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哀帝即位后,规定王公贵族和豪强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吏民三十人。明确规定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对王公贵族和豪强超过以上限量的,经实地查证后田蓄奴婢一侓没收入官。
这项“限田限奴”的法令颁布实施后,国库的钱粮增加了许多,彻底改变了前几任皇帝入不敷出的状况,尤为可喜是很多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就不会闹事和发动起义,越来越有中兴的味道。
其实“限田限奴”并不是汉哀帝的主要目的。外戚干政已成为大汉王朝的顽疾,特别是到了汉成帝时期,外戚势力已经严重威胁到皇室,皇帝的权力日益缩小。汉哀帝想通过法令的实施逐步收回权力。在遭到贵戚抵制后,汉哀帝采取了激烈的手段,首先对付太皇太后王家的亲戚,把以大司马王莽为首的一干人全部罢免赶出京城,并不准王莽再回长安。
傅皇后是汉哀帝的皇后,她是孔乡侯傅宴的女儿,也是哀帝祖母傅太后的侄女,做为身份高贵的小姐,傅太后作主将她封为汉哀帝的皇后。但是傅皇后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她嫁给的这位皇帝不同于常人。
哀帝有一个幸臣,此人青春年少,容貌美丽,因父荫得为太子舍人。哀帝为太子时,此人年纪还不过十五、六岁。宫中侍臣都说他年少无知不令任事,所以哀帝但识姓名,未尝相见。
及哀帝即位,所有东宫官属照例皆得升迁,此人便由太子舍人迁为郎官,少得进见,一直过了二年余并无升擢。也是他时运到来,一日传报漏刻立在殿下,哀帝从殿中看见,还道是个美貌宫人扮做男儿。当即召入殿中问明姓氏,不禁省悟道:“你就是舍人董贤么?”口中如此问,心中却想入非非。私讶男子中有此姿色,真是绝无仅有,就是六宫粉黛也相形见秽。于是嘱令入侍左右。董贤虽是男儿,却生成一种女性气质,柔声下气搔首弄姿,哀帝居然引到寝处相狎相亲。哀帝听说其父董恭现为云中候,即下诏召为霸陵令,擢光禄大夫。
董贤得宠日甚,担任驸马都尉、侍中,汉哀帝出则陪同乘车,入则随侍左右,一月之内所得赏赐总共达一万万钱,其富贵震动朝廷。
汉哀帝刚刚即位时,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都还活着,傅、丁两家先富贵起来。傅太后的堂弟傅喜最初担任大司马辅政,因为多次劝谏汉哀帝而被免官。汉哀帝的舅舅丁明代任大司马,也很称职,但很忌妒董贤受宠。
元寿元年(前2年)三月,丞相王嘉因罪被杀,丁明非常同情他。汉哀帝器重董贤,想给予他最高职位,但丁明不同意,哀帝以诏令的形式数落丁明的罪状,并将其免官回家。同年十二月初六日,哀帝让董贤代替丁明担任大司马、卫将军。
哀帝既得董贤,常与之一同卧起。有天白昼二人同卧,及哀帝睡醒意欲起来,见董贤尚在梦中不忍惊动。无奈衣袖被董贤身体压住无从取出,自思衣价有限好梦难寻,竟从床头拔出佩刀,将袖割断悄然起去。这就是断袖之癖的由来,一个拥有天下的帝王,为了董贤如此作态,不知道天下的女人会作何感想。
董贤睡醒后,见身下压着断袖,越感哀帝厚恩。从此卖弄殷勤不离帝侧,就是例当休沐也不回家,托词哀帝多病须在旁边煎药承差。哀帝一日都不能离开董贤,见他假日不归正中其意。但又想起董贤家中也有妻子,今为我一人长日在宫,不得回家团聚,觉得甚不过意。不如将他家眷移入宫中居住,彼此也觉两便,但是天子宫禁岂容人臣住家?
