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褚遂良这一生(2)
公元664年 七月二十五 阴
李世民为什么收了这么多牛人,这回你知道了吧?没多长时间,李世民又创办了文学馆,老褚正是十八罗汉之一。小褚也过来报道了,看到这里几乎都是他爹的老朋友。
看来,所谓的贵族、阶层、人脉等等等,就是互相之间不断的加特啊?从有人那一年,恐怕就是这么个逻辑吧?
文学馆汇集了全球顶级导师,褚遂良如鱼得水。在老爹好友的悉心教导下,他的才华学识像洪水一样暴涨。尤其是写字,好像比什么羲之有一拼。 别看文人们爱清高,脑子里的小算盘也不少。这些被倒过两三次手的人精,早就学会了乱世低调做人的道理。他们很看好身家清白的褚遂良。
李世民经常大半夜的溜达过来,拎二斤花生、瓜子开茶话会。智囊团这些人做梦都盼着他早日飞黄腾达,这是涨工资、定年终奖的最佳途径。于是,这帮人点灯熬油彻夜研究改革大计,怎么扳倒太子李建成、怎么收拾老子李渊、怎么让李世民顺利做皇帝...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心几家愁!历史问题,一直都是站队问题。
公元626年,初唐最黑暗的计划诞生了——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成为全球最强帝国的掌门人。他想要开创一番盛世,来证明自己才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李世民称帝后,好像要极力抹掉那些阴暗的记忆。他将文学馆改名为弘文馆,让褚遂良做负责人;他在战场修建庙宇,让褚遂良当工程监理。
李世民喜欢正直寡言的褚遂良,因为他的字写得真好!
李世民的功臣太多,领奖金都要夹着铺盖卷排队,褚遂良一直熬到40岁才拥有政治面貌——起居郎,专门记录皇帝言行的贴身小秘书。
有一天晚上,李世民喝大了,喊了8个娘娘陪睡觉。早上闹钟一响,李世民醒了,连忙叫来褚遂良。
李世民:听说你偷窥了我的私生活,让我看看你昨晚写的啥?
褚遂良:你不能看这些少儿不宜的东西。
李世民:那我说错话、办错事,你也会照实记录吗?
褚遂良:那必须,我就是吃这碗饭的。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良久没有说话。
后来,李世民给褚遂良调整了工作岗位,让他去做侍书。褚遂良再也不用上夜班监督领导了,在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书就可以了。褚遂良本来可以干着公务员,没事写两本字帖开个书法培训班搞点外块。可是呢,老天想让他成为德艺双磬的艺术家,光靠书法显然还是不够。
李世民是什么羲之?呃——王羲之,是王羲之的脑残粉,到处搜集老王的墨宝,就差挖坟掘墓了。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很多人烧香念佛,翻遍家里的陈年老纸,就指望靠此一夜暴富了。
有那么一天,有人送来一套号称王羲之真迹的作品。李世民研究了半天也看不出真假,就让人去喊褚遂良。褚大师来了以后,瞅一眼就说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