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洵听完师亦儒与蒋念念在宫中的所为,不由得连连叹气。
“你们两个,怎么都这么冲动?”师亦儒忍不住埋怨道。
“我是定要娶嬛儿的,她为我受了那么多委屈,不管怎样,我都不能负了她。”师亦儒一脸倔强的样子让公孙洵简直无语。
“我不是说不能娶,而是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还有念念,”公孙洵转头看向蒋念念,直言不讳道:“平日里见你挺机灵的,怎么会想到用舅舅先前许诺给你的恩典去求这个?你们这样做与逼迫他有什么区别?他是你们的父皇不假,但别忘了,他也是北齐的王。身为一国之主,竟然被自己的儿媳逼着做事,你猜猜他是什么心情?”
被公孙洵这么一说,蒋念念立刻觉得自己所做确实不妥,于是忙解释道:“我也没想那么多,只是希望王爷得偿所愿罢了。那现在该怎么办啊?”
公孙洵叹息一声,看着幼稚二人组忍不住抱怨道:“现在想起问怎么办了?早干嘛去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就不知道找我商量商量?还有,阿儒,那个位置你真的不要了吗?”
师亦儒沉吟片刻,而后答道:“兄长,说句实话,南境大战前,我对那个位置并没有什么直接的感觉。可这五个月下来,我反而对那个位置有了不一样的渴望。”
“什么意思?”公孙洵引导着师亦儒继续说下去。
师亦儒看了看身边的两个女人,又回头看向公孙洵,继续说道:“在那些数不尽的战役中,我不知有多少次都觉得自己怕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便不会知道那是怎样的不舍与不甘。一场战争下来,有多少人失去了父亲、兄弟、丈夫和儿子。生者绝望,逝者不甘。这样的世界不是我想看到的,我希望祁宥还有我未出世的孩子,以及千千万万的稚童都可以生活在一个太平年代。孩子们都能有父亲陪伴长大,妻子们都能有丈夫长相厮守。所以,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足够的力量。”
公孙洵欣慰地点点头,他就知道自己和兄长一手带大的孩子定然会是满心赤诚。
“今日,你若放弃,想必用不了多久,舅舅立储的旨意便会下来。”公孙洵有些惋惜地说道。
然而师亦儒却深情地看了赵嬛一眼,笑着摇摇头,“我确实鲁莽,但我不后悔。即便没有我,也会有别人愿意开创一个和平的时代,可如果没有我,嬛儿这辈子又该怎么办?兄长或许会觉得我胸无大志,可若连心爱的女人都护不住,我又怎敢妄言能护天下人?”
“好,你赢了!只不过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时能不能先给我打个招呼,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呢。”公孙洵无奈地看了师亦儒一眼。
“好,知道了,往后有任何事情定会先同兄长商量。可如今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父皇他对我已是万分恼火,只怕再想回转也是难了。”师亦儒耸耸肩,若说心中没有半点遗憾自是不可能的,但他向来如此,既然做了选择便绝不后悔。不管是什么结果,他都甘愿接受。
公孙洵叹了口气,而后言道:“这事先别管了,既然你已决定迎娶嬛姐姐为侧妃,那便好好操办。舅舅也是深情之人,或许有一天会想明白的。”公孙洵忍不住想着,这师家还真是出情种,一个两个都是这样,舅舅这样,阿允兄长这样,阿儒这样,就连死去的师亦風也是如此。然而可笑的是,这兄弟三人竟然都爱上了一个女人。
因赵嬛的身子越来越重,故而迎娶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日后。师亦儒不想委屈赵嬛,一应礼仪都尽可能做到最好。
贤亲王迎娶侧妃的消息传遍了京都的每条街巷,整个都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迎亲这一日,天刚蒙蒙亮,王府的大门便缓缓开启,一队身着华丽铠甲的护卫骑着骏马驶出,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紧随其后的是一顶由八名轿夫抬着的金色花轿,轿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闪烁着金光,宛如一座移动的宫殿。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他们面带笑容,期待着一睹这场盛事。孩子们兴奋地在人群中穿梭,手中挥舞着彩带,欢声笑语,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随着吉时的到来,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宣告着迎亲队伍的出发。师亦儒身着大红喜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花轿缓缓启程,为了将所有的礼节做到最好,赵嬛在三日前又搬回了先前的居所,当然,师亦儒和蒋念念给她安排了足够多的下人贴身伺候。
这一日,赵嬛早早就穿好喜服,绾了一个庄重的牡丹髻,等在家中。
门外的喧闹声渐渐响起,赵嬛轻轻摸着小腹,眼眶泛红,神色激动地喃喃自语道:“孩子,爹爹要来接咱们了。”
“侧妃,吉时已到。”喜婆在满脸恭敬地提醒道。赵嬛在两名丫鬟的搀扶下缓缓起身,众人一路小心护着,走到院中时,却见师亦儒早已等在那里。师亦儒走到众人面前,抬手示意众人退下,赵嬛透过红沙,隐约可以看到阿儒那张年轻又俊俏的脸,一时间只觉得幸福来的太不真实。
“嬛儿,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拥有你了。”师亦儒温柔的声音落在赵嬛耳中,随即赵嬛只觉身子一轻,整个人就落在师亦儒的怀里。
师亦儒小心翼翼地将赵嬛抱入花轿。随着一声“起轿”,坐在轿中的赵嬛被轻轻抬起,她的身影隐约可见,如同月宫仙子,神秘而优雅。
沿途,花瓣如雨般飘洒,香气四溢,这都是师亦儒亲自为赵嬛准备的,“喜欢吗?”师亦儒隔着花轿对赵嬛问道。赵嬛微微颔首,心中满是欢喜。
这一夜,师亦儒自然是宿在了赵嬛房里,喜烛摇曳,红鸾帐暖,总是不由得会让人意乱情迷。
师亦儒抱着赵嬛,心中的欲火早已烧得他阵阵难熬。
赵嬛注意到师亦儒的隐忍,于是依偎在他的怀中,低喃道:“其实……”话未说完,赵嬛便羞怯地红了脸。
“其实什么?”师亦儒不解地问道。
赵嬛将脸埋在师亦儒的怀中,而后又压低了几分声音道:“轻一点是可以的。”
“嬛儿说什么?”师亦儒明明听清了,却还是要成心逗弄赵嬛。
赵嬛被师亦儒一逗,双颊更是红的发烫。“你现在怎么这么坏?”
“我一直都这么坏,只是嬛儿不知道罢了。”话音刚落,师亦儒就吻上了赵嬛的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