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泰平与冷元各自手举火把,在黑暗的密道中前行,好像两个不知疲倦的朝圣者,走向天子峰主峰的天子洞。真的有传说中的混沌剑法与黑白剑吗?我会作为变天者主宰亚夏沉浮吗?泰平不知道。
有时候,人总是因为思索而苦恼,因为思索受到拖累,更因为思索变得神经兮兮。可是,人若是没有了思索,岂非如同石头一样,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泰平明白,无论有没有混沌剑法与黑白剑,他都要走下去。正因如此,他跟着冷元默默地走,走得越来越坚定了。
密道起起伏伏,叉路口极多,如同蚂蚁巢穴,却一直是向上攀登的。石壁湿滑,高处不过丈余,低处只能弯腰而行。他们不知走了多久,泰平竟似乎听到松涛声,也听到了鸟儿鸣叫的声音。
莫非要到了吗?泰平正在思索之时,冷元却停下了脚步,转身面对泰平。
“就要到通向天子洞的叉道口了。”冷元说道。
“我感觉咱们走了足足有一个时辰了。”
“人在黑暗之中,往往会对时间模糊的,我们只走了半个时辰而已。”
“冷前辈真是厉害。”泰平赞叹道。
“你该知道,异人堂的异人各有奇异,否则我凭什么入堂呢?”
“前辈自然是目力过人了。”
“我最大的本事,就是在黑暗中辨别方向,否则怎么能一直感应到天子峰主峰阳坡的方位呢?”
“为了引领泰平到天子峰,前辈一定花了不少心思。”泰平感叹道。
“所以,我现在想问问你:你有决心同亚夏堂斗吗?你坚信自己的使命是为了亚夏族人吗?”
“当然。”泰平坚定地回答道。
“纵然天子峰天子洞外是龙潭虎穴,你也无怨无恨?”
“矢志不渝。”
“好,好,好。”冷元说罢,点了点头。
冷元转过身,脚步走得更加坚定了。泰平紧紧相随,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仿佛真的将要面临生死抉择似的。
两个人走了片刻,前方出现了叉道,分别通向左右。冷元选择右边的叉道走,领着泰平继续前行。他们又走了一会儿,前方却没有路了,好像进入了死胡同。
泰平向四下打量,看不到什么机关。他正在狐疑之时,冷元用手抓着石壁的一块石头,轻轻地转动了几下,一道石门轰隆隆地开启。
石门后方,仍是一条密道,却非常开阔,刀劈斧凿的痕迹明显。冷元与泰平走入密道,缓缓地前行。密道高达数丈,非常干燥,令人非常舒服。
泰平向两侧打量,不由得心生感慨。密道两侧石壁上刻着不少壁画,多是传说中的故事。泰平扫了一眼,看到七子屠龙的传说,亦有黄辕大帝与蚩天大帝的亚龙峰决战。除此之外,壁画上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神兽。
“这是天子洞的后洞壁画,乃是许多能工巧匠的啼血之作。”冷元一边向前走,一边介绍道。
“的确与众不同。”
两个人没有停下脚步,走过了一百余丈的密道,绕过一道厚厚的石壁,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的石洞,占地面积足有十余亩地,最高处达到五十余丈,顶部有一个大大的天然石窗。石洞呈圆形,好似一个倒扣的大锅。靠近石窗的地方有些凸岩,上面长着绿树与花草,都在努力向石窗露光处生长。
石窗下方垂了不少绿色藤蔓,长得极为茂盛,好像绿色的雨幕一样,又似垂下来的绿色吊篮。一些五颜六色的鸟儿飞来飞去,如同小小的精灵一样,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宛若欢迎两位来客。
在石洞岩壁十丈高的位置处,有人工雕刻的二十四个石像,头部被藤蔓遮住,若隐若现,极具神秘感。
泰平身不由己,慢慢地绕着石洞转了一圈。那些石像高达十五丈,千姿百态,或立或坐,或伏或卧,或笑或吼,或拧眉瞪眼,或抬头仰望,或显得极为洒脱,或显得甚是霸道,真是不一而足。
石窗的正下方,有一个默然静坐的石像,高度达到二十丈,几乎看不出任何人工痕迹。石像有四个面庞,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方,显得从容、淡定而又霸气十足。
泰平与冷元转到石像正面,仰头看着那石像的面庞。石像的面部棱角很分明,彰显出坚毅的性格,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蕴含着无穷力量。
他们的身后对着石洞的洞门,透射进来的光线忽明忽暗,使得石像面容变化无常。洞门很开阔,高达二十丈,宽亦有十丈,两尊石狮守在门口,正对着东方作势欲扑。
“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泰平赞叹道。
“是啊!人只是历史的尘埃,只有神迹能够与天地同在。”冷元幽幽地说道,眼中似乎有了泪水。
“实在无法想象,这是多么厉害的匠人雕刻出来的。”
“元世纪中期,匠人堂出了一位最有名的匠人,便是名扬后世的‘鬼匠’江夜长。江夜长的剑道不俗,已经达到剑尊级别,雕刻技艺更是出神入化,被庄帝极为看重。在天子洞创造雕像神迹后,江夜长心血耗尽,回到廊中区乌啼镇老家,隐居在满江江畔的乌啼川终老。”
“可叹啊!”
