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双喜临门(1)
书名:血王座 作者:楚狂人 本章字数:2363字 发布时间:2024-03-17

      有些人天生与众不同,有些人则天生随波逐流。泰平显然是前者。

 

  泰平侃侃而谈,墨白、秦程等人听得大喜,李渡、单涛等前朝旧臣却面露惊惧之色,一些人甚至额头大汗直流。苍陵难在王国中强盛,大量土地、奴隶和农民被贵族控制,导致国库、粮库储备不足,征召士兵时驱避兵役,以至于无法与敕胡相抗,多年来被各国轻视。

 

  泰平归还官田、解放奴隶之策,无疑是对贵族们的重大打击,李渡等人自然不满,但他们虽不想坐以待毙,却思考不出应对之法,一时之间竟全都窘在朝堂上。就在此时,一个品阶不高的朝臣走出来。

 

  “泰平大良高屋建瓴,所言之策俱是金口良言。木燃以为,大王除了应该收回官田,还应该丈量贵族氏家们的私地,取消依附于他们的农民不服徭役和兵役的权利,使王国土地之税日丰。”

 

  “木燃住口,你不过是大尹府中小臣,竟敢在这里妄议国事。大王,苍陵国本刚稳,千万不可猛药治苛,否则与王室息息相关的贵族氏家,该如何替大王保境安民?官田私种由来已久,历代先王均不敢擅动,大王新登宝座便使强复田,一定会让众多氏家贵族寒心。”李渡大声道。

 

  “我虽继位不久,却不能局泥先王旧制,官田私种弊端多多,若是贵族氏家只想着一己私利,王国如何能够强盛?泰大良所言深得我心,退还官田之事就由你一力督办。”

 

  墨白声音不大,但字字如钟鼓之击,使议政大殿里全无杂音,前朝旧臣们无不慑于其威。李渡与单涛耳语密议,脸上竟露出愤恨之色。泰平没有理会李渡的态度,再次迎向墨白,将早上遇到的事说了。

 

  “这样狂暴之徒必当严惩,大良做得太对了。来人,将那个少年给我带上大殿,我要亲自审问。”墨白说道。

 

  “泰平已说过,苍陵若要强盛,必须采用人治、法治,不管其家族何人高居官位,也不论曾为王国有何贡献,只要是犯了国法,都需要认罪受罚。此少年品行不端,众位大臣当以此为鉴,约束族人亲眷。”

 

  泰平正说话间,两名守宫士兵架着华服少年,已经走入了大殿。少年一见殿内站着李渡,便一下子扑到近前,把脸靠在李渡腿上,大声哭了起来。李渡错愕之间,脸色已变得十分难看。

 

  “我当泰平大良如何法治,却没想到是早有预谋,竟然将犬子拿到殿前,难道是想将我父子一起绳之于法吗?”

 

  “这位公子是李大良之子?”泰平听罢,心中暗道不妙。

 

  从心底而言,泰平不想与李渡搞得太僵,以免墨白难做。

 

  “天下之事怎么会如此凑巧,大良刚回到函陵王城,准备上朝宣扬法治理国,就遇上了犬子伤人?李渡虽然不才,但祖上数代皆在苍陵为官,怎能受此大辱?大王初回函陵王宫,李渡曾辞官不就,如今受犬子连累,更不敢舔居高位。”

 

  李渡说完,竟将官帽摘下来,随手放在地上,推开华服少年,大步走出了议政大殿。泰平正想规劝,却见前朝旧臣纷纷出列跪倒,有的人声泪俱下,有的人不住地磕头。

 

  “李渡大良是国之栋梁,大王如果不将李公子释放,收回复归官田之命,臣等也无颜正居于堂上。”其中一个官员大声道。

 

  “这么说来,你们想要挟本王?既然你们不辨事非,不以国事为重,徒留朝堂也是无用。荣泽将这些人官帽尽收,让他们回府待命吧!”墨白站起身子吼道。

 

  这些前朝旧臣本因退田不满,见李渡坚决辞官不就,以为他是以退为进,便想仗着人多势众,胁迫年轻的大王回心转意。

 

  万万没想到的是,墨白治国铁腕极为强硬,居然来了一招顺水推舟。请命的朝臣们听说官帽将被收走,无不骇然失色,有的大臣甚至瘫坐在一起,涕泪横流而下,显然是真心悲痛了。

 

  单涛、冯高也在朝臣请命之列,眼见莫柏如此强硬,知道多说无益,只能再寻找机会重返朝堂。他们当先摘下官帽,躬身向墨白施了礼,率领着众臣退出了大殿。

 

  一时之间,议政大殿里空旷无比,除了泰平、秦程等人,只剩下木燃等几位前朝旧臣。

 

  “大王,泰平所言只为苍陵,没想到引得李渡大良与众臣误解,实在不是在下本心。”

 

  “泰平大良,苍陵弊政颇多,正是源于这些旧臣守旧私贪,如今他们自行辞官,正合本王之心,你不必因此介怀。不过,王国强国之政虽定,但却需要更多能臣相助,我命你在国内广招贤能,全面选拔可堪大用之才。”

 

  “蒙大王不弃,泰平必然鞠躬尽瘁。这几位前朝旧臣虽然品阶不高,但却颇识国政大体,大王可命他们暂代各司之职。大尹一职我本是暂时署理,木燃既然颇懂户政理财,不如就命他主持大尹之府吧!”

 

  “大良保荐,本王当然允诺,木燃切莫让我失望。”墨白说道。

 

  “木燃得遇明君,一定尽心辅佐,令苍陵王国国富民强。”

 

  “泰平大良,李渡之子该当如何处理?”

 

  “李渡已对臣下有了芥蒂,其子虽然罪不可赦,但眼下却不宜严惩,我想大王不如将暂押于王宫,待国事渐稳,再另行商议吧!”

 

  “也好。治国之策既定,大良要费心处理了,王国军队的大事就烦劳秦程大督了。”墨白说道。

 

  “秦程自然全力而为。只是王师因单涛执掌日久,若无大王令符加持,恐怕我难以驾驭。”

 

  “大王,泰大良,秦大督,荣泽有一策可令‘狼牙军’和王师相融。”

 

  “荣学士请讲。”墨白说道。

 

  “王师自恃军力不弱,从心底看不起狼牙军,若不能打消这一偏见,两军整合便是万难。寒川以西便是烈马族领地,其族凭借强悍的马上部队,占据天域高原中的天马高原,不思顺从银夏帝国与苍陵,却常常搔扰苍陵各地。大王不如乘西京、敕胡暂避之机,调遣两军同时出击,以俘虏族人首领为功。若是狼牙军一战而胜,不仅可树军中威信,还可尽收烈马族人口、土地和良马,补充到新军之中,为大王建立一支强大骑兵部队。”

 

  “这正合远交近攻之策,也可令王师同心归附秦大督,由大王亲自调度指挥,我看此计可行。”泰平赞成道。

 

  “既然大良觉得不错,那便依荣学士所说,你们尽快制订出兵计划吧!”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木燃尽快为大军筹备物资,保证出兵之前,新军配备辎重到位。”墨白说道。

 

  “木燃必不误军国大事。臣下还有一言,郗戟虽然出兵受挫,但其觊觎苍陵之心未死,大王不得不防。”

 

  “西京确实仍是麻烦,大良与大督有何妙计?”墨白问道。

 

  “议政大殿偏殿有苍陵地图沙盘,大王可移步观之,荣泽已有南御郗戟之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血王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