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谁?”师沐寒半站起身,身子微微前倾,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
“赵嬛。”师亦儒坚定的声音再次响起。
“赵嬛?朕若没记错,她今年已经二十有八了吧。你要娶她?这些年她若不是执意不嫁,只怕儿子都比你下不了多少。娶赵嬛,你是疯了不成?”
师沐寒的话说的很难听,但无法否认,赵嬛与师亦儒之间的年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自古老夫少妻比比皆是,可少夫老妻的却从未有过。二人相差十几岁,单是这年龄便足以成为整个京都的笑柄。
“父皇,儿臣爱赵嬛,不在乎她的年龄。感情也不该用年纪来衡量。”
见师亦儒这般执迷不悟,师沐寒更加恼火,他一把将桌上的杯子摔在地上,大吼道:“还什么感情不用年纪衡量?师亦儒,你以为自己是寻常百姓吗?即便是寻常百姓这事也足够让人笑掉大牙,何况你还是个皇子。一个两个怎么都如此的不让人省心。昨日还夸你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了,今日就给朕唱这出。你是成心想要气死父皇是不是?”
师沐寒看起来是真的很生气。蒋念念见此,忙双手交叠,叩了一首,不卑不亢地言道:“父皇,王爷自幼没了母妃,是嬛姐姐一手带大的。他们会有感情并不奇怪。”
“有感情不奇怪,可他们这是什么感情,是畸形的感情!”师沐寒气急,恨不得上去狠狠踹师亦儒一眼。可蒋念念却继续说道:“父皇,当初儿臣与王爷大婚时,您曾亲口许诺要送儿臣一样礼物,儿臣当时没有想好,便就暂时寄放在父皇那了,如今儿臣想好了,就请父皇成全王爷的心意,让他娶了嬛姐姐吧。”
“念念,你!”师沐寒被气得语塞,指向蒋念念的手指抖了又抖,“你怎么也跟着他胡闹?你难道不知若他们成婚会给贤王带来什么影响吗?”
蒋念念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而后说道:“儿臣自然知道,且儿臣相信王爷也是知道的。其实在我们成婚前,王爷心中便只有嬛姐姐。但为了父亲的遗愿和父皇的皇命,他最终还是娶了儿臣。儿臣知道,王爷曾经尝试过放弃,但若是真情,又岂是说放就能放下的。儿臣亲眼看着王爷与嬛姐姐的不容易,更何况就连儿臣和祁宥的命都是嬛姐姐救的。”
“她救了你的命,用别的补偿就好。”
“但嬛儿已经有孕了。”师亦儒忽然开口说道,这话让师沐寒顿时火冒三丈。“你说什么?”
“儿臣说嬛儿已经有了儿臣的骨肉,不管怎样儿臣都要给她一个名分!”师亦儒不卑不亢地看着父亲,眼中的坚定没有半分动摇。
“父皇,总不能让王爷的骨肉连个身份都没有吧。他也是您的亲孙子啊。”蒋念念并不希望师亦儒这般激怒父亲,但既然话已经说了,想收也是收不回来了。万般无奈,蒋念念也只好从旁敲敲边鼓。
“混账东西!”师沐寒终于忍不住上前踹了师亦儒一脚,而后他便烦躁地在殿内来回踱步。良久,才对二人说道:“这样吧。待赵嬛的孩子生下来就过继到念念这里来,至于赵嬛,你可以养在外面。侧妃的事,就不要想了。”
这已是师沐寒做出的最大让步,可师亦儒不愿委屈赵嬛,他今日必要给心爱的女人争个名分。
师亦儒重重叩首行礼,而后言道:“儿臣不能这么做。”
“你!”师沐寒气急,却又不知该拿自己这小儿子如何是好,硬的不行便来软的,师沐寒叹息一声,语重心长地继续规劝道:“如今没有外人,父皇也和你们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眼下父皇年纪大了,这北齐总要有人来执掌大权。在朕的众多儿子中,朕对你小子可是寄予厚望的,父皇这么说,你可明白?”
“儿臣明白。”师亦儒言简意赅地答道。
“既然明白,你还要坚持吗?”师沐寒觉得儿子至少会有些动摇,却不料师亦儒依旧坚定地点头言道:“是,儿臣坚持!”
“哪怕因为这个女人与皇位无缘?”师沐寒不甘心地再问道。
“是!”
师沐寒真是没了办法,便转而看向蒋念念,“你呢?也这么由着他?”
蒋念念的转头看向师亦儒,而后才对师沐寒点点头,低声言道:“请父皇恕罪,儿臣所愿,不过是王爷能够活得恣意洒脱罢了,若他得不到心中所爱,一生悲伤,其他的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蒋念念的话让师亦儒心中动容,这样的盼望曾经就只有母妃有过。原来在这世间真的还会有一个女子能够这样爱着他。
看着面前的师亦儒和蒋念念,师沐寒当真是十分头疼。本以为两个人总该有一个清醒的,谁知道竟都是这般感情用事之辈。
“父皇,按我北齐律例,嫡妻有资格为夫君纳妾,如今念念也愿意接受嬛儿,还请父皇不要再阻挠儿臣了。”
师亦儒不惜拿出北齐律例来压师沐寒,如此举动自然让师沐寒更加恼火。
“朕再问你最后一次,哪怕是放弃储君之位,你也定要娶赵嬛为侧妃吗?”
“是!”师亦儒依旧坚定而固执。
“好好好,真是朕的好儿子,既然如此,便随你吧。希望你将来不要追悔莫及。”
师亦儒与蒋念念双双退出御书房,看着妻子的脸色都有些惨白,师亦儒愧疚地握住她的手。“难为你了。”面对着父皇的赫斯之威,就连师亦儒都忍不住胆寒,何况是身为女子的念念。
蒋念念摇摇头,轻轻扯起嘴角,言道:“念念只是希望王爷能够活得自在,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二人相伴回到王府,却听下人说洵亲王已在府中等候多时。
师亦儒加快脚步进入府内,正见到公孙洵与赵嬛相对坐在院中角亭里。看二人神色似乎都有些不大自在,但这也是难免的,毕竟三人曾经都是姐弟想成,如今摇身一变,公孙洵反倒成了赵嬛的兄长。
不过,这一切都是师亦儒自己想的,他并不知道二人的不自在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