“泰平知道雕刻在石壁上的石像都是谁吗?”
“追随黄辕大帝的十二贤者与十二骑士吧!”泰平淡然道。
“没错。十二贤者各具神能,陪伴黄辕大帝东征蚩天大帝,将南方野蛮的半人神击溃,最终获封神榜,同黄辕大帝一起升入天庭。十二骑士则是战功彪炳,转战亚夏大陆各地,替黄辕大帝镇守一方。”
“他们都是伟大的人物。那么,这洞中巨大的四面雕像,就是传说中的黄辕大帝?”泰平问道。
“是啊!”
“黄辕大帝的四面代表什么?”
“世人的解释有很多种,可以说不一而足,但冷元更相信庄乙的说法:正义、力量、信仰与欲望。”
“庄乙是谁?”
“他是一代伟主庄帝的后人,曾经在昭阳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甘心一世平凡,抛却万千家财加入了预言堂。”
“冷前辈对庄乙很是推崇啊!”
“是啊!他只有十岁的时候,便自悟了颇为灵妙的剑法,道出许多与众不同的箴言,在帝都名气极大,甚至放眼亚夏中土,也未必有如此出色的人。”
“也就是说,他本有机会成为一位剑客或箴言师,却成为了预言堂的预言师。”
“而且他是最有潜力与天赋的预言师。”冷元赞叹道。
“我为什么没有听说过呢?”
“他为人极其低调,一直追随预言堂的大预言师史梅公,世人鲜少见过其真容。”
“史梅公?据我所知,史梅公是襄皇的哥哥,追随他的人很多,而且都是成名极久的人物。”
“没错。我听说,史梅公虽为大预言师,身上却有侠义之风,剑术已经出神入化,达至剑帝级别了。若非如此,史梅公也不可能运用内力,参悟出预言水晶球的奥妙。”
“什么?史梅公能够参悟预言水晶球的奥妙?预言水晶球不是在雪国才能发挥威力吗?”
“史老掌管预言堂镇堂之宝预言本册,自然能够参悟水晶球的奥妙。至于预言水晶球的威力,谁说一定要在雪国呢?”冷元笑道。
“可是据我所知,史梅公是一个对权力欲望很重的人,曾经帮助昭皇除掉亲哥哥襄皇。”
“那是有人诬陷他。”
“他与亚夏堂藕断丝连,难道也是被人诬陷吗?”
“一个长年守在鬼城中的人,一个双目失明的大预言师,难道会贪图无上的权力,与亚夏堂联手称霸武林?”
“可是,周默大隐的弟子林闻说,史梅公支持项公啊!”
“怎么会呢?为了对抗亚夏堂的项公,史梅公亲赴壁上峰,主持刀剑圣会的开坛仪式,还宣布要在帮助亚夏变天者,在亚龙峰重启刀剑神殿。正是由于他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八大堂才合并起来的。”
“莫非林闻所言有假?或者项公不想受史梅公的控制?不过,泰平隐隐之间觉得,史梅公作为盲眼预言师参与此事,显得有点奇怪和不可思议。”泰平说完,眼睛看着冷元。
“你可能对史梅公有误解吧!”
“也许吧!对了,我在鬼城中见到的盲眼预言师,究竟是史梅公还是伍瘦石呢?”
“为了防备预言本册被盗,他们会交替出现吧!”
“庄乙陪史梅公到壁上峰了吗?”
“没有。现在我们不要讨论史梅公了,关键是找到混沌剑法与黑白剑。”
“天子洞内空空如也,不可能有藏着混沌剑法的地方啊!”
“我们先到洞外看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