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泰平身子不动,眼睛紧盯旋转的刀光,轻轻地探出配剑剑尖,在密不透风的刀影之中,轻点在大狼牙的刀尖上。泰平借力高飞,如燕雀惊鸿一样,飘纵向上,足足有五丈之高,宛若彩蝶飞舞在空中似的,轻飘飘地落在不远之处。
“泰平莫非不敢交手?”归鼻道大吼道。
“前辈出手,泰平自当退避三刀,眼下便要全力进攻了。”泰平朗声道。
“好。”
两人再动身形,斗到了一处。归鼻道刀法凌厉,内力深厚无匹;泰平则飘逸灵动,内力亦源源不断。
洞外雷声隆隆,洞内刀剑交击,雨势磅礴如虹,气浪波涛无休。
观战众人莫不惊叹,没想到泰平剑术如此了得,与归鼻道斗了五十多个回合,居然丝毫不落下风。当然,最惊叹的人莫过于归鼻道,以及泰平自己。
归鼻道心想,自己成名多年,居然拿不下泰平,岂非让天匠刀客耻笑?亚夏堂与血驼天后还会重视他吗?
泰平则想到的是,自己经历磨难,如今能够与归鼻道一较高下,也许真的是上苍护佑,选择他成为变天者。
恰在泰平一念及此之时,一道闪电从石窗劈入,正中天子洞中的黄辕大帝石像。石像轰然裂开,分别砸向两侧的观战者。一块碎石急如闪电,击中了泰平的后背,他感觉到胸腹激荡,一股鲜血便喷了出来。
石像裂开之后,露出里面一道祭坛,坛上插着一柄石剑,左黑右白,宛若人眼的黑眼仁与眼白一样。归鼻道见状,眼中闪烁异样华彩,脸上露出兴奋表情,将刀隔开泰平的剑,左掌重重地击在泰平的胸口。
泰平如同断线飞筝,正落在祭坛上,身子撞到了黑白剑,口中再次喷出一口鲜血。一股奇寒透体而入,他感觉到黑白剑微微一颤,好像一个高手将掌心对着后背,一边抚摸,一边将寒气源源不断地输入。令泰平奇怪的是,这股寒意进入体内,使他十分舒服,身子似乎轻飘飘的了。
未等泰平再细细琢磨,又一道闪电穿过石窗,击中了祭坛。归鼻道如鹰一般跃入空中,挥舞“大狼牙”刀,猛地劈向泰平。冷元见状,飞扑而出,试图阻止归鼻道。没想到的是,归鼻道左掌挥出,掌力将冷元卷住,径直掼向天子洞的石壁。
与此同时,天匠五刀客结成刀阵,将上官青云与杨问柳困住,五把刀舞出的刀光闪烁不定。
眼见归鼻道从天而降,那“大狼牙”即将劈下,泰平猛地将剑掷出。归鼻道没想到泰平受了重伤,仍有掷剑之力,稍微顿了一顿,便将泰平的剑拨向一边。
“泰平,这是你命数已至,不要怪老朽了。”
归鼻道大吼,“大狼牙”已经劈至泰平头顶,只余毫厘之间。
千钧一发之际,泰平抓住黑白剑,用尽全身之力,竟将石剑从祭坛上拔出来,顺势向上一挡。
“当啷!”
“大狼牙”碰到黑白剑,断了七八截,如同玉石拐仗打中了大石头,崩得飞向各处。
黑白剑既出,天地为之耸动,一大团乌云竟从石窗涌入,将祭坛团团围住了。四周不可视物,连人声亦不可闻。祭坛石向两侧打开,泰平脚下无根,猛地急坠下去,仿佛被一股大力吸住。归鼻道伸出手,试图去提泰平,却一把抓了空。
泰平越坠越快,耳边听到隆隆之声,狂风怒吼,石壁回荡,好像整个人陷入滔天巨浪之中。
泰平握紧黑白剑,几次想要提气纵跃,却丝毫没有作用。他用黑白剑去刺石壁,却根本碰不到岩壁。他抬头向上望,只见乌云如盖,祭坛的裂缝石隙缓缓合闭,好像地狱之门徐徐地关上,自己再也逃不去了。
没想到我竟要葬身在天子峰山腹中了!泰平一念至此,心里倒平静了,身子完全放松,竟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过了不知多久,泰平身子一荡,落在一株树上。树枝噼噼啪啪地折断,泰平借势向上纵,身子居然悬在空中,缓缓地落下,双脚踏上软弱的草地。泰平抬眼向上望,见不到一丁点亮光。
环顾四周,除了一株古树之外,洞内再无一物。泰平坐下来,仔细地端详黑白剑。黑白剑寒气逼人,微微闪烁着异光。最令泰平想不到的是,他的内伤不知不觉间好了七成,那股流动于体内的寒气,仿佛冲破了身体束缚,将泰平体内的所有脉络打通。
泰平闭上眼睛,与黑白剑合二而一,主动接纳那股寒流,不断地在周身运转。不知过了多久,泰平再次睁开眼睛,洞内一切分毫毕现,仿佛草地下蚯蚓在动,都逃脱不了他的注意。
泰平站起来,受的伤已经全好了,他身上竟有使不尽的力量。泰平集中意念,眼观鼻,鼻问口,口问心,感受着这深不可测的谷底。一丝清凉的风吹拂了泰平的脸,他猛地睁开眼睛,将黑白剑高高举起,劈向感应到的石壁。
“轰隆隆!”
