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福看了看李正,见陆绎并无要他回避之意,直接说道:“大人,一切如您所料。”
陆绎剑眉微皱,好看的双目迸射出狠戾光芒,浑身散发着杀气。
安静的书房里,岑校尉用低沉的声音继续禀告:“二月二,小雨和袁捕快去了趟清凉寺,那日贤妃娘娘与薛贵正巧在寺院柴房相会。事过之后,他们认定袁捕快和小雨发现了自己丑事,所以,要置陆府于死地;锦衣卫暗中监视薛贵住处,无意中救了红豆姑娘,导致薛贵那厮草木皆兵,应该是向贤妃告状了,正巧又出了倭寇在南京作恶之事,属下大胆猜测,定是贤妃娘娘在圣上面前说了什么,圣上才让大人去平定倭寇。”
今夏咬牙切齿道:“真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见岑福不再说话,李正双手作揖说道:“大人,属下已打探清楚,两浙的守军一共千人左右,皆年长残兵,并没什么战斗力。朝中青壮年兵丁,都常年驻守边疆。”
“那这两年卷土重来的倭寇,大约多少人?”今夏抢在夫君前开口询问。
李正垂头丧气地说道:“属下打探到的就三万多人,怕是只多不少。”
“啊?”今夏顿时傻眼了,“一千明军对抗三万倭寇?这……圣上莫不是……小爷……大人,如何破敌?”
岑福突然想起另外一人,赶忙说道:“大人,于大勇将军也在两浙,他有五千精兵和十几艘战船,或许可以请他相助。”
陆绎垂下眼帘,长睫毛遮住双目,静静地走到书案前,拉开椅子坐下,一言不发。今夏注视着夫君,见他举手投足间镇静沉稳,宛若一切在他掌握之中。
“事已至此,只能一战。”陆绎猛然抬头,双目如同散发出睿智一般,“但贤妃射来的暗箭,不可不防。阿舍要做蒙古额驸,这次不能随行,李正,你现在即刻去把他叫来。”
“是。”李正转身往门口走去。
“岑福,你让周雨留在京城,莫要再随我们涉险。”陆绎向来把岑福当作亲兄弟,也不藏着掖着,“她非宫门中人,还是独善其身的好。再说了,也应该在家好好养养身子,等我们从两浙回来,为你生个孩子……”
“大人。”岑福又是感动又是窘迫。
今夏眯眼笑道:“岑校尉,我早已跟我姨说好了,等会儿你回去转告小雨,让她莫要尴尬,去寻我姨开些汤药便是。”
“多谢。”岑福感激地再次点头。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脚步声。陆绎内力深厚,听出是阿舍的脚步,大声道:“阿舍,李正,你们进来吧!”
“是。”
开门声响起,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进来,随手关好房门。
“阿舍,你来得好快!”今夏好奇。
“启禀夫人,属下在府门口恰巧碰见阿舍校尉。”面对今夏,李正始终恭恭敬敬。
阿舍冲陆绎行礼后,急忙问道:“大人,属下听说圣上传旨,令您带上十几名锦衣卫,跟前两次一样,去两浙地区平定倭寇,真有此事?”
“确有此事。”陆绎往后一靠,直视阿舍。
“给您几万明军?”阿舍扶住书案,伸长脖颈询问。
“一千。”岑福愤怒地吐出二字。
“你说什么?”阿舍转身,不由自主地用手指陶下耳朵,“小爷没听错吧!几万倭寇,只给一千明军?天兵天将吗?”
“阿舍,你看禁书。”今夏偷看朝廷禁书《西游记》后,对“天兵天将”四个字尤为熟悉。
“看了不多。”阿舍讪讪一笑,随即正色看向陆绎,“大人,此次破敌,可有良策?”
陆绎沉思片刻,英俊的脸浮现狠绝,说道:“阿舍,扯立克那边使者尚未来京城,你与娜娜公主成亲甚为重要,这次我带人去平定倭寇,你不易跟随……”
“大人,我……”
“阿舍,”陆绎抬手示意他莫要打断自己讲话,“你留在京城,替我做好一件事情,便能保陆府平安。”
阿舍单膝跪地,双手作揖道:“大人尽管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暗中调查张大人一举一动,事无巨细,看看这只老狐狸到底黑了多少银子。”陆绎倏地站起来,身后椅子刺啦一声,甚是清晰,“阿舍,你且记住,小心谨慎地调查,保存证据,莫要轻举妄动,一切等我回来再说。倘若……倘若此次两浙之行,我回不来,你便已蒙古额驸的身份将证据交给皇上,记住了吗?”
“大人……”阿舍动容,咬牙道,“属下一定听从大人吩咐,保证完成任务。”
今夏凑近岑福身边,小声问:“朝中张大人与贤妃有何关系?”
“张大人是贤妃的亲生父亲。”岑福如实相告。
今夏倏地明白过来:贤妃的丑事万万不能揭发,但可以从他父亲下手,一样能反败为胜,大人真是聪明啊!
“阿舍,你回去吧!”陆绎看着他,唇角微微上扬,“可惜,不能喝一杯你与娜娜公主的喜酒。我提前祝你夫妇二人百年好合……”
“早生贵子。”今夏抢着说道。
“嘿嘿……”阿舍不好意思地涨红了脸……随即面色一凛,“大人,岑福大哥,你们万事小心,我会守护好陆府所有人,等你们凯旋。”
“好。”陆绎等人齐声应答。
阿舍走后,书房中再次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