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拘留读书好机会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5367字 发布时间:2024-03-15

 

第七章 拘留读书好机会

    拘留所里竟遇上不认识的熟人。这话就奇了,不认识怎么能称熟人,既是熟人又怎会不认识?

向河渠被带进进门的第一间办公室,有人为他打开手铐 ,叫他将皮带、手机等物件留下。向河渠问:“家里不知道我被拘留,我又什么也没带,可以打个电话吗?”那人说:“可以,你打吧。向厂长不认识我了,我们见过面。”

向河渠看看,摇摇头说:“我是个零点一、零点三的近视眼,即使见过面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清楚。对不起,您尊姓?”那人说:“我叫薛德成,国成是我哥,我们在一起喝过酒。你去的三号室属我管,放心,吃不了亏。”向河渠说:“那就有劳你了。”薛德成说:“没问题。”

向河渠现在家里根本就没有电话,打给谁呢?关系最近的只有国强和振军,想了想,还是打给了国强。电话中他要国强接电话后立即告诉他姑姑,说拘留不会有苦吃,这儿有朋友照应;要国强明天送换洗衣服、洗漱牙膏牙刷毛巾过来,同时去书架上帮找《资治通鉴.现代版》《奇文奇道奇谋奇略》《白话鬼谷子》一并带过来。

薛德成说:“要带二三百块钱,这儿伙食费自付。”向河渠说:“来时不知道不让回家,所以身上没带钱,让你姑带三百块来就行了。要跟你姑说清楚,不是什么大事,不要担心。”

三号拘留室,一个大通铺,可睡二十来个人。向河渠进去时薛德成说:“老向年龄大了,又是个文人,大家不许欺侮他。个别人我是知道的,给我注意点儿。”

向河渠走进几步,说:“我叫向河渠,今年六十五岁。薛警官过誉了,算不了什么文人,是个书呆子差不多。还请各位多关照,请问我坐哪儿?”最北边的一个瘦子说:“没进来过是不是?新来的自然睡我北边,我是昨天来的。”向河渠按他所说的去了最北边。

原来北边墙里是洗手间,这里是最差的位置。其实最差的位置比别处不见得有多大区别,洗手间与大通铺隔着一道墙,并没有什么臭味传过来,即使有人上厕所有流水声,也是全室人都听得见的,声音大小差不多少。要说有区别,那就是看电视了。全室长约十二三米,中间墙上搁一彩电,距离六七米,看起来是有些差别,尤其是近视眼的向河渠又没带眼镜,不过可以不在铺上看,下去站到电视机前面去看,影响不了别人,倒也没什么。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刚上完早操,训完话,法警就来传向河渠去见家属。到接见的窗口,凤莲哭了,向河渠说:“别难过,这儿没罪受。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聊天,伙食也不错,有荤有素有菜有汤,比在家里吃的还好,有什么可难过的。十五天只剩下十四天了,眨眼就过去了。国强、振军书带来了吗?”

“姑丈”“叔叔”两人一齐打着招呼,说书与其它东西已交到办公室,报了物品的名目。向河渠说:“知道了,回头我去取。不要告诉馨兰,以免她担心。”三人都答应晓得。

“姑丈,振军和我商量是不是我们先凑---”没等国强说完就被向河渠打断,说:“该怎么做我自有主张,你们什么都不要做,一切等我回去再说。”

听警官请示向河渠家中送来《资治通鉴》等书让不让取?所长感到惊讶。他在拘留所工作二十多年了,很少有被拘人员自带图书的,那少有的人员中带来的书都是些武侠小说、情爱故事,拘留所是进行处罚、教育的地方,还让看这些?因而总是不让带进。今天奇了,竟有带《资治通鉴》的,他让向河渠来一下。

“报告!”向河渠在所长室外喊着。“进来,你坐。”所长手一指墙边的沙发说。“谢谢。”向河渠仍然站着说,“请所长指示。”

所长说:“听说家里送来的书中有《资治通鉴》,想听听你读这类书的目的。”向河渠说“读《资治通鉴》当然是以史为鉴,从中汲取古人的经验教训。”

所长问:“读过没有?”向河渠说:“浏览过一遍,因为穷忙不曾有功夫复读,在这儿有十来天的时间,想精读一遍。”所长笑道:“你倒把拘留当成学习的机会了?”向河渠说:“是的。没有什么地方比这儿更能让我静下心来学习了,还请所长成全。”

所长说:“所里自然鼓励学习。既然你这么爱读书,应是知书明理的,怎么会触犯法律受拘处罚的?”

