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银谷山口(3)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459字 发布时间:2024-03-17

      挺直腰是很累的,但腰一旦弯下去,就再也直不起来。

 

  熊霸与重琞仍在交谈的时候,魏武一行已经渐行渐远,隐约可见银谷山口最后一道城关了。

 

  魏武居中而行,沐熙位于他的左侧,骑在一匹黄骠马上,修长的身材披挂紫铜盔甲,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沐熙的年纪比魏武大了不少,长着一双丹凤眼,面色淡黄闪光,鼻子头血丝突显。

 

  沐熙为人机智敏锐,常有良言妙策出口,虽然武艺不是顶尖高手,但对排兵布阵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故此被魏武任为新军主将。

 

  嘴里叼着竹棍的严介,骑在一匹灰色母马上,行走在魏武的左手边。他的身材不高,体态本就矮壮,与魏武在昭阳厮混数月,更显得圆滚滚的,脸上肥嘟嘟的带着笑意。

 

  严介年龄与魏武相差不大,出身于被金亭灭掉的凌国,曾在太乙山白峰求索,后来下山与沐熙相遇结识。尽管剑术不及乐翼,但严介却对军事颇通,魏武细细思量之后,便命他做了新军副将。

 

  乐翼骑着一匹黑色高头大马,位于魏武三人之后,不住地向莽荡山峰上张望。他的年龄比魏武略大一些,面如紫玉,目朗如星,口阔似鼻正,鼻尖处有一颗小痣。

 

  这三位将领之中,乐翼的剑术是最高的,曾与占尘对战几十个回合,足以看出此人剑术高深莫测。乐翼出生在廊中区溪湖的清平镇,家族是雷霆颇为显赫的贵族。不过,乐翼不爱权贵世俗,反倒疾恶如仇,愿以侠士自居,并以雷霆强横贵族为耻。

 

  鉴于乐翼剑术颇高,魏武便命他独领一支骑兵队,率领数十名剑术高手组成卫队,专门负责自己的防卫,承担决战悍敌的任务。

 

  除了三人之外,魏武还经沐熙推荐,提拔比国人汪昆作掌旗官,水中国人祁浩任掌令官。两人年纪虽轻,却在武士中很有威望,分别擅长使一条长枪和双刀。

 

  魏武骑着俊马,扭头看身后的新军,心中恨不得飞回济国。

 

  济国与金亭突入桦阳山谷,令娥帝喜不自胜,与朝臣贵族们畅怀饮酒。但帝国朝臣贵族没想到的是,当晚帝王大殿冲入暴徒,险些将欢宴中的众臣和娥帝刺死,若不是娄昊率领黑鹰铁卫及时赶到,掌握帝国权柄的大人物将全部覆灭。

 

  娥帝受到了惊吓,却激起了杀心,不仅派娄昊到东城捉拿暴民,还决意派人统领一支精锐前往廊中区,打击雷霆王国。

 

  黑鹰铁卫要保护昭阳帝都,娥帝自然不会轻易调动。思来想去,娥帝决定派魏武组建新军,代表帝国出征。自从郎玄、周狡和关凌等人被处死,军部老臣人人自危,纷纷称病告假回府,魏武因举报郎玄有功,负责八大总兵兵团调度换防,甚至可直接向娥帝呈报军部奏表。

 

  帝国军部大臣一职迟迟悬而不决,魏武原本有心借赵伯势力,掌控左右帝国的十万常备军。然而,帝国多方博弈的现实,令他很快明白这绝非易事。

 

  自庄帝继位后,军部大臣便一直是辅政之一,其职仅次于首辅,掌控的军事权力令人艳羡,更令臣服于帝国的各国觊觎。庄帝至昭皇百余年间,军部大臣除由昭阳城军事贵族担任外,还多由强大王国盟友举荐担任,但每次争夺都是一场腥风血雨。

 

