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八百里巢湖,碧波荡漾;湿地上空,鸥鹭齐飞。
银屏山区,群山连绵,峰峦叠翠,丛林尽染。山道弯弯,山坡上村庄错落有致。
字幕:一九三九年秋 巢湖银屏山区
*楚歌岭 日 外
新四军巢南游击大队大队长魏强,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匆匆行走在楚歌岭下崎岖的山道上。
一声锣响,百余名头扎黄巾、身着黄衫、额涂朱砂的大刀会会员,嗥嗥叫地从山林中蜂拥而出,拦住去路。他们人手一把柄系红绸的大刀,少数几个将大刀插在后背,手持长、短枪。
魏强举左手示意,队伍停了下来。两支队伍相距四、五十米,对峙着。
黄衫中,肥头大耳的郑得水摇晃着身子,大声发问:何方神圣,闯我圣山?!
魏强:(双手作喇叭状)我们是抗 日的新四军,今天要去项家山,拜会你们总堂主,共商抗 日大计。
郑得水不屑地扭头向身旁的牛武(国 民党潜伏特工)小声嘀咕:“口气还不小,还要见总堂主。”
郑得水:(傲气十足)你们派个领头的过来,先说说清楚。
魏强向身后的战士点点头,整了整军装,大步朝前走去。张排长在身后提醒。
张排长:大队长,小心点!
魏强渐行渐近。牛武慢慢地蹲下身,面露诡异,旋即拔出手枪,叭!叭!魏强倒地。郑得水一惊,疑惑地盯了一眼牛武。
众战士:大队长!大队长……
一阵乱枪,游击队开始还击。
郑得水:(一挥手)钻树棵子!
大刀会会众向林中四散而去。游击队一拥而上,张排长托起魏强的肩颈。
张排长:大队长!大队长……
魏强:(艰难地)不、不要追了……(慢慢闭上双眼)
推出片名:风雨大刀会
1、新四军江北指挥部 日 外/内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所在地——庐江县东汤池严家松园。
练兵场上,战士们正热火朝天地练习刺杀、投弹、瞄靶……
江毅然急匆匆地从练兵场穿过,进入一片茂林修竹之中。眼前一座古老的徽式建筑,大门左侧挂一白底黑字标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屋内飘出张云逸深沉有力的声音。
画外音:周恩 来副主 席在皖南军部,对我们新四军的发展战略作出三条重要指示:第一,向北发展;第二,向东作战;第三,巩固现有阵地。我们在江北设指挥部,就是落实第一条战略——向北发展的重要举措。
[切入]指挥部会议室
会议室正在进行营以上干部会议。正面墙上挂一大幅军用地图,张云逸站立在地图前会议桌主 席位演讲。
字幕:张云逸——新四军参谋长兼江北指挥部总指挥
张云逸:(接前)关于“向东作战”的战略,我们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战果。皖西四支队的两个团,(面向地图用教鞭指点)去年春间东进到皖中的巢县、无为、肥东一带,并在巢县的蒋家河口,打响了我新四军东进抗 日第一枪,首战告捷,壮我军威!
江毅然悄悄进入会场,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
张云逸:(转身面向会场,语气放缓)现在的难题是,如何落实第三条战略——巩固现有阵地,就是要在皖中地区建立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根据地。(侧身面向地图)大家看,这片北起巢湖、南到长江、连绵百里的银屏山区,是一道天然屏障,是在皖中建立根据地的理想之地。(面向会场)但是,现在我们还进不去,因为整个山区已经被大刀会势力所把持。半个月前,指挥部派出的巢南游击大队大队长魏强,在进山途中不幸遇害。(难过、稍顿)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现据可靠情报,国 民党顽固派和巢县城日本特务机关,都在打大刀会的主意,看来他们已经先行一步了。
黄岩:巢南大队的同志现在是群情激忿,嚷着要杀进银屏山,为魏大队长报仇。
字幕:黄岩——中 共舒无地委书 记兼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委
张云逸:银屏山我们是一定要进去的,但不是杀进去。大刀会号称“十万之众”,当然,这是他们虚张声势,整个山区,包括妇女儿童在内也没有十万人。不过,作为一支准军事力量,大刀会的势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贫苦的山民,是我们党的基本群众,我们的枪口不能对着他们。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依据我党抗 日救国十大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争取大刀会中的上层人士,挖出混进大刀会的坏人,把这支灰色武装改造过来。(稍顿)江毅然同志!
江毅然:(立起)到!
字幕: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教导队队长
张云逸:教导队的工作,你暂时放一放。黄岩同志,具体任务还是你来宣布吧。
黄岩:(立起)江毅然同志,指挥部决定:江北游击纵队增设统 战科,由你兼任统 战科长,负责对大刀会开展工作。有什么问题?
江毅然:(惊异、兴奋)没二话,服从上级决定,保证完成任务!
张云逸扬手示意二人坐下。
黄岩:任务是艰巨的。当然,也不是叫你唱独角戏,地方党组织也要参与进去。
孙仲德:部队会在外围配合你。一方面,集结整训,做好进军银屏山的准备;另一方面,要随时应对不测事件。
字幕:孙仲德——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司令
张云逸:很好。同志们,时间紧迫,我们一定要抢在顽固派和敌特机关的前面,把大刀会争取过来。统 战工作,党组织渗透,部队靠拢,三个方面协调行动,争取三个月内解决问题!
