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应与辐射效应有所不同。辐射效应于三大意识而言,主要建立于显意识潜意识。投射效应主要建立于思维意识。触景生情则主要建立于两者之间,其含投射效应与辐射效应两种模式,但又不同于两者。
触景生情,既可于相应情景经由五识触动辐射效应,以此诱发显意识潜意识相互影响,反馈于思维意识,也可为思维意识诱发显意识潜意识相互影响,以致潜意识信息再次经由显意识反馈于思维意识。
投射效应主要建立于思维意识。其以思维意识诱发显意识潜意识相互影响现象,如同杯弓蛇影无限放大,以此诱发个体由某件事物形成的思维意识,从而面对其他雷同事件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例如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于投射效应中以思维认知模式成了中国人眼中的坏人。如此现象,既使面对日本好人,往往也难生好感,以致影响客观认知以及情绪行为。再如一个孩子于陌生环境认识一个好人,会以此为向标,以思维意识认知模式认为如此环境中都是好人,从而更容易与人建立良性互动,影响情绪行为以及客观认知。
辐射效应主要建立于显意识体验,以此诱发潜意识原有信息,形成相应显意识潜意识互动,从而影响思维意识。比如孩子于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他会觉得这个世界都是好人,由此以显意识调动潜意识相应信息,从而反馈于思维意识形成相应认知,以此模式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再如孩子于陌生环境体验到一个陌生人的善意,由此觉得此环境中都是好人,从而以显意识体验调动潜意识相应信息,以此模式反馈于思维意识形成相应的认知,从而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行为。如此现象,反过来而言,思维正负认知,显意识正负体验,乃至潜意识正负信息,同样的道理,以此作用于个体。
至于触景生情,其主要以三种模式发挥效用。一为思维认知,个体置身相应情景,由过去思维意识记忆诱发雷同显意识体验,从而由显意识诱发潜意识原有信息,表现出具有思维意识认知性情绪行为。二为由五识直接形成显意识体验。其为个体置身相应情景,由实际显意识体验唤醒遗忘于潜意识信息,从而表现出似曾熟悉的情绪行为。三为个体置身相应情景,经由五识触动潜意识原有信息,由此诱发显意识体验,从而表现出具有莫名性的情绪行为。
投射效应,辐射效应,触景生情效应,于个体成长环境而言,个体与未来世界主要由成长环境为基础,以此于投射效应认知世界,辐射效应感知世界,触景生情效应探索世界。
如果以此而论,幼年环境,父母性格行为,于孩子而言,尤为重要。其主要以三大意识正负模式,三大意识演变模式为核心,于三大辐射效应作用于孩子的一生。换言之,以心理意识而言,孩子为环境与父母的产物,乃至命运正负演变之缩影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