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沐寒自暖炕上坐起看向陈玉嫣,叹息一声言说道:“昨日朕去看了蒋老将军,虽说赵嬛险中求胜救下老将军的性命,但蒋老将军也不过只剩下月余的性命,他半生驻守北境,护我北齐百姓安宁,乃是我北齐名的功臣。老将军半生戎马,任劳任怨,从未向朕要求过什么。如今他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一双儿女。”
听师沐寒如此说,陈玉嫣立刻明白了蒋老将军的临终遗愿便是为儿女安排好后路。“所以陛下是打算为蒋老将军的儿女赐婚?”
师沐寒点点头,“朕正有此意,且蒋老将军也希望能在临终前看到儿女都能找到各自好的归宿。只是蒋廷辉如今已年近而立,京中贵女身份、年龄、性情都能与之相配的一时间朕还真想不出,至于蒋念念,如今虽已及笄,但以蒋家的功绩,这念念便是嫁入皇室都不为过,嫁给旁人,朕总觉得亏欠了些。可朕那几个皇子都已成婚,总不好让念念做个侧妃。思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主意。”
陈玉嫣轻笑一声,起身为师沐寒倒了一杯热茶。“臣妾还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点小事也值得陛下唉声叹气?”
“哦?那你倒是说说有什么好办法?”师沐寒接过陈玉嫣手中的热茶,用手拍了拍身侧的暖炕,示意她坐在身边。
陈玉嫣缓缓坐下,随即开口言道:“蒋老将军一生为国,临终前的遗愿陛下自当竭力完成,方才陛下说一时想不出能与蒋廷辉相匹配的京中贵女,那陛下可曾想过将公主赐于蒋少将军,若能如此,众臣便能看到陛下的爱才惜才之心,如此朝中众臣岂能不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国效忠?”
“将公主赐婚给蒋廷辉?”师沐寒微微蹙起眉头,“可是蒋廷辉已近而立之年,且他日后还要驻守北境,这……”
见师沐寒似有犹豫,陈玉嫣在言道:“陛下,天下未婚女子,最为尊贵的也莫过于生在皇家的公主们,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是一出生便就享有荣华的公主?臣妾请愿,就将惜璇指给蒋少将军吧。身为长公主,惜璇自幼最受陛下疼爱,也理应为我北齐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惜璇?”师沐寒的眉头蹙的更紧,惜璇可是他的心头肉,师沐寒怎么舍得把她嫁到苦寒的北境。
“怎么?陛下舍不得?”陈玉嫣浅笑着,神色间却全然没有不舍之意。
“哪有你这样做母妃的?若是朕说把惜晗嫁给蒋廷辉,只怕杨嫔立刻就会同朕来闹。你倒好,竟主动要把女儿嫁出去!”师沐寒嗔怪地看着陈玉嫣,语气中,满是不解。
“陛下以为臣妾就舍得了?惜璇可是臣妾身上掉下来的肉,千难万难才生下来的孩子,臣妾巴不得一辈子都拴在身边。可是陛下,咱们不能愧对了蒋老将军。蒋廷辉是比璇儿大了些,可也正因如此他才更会好好疼爱咱们的女儿。且这些年那丫头的心思陛下不是不知。她一心爱慕洵儿,原本臣妾也觉得这是一桩好姻缘,可此番洵儿归来,性情大变,其中的缘由相比陛下比臣妾还要清楚。若真是强行将两个孩子绑在一起,只怕是祸不是福啊!臣妾知道陛下舍不得惜璇那丫头,陛下可以赐她一座公主府,也可恩准蒋廷辉常常回京休沐,如今北境有大哥在,未来陛下也可以派遣信任之人与蒋少将军共守北境,如此一来岂不两全其美?何况老将军已为国守了北境一辈子,难不成您还当真要把他唯一的儿子丢在那苦寒之地一辈子吗?”
陈玉嫣的话让师沐寒不由得有些动容,是啊,蒋廷辉还不到而立之年,然北境的苦寒却让他比京中同龄的公子们老上许多。师沐寒沉吟片刻,而后才有缓缓开口道:“朕若将他调回京中,给予实权,你说璇儿会不会愿意?”
“这事臣妾说不好,但皇家婚嫁,哪里由得她愿不愿意,即便眼下不愿,日后她也会明白陛下的苦心。”陈玉嫣句句都说在师沐寒的心坎上,师沐寒轻轻揽过陈玉嫣的肩膀,温言道:“得贤妻如此,夫复何求?”
“陛下贯会说些哄臣妾高兴的话,臣妾才不信呢。”
“朕什么时候说过假话?”师沐寒一边怀抱陈玉嫣,一边又问道:“蒋廷辉的事便算是解决一半了,那蒋念念呢?”
“这个不是更简单了吗?”
“简单?”
陈玉嫣挣开师沐寒的怀抱,面相师沐寒坐着,“陛下成年的皇子虽都已成婚,但还有一人,虽不是皇子,身份之贵重却半点不比皇子们差。若论起宠爱,恐怕那小子还在众皇子之上呢!”
陈玉嫣话音刚落,师沐寒便已知她所指何人。“你是说洵儿?”
陈玉嫣点点头,道:“正是洵儿!”
“可这孩子情伤未愈,朕怕……”
“陛下总是这般瞻前顾后。”陈玉嫣白了师沐寒一眼,继续说道:“洵儿那孩子同他母亲一样,是个重情重义的,但那南陈公主与他终究没有夫妻的缘分,这和慕雪阿褚是不同的。如今这孩子只是钻到牛角尖里了,或许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反而能让他走出来呢。此事陛下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洵儿点头应允,二人慢慢相处,总会生出感情来的。”
师沐寒叹息一声,“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既然如此,朕明日便宣洵儿入宫。”
“此事陛下不妨和两个孩子一起讲,惜璇性子执拗,也只有让她亲眼看到洵儿对她无情她才能真的放下。”
“好,都听你的!”师沐寒舒心一笑,眸中依然满是宠溺。陈玉嫣多年盛宠不衰,除了她本是师沐寒发妻之故,能够为师沐寒排忧解难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次日散朝后,公孙洵刚要离开却被大内总管胡阜唤住。
“胡公公有什么事吗?”公孙洵十分有礼地回应道。
“洵王殿下,陛下让您去御书房议事。”胡阜脸上堆笑,腰低低的弯着。
“好,本王这就过去。”
“殿下请。”胡阜一抬手,将公孙洵让在前面。
二人一路从太极殿前往御书房,途中胡阜大致问了师亦儒的情况,听闻八殿下已能下地走动,不由得连连说好。公孙洵本想从胡阜口中问出舅父宣自己何事,可这位大内总管的嘴却是严得很,东拐西拐愣是一点也没透露。
大约半炷香的功夫,公孙洵终于到了御书房,他进入殿内,却不见师沐寒的影子,倒是下手第一个位子坐了个女子,而这女子正是公孙洵自幼的“宿敌”惜璇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