全场起立,同声:“是!”
2、范家大院 日 内
古色古香的书房内,大绅士范明坤靠在一把紫藤椅上,正翻看一本《朱子集注》。一男佣匆匆走进。
男佣:老爷,项家山项总堂主来了。
范明坤:快请进。
男佣:已经进客厅了,老爷。
范明坤惊讶,连忙离开书房,向客厅走去。
范明坤:(抱拳作揖)项兄驾到,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项镇山:(朗声一笑)你我两家世代通好,这些规矩就不讲究了。再说,我未经通报就直闯中堂,按规矩是我先失礼了。
范明坤:请。上茶!
项、范落座。女佣奉茶。
范明坤:项兄匆匆而来,有何见谕?
项镇山:我晓得你一贯不想管大刀会的事,但这回你无论如何得管一管。范家山周边的十几个分堂,都买你的账。
范明坤:出事了?
项镇山:北边巢湖边的姥坞嘴分堂,在楚歌岭开枪打死了新四军的一个游击大队大队长。
范明坤:对方先动的武?
项镇山:要是那样倒也说得过去,听说人家只是要来拜会我,要谈什么联合抗 日的事。
范明坤:噢,这么说,郑堂主也太莽撞了。
项镇山:郑得水这个浑蛋!一脸倒霉相,跑来跟我说这事,我骂他,他说他也没有下令开枪,是他手下牛武动的手。牛武又说,是枪走火了。你说这事——
范明坤:是有点蹊跷。
项镇山:(一摆手)也罢!事已出了,我这拿总的也不能放瘫。已经传令三十六分堂,做好防备,各进山道口放哨设卡,不放生人进山,一旦有人硬闯山口,格杀勿论!今儿个特来知会范兄,这东南边十几个分堂的联防联动,还请范兄多多费心。
范明坤无奈地,先点点头,又慢慢摇摇头。这当儿,范夫人从外面回来。
范夫人:项大哥,稀客哟,哪阵风把你吹来的?
项镇山:山风呗。闻着弟妹烧的饭菜香味,就过来了。
范明坤:你回来得正好,快去安排午饭。项兄难得来一回,中午好好喝两杯。
范夫人:好嘞。(欲行又止)项大哥,我见门口拴了两匹马,还有谁来了?
项镇山:噢,菊香这丫头在家闲不住,非得要跟着来。这会又不知疯哪儿去了。
范夫人:是菊香小姐?太好了!
范夫人笑盈盈地离去。
3、范家山 日 外
范家山的马道上,两骑相向疾驰。抵近,马上范氏兄弟二人挥刀相斗。七八个回合,“当”地一声,范俊手中的大刀脱手落地。二人先后下马,范超捡起大刀,递给范俊。
范超:有点长进。还得多练练。
范俊:哥,你真的要出去吗?要去哪里?
范超:到时候你会晓得的。以后看家护院的事就靠你维持了,虽然有二十几个家丁,但你得有本事镇住他们,不然这些人也不会很卖力的。
范俊:哥,你把那马上飞刀的绝招,再做一遍我看看。
范超:好的。看好了。
范超飞身上马,双脚一蹬,马儿奔跑起来。
山坡上,项菊香朝这边走来。
马在狂奔,范超一个蹬里藏身,左手扣鞍,右手抽出背上的大刀。刹那间,返身马背,大刀就势掷出,“扑”的一声,扎在数十步外的一棵大树上。
树枝晃动,惊飞了树上的几只麻雀。范超兴起,拔出腰间的手枪,叭、叭、叭,三只麻雀应声落地。
项菊香:好功夫!超哥!
范俊:菊香姐!
项菊香走下山道。范超回马过来。
项菊香:难怪连湖匪都害怕范家大少爷哩。(学湖匪腔调)“范家的钱财想要,但保命更要紧啦。”
范超:菊香妹又耍笑了。什么时候得空,我还要向你讨教项家剑法哩!
项菊香:(嫣然一笑)我就那么两下子,都给你了,以后——。对了,我大说,大刀会的宗旨是“练功防身,防匪保家”,现在就缺个既能使刀又能玩枪的总教头。他可能是相中你了。
范超:“防匪保家”,现在最大的“匪”是日本鬼子。你看我,在巢县中学念书念得好好的,鬼子来了,书就念不成了。我已经打定主意,去山下的严桥镇参加抗 日队伍,我有个同学在那里等着我哩。
范俊:哥。
项菊香:我跟你一道去。
范超:那可不行!你大就你这个宝贝丫头,你走了,我们家就不得安宁了。
项菊香忿忿地“哼”了一声,扭头便走。
4、柑子树村 日 外
靠近山边的无为县严桥镇柑子树村。
村边一座整齐的瓦房前,鞭炮燃放。门头上,“柑子树贸易货栈”的牌匾正在挂起。过往的山民驻足观望,有人试探着向里走。满面笑容的宋老板,立在大门旁恭手相迎。
排着三路纵队的新四军战士,步伐整齐的地走过来。走在前头的江毅然径自朝宋老板走去,一边回头打招呼。
江毅然:周连长,把队伍带到村后的林子里,先休息一下。
周连长:是!
队伍穿行而过。江毅然握着宋老板的手,开心地在宋老板肩膀上捶了一下。
江毅然:货物都备齐了吗?