哀帝却想得一法,他以董贤为侍中,向例应在殿中值宿,备有宿舍,名为直庐。于是下诏将董贤之妻姓名列入宫门门籍,准其随时入宫居住直庐。又查得董贤有一妹尚未许人,于是令董贤送妹入宫夤夜召见。凝眸注视,面貌与乃兄相似,桃腮带赤杏眼留青,越觉得娇态动人,于是留她侍寝,一夜春风绾住柔情,越宿即拜为昭仪,位次皇后。董贤妻也有几分姿色,得蒙特许出入宫禁,哀帝一见也不禁心动,令她与董贤同侍左右。董贤不惜己身何惜妻妹,只要博得皇帝宠幸就行。从此三人轮流值宿,哀帝赏赐三人以千万计算。哀帝又让董贤的岳父担任将作大匠,董贤的内弟担任执金吾。
哀帝有意封董贤为候,因其无功又未得机会。正好待诏孙宠、息夫躬宋弘等控告东平王刘云的妻子伍谒在祭祀时诉于鬼神,使其降祸于所憎恶之人。哀帝将息夫躬、孙宠、宋弘等擢升官职。傅嘉乘间献策,请将董贤名字加入告发诸人中便可行封。哀帝依言将董贤加入,于是下诏赐董贤为关内侯。
哀帝在给董贤封侯的同时,又一次性赏赐给他2000顷土地,这超过了他自己颁布的限田令最高限额的近七倍,自己都打脸了,自此以后限田令彻底失败,西汉王朝曙光乍现之后阴霾再起,然而刘欣眼中除了董贤别无他物,甚至表示要与董贤一同合葬在义陵。
刘欣在自己的陵墓旁边另为董贤建了一座墓陵,两墓之间挖一条地道相通,企图死后也相互往来。
哀帝不时拣取内库珍宝赐与董贤,又命尚方为董贤制造器物,每一物造成,哀帝亲选上等者送给董贤,次等者自行使用;又拜董贤妻弟为执金吾。
一日董贤之母抱病,哀帝分遣使者四出设祭祈祷,并饬长安官厨备办祭席,使者祷于道中,排列祭品不计其数。
恰值傅太后驾崩,便假傅太后遗诏加封董贤食邑二千户。傅晏、傅商诸人一律赐与国邑。
一日哀帝置酒麒麟殿,召集董贤父子亲属及一班皇亲国戚共同宴叙。酒至半酣,哀帝笑视董贤道:“我欲法尧禅舜,可好么?”董贤一听此言喜欢的了不得,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忽有一人进言道:“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私有。陛下上承宗庙应该传授子孙,世世相继直到无穷,天子岂可戏言!”哀帝举目一瞧,便是中常侍王闳,当下默然不悦,竟遣王闳出归郎署不使侍宴。王闳上书极谏道:
臣闻王者立三公,法三光,居之者当得贤人。昔文皇帝幸邓通,不过中大夫;武皇帝幸韩嫣,赏赐而已,皆不在大位。今董贤无功于汉朝,又无肺腑之连,复无名迹高行以矫世,升擢数年列备鼎足。臣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董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也。
哀帝览书不欢,但因王闳为太皇太后侄子,不得不格外含容,于是不置可否模糊过去。
此事过了一年,忽报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皆来朝见。哀帝闻报大喜,心想汉兴以来外人屡次背叛,今日难得殊方异域皆来朝觐,此是何等荣耀。但外国既然来朝,礼当赐宴示恩。
哀帝遂命朝臣明日尽来侍宴,朝臣各个遵命。次日黎明文武各官一概上朝按班排列。哀帝便召单于、大昆弥入见。二王对着哀帝朝参已毕,哀帝便传旨赐宴。一时钟鼓齐鸣管弦竟奏,二王一同入席,朝臣在旁陪侍。酒过数巡,单于举目一看,见朝臣个个冠裳整肃,剑佩铿锵。不禁暗暗称赞,忽见朝臣中有一年轻人面貌非常美丽,坐位却列在诸臣前面。
单于不知此人是谁,便向翻译人员询问。翻译人员答道:“此人名叫董贤,年纪虽轻,却是一位大贤,皇上使居大司马之职,所以坐位列在诸臣之前。”单于信以为真,慌忙出席拜倒,哀帝很是心欢。宴罢赏赐二王回国。
董贤已任大司马,比不得前次在宫朝夕留侍,所以公事一了回家休息。谁知过了一二旬,哀帝寝疾不起,董贤神色慌张入宫省视,只见哀帝卧在床上委顿异常,一时也不好细问,只得约略请安。哀帝含糊答了数语。董贤就在宫中留侍数日。偏偏哀帝病势日重,即于元寿二年六月奄然归天,年止二十有六,在位六年。
这时太皇太后王氏到来,抚尸举哀,哀止即收取御玺藏在袖中。一面召董贤入问丧事如何调度。董贤从未办过大丧,自然对答不出。王政君说:“新都侯王莽以前以大司马的身份处理过先帝丧事,知晓旧例,我令王莽帮助你。”董贤忙免冠叩首道:“如此幸甚!”太皇太后便立即遣使召入王莽。王莽倍道入都进谒太皇太后,说董贤无功无德不合尸位,太皇太后遂命尚书奏劾董贤,说他哀帝得病不亲待医药,从此禁其在宫殿司马门中出入。董贤吓得手足无措,忙将朝冠脱下,赤着双足诣阙谢罪。王莽竟传太皇太后命令说:“自从董贤入宫以来,阴阳不调,灾害并至,平民遭罪。三公,是皇上最重要的辅臣,高安侯董贤不懂得事物道理,担任大司马不合众心,当收回大司马印绶罢官归第。”董贤闻旨不敢迟延,立将印绶缴上退回家中。自思王莽如此辣手,将来性命总要被他取去,不如图个自尽免得受诛。便与其妻说明意见,妻子也情愿同死,两人对哭一场先后自杀。两人又好与哀帝承欢去了,怪不得哀帝称其大贤!
