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洵与师亦儒率众军前往凉夜城,大军到达凉夜城时已是深夜。一年前师亦風夺下凉夜城,自那以后,这里便成了北齐南边的屏障。
大军到达城门,可城内却是一片静寂。沈阎浓重的眉毛紧紧蹙起,“他娘的,这守城的将领是吃屎的吗?咱们这么多人都到城门口了,里面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若是敌军,还不一窝端了?”
沈阎虽已有所收敛,但一开口还是免不了暴露多年军旅养成的粗俗。师亦儒闻言忍不住面露不悦,但他和公孙洵都知道,沈阎虽然话糙这理却是不糙的。
公孙洵对后面的亲卫招了招手,吩咐道:“去叫门。”
“是。”那亲卫得令上前大喊,“贤王和洵王殿下到,快开城门。”亲卫一连喊了三次,城楼上才有了动静。
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一群人,守城士兵顿时一个激灵,方才的睡意也彻底没了。“怎么证明你们的身份?”
师亦儒掏出令牌,高高举起,可天色太暗,城楼上的士兵根本看不清楚。
沈阎见状,顺手从身后的士兵手中夺过弓箭,他双腿一夹马腹,来到师亦儒身边,拱手言道:“殿下可否将令牌给属下一用?”
师亦儒将信将疑地看了沈阎一眼,最终还是将令牌放在沈阎手中。沈阎接过令牌,只见他用力将令牌抛向空中,随即拉开弓箭,箭矢飞出,正中令牌尾部玉坠的环形缺口处。箭矢带着令牌划过夜空,直接钉在守城士兵身边的木柱上。那士兵紧张地连退两步,而后才小心翼翼地取下箭羽,仔细检查,确定令牌确实是真的后才慌慌张张地一边跑一边喊:“快开城门,贤王殿下来了。”
大队人马进入凉夜城,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仿佛更加清晰。城内一些房屋亮起了灯光,一些人影在窗前晃动。但很快那些灯光又暗淡下去。近一年来,凉夜城经历了数次大战,城内百姓皆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大队人马途径醉居时,公孙洵只见曾经彻夜灯火辉煌的酒楼已是一片荒凉之景,倒是醉居对面的飞仙阁还亮着些许灯火,只是也不复三年前的热闹。
“先去营地吧。”对于城门守卫的松懈,师亦儒很是恼火,若整个南境守军皆是如此模样,只怕待南陈真的发兵时,北齐军将会不堪一击。
南京军依然驻守在凉夜城外,但与江边还有一段距离,毕竟已近冬日,江边的寒气总是刺骨的凉。
公孙洵与师亦儒到达营地时,虽见驻地守军比凉夜城要惊醒一些,但若按着战时来看,仍是远远不够的。南境军大都出自田家军,当年田煜在时,可并非这般光景。公孙洵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难道他还是看走了眼,陈廉和华誉的本事仍不足以掌管南境军队?
公孙洵有些失望,但眼下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公孙洵命人迅速集结南境军内的高级将领,不多时,主帅营帐内便站了大大小小近十位官员。
“本王需要你们一个解释,如今南境动乱,你们却如此懒散!怎么?是要等到人家打到家门口吗?”公孙洵毫不掩饰心中的怒火,“我问你们,华将军是怎么失踪的?”
几位官员面面相觑,大家却都说不出华誉失踪的具体时间。
“华誉的副将呢?”公孙洵再问道。
“跟着华将军一起失踪了。”人群中一个年岁不大的小将答道。
“一起失踪了?”公孙洵忍不住提高声音,许是因为过于激动,他只觉得胸腔一阵难受,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阿萝身着男装站在一旁,见此情形,忙从怀中掏出童颜事先准备好的药丸。
公孙洵就着冰凉的水将药丸服下,很快便觉得舒缓了许多。
“兄长,你先休息一下,我来问吧。”师亦儒示意阿萝扶着公孙洵到一旁休息,自己则又转身面向那些将领。
然而此时在账内的众人并不知道,今夜就是南陈总攻的时候。
在月光的映照下,凉夜城和乌远城之间的江面泛起了银白色的波纹,仿佛是命运之神在水面上绣出的图案。夜风带着湿润的气息,轻拂过岸边的芦苇,发出沙沙的低语。这一夜,对于隐藏在黑暗中的南陈士兵们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是一次对勇气和智慧的考验。
参与此番偷袭的南陈将领,大多是当初跟随高珌的将士。自高珌死后,他们再次成为一群无人问津的人,而此时,当他们再次藏在岸边的芦苇从中时,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时高珌带领众人教训北齐的场景。
将士们的脸上涂着黑色的泥土,眼中却闪烁着坚定而冷酷的光芒。今晚,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悄无声息地穿越这条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随着俞珲的手势,第一艘小船缓缓地推向江中。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是夜色中的秘密使者。士兵们紧张而有序地登上小船,每个人都清楚,一旦被发现,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箭海和死亡。
小船像幽灵一般在江面上滑行,只听见桨划水的声音和士兵们压抑的呼吸。月光下的江面异常宁静,但这股宁静之下,却隐藏着杀机。每个人的心跳都在这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次心跳都像是战鼓的敲击,激励着他们前进。
他们穿过了江心,距离对岸越来越近。突然,一声喊叫打破了夜的宁静,由于公孙洵等人的突然到来,原本已经懈怠的北齐士兵骤然警醒起来。俞珲没有想到,北齐派来接管边境军队的将领竟然来的这么快,他们好不容易熬到北齐士兵消极怠战,却又碰上了公孙洵与师亦儒。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俞珲和南陈的将领都明白,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唯一的选择就是迎面而上。
“弟兄们,为了珌王,为了在我们手中丢失的国土,冲啊!”俞珲大吼道,为首的小船像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对岸。将士们紧紧握着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他们的眼中再没有丝毫的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同袍的信任。
当小船触碰到岸边的一瞬间,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迅速跃上岸。而与此同时,后知后觉的北齐军也冲将出来。呐喊声与刀枪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战场上的每一秒都是生死的较量。然而身为拥有优势的北齐守军却因一时的懈怠而错失了全歼南陈军队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