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因祸得福一稿初成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5661字 发布时间:2024-03-11

 

第三章 因祸得福一稿初成   

依据零七年四月二十三日所订计划,到零八年元月应写二十七万字,结果只写了十七万字,向河渠问自己:何故?元月二十八日的日记中写的答复是“主要是今年的废旧生意特好,整天忙得昏天昏地的,极少能在早晚挤时间写,拆 迁真是有利有弊呀”。忙碌仍在继续,一眨眼到了九月份,九月二十一日日记里记的是:”八个月过去了,才写了十万字,一天才写四百个字,真是太慢了,还有‘子女’‘朋友’‘下级’‘上级’‘邻居’‘亲戚’等章呢,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不行,得加快进度。可是时间又从哪儿来?这一天到晚忙得够呛。不过话说回来,要是不忙,生活的开支从何而来,未清的债务拿什么去还?咳——,只能咬紧牙关往前闯了!”

偏在这时一桩祸事意外降临,将全组乡亲们的心提到嗓子眼儿上,却又因祸得福,将本已延误的目标拉近了几步。

是什么样的祸事呢?原来凤莲被车撞伤了。

消息是不认识的人送来的。凤莲拉回一车货,过了红绿灯,沿路南绿化带慢慢往东骑,背后一轿车居然昏头昏脑地撞倒了她,人也自然跌倒在地。有围观的人们问住在哪儿,凤莲说了,有位好心的人赶来报信。向河渠立即关门,带上雨衣向出事地点奔去。

红绿灯距向家两公里多一点,向河渠赶到时,葛春红、童国强夫妇已经赶到,并向交警大队报了案。

春红是听一熟人说的。熟人说:“那个被撞的人很象你沿江的姑姑,收废旧的。”她马上关掉正营业中的门,骑车赶来一见是的,忙一面通知国强,一面报警。

肇事人说有话好商量,他愿意赔,盼望能私下解决。春红是女强人一类,很果断地拒绝说:“我们不惯于扯皮,一切按规定办。”还是报了案。

向河渠到时交警也到了,现场录了相,说可以送伤者去医院了。春红说:“姑丈,你送大姑去医院,这儿的一切交给我们。”

此时医院的车也到了,天也下起雨来,人固然是第一位的,更何况春红的能耐现在说不定比自己还强呢,就按春红说的一切交给她与国强,自己上医院。

等向河渠骑着自行车赶到医院时,凤莲已在医护人员的安排下进行检查了。医院对车祸事故十分感兴趣,常出现医院之间抢伤员的现象,因为接治这类伤员赚钱容易。谢天谢地,除肌肉伤痛外,骨胳、内脏、头部都完好。这一检查结果让向河渠、肇事司机都放了心,也让闻讯赶来的乡亲们放了心。

乡亲们的消息来源于报信的好心人打听向家是哪一家而传出的,反而是向家紧邻殷成惠、夏振林得讯较迟,因为向河渠走得急,什么也没说。尽管下着雨,不放心赶来的依然有近二十人。听陶美玉说八十多岁的殷成惠听说凤莲被撞伤,担心地哭了,她站在门口等着去医院看望归来的人们,以便打听凤莲的伤情。

大概是为了宽慰凤莲的心,在她住院的十一天里,老天爷居然时大时小,一天不隔地下着雨,似乎在对她说:安心养伤吧,就是没这车祸,你也收不了废旧。

在住院的十一天里,冒雨来看望的乡亲基本不间家,甚至连家前的三、四队和家后的沿江、家左的渔池也有人来,从早到晚都有人陪着说话。二嫂则充当了陪护人员,照顾着伤员。反而向霞、巧莲和陆秀英等倒成了客人,插不上手。

向霞说:“这怎么可以,让慧兰、馨兰知道了,不要骂死我这个姑姑呀。”

二嫂说:“你们谁也没有比我更了解凤莲需求的了。我俩天天相处三四十年了,眉头一动我就知道她要怎么样,你们不成的。再说服侍病人,你们哪个有我俩经验足?别跟我争。”姜桂兰说的是实情,她和凤莲都服侍过常年生病、一病几年的人,而且两人互相配合,凤莲的所有亲属中还真没有比姜桂兰更合适的。

