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洵与阿萝再次前往地窖。桃花嬷嬷的状况看起来比七八日前更糟了许多。
公孙洵微微蹙眉,对阿萝说道:“我不是让你留她性命吗?”
阿萝拱手俯身答道:“属下自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只是这桃花嬷嬷一心求死,不肯吃饭喝水,故而才会如此。但殿下请放心,童言已为其配了上好的补药,只要有药吊着,她一时三刻也是死不了的。”
公孙洵点点头,而后向桃花嬷嬷走去。
“要不要看看本王给你带了什么东西?”公孙洵自怀中取出香囊。
起初桃花摸摸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当公孙洵将那香囊凑到她眼前时,桃花嬷嬷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绝望,她猛然抬起头,却又仿佛忽然意识到什么,低低地垂下头去,不再言语。
然而虽然只是短短一瞬间的变化,已足以让公孙行断定这桃花嬷嬷与玉嫣宫中的小石头必然有着某种联系。
“那太监的名字叫小石头,是个哑巴,他说记忆中有位长姐,不知道这长姐是否就是桃花摸摸啊?”
桃花嬷嬷别过头,声音嘶哑地答道:“我不知你在说什么。”
“不知道?也好,若桃花嬷嬷与那小石头没有什么关系,倒也省的嬷嬷伤心了。”
“你什么意思?”桃花嬷嬷抬起头,可见她还是忍不住关心那个叫小石头的太监。
“没什么意思,就是那个小石头快要死了!”公孙洵的声音清冷无比,仿佛一条人命在他的口中也不过就是蝼蚁一般。
公孙洵的态度果然激怒了桃花嬷嬷。桃花嬷嬷忽然猛地抬起头,她恶狠狠地看向公孙洵大吼道:“你们这些畜生,他何其无辜,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他什么都不知道啊!”
“要置他于死地的不是本王,而是嬷嬷一直效忠的辰王殿下啊。”此时,公孙洵知道自己已经赢了。
“你胡说。”桃花嬷嬷依旧不断在心中暗暗警告自己不要被眼前的公孙洵诓骗,可她的信念正在一点一点地崩塌。
“桃花嬷嬷怎知本王是胡说?近来惜璇长公主得高人指点,传说可以用借命之术延长辰王殿下的性命,嬷嬷觉得在辰王殿下和一个小太监之间长公主会如何选呢?而一旦辰王发现惜璇公主被人利用,为了自保他又会怎么做呢?”公孙洵一脸无所谓地看向桃花嬷嬷,手中还把玩着那个绣着竹子的香囊。
“这一切都是你的算计。”
“是又如何?只许你们算计旁人,难道就不许旁人算计你们了吗?”公孙洵的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香囊上,他双眉一簇,随即又缓缓展开,眼中清明一片,一些先前想不通的事情似乎终于有了答案。“方才本王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本王大抵是知道桃花嬷嬷和那小石头的身份了。”
公孙洵将竹节和绣有竹子的香囊放在手中,又自怀中掏出小石头的手书,而后言道:“寻常的北齐百姓极少会有人将竹子绣到香囊上。北齐人因常年居住北方,故而鲜少能见到生于南方的竹子。而桃花嬷嬷所绣的香囊不仅绣了竹,还绣了竹节开花的模样,若不是十分了解,想来也是没有办法将这图秀得如此惟妙惟肖。若如此看来要么是嬷嬷曾在南边生活过,要么就是竹子对嬷嬷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本王查过嬷嬷入宫前后的大致经历。嬷嬷似乎没有去过南边,所以也就不是第一种情况。那么这竹子对于嬷嬷来说到底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玉嫣宫的那个小石头说他记忆中就一直生活在宫里,虽说生了一场大病许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即便如此,对于儿时的生活环境也不可能全无印象,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小石头是真的一直生活在宫中。”
听着公孙洵越来越接近真相的猜测,桃花嬷嬷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慌乱。公孙洵将手中的物件都放在一边的桌子上,只单独留下小石头的手书,“一个一直生活在宫里的小太监可写不出这么一手好字。所以,你们是什刹皇室的后人对吧?”
见桃花嬷嬷依旧不言,公孙洵继续说道:“什刹国原本占据南北两地。后因皇室无道,群雄四起,前梁作为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力量,最终占据南方,而什刹皇室也被迫逃亡北方,在此建都。若本王记得没错,什刹国的国花最是特别,便是这南方随处可见的竹子。所以身为皇室后人的桃花嬷嬷才会对竹子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这些都不过是你自相情愿的猜测罢了。单凭这些你凭什么就断定我们是什刹皇室的后人。”
“诶?桃花嬷嬷这会儿倒是肯说一句‘我们’了,可见你与小石头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桃花嬷嬷见自己被公孙洵绕进去,不由的心中恼怒。他面露狠厉,却因双手被困而难有作为。
公孙洵鄙夷地冷笑一声:“桃花嬷嬷不必挣扎了,嬷嬷应该知道,最终灭掉什刹的乃是当今的北齐陛下。而我北齐灭掉什刹时,自然也得到了什刹的卷宗。皇室密档中曾有记载,什刹皇后,育有一子一女,然嫡子却是天生的哑巴,所以小石头并非是因生病坏了嗓子,而是先天便就如此。本王猜想,当初逃亡时,你们姐弟无意间走散,你顺利逃出皇宫,但令弟却不幸留在了宫里,许是当时保护他的宫人别无他法,便只能出此下策,把他变成了一个最不引人注意的小太监。桃花嬷嬷,你是因为知道小石头没有出宫才会折返进入皇宫做宫女多年吧。”
桃花嬷嬷从最初的激动、愤怒转而变为平静,她不再看公孙洵,只低低地垂着头,眼中全无希望。
公孙洵见此倒也不急,他只是低声说了句:“桃花嬷嬷应该知道,不管是多么仁慈的帝王,也断然不会留着前朝的皇室血脉。若本王将此事告知陛下,那么令弟恐怕就要先嬷嬷一步而去了。”
桃花嬷嬷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认命般的绝望。
公孙洵要的就是她的绝望,只有她绝望了,他才能再次燃起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