宋老板:(扳着指头)大米、面粉、油盐、肥皂、烧碱、针线,凡是山民需缺的,我们所能想到的,基本都……
宋一凡领着范超朝这边走来。
宋一凡:江科长,这就是我的同学——范超。
江毅然:(端详着)果然是个英俊后生!里边请。
三人在宋老板的引领下进屋。
5、贸易贷栈会客室 日 内
宋一凡:江科长,范超已经加入我们严桥青年抗 日先锋队了。
江毅然:(与范握手)欢迎你参加抗 日的队伍!
宋一凡:范超一身的好武艺,枪法也准。我这个队长还是让他干更合适。
范超:老同学,你这是想撵我走啊!
江毅然:(笑着,摆摆手)这事以后再说。范超,家父现在可好?
范超:父亲今年好像总是忧心忡忡。他又不在大刀会管事,但是附近十几个山堂有事总是找他。
江毅然:噢,这也不奇怪,你父亲是五县边境很有名望的开明绅士嘛。
门帘掀起,一伙计探头向宋老板招手。宋老板起身出去。
江毅然:听说你们范、项两家是世交。是这样的吗?
范超:胜似亲戚。只是我还不知原尾,好像多少代前就……
宋老板掀帘而入。
宋老板:货卖得太快了!一大缸盐只剩小半缸了,火柴、肥皂都快脱销了。
宋一凡:叔,你这生意不错嘛。
江毅然:你叔这生意大着呢。以后还要陆续开办十几个这样的货栈,在山下沿线,每隔十里八里就设一个。
宋一凡、范超惊异。
江毅然:一个货栈,就是新四军的一个联络站,里面的人都是地方党组织慎重挑选出来的。大刀会现在封山不让外边人进去,但山区的群众要生活,他们的山货要拿出来卖,生活必须品要到山外买,有了这样的货栈,既方便了山区群众,也让山区群众对共 产 党和新四军有更真实的了解。好了,这事就不多说了。范超、一凡,你俩准备一下,明天陪我一道去范家山,拜会范超的父亲范明坤先生。
范、宋相视一笑,同时应声:“是!”
6、姥坞嘴 夜 内
地处巢湖岸边的姥坞嘴大刀会分堂。
卧室内,郑得水靠在躺椅上,端着烟枪吞云吐雾。一妖冶侍女依偎在旁,拿着烟灯为郑逗火。
牛武急匆匆走进,见状,贪婪地耸耸鼻子,又朝侍女挥挥手。侍女懒洋洋地起身,离去。
郑得水:(不爽)什么事呀?
牛武俯身凑上前。
牛武:南边范家山的范明坤,和新四军热贴上了。
郑一激凌,挺身坐起。
郑得水:有这事?!
牛武:千真万确!我们派出去探事的人亲眼所见。听说到范家大院的那个新四军,是个姓江的科长。
郑得水:不是已经封山了吗?
牛武:范家大小子领的路,哪个山堂的人敢拦阻。
郑得水:项总堂主晓得这事吗?
牛武:这个——,不得而知。姓江的这回进山,可能是冲着楚歌岭那事来的。(试探地)郑堂主,咱们是不是也另找靠山。当今乱世之秋,一切都靠实力说话。要不,您这大家业……
郑得水迷惘,一时语塞。[淡出]
7、姥坞嘴 夜 内
牛武的卧室内,会员甲、乙、丙、丁四颗脑袋凑在一起,牛武压低声音向四人面授机宜。临了,右手在一会员肩上重重一拍。
牛武:明儿个大家都利索点!回来有赏!
甲乙丙丁:(兴奋)听牛副堂的!
牛武得意狞笑。
8、东关镇外 日 外
东关镇西边的一条大路旁,日军正在修筑碉堡。碉堡的基身已有一尺来高。众民工有气无力地敲石、搬运、垒砌。三个日本兵横端着长枪,站在不同方位监视着。
一老一少两民工,杠抬着一块大石,蹒跚而行。老者体弱,脚下被石子绊了一下,踉跄倒地。
“八格!”一日本兵凶神恶煞地跑过来,正要发威,叭——叭——叭——,传来几声枪响。
日本兵神色大变,紧张地循声张望。
[切换]沈家山
山脚下,穿着新四军服装的牛武和会员甲乙丙丁,在运动中向碉堡工地连续射击。
[切回]碉堡工地
一日本兵连忙掏出哨子,一边吹一边惊叫着。
日本兵:马虎子(意即新四军)!马虎子!
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从工地旁的帐蓬里涌出,向山边扑去。枪声大作。
[切换]沈家山
牛武:(阴笑着)撤!
牛武和会员甲乙丙丁朝山上奔跑,边跑边利用山岩和大树作掩护,向追击的日军胡乱放枪。
9、沈家山村日外/内
日军小队追到山上,扑进沈家山村,寻找新四军。
日军闯进各家搜查,踹门声,枪托击物声,妇女儿童惊恐地尖叫声,此起彼伏。村中鸡飞狗跳,一片狼藉。一个个青壮年男子被日军推搡出来,稍有挣扎,便遭枪托击打。
一日军举火把点燃屋檐。火势渐旺。
日军小队押着被抓的二十几个村民,么喝着离开村庄。
10、项家山 日 外
项家山上的山坡高处,一棵大树下的小块平坦之地,项菊香在独自练剑。项家剑法,刚劲威猛,招式险绝;舞到妙处,呼呼生风,泼水不进;蓦然收停,双手握柄,同时飞身而起,剑锋直取上将咽喉,完成绝杀。
项菊香挂剑稍息,掏出汗巾擦汗。山坡下隐约传来一阵嘻笑声。项菊香机警地隐身树后,探头察看。
[切换]山下
牛武和会员甲乙丙丁,行走在通往楚歌岭的山下小道上。
会员甲:牛副堂,沈家山那边这会儿怕是正热闹着呢。
牛武:要的就是这效果!
