虫褪去外壳成为成虫之后就不会摄取食物,一共只存活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