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洵闻言微微一愣,他转头看向殿外,而此时,一个温文尔雅的儒雅少年正缓步向殿内走来。
“儿臣参见父皇。”师亦儒恭敬地对师沐寒施礼,而后又转身看向公孙洵,淡然道:“见过兄长。”
师亦儒淡漠的态度让公孙洵心中浮起一丝酸涩,不过短短两年的功夫,那个曾经整日跟在身后的小阿儒竟与自己这般生分了吗?
公孙洵这般想着,面上却不动半点声色,他轻扯嘴角,笑言道:“阿儒长大了。”
“人总是要长大的。”师亦儒意有所指地回了一句,便又顾自转身看向师沐寒,他拱手施礼,再言道:“父皇,您和兄长方才之言儿臣也听到一二,虽说按着规矩幽冥司暗卫的尸体确实都要进行焚化,可陆愆的身份却不一样,一来他是幽冥司主司,二来此番陆愆身死也是忠心护主,更何况陆愆曾是姑母的义弟,若真是这般随意处置了只怕会伤了姑母和兄长的心,同时也寒了幽冥司其余众人的忠君之心。”师亦儒微微停顿一下,而后继续说道:“儿臣有一想法,或许有些不合礼数,但却能在不损伤陆主司尸身的情况下保证骨毒之事不会被人察觉。”
“说来听听。”师沐寒微微坐直身子,站在殿前的这个儿子两年来从不参与朝堂之事,虽说师亦儒尚未及冠,可师沐寒的其他儿子们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已开始关注朝政,偏偏这个老八当真是对政事半点兴趣也没有,一心只想做个闲散王爷。
师沐寒知道,今日之事若不是事关洵儿,想必阿儒也断然不会多言的。
“父皇,陆愆一生忠心,皇长兄在世时,陆主司便数次舍身相救,如今又为阿洵兄长战死,加之他本就是姑母的义弟,如此忠义之人,不如赐皇姓,葬入冥园。
冥园乃是北齐皇陵外的一处陪陵,此处乃是为北齐郡王、异姓王以及立有战功的股肱之臣所建。
按说陆愆虽是护主而死,可其功绩还远远不足以葬在此处,但此事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师沐寒的一道旨意罢了。
然而眼下想要师沐寒同意此事却还有一个最大的难处。
师沐寒建立北齐不过二十载,而皇陵的修建至今也尚未完成,因此师家先祖便就暂时安葬在冥园,若这般看来,眼下的冥园与皇陵无异,如此,陆愆更是万万没有资格葬入此地的。
对于师亦儒的提议,公孙洵也不由得捏了把冷汗,一双眼也自始至终都落在舅父师沐寒身上。
果不其然,师沐寒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直到师亦儒若无其事地说完所有话,他才一拍桌子,大喝一声:“胡闹!”
“父皇恕罪。”师亦儒见师沐寒大怒,忙乖巧地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说道:“儿臣只是见兄长和父皇为陆主司的事情为难,心中着急这才口不择言。”
不知为何,看着跪在地上的师亦儒,公孙洵总觉得他似是有意为之。不为别的,只因着师亦儒那不卑不亢的眼神。
“好了,起来吧。朕知你自幼就与你阿洵兄长亲近,一时犯了糊涂也是情有可原。不过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到一个主意。”师沐寒缓缓起身,走到公孙洵面前,继续说道:“你母亲在时,陆愆一直是负责她的安全的,不如就将他葬在你母亲的坟冢旁,作为殉葬侍卫吧。”
事实上师沐雪的陵也在冥园之中,但陆愆以殉葬侍卫的身份葬在外陵与赐国姓拥有自己的坟冢却是截然不同的。
自古皇室墓穴皆有殉葬一说,只不过似陆愆这种情况确实还不曾有过,但无论如何,师沐寒能有这般许诺已是不易了。
“阿洵谢过舅父。”公孙洵自然知道这已是师沐寒能做的最大让步,且他相信对于陆愆来说生死护卫母亲或许正是他心中所求,至于阿萝,想来也会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公孙洵身子本就虚弱,折腾了许久早已没了力气,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整张脸仿佛都因难以喘息而憋的通红。
“怎么咳的这般严重呢。”师沐寒一边轻轻拍着公孙洵的背,一边对殿外的胡阜大声喊道:“快去把赵嬛给朕宣来。”
一丝别样的神色自师亦儒眼中闪过,然稍纵即逝。
初时公孙洵只顾着干咳,也并未意识到舅父宣嬛姐姐有何不寻常的地方,可当赵嬛一身太医院官服出现在公孙洵面前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嬛姐姐竟不知何时入了太医院。
赵嬛乃是北齐唯一的一名女太医,不仅仅是北齐,便是放眼四国也再难找到第二个女太医。
这世间女子行医本就艰难,便是像童颜那样的医女也已是万里挑一的,更遑论赵嬛这般以女子身份进入太医院的奇人。
然而对于公孙洵来说,这却不是最让他诧异的,毕竟赵嬛的医术公孙洵最是清楚不过。以赵嬛的本事莫说是做个寻常太医,便是一国之太医令也是做得的。
赵嬛师承其祖父赵古亭,后又得叔父赵冷延调教,于医术一途远非常人可比,加之赵嬛天赋异禀,如今更是已然超越赵冷延,成为北齐第一圣手。
可公孙洵却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赵嬛为何会进入太医院。要知道因其祖父赵古亭的死,当初她甚至不惜抗旨也不肯留在宫中照顾陈贵妃。在公孙洵看来,不入宫墙乃是嬛姐姐的底线,而如今,又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竟然让她甘愿放弃自己坚守的底线呢?
公孙洵正思虑时,赵嬛已然搭上了他的脉,微弱的脉搏让赵嬛不由得蹙起眉,她又抬头看了看公孙洵的脸色,而后才转头对师沐寒禀告道:“陛下,洵亲王乃是忧思郁结之症,即便安心静养也尚需时日才能恢复,如此冬日,实在不该再任性奔波了。”
赵嬛说这话时虽并未看公孙洵一眼,可她的语气和“任性”二字还是暴露了心中对公孙洵的怪责。
公孙洵知道,嬛姐姐依旧是曾经关心爱护他的那个嬛姐姐,不管她此刻表现的多么疏离,那无意间露出的关心和恨铁不成钢的怪责却是藏也藏不住的。
公孙洵的心中涌起一阵愧疚,然而纵使身边还有这么多爱他之人,可他的心却早在高慕雪离开的那一刻彻底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