家人不敢报丧,遽将董贤夫妇棺殓夤夜埋葬,王莽疑他诈死,令将董贤棺材抬至狱中开棺相验,果然不差。但因他棺材用朱漆,左边是苍龙,右边是白虎,上边附着金银日月,用玉衣珠璧装殓,其至尊无以复加。便说他僭行王制,于是把两人尸体拖出棺外,剥去衣饰乱埋狱中。作为汉哀帝最宠爱的人,董贤最后的下场竟然是如此凄凉。
董贤平日厚待属吏朱诩。朱诩收得董贤尸体,买棺及衣再为改葬。王莽大为不悦,以他罪将他杀死。朱诩感恩图报冒死仗义,也算难得。
很多人都说汉哀帝和董贤感情深厚,其实并非如此,一切都是汉哀帝的一厢情愿。汉哀帝喜欢董贤,董贤能不喜欢他吗?真假谁知道呢?
汉哀帝能当上皇帝,赵飞燕的功劳很大,正是赵飞燕从中斡旋,他这个定陶王才能被汉成帝封为太子,并顺利登基。再加上议郎耿育上书为赵飞燕求情,汉哀帝就没有为难赵飞燕。
汉哀帝去世后,以王政君为主的王氏东山再起,王莽与太皇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为嗣。箕子为哀帝从弟,就是刘兴嗣儿,冯婕妤孙子。冯婕妤死后,箕子幸未连坐,仍袭王封。当下派车骑将军王舜持节往迎。王舜系王音子,为王莽从弟,太皇太后素来喜爱王舜,所以特使他迎主立功。
不久王舜将箕子迎到,王莽奉着太皇太后诏命,拥他登基,改名为衎,是为平帝。平帝登极时年方九岁,太后以其年幼又常多病,便亲身临朝,一切朝政皆令王莽处断。
王莽有天对王太后说道:“赵太后从前与其妹赵合德恃宠杀害皇子;傅皇后父傅晏,当哀帝时骄僭不法,傅后并不拦阻。论起二后都应办罪,请将二后贬去尊号,并一同迁出未央宫。”王太后一一依从。王莽即传太后诏旨,将赵太后贬为孝成皇后,令其迁往北宫,将傅皇后迁往桂宫。二后明知是王莽作弄,但因为王太后有旨,也只得委曲顺从。谁知王莽接着又奏请王太后将赵后、傅后一律贬为庶人。二后听说后十分气愤,自思身为帝后竟被臣子废贬,有何颜面为人?不如早寻自尽免受此辱,于是分别在宫中自杀。
王莽迫杀二后,又命有司弹奏丁、傅两家罪恶,王莽借此题目奏请将傅太后贬为定陶共王母,丁太后贬为丁姬。所有丁傅两家子弟一律免官归里。独褒前大司马傅喜,召入都中位居特进,使奉朝请。
王太后平时受傅、赵二后恶气,见王莽为己泄忿,自然暗地生欢。
论起四后优劣,赵太后生前淫乱死不足惜;傅太后专擅过甚,也应有此;丁姬母以子贵未闻干政;傅皇后更无过失,王莽将其废贬以致自杀,真是死得冤枉。
忽有义陵寝寝令进报,说是义陵寝柙中所藏神衣无人移动,却会自行出柙移在床上;又有人报告北方有女子姓赵名春,因病身死,家中人将她收硷入棺。经过六日之后正想将棺材抬去安葬,忽见赵春走出棺外依然活着。众人争问其故。赵春答道:“我死之后,见着已经死去的父亲和丈夫,他们说我阳寿未终命不该绝,我便不知不觉出在棺外。
不久又有人说长安一个女子未曾嫁人,忽然身中怀孕,生下一儿有两个头,四个臂,屁股上还生有眼睛,长至二寸。
王莽接连闻得几宗异事,正想假造祥瑞以博众人称颂,于是暗中遣人前往塞外,对着一群蛮夷说道:“汝等可自称越裳氏,将白雉一个进献汉朝,必有厚赏。”蛮人即照来人所嘱来到汉朝,口称越裳氏进贡白雉。王莽大喜,命人赏与许多财帛,遣其回塞。
各官都想讨好王莽,便一齐向太后奏道:“昔日周公辅周,越裳氏有献雉之瑞;今王莽辅汉德同周公,所以越裳氏也来进献白雉。周公有大功,得赐号曰周;王莽有安定汉朝之功,也当赐号为安汉公,并请加封三万户以示优异。”此奏既上,王太后立时批准。王莽却故意上书辞让道:“臣与孔光诸人一同定策迎立中山王以安社稷。请将孔光等论功行赏,臣莽不必加恩。”太后见书迟疑不决。孔光忙向太后奏道:“莽有安宗庙之功,今若不封,无以见赏罚公平。”王太后即封王莽为太傅,赐号安汉公,并加封食邑二万八千户。
王莽接到此诏,又假作惶恐不得已之状,上朝受了太傅官职与安汉公名号,将封邑让还。
大司徒孔光专知贡谀献媚,当即邀同百官推王莽为大司马。前将军何武,后将军公孙禄自相荐举。太皇太后决意用王莽,竟拜王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王莽从此手握大权,后人有诗叹道:
幸臣死去大奸来,
汉室江山已半灰。
毕竟妇人无远识,
引狼入室自招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