会员甲:不过,这回也是够冒险的。不晓得回去能有多少赏?
牛武:少不了你的!
众会员乐。
特写:牛武满脸得意之情;胳膊上搭着新四军军服。
[切回]山坡上
项菊香疑惑不解。
11、范家大院 日 内
书房内,范明坤聚精会神地在灯下翻看一本小册子。良久,合上书页。
特写:封面书名:《中国共 产 党抗 日救国十大纲领》
范明坤来回踱步,面容焦虑。
范超疾步闯进。
范超:大,我回来了。
范明坤:就你一个人回来?江科长和一凡呢?
范超:他俩已经下山了。
范明坤:沈家山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范超:村里人说,是新四军在山下与鬼子交火,把鬼子引上了山。鬼子在山上没找到新四军,就进村抓走了二十多个村民,还烧了几间房子。
范明坤:江科长怎么说?
范超:事情有点奇怪。江科长说,新四军并没有这个袭击计划。(稍停)江科长还说,新四军也不可能眼看着鬼子祸害群众,而不管不问的。
范明坤迷茫。
范超:江科长临别时还跟我说,要你放心,新四军一定会给你一个明白的交待!大,明儿个一早我就下山,去找江科长。
范明坤无奈地点点头。[淡出]
12、柑子树贸易货栈 夜 内
贸易货栈会客室内,四人会议。
江毅然:很显然,这是敌特的恶意栽赃!是想让我们新四军背上引狼入室的骂名,陷我军于不义。刚才大家对各种缘由和后果都作了分析,这件事,不论是日本人的自导自演,还是国 民党顽固派方面搞的鬼?他们目的只有一个,把我江某人从山上赶下来,阻止大刀会与共 产 党、新四军的联系。现在,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但是有一件事,我们必须马上去做:把被抓去的村民尽快解救出来!一凡同志,你在青抗队选两位精明强干的同志,去东关走一趟,侦察敌情,摸清村民关押地点。
宋一凡:行!这事包在我身上。
江毅然:周连长,部队要立即作战斗动员,随时准备向东关开进!
周连长:是!
江毅然:此战是我军兵发银屏山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一个连的兵力难以确保全胜。我现在就给游纵首 长写信,报告这边的情况,请求大部队支援。
宋老板:送信的任务就交给我吧。等你写好后,我连夜出发。
江毅然:(与宋老板紧紧握手)辛苦你了。
13、柑子树村野外 日 外
新四军一个营的武装——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团第二营,向柑子树村疾进。
黄岩、桂逢洲和4名警卫员身骑战马,从行进的队伍旁飞驰而过。
14、柑子树村 日 外
江毅然、周连长站立在临时帐蓬前,向林边的大路上张望。宋一凡和范超从路上跑过来。
宋一凡:来了!来了!
江、周走到林边。战马抵达,6人先后跳下马。江、周敬礼。
江毅然:黄政委!桂参谋长!
黄、桂还礼。
字幕:桂逢洲——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
江毅然引首 长走向帐蓬,周、宋、范随后。警卫人员将战马拴在树上。
[切入] 帐蓬内
一张农家大方桌摆在中间,桌上铺着一张大白纸。几条长凳放在四边。江毅然向黄、桂首 长分别介绍宋一凡、范超。
黄岩:(笑着)江科长,选你这个无为人算是选对了!刚回来就弄出这么两个得力的左膀右臂。
众人会心一笑。
桂逢洲:说说你们准备怎么打。
江毅然走近桌边。大白纸上,左、右各画了一个大圆圈,左边的大圆圈下另有一个小圆圈。白纸的右上角堆了几块大小不等的石子。
江毅然:根据宋队长他们侦察的情况,我们画了这张草图。(手指右边的大圆圈)这里是东关镇敌据点……
15、东关据点 日 外
东关据点。两个子鬼子、4个伪军正在出入口盘查过往群众。炮楼顶上,插着一面太阳旗,一日本兵持枪立在上面。
画外音:里边驻守着日军的一个分队,约四五十个鬼子。另有伪军一个中队,150多个伪军。据点的入口处有炮楼。
16、帐篷内 日 内
江毅然在圆圈内放下两块较大的石子,又在圆圈的下边沿放下一块小石子。然后转向左边的圆圈。
江毅然:这里是日军的一个大仓库,离东关据点约3里多路。
17、日军仓库 日 外
日军仓库,四排高大的平房,四周有铁丝网。入口处有一个伪军站岗。[特写]碉堡,枪眼处可见机枪枪头。
画外音:仓库里面堆放着日军修建淮南线铁路这一路段的器材,还有一些其他军用物资。仓库前后各有一座碉堡,外围拉着铁丝网。白天,这里有一个排的伪军守卫。
18、帐篷内 日 内
江毅然在圆圈的上、下边各放一块小石子。又指向下面的小圆圈。
江毅然:这里是日军正在修建的路口碉堡。有一个小队、十几个鬼子在这里监工、警戒(放一块小石子)。晚上收工后,这个小队的鬼子住进大仓库,参与仓库守卫(将小石子挪放到大圆圈内)。上次祸害沈家山的,就是这个小队的鬼子。
桂逢洲:被抓的村民关在什么地方?