向河渠说:“我没有触犯法律。”所长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执行庭处罚人是要依法办事的。处罚错了,主管人是有责任的。”

向河渠将情况简介后说:“这是个误会。任何人从表面现象看,都会认为我违犯了法律的规定,无视法律的尊严,藐视法律,因而愤怒处罚。我理解,也知道口说无凭,所以服从处罚。”

所长说:“国家有规定,你不服可以向通城申请复议。”

向河渠说:“我有我的想法,遇上这种本以为很好执行的案件,突然煮熟的鸭子飞了,任何人都会火冒三丈的。将来事情的处理还要靠执行庭,我得让庭长消消气,所以不申诉。另外我也想尝试尝试坐牢的滋味。”

所长说:“你倒是个挺有趣的人。去吧,就说同意拿回你的书。”

见向河渠拎回用塑料袋装的书,室友们感到稀奇,好几个人围上来看。一见书名,只有三人各自手持一本翻阅,又过了一会儿谁也不要了,扔在铺上,向河渠拾起放到自己枕边。

室友刘家森说:“肯看书,明天放风时也打电话叫家中送两本来。”另一室友说:“多送两本,让我们也看看,打发打发时间。”

受拘留最令人难忍受的就是时间难打发,一天中除早操、上午课、下午课和半小时的放风外,整天整夜都得呆在拘留室中,除了看电视就是聊天。而电视是所里统一放的,自己无法选择喜欢的节目,真是无聊之极。

话说回来,拘留所里要是让你象逛游乐场那样乐不思蜀,你还怕受拘留吗?拘留就是要你尝尝失去自由、无聊之极的滋味,让你不敢再触犯法律。象向河渠这样将受拘留化为学习机会的又有几人?也难怪他是个书呆子,连乘车赶路的时间都要用来读书,这十几天被拘留的大块时间又怎肯放过?你听听他在拘留所的诗中是怎么说的:

       一、拘留读书好机会,没有琐事来拖累。饮食不用自料理,时间长短你支配。

           兴来膝上写笔记,疲倦躺下就可睡。大好机会不利用,出去忙煞别后悔。

 二、挑拣分装整废旧,忙忙碌碌象疲猴。一朝来到拘留所,浑身轻松无怨尤。

          《资治通鉴》再次读,《处世古训》初探求。如果不为去挣钱,倒想在此多逗留。

瞧瞧,他倒把拘留所当成休息、读书的好地方了。其实倒不是矫情,对于他这样幸苦劳碌的书呆来说,在这儿不用干活,茶饭无须自己烧,除上课外都可以用来读书学习,倒真是个好地方。至于不能走出室外,对他来说是无所谓的,在家里过年时他也是整天呆在家里,除大小便外不出门的,所以诗里说的都是真心话。

当然了,无所谓是针对向河渠说的,其他人就有所谓了。无聊怎么办?人们就互相讲讲犯事的事由,或说说生平得意的往事,或传传社会上新闻秘事,以消磨时间。

靠窗坐着的老熊是为朋友担保借贷款进来的。同时担保的共三人,朋友跑了,他们倒了霉。倒霉的人中只有他老来这儿,其他两位,一位家庭十分困难,拘了几回,榨不出油水,甚至连伙食费也没钱缴,只好帮所里打扫卫生、帮厨房打杂挣钱抵受拘留的费用,后来就不拘了;一位背后有靠山,只拘了一回;只有他,连这回已第五回了。他说就当在外头打工挣钱了,今生今世还挣不到这么多钱呢。

原来他的朋友办厂时借120万贷款,由他和另外两位朋友担保,朋友逃跑后他们得负连带责任。负就负吧,三一三十一,每人承担40万的还款责任好了,不行!连带责任是连在一起的责任,除非他帮其他两人一齐还清这120万,否则脱不开连带责任。虽说他是个当地有名的车工,一年挣个十万八万的还可以,要还清120万,却是想也别想的,因为他已五十三岁了。所以干脆一分不给,拘就拘,权当生病休养了,更何况还真有病呢。他患的是痛风,痛起来别说走路,连站起来都不行。熊师傅说:“我就拼着被拘一世,看他能拘我到几时?”

第二位是酒后驾车,第三位是打群架,第四五位也是欠债没还,第六位说他是做没本钱生意的,到这儿来是常事。他说第一次来时这儿还用尿桶、恭桶,改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才十来年。挨个儿自我介绍下来,倒有不足三分之一是欠债不还的,有的人不愿说也不勉强,有一位自己没说却由别人主动代他说,说他是离婚后不给子女抚养费的。

因各种事由被拘留,没多少人非议,连小偷人们也没加多少评论,唯独对欠抚养费不还的,有七八个人给予了批评,责备他不是人,尤其那位代他说的,原来他们是一个居民组的。

从第五天开始向河渠被选为室长。室长是干什么的?就是每天上早课时向管教报告在拘人数、活动情况。所谓活动就是打扫卫生、看电视教育后的讨论发言两项,很是简单。 

当然在拘人员中有不良表现也是要汇报的。具有不良表现者轻则会受到批评教育,重则隔离反省。据说隔离反省日子并不好过,不放风,独居无人陪伴,白天一室只有一张水泥预制的条凳,啥也没有的,甚至还有被打的。当然据说只是据说,三室在拘人员谁也没尝过那滋味。

