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的饭局上,夏秋民以茶代酒,说:“银二兄弟,国民革命,百折不挠,我们革命队伍成员,都应该有你这样的精神!”
夏秋民知道这位高级特工的习惯,不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滴酒不沾。
银二说:“谢谢夏老夸奖。
卑职此次来,希望能有机会,办成一两件事。”
他身上,已经明显没了过去那种不可一世的气焰。
夏秋民说:“我们这里正有一个可疑目标,结合侦缉大队弟兄们训练科目,实行全方位盯守。
须有得力强手负责布置安排,担当实际训教职责-----
银二兄弟你来了正好。”
由李副处长主持分析研究,夏秋民批准的重点盯守目标,是一座小院,过去从来没有被政府注意过的小院。
不久前在北方破获一起赤党案时,一位赤党交通员向政府投诚。
他交代中提到,他两年多前到过南江省城,与南江赤党地下组织联络过。
当时赤党上级告诉他的联络点是两个。
他在第一联络点就见到了接头人,把要送的密件交给了对方,他就没到第二联络点。
第一联络点是个茶馆。
他听说第二联络点是一座小院,在有钱人家聚居的一条小街上。
由于职业关系,他对这两个地址都记得很清楚。
北方那边侦缉部门将有关情报送过来。
行营侦缉处立即派人按地址秘密调查了两个地方。
第一联络地址果然是个茶馆。
两年多里,茶馆已经换了三次主人。
现在的东主是个下野多年的老军阀。
老军阀本人住在上海。这边茶馆由他的老部下打点。
侦缉中发现,老军阀本人和茶馆掌柜等人,都是立场坚定的坚决反赤人士。
根本找不到好几拨之前的东主。
第二联络地点果然是小街上的一个小院。
小院是一个北方军阀的南方居处。
平时没人居住,只是每过一段日子,有一个管家从北江那边来,找人打扫后,再锁上大门。
小街两侧是两溜小院,都是有钱有势人的产业,一时空置的不少。
小街处于警察和城市保安队伍的巡逻线路上,相当安全。
李副处长派人秘密调查,了解到,那北江管家上任时间才一年多,管着好几处北方军阀的南方房产,一时没有查到什么可疑之处。
而他的前任已经病死年余时间了,追查困难。
李副处长等人认为,这小院很可能是赤党过去的一个联络点。
他们向夏秋民提出,不进行直接调查,仅作秘密监视。
北江那管家通常来安排打扫整理的时间已经近了。
等到小院里来了人的时候,监视效果或许可很快显出。
这样,可以避免惊动可能的有关赤党人员-----
而这种监视,正好可以作为省城侦缉队伍的一种定点训练。
夏秋民批准了这个监视计划,指出:“赤党地下活动,百密中有一疏,或可为我所入。
要点在于我方思路行动无疏漏。
由此要求------”
李副处长按照夏秋民的指示,对所有参加监视的侦缉队人员都严格要求,从着装到隐蔽点,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