江毅然:(手指右边大圆圈)在这里。这地方有一排平房,左边两大间往着修炮楼的民工,右边这间就是关押村民的地方。(起身注视黄、桂)情况就是这样,具体怎么打,请首 长指示。
黄、桂交换了一下眼色。
黄岩:同志们,这次打东关,既是一次军事行动,也是一项重要的政 治任务!这一仗打好了,会在整个山区产生很大的政 治影响。行动的立足点,是解救被抓村民。要在巢城、含城两处可能到来的敌之增援之前,速战速决,圆满完成解救任务!战斗,请桂参谋长指挥。
桂逢洲胸有成竹地伸出右手,在桌面上比划了一下,然后左手朝白纸上的圆圈用力一拍。
桂逢洲:声东击西!
19、日军仓库前 夜 外
夜晚的日军仓库,出入口已关闭。铁丝网的一根立柱上端,挂着一盏马灯。两个巡逻的伪军走到一墙角处,掏出香烟点上,靠着墙慢悠悠地抽着。
仓库前大路边的一块玉米地。江毅然、周连长率领一个连的战士从玉米地里陆续钻出,沿着田埂蹲下。
江毅然掏出怀表。时钟指向十时。
江毅然:行动时间已到。
周连长:准备战斗!
江毅然从身旁一战士手中拿过一支长枪,瞄准马灯。“叭”地一声,枪响灯灭。
周连长:打!
枪声大作!巡逻的伪军惊慌地吹着哨子。
鬼子小队长挥着战刀,哇啦哇啦地叫着。二三十个鬼子、伪军从屋内冲出。跑在前头的一个鬼子被击中,摇晃着倒地,后面的立即趴下。
敌碉堡的枪眼吐着火舌,向外扫射。临时工事后面,又有两个伪军被先后击中,脑袋耷拉下来。
江毅然向周连长附耳交待。周连长转向身边的通讯员。
周连长:传令三排长,叫他带两个班绕到后面去打,一定要把动静搞大一点!
通讯员:是!
20、日军仓库后 夜 外
三排长带着两个班的战士跑步赶到仓库后边的铁丝网外,一字形卧倒。
三排长:(压低声音)向后传,准备手榴弹,以我的枪声为令,大家同时甩出去。
号令依次传递。战士们纷纷取下手榴弹,旋开后盖,扣住拉环。
三排长慢慢举起手枪,向空中放了一枪。战士们跃身而起,二十几颗手榴弹同时扔向敌军仓库。爆炸声惊天动地,仓库前一片火海。
敌碉堡开火还击。
战士们匍匐前行,移动阵地。第二波手榴弹再次投出,爆炸声再起,火光冲天。
21、东关据点/日军仓库 夜 内
东关据点内,日军分队长野村次郎从睡梦中惊起。
野村次郎:来人!
一卫兵应声进房。
野村次郎:哪里在打炮!?
卫兵:好像在仓库那边。
电话铃响起。野村次郎连忙起身,抓住电话。
野村次郎:什么!新四军的?多少人?!
[切换] 日军仓库内
日军小队长手拿电话紧张地报告。
小队长:仓库的前面,后面,统统的马虎子!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切回]东关据点内
野村次郎:守住!一定守住!增援部队半个小时就会赶到!
野村次郎重重地搁下电话,边扣衣服,边朝房门口走去。
野村次郎:集合!紧急集合!
哨声骤然而起。
22、东关据点 夜 外
据点大门敞开,100多个伪军跑步而出,30多个日军紧随其后。野村次郎骑马居中。队伍过后,大门复闭。
据点外的几棵大树下,桂逢洲和陈营长等正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桂逢洲:差不多了。命令打援部队跟上。
陈营长:(对着通讯员)通知二连、三连,尾随跟进,并在途中选一有利地形设伏,阻击回援敌人!
通讯员:是!
桂逢洲:这边的行动可以开始。要快!
陈营长:是!
陈营长敬礼后,转身离去。
23、日军仓库 夜 外
江毅然、周连长指挥部队向敌仓库连续开火。
纵队通讯员猫着腰进入阵地。
通讯员:江科长在哪里?江科长在哪里?
一位班长向里指了指。
班长:在那边,和周连长在一起。
通讯员继续向里钻进,终于找到江毅然。
通讯员:江科长,周连长,这边打仓库的战斗马上停止。参谋长命令:你部立即转入第二阶段作战,加入打援部队。
江毅然、周连长相视一笑。江毅然挥手示意撤退。
周连长:撤!
部队渐渐消失在青纱帐中。
24、大路上 夜 外
敌增援部队沿着大路向仓库方向跑步前进。
野村次郎突然放慢马速,仔细倾听着,又自言自语。
野村次郎:前面的枪声,怎么停了?
野村次郎狡猾地转动着双眼,脸色顿时大变!
野村次郎:八格!中了敌人的诡计!回据点!快回据点!
援敌调转头向回跑。
25、野外坡地 夜 外
大路两边的土坡,二连在左,三连在右,埋伏待敌。
回头的敌人渐跑渐近,进入三连的射程。
三连长:(举枪射敌)打!
全连开火。轻机枪吐着火舌。
前面的伪军倒下一片,后面的掉头就跑。野村次郎抽出战刀。
野村次郎:不许退!冲过去!