事故的处理有些出乎肇事司机的意外。他姓施,叫施国祥,原以为伤者会小题大做,向他要这要哪的。因而开始抱着戒备心理,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冷漠对待。后从医生那儿得知向家的情况才热情起来。到事故处理时,向家竟不提任何要求,说是“无怨无仇的,施师傅也不是有意的,给结掉医院的所有费用和陪护人员的报酬,其它随意。”最后除去一切费用外,又给了凤莲两千块,二嫂的陪护给了二十块加伙食补贴十块,共三百六十元,自然在两千之外。

意外的祸事对凤莲的打击不大,原因在于全球经济大衰退同样造成废旧行业的大萧条。听上门收购的孙老板说他们的大老板拥有七个亿的资产,经受不住这一打击,跳楼自杀了。塑料瓶每斤收购价从二块二跌到一块二,让登门收购的小贩们没法开价,每天门前没有十回八回也有三回四回的“可有废塑料、废铁、废铜、废纸卖?”的吆喝声,有时一回也听不到了,这让在家养伤的凤莲心安了不少。

徐荣华带来的行情告诉凤莲,按这时的卖出价去收,只怕也是空趟多,一天到晚别说挣百儿八十的,只怕挣个二三十也很难很难。两千块的赔偿费算起来够在家休养三四个月的,有什么可以让人心烦的。

徐荣华是谁?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这回来是到向家求助的。他有一吨多废铜因价格大跌不能卖,放在收购站里又不放心,想存到向家。铜不是纸,一吨多铜体积不大,向河渠自然同意,更何况自己库存的近千斤塑料瓶徐还肯保价收购,让自己不亏略盈呢。

当然了,就是没有铜要寄存这事,徐荣华也得保价收下这批货。因为向河渠通知他来收时,他要回家过国庆节,说是节后就来收的,不料在家耽误了几天,行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假如让这差价全由向家承担,会失去这一重要客户的。向家是他徐荣华与老乡孙学甫竞争的重要客户之一,更何况铜存放在向家最让他放心呢。

由于凤莲只是肌肉受伤,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还可以做些诸如洗洗碗、收收晾在外边的衣服之类的活儿,加上田被征用,不让种麦了,向河渠有了充裕的时间去撰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框架预定的任务初稿。全书初稿三十八万字竟花去十九个月的时间。接下来的任务是重读参考文献和读书笔记,开始第二稿的加工工作,仅从这方面来说,他倒是因祸得福了。

春节期间,馨兰看了老爸的《怎样做人与处世》的目录和“前言”以后说:“从选题角度说,我不能说你错。社会上重金钱轻道德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只重荣华富贵不重道德品质的。中央早就看到这一点,也在采取措施。假如你在上层当大干部,或者高层领导能注意到你,这本书肯定能畅销。

问题在于你只是个老百姓,你的书很难出版。理论书谁买呀?或者你要说《成功八策》不也出版了,那是因为年轻人渴望成功,想找诀窍才买的。现在有几个人想当正人君子的?很少很少。

与其写这个,还不如写小说呢。你那个《一路上》过去没条件写,现在可以写了嘛。”

慧兰说:“馨兰的话很有道理,老爸还是写小说好。小时候听你讲故事挺来劲儿的,就拿你的经历当故事讲呗。”

文浩说:“我看外公这本书还是不错的,你们听。”他拿起目录读道“炼就识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文睿插话说。“别捣乱。”文浩制止说。“火眼金睛就是孙悟空嘛”文睿不服气地说。

“文睿,听哥说,别插嘴,小孩子家家的。”馨兰喝止道。“浩哥也不是大人呀。”文睿还是不服。慧兰将文睿往怀里一拉,说:“对,都是小孩子,凭什么浩哥能说睿妹妹就不能说?”文睿得意地说:“就是,就是。”