  魏武虽在昭阳时日不多,却深刻地感受到帝国裂痕已现,各方势力竞相博弈,以娥帝与辅政大臣、长老院伯爷为首,分别结成了多个同盟派系,全力争抢帝国常备军的兵权。

 

  这种巨大的分歧,使帝国权力核心陷入内耗,诸多政令国策相互矛盾,边境长城防御困境重重,税赋征收令百姓怨声载道。对魏武来说,帝国这些困境于己无关,但他掌管军部重大权力,却正陷入虚空状态,而且已面临危机四伏的局面。

 

  最让魏武感受到危险与不舒服的是,军部的几大总兵拥兵自重,对军部之令几乎毫不理会,对他的调度之令更是阳奉阴违。

 

  帝国军部设置并不复杂,由大臣总揽全局,次臣负责掌管军队,季臣打理军部军备辎重,司徒则负责日常军事训练与调度。眼下军部多个职位空缺,魏武暂居之位相当于司徒。

 

  眼下,卫闻率军渡过曲江,驻扎于兰雪峰与连天楼之间,并与连天楼城主寒诀往来频繁。钟霖则将驻区从云岭西调到岭东,紧邻京师屯扎大寨,和京师盐商帮会勾搭连环。鲁廉率军渡过勤江,从仟佰境内迁至柘权城的阖门镇,与柘权城主望雪共练新军。屈梁从旅多年,是八大总兵的中间派,也没有遵守军部的调令,坚持驻扎在曲江边帝国行营东侧。邹严的军队越过青牛山,在倚石城属地红花镇整顿军队,并招募失地流民参军,眼下军队已超两万。

 

  魏武明白,几大总兵率军投奔封城,虽有粮草补给的考虑,但更多的想法可能出于私心。常备军总兵与强大城主联合,将形成一股足以对抗帝国的军事力量,这恐怕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有视形势而动的野心,或许还有割据一方的谋划。

 

  魏武非常清楚,处置郎玄令总兵们人人自危,加之帝国乱象频出,他们才生出与帝国分庭抗礼的心。这种混乱一旦引爆为大战,帝国根基将受到极大打击,如果血驼大军乘机南下,银夏能否摆脱险境怕是很难说了。

 

  正因如此,娥帝提出派兵到廊中的想法后,魏武便自荐前往。

 

  娥帝大喜过望,允许魏武调兵调将,任何人都不得违命。不过,魏武只是提出,除了部将以外,只招募滞留于昭阳城的武士。一来,这可以减少帝国官驿消耗;二来,又可以为帝国再练一支新军。

 

  缇谧见魏武如此识大体,赏赐了大量珍宝,还暗中向魏武授意,命他见到金亭王缇韧后,请金亭调拨兵力到帝国相助。

 

  此次跟随魏武出征的武士超过千人,早就急不可待地想要建功立业。魏武宣布帝命,承诺武士们可享粮饷,若是能够在战场立功,还有机会加入帝国军部为将。

 

  虽然军部无人掌局,不少军需给养不足,但军械库内盔甲辎重却很多,这支千人部队装备自然不差。魏武与部下出发后,沿途封城大力支持,除了提供必要的补给,还希望他能够收编境内的易教徒。

 

  魏武在昭阳已经听说,易教在帝国境内势力强大,徒众越来越多。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想到,易教影响力已经令封城畏惧。尤其进入花间城境内,魏武发现易教势大已不可挡。

 

  由于花间城主芮鑫大力支持,易教总坛设在境内月影山,并在独酌峰上广建房产。除了广传教义,易教还组织饥民强抢乡绅田产,强命他们开放私库,拿出粮食分发给流民百姓。芮鑫对于教众所为不加干涉,还借机吞并了不少官田,并在城外设了一些粥厂,向饥民们邀买人心。

 

  尽管采诗府统计未准,但魏武知道帝国境内足有数十万易教徒,若他们在各封城均夺田自立,早晚会与封城守军冲突,镇压之战无可避免。眼下孤阳炙以教义为本,挟持数十万教众,当真成为帝国一股极强势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