伪军们被逼着向左边冲去,渐渐逼近二连射程。
二连长:沉住气,等敌人靠近点打。
又是一阵猛烈射击。
遭受第二波打击的伪军,死的、活的,都趴下不动。后面的鬼子支起四门六O炮,向伏击阵地发射。
一个鬼子双手捧起一颗炮弹,正要向炮口投放,被一颗子弹击中后背,仰身跌倒,炮弹失手落地。
江毅然、周连长带领部队赶到,从敌人后面冲杀过来。
26、东关据点 夜 外
敌炮楼上的探照灯来回扫瞄。
陈营长率领一连战士和青抗队员,在据点右侧利用探照灯扫瞄的死角,迅速向据点围墙接近。
两名战士匍匐前进至大门下,将绑在一起的十几颗手榴弹用木棍撑起,靠在门缝处,拉开导火索。
“轰”地一声巨响,门被炸开。城门内的几个伪军被震倒在地。
陈营长:冲进去!
部队奋勇冲进。冲在前面的几个战士刚进门,正遇着从炮楼里钻出来的三个鬼子。一阵枪响,三个鬼子倒在炮楼的底角。
陈营长:青抗队去把关押的村民找出来!
宋一凡:跟我来!
范超、宋一凡领着青抗队向左边的一排平房跑去。陈营长带一队战士朝另一方向攻击前进。
炮楼上的敌人开始向下面扔手榴弹。几个战士被炸伤。
大个子机枪手怀抱机枪闪进炮楼,后面三个战士跟着钻了进去。里面传出机枪扫射声。
27、据点内关押房 夜 外
平房前的看守室门外,两个伪军惊恐地探头向炮楼方向张望。
伪军乙:大哥,情况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啊。
一支长枪的枪头,抵住伪军乙的后脑勺。
范超:别急——你俩走了,谁帮我们开门呢。
炮楼上的探照灯突然向平房照过来。范超举枪便射,探照灯瞬间熄灭。两个伪军吓得连吐舌头。
伪军甲:别、别杀我们,我去开、开门。
宋一凡和一个队员上前下了伪军的枪。范超把两个伪军推进室内。
范超:不劳驾你们了。把钥匙交出来,安安稳稳在这里坐着,哪里也别想去,你两个就平安无事了。
两伪军:是,是,是。
宋一凡抓起钥匙便走。范超转身扣上门,挂上锁。
宋一凡用钥匙凡先后打开左右两边的关押房。
众村民和抓来的民工激动地涌出门外。
宋一凡、范超领头,队员们在后面护卫。解救队伍跑步离去。
28、炮楼里 夜 内
大个子机枪手刚进炮楼,几个鬼子正从楼梯上冲下来。大个子端枪扫射,两个鬼子栽倒在楼梯下,后面的一个鬼子转身向上爬。
几个战士冲上二层,三层的敌人从楼梯口向下射击,进攻受阻。双方隔层交火。
一战士随手拣起一块石头,从楼梯口用力甩进三层。三层的枪声嘎然而止。
三层上,幽幽的灯光下,几个伪军卧倒在地,各自抱着头,脸面紧贴着楼壁;一个鬼子蹲在地下,眼盯着中间的那块石头发愣(原以为是炸弹),见众战士冲上来,正要举枪射击,一战士抢先开火,鬼子当场毙命。
众战士:不许动!缴枪不杀!
几个伪军乖乖地举起双手。
29、东关据点夜外
据点外的几棵大树下,桂逢洲参谋长和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等正密切关注据点战况。
青抗队带领群众从据点内跑出来。陈营长率主攻连随后撤出。
爆炸声中,敌炮楼起火。
30、范家大院 日 内
客厅里,范明坤满面笑容,抱拳相迎。
范明坤:辛苦,辛苦。欢迎驾到!
江毅然:(作揖还礼)江某特来向范先生复命。
范明坤:不敢当,不敢当。
江毅然、范超、宋一凡跨进客厅。众人落座。女佣奉茶。
范明坤:江科长言出有信,果然是个可交的朋友!沈家山的村民昨夜平安归来,万幸!万幸!
江毅然:部队今天还要派人去沈家山,帮助那几户房子被烧毁的村民,把房子再盖起来。
范明坤:(惊讶地)自古哪有军队帮老百姓盖房子的,贵军真乃仁义之师!仁义之师!
江毅然:新四军和老百姓本来就是一家人嘛。
宋一凡:范叔叔,我这回也算是开眼界了。头一回跟着正规部队打仗,真过瘾!二百来个鬼子、伪军,就这么被打得稀里哗啦!据点的炮楼也被点着了!
范明坤:这就叫百闻不如一见。
江毅然:范超这次表现很不错嘛。
范超笑笑,摇摇头。
宋一凡;对,对!范超的枪法这回是派上用场了——(做手势)当地一枪,鬼子探照灯就灭了。于是乎,我就不慌不忙地打开牢门,迎接乡亲们回家啦。
范明坤:(开怀大笑)这下好了,东关据点被打垮,这边山上可以安稳一些日子了。
江毅然:这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长远考虑——,噢,对了,范先生,关于新四军同大刀会联合抗 日的事,不知可否向……
范明坤:(站起身来)我这就给项总堂主写信,陈述厉害,力请项总堂主与贵军共商抗 日大计!
江毅然:(亦起身)甚好!