谷底石壁轰然裂开,露出一条长长的密道。泰平将黑白剑负于身后,缓缓地走入密道,脚步坚定地向前走。密道不高不矮,宽窄刚好适合,泰平目力达至全新境界,一点不用照明之物。
走了不知多久,密道到了尽头。泰平耳中听到泉声与鸟鸣声,知道声音正来自尽头另一端,便运用内力猛地一推。一道厚达丈余的石门徐徐打开,泰平的眼前豁然开朗,他大步走了出去,沐浴在一道天光之下。
泰平抬头望向穹空。
这处谷底果真是奇境、绝境,四周崖壁高耸入云,不知有千丈百丈许,如同四面倾倒的云墙,在高处几乎连接到一处,以至于只露出巴掌大的天。崖壁光滑无比,只有与密道洞口相对的岩壁上,长了几列矮松,错落有致地向上攀援,好像要逃出生天似的,却未能及顶。
在一侧高高的崖壁位置上,有人写了“混沌谷”三个大字,遒劲有力,笔走龙蛇,每个字都有数丈见方。
“原来这深谷叫做混沌谷。”泰平自言自语,向谷底周遭打量。
只见红花青树间,有亭翼然。一缕清泉,自亭畔的山岩间倒泻而下,飞珠溅玉,被夕阳一照,更是七彩生光,艳丽不可方物。
白云在天,繁花遍地,流泉怪石,罗列其间,亭台楼阁,错综有致,三五白鹤,袅袅而行。
谷底正中央有一座屋子,建在流水环绕的岩石上。泰平轻轻地一跃,落在屋子前,缓缓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宽大而舒服的屋子,四面都有非常宽大的窗户。暮色渐深,明烛初燃,满谷醉人的花香,随着温暖的晚风飘了进来,满天星光也都照了进来。
没有窗户的地方,排满了古松书架。书架的间隔有大有小,上面摆满了竹简古籍,以及大大小小的瓶子,有玉的,有石头的,也有以各种不同的木头雕成的。一张桌子上放了托盘,里面有几个果子。泰平腹中饥饿,也不客气,拿出果子全给吃掉了。
令泰平惊奇的是,屋内井然有序,书架纤尘不染,显然有人住在这里。可是,这人去了哪里呢?莫非他只利用那些矮松,就能荡出千百丈高的崖外?
“泰平突遭意外,不承想坠落天子峰谷底,打扰了前辈清静,还望前辈不要怪罪。”泰平走出房间,朗声道。
无人回应,只有白鹤淡淡地鸣叫,算是对泰平聊作回应。
“前辈莫非生气了?千错万错都是泰平的错,还望前辈现身,也好让晚辈请教一二。”泰平续道。
周遭一片沉默。
泰平无可奈何,坐在房子外的流水边。流水映照着泰平的面容,也映照着他手中的黑白剑。
时至此刻,泰平才意识到,要好好看看黑白剑。他将黑白剑平端,放在双膝之上,轻轻地抚摸剑身,好像抚摸爱侣一样。
黑石正反两面刻着“混沌天地”与“古往今来”,白石正反两面则是“宇宙浮沉”与“心游天外”。字迹刻得极深,绝非刀斧所雕,有一种龙飞凤舞的霸气,可见运力者的功力之强。
泰平轻轻地摸着那字迹,在心底反复默念,似乎有了一种领悟。黑白剑的剑气平和许多,那寒气似乎都被吸入泰平体内,令他感到心境如同浩瀚的大海般广阔。
莫非这四句话就是混沌剑法?难道黄辕大帝升入天庭后,真的神游到天外的宇宙之中?一念及此,泰平不免心池摇荡。他仰望天外,长啸一声,谷中回声经久不息。
恰在此时,泰平看到“混沌谷”三字下方的绿林有金影一闪,一只金色的大猴子轻轻几跃,蹿到那长了矮松的崖壁下。金猴吱吱地叫个不停,不时地朝他搔首弄姿。泰平见状,背起黑白剑,向金猴追过去。
金猴见泰平到了近前,猛地纵上一株矮松,快如闪电般地向上飞奔,好像一位绝顶高手似的。泰平不甘示弱,提气纵身,飞鸟般在矮松间跳来跳去,紧紧地追赶着金猴。
一人一猴越纵越高,渐渐抵近那崖顶。靠近崖顶最近的一棵矮松,相距也有三十余丈,再无一物可以借力。那金猴借势飞纵,身子蜷缩成一个球,如同一枚金石弹射而出,竟跃出了近三十丈,距离崖顶只有数丈之遥。
然而,金猴再无余力向上,身子猛地打开,四爪轻点岩壁,落向另一列矮松,继而飞奔下去,转瞬之间无影无踪。
难道金猴在点拨我?泰平想到此处,运力于双脚,猛地向上弹射,身子也蜷缩成一个球,飞向崖顶。他飞了足有三十丈高,内力几近耗尽,仍距崖顶有一步之遥。
电光火石之间,泰平将黑白剑点在岩壁上,用尽最后一口气,再次腾跃而起,如同大鸟一样落在崖上。满天的星斗闪烁,仿佛在为泰平鼓掌,浮云环绕着他,好似替他披上白色霞衣。
泰平向谷底望去,依稀看到那房子如同蚂蚁。金猴的叫声断断续续传入泰平的耳中,他感到无比地激动。
“多谢前辈!”泰平跪在崖顶上,真诚地磕了三个头。随后,泰平站起身来,仰望夜空,长啸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