馨兰说:“你明年就该上高中了,应该独立思考,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了,可以谈谈你的看法。文睿不许插嘴,到你长大了,有你说话的时候。”文睿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依偎在姨妈怀里说:“不说就不说。”

文浩说:“我认为外公这本书还是挺能吸引人的,你们听这些标题‘炼就识人的火眼金睛’‘掌握有效的说话艺术’‘打造自己的处世品牌’。单在这一章里就说了四点怎样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来吸引人。”

“得了吧,还教人塑造外在形象呢,你外公就这么个形象能吸引哪个?”凤莲打趣地说。

“妈,这是你的偏见。老爸在接待客人时还是蛮引人注目的,特别他说话时的神态。还有穿着打扮也不差呀,馨兰收着的那幅照片就很不错嘛。”慧兰反驳说。“那是我帮他打扮的。”凤莲说。

“别听你外婆的,在她眼里你外公就一无是处。一无是处怎么能在一起过了四十年的?在我眼里我爸就是个了不起的男人,只不过运气差了点儿。继续说你的。”馨兰说。

“‘运用处世的谋略’这一章里讲了十六种谋略。”文浩一种一种往下讲。

“哎——,爸,我咋觉得到有一半在《成功八策》里讲过了呀。”馨兰说。

“是啊,”向河渠接口说,“做人之道中有成功之道,成功之道中有做人与处世的法则,这两者原本是融为一体的,只不过‘做人与处世’所说的范围大,而‘成功八策’所说的范围小,各有侧重点不同。这里是有一半借用了《成功八策》的内容。”

“哪一半《成功八策》里没有呢?”文浩问。向河渠站起来走到文浩身边,用右手食指指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五”说,“这些都是新添的。”

文浩重复了一遍新添的“巧用诀窍,架起沟通桥”“我为人人,修造关系网”“善结人缘,赢得路路通”“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行”“大智若愚,常常装糊涂”“力量不足,善用‘借’字补”“推拉进退,谈判求双赢”。

再往下,只见文浩往后翻,却听不见他念,慧兰问:“怎么不念了?”

文浩说:“我在想外公书的标题能吸引人,内容也一定会不错,姨为什么说难出版呢?”

慧兰说:“你姨不是说了,外公的书里是教人怎么当一个有道德品质的好人,怎么与人好好相处的。现在人的一门心思就是升官发财,谁还去学做正人君子呀。想学的人少,买书的人就更少,书出版了没人买,哪家出版社愿出版?”

文浩说:“我还是弄不懂为什么学做好人的人少?”

馨兰说:“这是个人价值取向问题,说了你也不太懂,因为你还小。等你大学出来走向社会就知道了。我不是说外公书的内容不好,内容很好,但要换个形式来表现。

现在的人浮燥,没有多少人肯沉下心来学理论的。要是用小说的形式来传播,效果肯定会好。只是理论书好写,小说难,爸循规蹈序惯了,能不能写出引人入胜的小说来,说不准。”

慧兰坐在馨兰的对面,一边对妹妹使眼色,一边说:“我认为能行。能讲故事就能编故事。馨兰,你忘了,小时候你可爱听故事了,一边听爸讲故事,一边帮爸择菜,直听到半夜过后呢。”

馨兰会意过来了,忙说:“是的,你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外公的故事讲得真好听,到现在我还记得四个人到庙里躲雪的故事呢。”文睿插话说。

文睿的插话引得屋内大人们都忍不住笑了,两个小的不知笑的原因,文睿不高兴地问:“我说错了?”

慧兰搂着文睿说:“不是,不是,是我们都想起你表演躲雪的节目,真好看。”

“四人躲雪”是文睿四五岁时表演的节目之一,其中文人的摇头晃脑、当官的躬身施礼都让人看了大笑,尤其是乞丐的那一声“放你妈的臭屁”,还用小手在鼻子旁边乱扇,惹得人们笑出了眼泪。

文睿小时候的会唱会演自然是她的灵巧聪明,却也不无外公的引导之功。馨兰说:“从文睿幼时的表演又让我想起爸从小学到高中都参加过文艺表演,身上一定有很多文艺细胞,写小说肯定能成功。爸,这本理论呢,你不妨继续完善它,然后以它为理论基础,通过小说反映出来。”