范明坤:江科长稍坐,我去去书房就来。
范明坤转身向后面书房走去。
江毅然等目送着范明坤离去的背影。
31、项家大院 日 内
项镇山端坐于客厅太师椅上,捧读范明坤遣子范超送来的书信。
画外音:项总堂主吾兄:别来无恙,甚为挂念。上月末,内侄一凡引新四军江氏科长进山,阔论联合抗 日云云。弟不敢造次,未置可否,权静观其行其态。日前,此间沈家山忽生祸端:倭寇肆虐,毁村掳民,妇孺哀号,满目凄凉。江氏科长慨然下山,讨得救兵一支,荡倭寇于东关巢穴,救村民于水火之中。旋又于沈家山布施,垒土造屋,使民安居;送衣送粮,消弥饥荒。弟以为,新四军此番之义举,展威武之师雄姿,扬仁义之师美名,进可窥抗 日救国之一斑。我银屏大山,虽有山隘险阻,刀会万众,然难奈强虏之钢枪火炮,终难逃故土之家园罹难,惟取联合抗 日之途,方为保境安民之策。江氏科长不日将亲赴项山,望兄长能以礼相待,共图良策!弟明坤拜上。
项镇山放下书信,离座而起,来回踱步,沉思中自言自语。
项镇山:明坤兄能不误我?[淡出]
32、巢湖边 日 外
[淡入]一页扁舟,载着四个楚兵,在风浪中搏击,荡进巢湖南岸一个简易码头。
画外音: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楚军在垓下之战中遭受重创,10万楚军仅有800骑精锐突围而出。这支项家子弟兵团随后又被汉军追杀、分割,其中项铨兄弟四人在巢湖边得一渔船,南渡至银屏山下。
兄弟四人先后跳下渔船,在岸石上坐下稍息。
四弟:大哥,这是到了什么地方?
项铨:兄弟稍安勿躁,待会儿进山寻得一户人家,讨些饭食,问讯的确,再作打算。
身后的山上传来一阵箫声,如泣如诉。
四兄弟:楚歌!
兄弟四人惊异、急切地向山坡走去。
33、楚歌岭 日 外
山坡间,一俊逸书生盘腿坐在青石板上,旁若无人地吹奏楚歌。
四兄弟赶到,项铨上前稽首。
项铨:敢问小哥,此间何地?小哥又因何独自一人,在此吹奏楚歌?
范冕(吹箫人)打住,起身掸掸衣衫,躬身还礼。
范冕:(打量着)壮士莫非西楚军爷?
项铨:正是。
范冕:(如见亲人)此地乃西楚居巢郡,学生范冕,家住东山,离此十里。近闻西楚军南撤,故隔日来此箫奏楚歌,指望候着我家老爹(爷爷)。
项铨:贵老爹何人?
范冕:军中亚父范增。
四兄弟惊喜,旋又黯然。
项铨:原来是亚父范老先生后人,失敬!失敬!只是——范老先生早已离开军中。
范冕愕然。略加思索。
范冕:既如此,学生亦不敢慢待军爷。只是战事未息,前程吉凶难料。此岭后银屏山仙人洞幽深曲折,可供军爷暂避,学生自当奉食以养。待战事稍宁,或可访得霸王所在,再作道理,不知军爷意下如何?
项铨:此意甚好,只是有劳小哥了。
范冕:不妨。请跟我来。
范冕引四兄弟向仙人洞方向逶迤而去。
画外音:项铨兄弟后来得知霸王已自剜于乌江,心灰意冷,不再出山,于仙人洞外的走马岭一带定居、繁衍。范、项两家自此成为莫逆之交,世世代代恩义不绝。当初范冕吹箫之地,后人定名为“楚歌岭”;项氏兄弟弃舟登岸的小码头,后来成名为“散兵”小镇。
34、项家大院 日 内
客厅里,项镇山仍在来回踱步,面色凝重。
画外音:明坤兄绝不会有误我之心!但新四军进山之事还是要慎重对待。
项镇山:来人!
一家丁进。
家丁:老爷,有什么吩咐?
项镇山:有请范少爷。
家丁:是!
家丁转身跑出门外。
35、项家山 日 外
山坡高处的大松树下,项菊香独自练剑。忽听“嗖”地一声,项菊香一惊,转身挥剑迎击,飞物“扑哧”落地。项菊香细看,竟是一小截树枝。
范超:哈哈哈!
范超从草丛中跃身平台。
项菊香:(惊喜)超哥!
范超:听说你在这儿练剑,就连忙上来了。到跟前见你正练着,就想:我这堂堂汉子,不能偷看别人练剑。于是,(捡起那截树枝)就派了这么个使者先来禀报一声。怎么样,现在光明正大请你,把你那项家剑法展示一下,行吗?
项菊香:(娇嗔)不行!要练,我俩对打。
范超:行啊!不过,你可要拿出真功夫,不许瞒招!
项菊香笑而不答,抽剑便刺。范超连忙躲过。
范超:哇!这就开始了!
范超拔出大刀相迎。刀来剑往,上下翻飞,形似表演。
范超无奈变招,腾身而起,双手举刀,一个泰山压顶,直劈过去。项菊香竟不避让,剑锋直指范超心窝,飞身刺来。眼见刀落剑至,两败俱伤,范超叫声“不好!”于空中一个翻滚,落在一旁。
项菊香飞身不止,双脚落在一石崖边缘,身体前倾,摇摇欲堕。
范超扔下大刀,飞身拦腰抱住。二人滚在一起。
范超:傻丫头!你拼命啦!