室长按惯例是不干活的,向河渠不,自他当室长开始后的十天里天天干活。所谓干活就是擦擦窗子、擦抹居室、卫生间地坪,通铺上差不多不需打扫。每天四人,轮流值班。向河渠当室长后则是每天三人轮流,他一天不缺。

除看电视、自我按摩和练气功外,向河渠整天以读书为主。他看的《资治通鉴》不是人们熟知的那种,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冷金成教授撰写的现代版通鉴。全书分为:“儒家通鉴”“法家通鉴”“佛家通鉴”“道家通鉴”“兵家通鉴”“纵横家通鉴”“阴阳家通鉴”七大类,共约九十多万字,算篇巨著。在拘留所的十多天里,他通读了一遍,又重点攻读了“佛家通鉴”。而今在读书笔记中只见到“佛家通鉴”的记录,却没见到其它,可见他对这类通鉴的重视。

在读书笔记中向河渠以四点学习心得对“佛家通鉴”作了概括:

佛是什么?快乐无忧就是佛。他引四祖道信的话作结论。道信说:“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皆缘,总是佛的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佛性之人的体现:知足常乐,不怀愁虑;不执意追求难得到的东西;不生气;喜怒哀乐,随心所欲;事来应接,事去不悔不念;任性逍遥,随缘度日。

如何看待境遇?道信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任何境遇总有利弊两端,好丑互有倚伏,你当往好处看,应机接物,随心自在(笔者在这里插一句:向河渠借拘留之机读书,大概也是这种心态了。)。

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依一定的条件生灭变化。离开了条件或关系,就没有任何事物或现象的生灭变化。没有恒常存在,哪怕是“我”,也在不断变化中,没有不变的“我”的存在。

其实向河渠还应该加上“平常心是道”作为他的第五个心得的,因为在这篇记录中有这么一节,标题就是“平常心是道”。在这一节里他记的是:“什么凡呀圣呀,都是一个名词,一个符号,全是虚幻。美好的相貌、丑劣的形状,皆为幻色,当你一心一意去追求这些虚幻的东西时,就会被它们所拖累;反过来你刻意讨厌这些东西时,结果它们还是紧紧抓住了你的心,成为你的负担,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假如你无心于事,无事于心,只是事来随机应对,事去无悔无念,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岂不更好?”他在这一节的最后记的是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向河渠将以上心得总结在一首诗中,说的是:

        拘留所里学通鉴,“佛家通鉴”知四端。快乐无忧就是佛,随心所欲总随缘。

        哪种境遇没利弊?这里读书神不烦。知足常乐少忧虑,心中无事忙也闲。

十月三十日是向河渠拘留期满释放的日子,同一天释放的不止他一人,四室的一马姓拘友说:“老向,坐我的车,送你到车站。”

老马是在放风时聊天聊出来的朋友。他是一家服装厂的老板,因酒后驾车被拘。两人聊天聊到励志方面,听向河渠说到成功学方面的道理,很是投机,竟兴起聘用向河渠的念头。向河渠感谢他的盛情,说今后只想一心扑在写作上,不打算再投身企业的经营活动了。因为要写的东西太多,不知今生能不能写完,所以不敢一心几用。

昨天放风时马老板说到今天回家,向河渠说他也是三十号期满,所以才有带他一程的提议。向河渠当然求之不得,欣然同意。

薛德成在跟向河渠握别时说:“老向,这儿不是个好地方,我不希望在这儿再见。你要早作准备,原告恐怕会不停地逼迫执行庭采取行动的。”向河渠说:“谢谢你的关心,我一定会想办法的,不过再来一两回的可能还是会有的,无非是再把这里当学校,上上学习班罢了。”

马老板果然将向河渠送到车站,然后握手告别。目送马老板的车远去后,向河渠找了一家小理发店理了发,剃了胡子。这儿理发要比家里贵双倍挂另,在家乡请王师傅理发,一次六块,这儿十五还不洗头。好在自己洗漱用具都有,到车站卫生间自己洗洗就完了,能省二十块呢。

看看时间才九点多,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他去了新华书店,找到一本《实用版法规专辑.执行规定》,翻了翻,里面就有有利于自己的相关规定,如获至宝,忙花十六块钱买下。

一个多小时的乘车时间里,向河渠走马观花地浏览了《执行规定》。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里发现“第102条(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应裁定中止执行;在《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集中清理执行标准的通知》里发现“三、对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应依法按规定结案;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可按下列条件和方式结案”本条款“8”之“(2)因被执行人无财产而中止执行满两年,经查证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结案;在执行措施中有第五条“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品”“必需的生活费用”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看到这些规定,向河渠对与顾荣华的经济纠纷案的处理心中有了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