慧兰说:“我也是这个意思。反正田已被收去了,国家补贴肯定够吃饭,妈呢身体受过伤,也已六十五岁的人了,别再出去收废旧了。人情开支我同馨兰来,余下的债呢,毛锋跟照俊说了,一人一半,由我们还。爸写写书,妈烧烧煮煮,忙忙自留地,养养老。”

馨兰说:“姐说得对,过去的那么多难关都由你们扛下了,今后我们来。养好你们的身体,不牵扯我们的精力。这点债不是大事,不要放在心上,今年明年不超过后年,我们就能还清。还有,有什么事要及时通知我们,这次车祸,如果不是家里打电话,我们就根本不知道。”

向河渠说:“大事自然会通知你们,肌肉受伤,是小事,惊动你们干什么?”

慧兰说:“要儿女干什么?就得为父母分忧担担子嘛。”

凤莲说:“人家赔了钱,我又没什么大不了,没担子可担的。”向河渠说:“对,有担子我们挑不动了,自然要你们担一肩,可是没担子呀,噢——,人家赔了两千块,通知你们,三一三十一,你们一人一份?”两个女儿都笑了。

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原因的。原来事情发生后两亲家前来探望,向河渠向两亲家分别打过招呼,说是小事,没伤筋动骨的,不要告诉孩子们,让她们安心做她们的事。展家二老人老实,看看实际情况也确实没有必要惊动孩子,就没说;毛家不,他们得知消息的当时就电话通知了,馨兰立即请假回来 ,见真的没有大事,不需要她在家料理,就丢下三千块钱回了江南。慧兰直到到家才知道情况。

馨兰、慧兰公婆的考虑各有不同。作为毛家,想的是一江之隔,距离太近,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就能到家,虽无大碍毕竟是车祸,回来看看理所应当;展家就不一样了,远在唐山,单程一天一夜也到不了家,一来一去得在路上走两三天,仅车票也得花个千儿八百的,真无大碍也就真无必要了。各不同,也都对,两个孩子都理解。

说来说去,就是要二老好好日子好好过,过好幸福的晚年。

老爸呢,做你喜欢做的事儿——写书。有用没用不管他,老头老奶奶打牌打麻将,谈天说地扯闲篇,有什么用?高兴呗。老爸志在著书立说就著书立说,能不能出版写出来再说。能出版更好,不能出版拉倒,只要过得开开心心,不空落落的,就行。

老妈呢,保养好身体,伺弄伺弄自留地,高兴的话再养养鸡呀鸭的,也是个乐趣,要是能学学队里有些老人打打牌则更好。怎么做都行,只要活得高兴,就是别再收废旧了,太苦,也没必要。

凤莲、河渠呢,都满口答应。老爸风趣地说:“我是小时候听我妈的,长大了听你妈的,老了听你们的。”凤莲笑着说:“这就是你的命。”说得孩子们都很开心。

孩子们临走前都千叮咛万嘱咐,凤莲也总是笑着答应,说是有福谁不会享呢,不收就不收。可谁知孩子们前脚刚走,凤莲就变了卦,从正月十三起又收起了废旧,写作只好起早带晚成为业余的了。

起早带晚才写了一个多月,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一是白天活儿多,干到晚,再准备晚饭,等吃了晚饭,洗刷、洗漱弄好了,通常都八点多了,有时甚至到九点还没忙好,能写什么?只好上床睡觉。偶尔几次凤莲回来得早一点儿,晚上有时间写了,偏偏坐下来写不了几行字就发困,只好起早写。

随着白天变长,凤莲起得也早,她一起床就又写不成了,得为她出发做准备工作:烧早饭、给车子打气、检查刹车。她一走,白天的工作就开始了:洗刷锅碗、洗衣服、整理废旧、准备午饭、烧好开水等一整套的活儿。这还不算,队里开会选他当上群众代表,为土地征用补偿事跟村里商洽。两下里一凑合,他的写作几乎到了停滞的状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