项菊香:(依偎在怀)超哥,我晓得你不会砍我的。
范超:(哭笑不得)你不想露招也罢,何必冒险呢!要是跌下山去,那可是我的罪过了。
项菊香:超哥,我已经露招了。
范超:什么?!
项菊香:你没见我在石崖边摇晃?那一招叫“风摆杨柳”。
范超惊异地看着怀中的项菊香。项菊香满面娇羞。
范超:这么说,我要是不抱住你,你是不会跌下山的?
项菊香默默点头,随后挪身坐起。
项菊香:不说这些了。超哥,让我跟你一道去吧。
范超:不行!我那儿没有女兵。
项菊香:我可以带几个女兵过去呀!十个,二十个,都行!
范超:这怕不好。项伯伯是不会同意的。
项菊香无语,看着山下发愣。山间那条小道闯入眼帘,触发记忆。
项菊香:超哥,有件事很奇怪。(手指山间)前几天姥坞嘴的几个人从这里过,嘻嘻哈哈好像遇着什么很有趣的事,他们胳膊上还都搭着军服。
范超:军服!什么样式的?
闪回:牛武和会员甲乙丙丁,行走在通往楚歌岭的山间小道上。牛武满脸得意之情;胳膊上搭着新四军军服。
画外音:军服是灰色的。衣领上贴着红牌牌。
范超:你认识他们吗?
项菊香:领头的是牛武。他身后的那人好像还在向他讨什么赏。
范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家丁在岭下张望。
家丁:范少爷!我家老爷有请!
二人连忙站起,朝山下走去。
36、范家大院 日 内
客厅里,项镇山、项龙、项虎父子正在议事。
范超走进。
范超:项伯伯,信看过了?您还有什么吩咐?(转向龙、虎兄弟)二位兄长可好?
项龙:(敷衍)好,好。
项镇山:贤侄稍坐,我还有事问你。
范超:(落座)项伯伯请讲。
项镇山:你临来时,你大还有什么话?
范超:家父只是反复念叨——覆巢之下无完卵,联合抗 日势在必行!
项龙:听说兄弟你已然投奔新四军,你大就放心你……
项镇山摆手制止。
项镇山:那个姓江的科长要来见我,可知道他准备带多少队伍过来?
范超:只身而来。侄儿只是引路。
项镇山:(诧异)这么说,这姓江的也是一条好汉!(稍顿)回去告诉你大,就说我项某在项家山恭候江科长驾到,届时一定以礼相待。
范超:好嘞!我这就回去禀报。
项镇山:别忙。你伯母已为你备下午饭,大老远跑来,总不能空着肚子回去,吃过午饭回去也不迟。你到后堂见见你伯母吧。
范超答应着下去。
项镇山招手龙、虎兄弟靠近,附耳交待。
37、项家山走马岭 日 外
一场别开生面的欢迎仪式。从走马岭到项氏宗祠5里长的山道上,旗幡招展,刀枪林立。
范超陪同江毅然来到。
身着杏黄色衣衫、头扎杏黄色头巾的项龙,面无表情地立于道旁。
项龙:开——山——门——
声如洪钟,在山谷中回荡。
前队着淡青色衣衫、头巾的大刀会会员,夹道而立,人手一把长杆大刀,听到号令后,同时将大刀向前举起。两边的刀尖在空中相接,发出“锵锵”金属撞击声。
项龙:请!
江毅然略整衣帽,挺胸步入,范超随后跟进。二人在刀棚下镇定前行。
38、项氏宗祠前 日 外
祠堂门头上,“项氏宗祠”祠牌下方,另有一长条形横匾,上书“银屏山大刀会总堂口”。
绣着斗大“项”字的杏黄大旗,在祠堂前高高的旗杆上端飘动。项镇山紫衣紫帽站立在旗杆旁,向走马岭眺望。
三十六个分堂堂主杂乱地站在项镇山两旁。郑得水躁动不安。
项虎急急走来,附在项镇山耳边小声报告。
项虎:沿途各个山凹都派人看了,姓江的确实没有带队伍过来。
项镇山:晓得了。
39、走马岭 日 外
江毅然、范超在刀棚下穿行。
江毅然:(欣赏地)大刀会果然威风!
范超:这是杀威阵。
江毅然:杀威?杀谁的威?我怎么没觉着,好看得很嘛!
二人走了一里多路,淡青阵将尽,前面又是一队着鹅黄色衣巾的会员,手执尾系红绸的短柄大刀,分立道路两旁。项龙不知何时已来到队前。
项龙:恭——迎——
两边大刀齐刷刷举起,又是一阵“锵锵”声在山谷回荡。
江、范二人不待邀请,疾步进入鹅黄阵。刀无长杆,顶棚陡降,刀锋上的寒光,在二人头顶上一道道闪过。
40、项氏宗祠前 日 外
项夫人带着女儿来到项镇山身旁。
项菊香:大,超哥也来了吗?
项镇山:嗯。
项夫人:(担心地)老爷,看在我们两家交情的份上,还是不要太为难了客人。
项镇山:我自有主张。(转向女儿)跟你妈回家去,不要在这里歪缠。
项菊香:不嘛,好多年没见这场面,我也要瞧瞧热闹。
项镇山狠狠地瞪了女儿一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