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的嬴成蟜扫过房内将领,各各惊恐万分,唯独樊於期还是那般气定神闲,嬴成蟜这才明白过来。而且这仗有的打吗?显而易见,没得打。自己的兵力不足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全部都是秦兵,而且并不是忠于自己的秦兵。面对王翦肯定不会全力抵抗,三言两语下就会纷纷投降,所以说,硬碰硬是没有胜算的。
那么如今之计,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此地离赵国最近,只有叛逃到赵国,才有活命的机会。
“各位将军,檄文已发,投降也是死路一条,反抗还有机会,等到赵国和其他五国的联军一到,便是反攻的时候,大家速速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准备抵抗王翦的进攻。”嬴成蟜发布命令。
“诺。”
他们确实也没的选择了,只能寄希望于六国的援助。
“樊将军,作为副将,你也速速前往城墙督战。”嬴成蟜要把这个最不安定的因素给支开。
“诺。”樊於期也只能答应。
所有将领都出去了,准备着接下来的苦战。
在所有人都离开后,嬴成蟜换上了小卒的甲胄,偷偷摸摸的出了屯留,快马朝着赵国邯郸而去。
樊於期在城墙上等了数个时辰,没有等到嬴成蟜,等来的是慢慢靠近的王翦军。
“来人,去看看主帅为何还没来。”樊於期朝着下属说道。
“诺。”
不一会儿,那人急匆匆跑过来。
“副帅,不好了,主帅不见了。”
“好,知道了。”
不见了?看来这嬴成蟜并不傻,明显这是临阵逃命去了。樊於期看着王翦军开始布阵,心中想道,看来要实施第二套方案了。
“众将士听令,主帅临阵脱逃,现全军由我指挥。”樊於期喊道。
“诺。”众人喊道,主帅没了,副帅顶上,合理。
“听令,先将这几个叛徒拿下。”樊於期下了第一道命令。
城墙上的兵士也是樊於期早就安排好的,得到命令,纷纷将戈矛对准那几个将领,几人一时间有些诧异,这是什么情况,樊於期不是同一阵营的吗。
“速开城门,迎接王翦将军。”樊於期下了第二道命令。
“诺。”
“随我出城。”樊於期下了第三道命令。
王翦远远的看着屯留的异常举动,城门大开,将士出城,但又没有列阵。
“报,将军,叛军打开城门,将士列队,像是迎接我军。”
王翦当然也看出端倪,但也不敢大意。
“下令,通知全军前进,同时加强戒备。”王翦下令。
“诺。”
阵旗摇晃,全军缓慢前行来到城门前。
这时才看到城门前的情形,樊於期站立等待,后面还有几人被控制住,剑柄架在脖颈处,低头跪地。
“将军,叛军首领已经被我控制住了,听候将军发落。”樊於期说道。
这时候的王翦才明白,为何出征前相邦要语重心长的和自己说那些,吕不韦特意交代了樊於期是自己人。同时王翦扫了一眼,发现少了点什么。
“公子成蟜何在?”
“在下不查,让其跑了。”
“跑了?何时之事?”
“已有数个时辰,将军,是否要追?”
“不必了,想必也是往邯郸而去,追不回来了。来人,将这些叛军就地处决。”
“诺。”
然后王翦又朝着另外一名部下下命令:“通知边军,将部队开到此处。”
“诺。”
等王翦安排好一切之后,叛军首领就在求饶声中被处决了。王翦和樊於期朝着屯留城内走着。
“将军,屯留事了,你看......”樊於期问道。
“不急,等边军到了,我们就回咸阳复命。”
“诺。”
邯郸,嬴成蟜快马到来,同时也把屯留处境的消息带给了赵王赵偃。
“可恶的嬴政,不仅把我们都戏耍了,还让我们轻易的丢了几座城池。”赵偃大怒。
“大王息怒,真没想到嬴政会如此狠毒,不顾兄弟之情。”郭开附和。
“既然这事没成,这嬴成蟜便杀了吧。”
“大王,不可。”
“怎么?不杀,留之何用啊?”
“大王,若杀之,岂不是随了嬴政之愿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寡人怎么办?”
“大王,长安君是秦国公子,不仅不能杀,我们还要给他封侯,让天下人都嘲笑秦国所为。”
赵偃一想,确实也是个恶心秦人的办法,遂,应允。
秦王政八年,王弟嬴成蟜率兵攻赵,反秦。嬴政派王翦镇压,嬴成蟜投赵,被赵王封于饶。嬴成蟜攻赵时的部下都被处决并其罪连坐,只有樊於期一人没有受到任何责罚。
嬴成蟜的叛国也让吕不韦抓住机会,阻挠嬴政的正常加冠。但让吕不韦意想不到的是,咸阳城内,另外一股势力在急剧的膨胀中。
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之后,开始招揽门客,竟有数千门客投于其下。同时也学着吕不韦的从政思路,将自己的门客安排到朝中及军队的各各位置。
于是,秦国的朝堂又开始变得混乱,两股势力在时刻博弈。
这一切都看在了嬴政的眼里,但手中没有实权,也是无可奈何。两虎相争之下的秦国朝堂,却是给嬴政带了了意外之喜。在宗室的强压之下,吕不韦打压嫪毐的前提下,各方统一了意见,同意嬴政于第二年,也就是秦王政九年举行加冠仪式。
此消息一出,嫪毐坐不住了,原本怂恿公子成蟜叛乱,事成便可以控制嬴成蟜,掌握整个大秦的国政,自己与赵姬那些事也就过去了。如今嬴政要加冠收回权柄,那自己和赵姬的事就会要了自己的性命,那吕不韦竟然还同意了,于是就把所有的仇恨的矛头都指向了吕不韦。
同时,嫪毐也在规划着一些事情。随着嫪毐的筹划,嫪毐的势力慢慢的超过了吕不韦的势力,长信侯的府前门庭若市,而相邦的相府前却是门可雀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潮起潮落,利之趋也。
随着嬴政加冠时日的来临,各方的心态都是不一样的。
嬴政,自然是欢喜,但加冠是在雍城进行,没有办法带着幼子扶苏一起出席,只能把扶苏留在咸阳。
吕不韦,对于嬴政加不加冠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不过毕竟不是宗室之人,也去不了雍城。
嫪毐,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了,嬴政一旦加冠,自己与赵姬的事情一旦败露,那就是株连的结果。
同样急切的还有越天辰,倒不是为了嬴政加冠之事,而是赵璃儿过了适婚年纪而至今未有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