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联疗法,建立于生理为心理意识生成器原理,主要以中医调理生理机能为基础的心理康复塑造体系。其以生理为前提,具有身心双重性,普遍性,针对性,整体性,不仅适用于自闭症或心理精神问题儿童,同样适用于其他群体心理精神问题康复塑造。
中医五联疗法于自闭症而言,其迅速强效机制主要建立于家长,其次为专业人员,以其对个体充分了解为前提,从而根据个体实际情况以病相找病因,以病因找规律,以此原则,制定针对性个体方案。
整个康复塑造过程,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以直接抚养人为单元,针对个体以生活模式进行康复塑造。换言之,建立于对个体充分了解为基础,给予个体提供与其匹配之成长环境。雷同换种方式带孩子,以此提高质量带孩子,简化康复塑造复杂繁琐过程,以此达到生活化自然化康复塑造模式。
中医五联疗法于中医而言,主要围绕疾病与亚健康提升生理功能,以此提高心理意识发展。具体操作主要以中医药方,中医药食同源理论制定饮食,中医情志疗法。此疗法以心理意识而言,主要围绕三大意识生成原理,利用三大意识生成原理,从而建立于自然模式辩证模式为一体的康复塑造体系。
整体而论,中医五联疗法主要建立于生理,环境,三大意识,以此五位一体为原则,立足众法所长,主要以三大意识与生理环境彼此相生相克相旺相晦为核心基础,从而制定针对性个体化康复塑造方案,以此达到迅速有效标本兼治为目的的自然康复塑造模式。
其基本理论,主要建立于五识与环境互动为源头,以此递进迂回形成显意识,潜意识,思维意识。其次为生理差异为基本准则,主要以生理五识体系与环境围绕心理三大意识而成的身心双重疗法。
中医五联疗法核心理念,于心理精神康复塑造而言,主要以个体成长背景与生理差异为前提,从而以潜意识分析为靶向进行康复塑造。
中医五联疗法基本原则。任何类型自闭症,首先皆需确诊五识触受体验。从中发现个体差异,寻找敏锐点,迟钝点,变异,病理。以此及时切断诱发源,调整环境,寻因确诊设定方案。敏锐性主要调整环境,给予刺激点保护,淡化,消弱,显意识体验。迟钝性,主要以调整环境,主要给予保护,给予迟钝点强化,刺激。变异性主要以调整环境,给予心理疗法,其次进行尝试性改变塑造先天性生理定势。病理性主要以调整环境,以康复生理疾病为前提,同时给予心理疗法。
中医五联疗法于生理差异而言,首要寻找生理差异点以及病理问题,从而及时切断诱发源,以此为前提,进行针对康复塑造。于成长环境而言,主要了解直接养育者性格以及生活习惯。以此全面了解个体三大意识形成以及三大意识状态,从而以此了解个体身心症状背后成因,以此为寻因确诊模式进行设定针对性康复塑造方案。
中医五联疗法实际操作,于生理而言,主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于心理意识康复塑造而言,主要涉及地板时光,丹佛模式,心理疗法,催眠疗法,中医情志疗法,以及潜意识分析。
其中心理疗法,主要以显意识体验为中心,以此康复塑造潜意识,培养思维意识。催眠疗法主要以潜意识为中心,以此生成显意识,培养思维意识。中医情志疗法,主要以生理脏腑理论为基础,以此影响乃至心理意识康复塑造。潜意识分析,主要为心理分析工具,以此寻因确诊设定康复塑造方案。
整个操作过程,主要以围绕显意识为核心,以地板丹佛,以及类似模式为显意识切入点。以催眠原理为潜意识切入点,以ABA为思维意识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ABA不适合心智未熟的孩子,只能以辅助手段而行之。
中医五联康复塑造疗法,主要以此模式为三大意识切入点,围绕显意识体验,利用个体原有兴趣欲望为支点,进行培养激发更多兴趣欲望,以此模式以投射,辐射,嫁接原理为核心,从而以转移,转化,替代,植入,干扰,强化,消弱等手段,递接式介入个体心理三大意识层次,从而由完善心理意识精神体系,康复塑造身心双重体系。
中医五联疗法,整个康复塑造过程,主要涉及社会环境,家庭,康复人员,饮食,生理,心理,催眠,中医,西医等方面。实施过程主要以中医辅助生理,以三大意识为切入点,以潜意识分析为工具,以地板丹佛切入显意识,以催眠原理切入潜意识,其次辅以ABA切入思维意识,从而以显意识为核心生成塑造潜意识思维意识,以此形成正面积极自主自发之情绪认知行为。
目前自闭症疗法众多。中国主要以地板时光,丹佛模式,ABA等为具有代表性康复体系。此三种体系于中医五联疗法而言,其中地板时光丹佛模式,为中医五联疗法主要操作工具,其次辅以ABA。因此有必要在此概论,以供参考。
1:地板时光。地板时光创始人,儿童精神病学家士丹利.格林斯潘,曾因自闭症康复贡献突出,荣获美国精神病学会最高荣誉奖。多年以来,他创建的地板时光为美国自闭症干预主流技术之一。其基本理论以及实施方案,主要以引导和强化个体显意识体验为发展方向,以及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为主要干预背景。其强调个体情感体验,以此基础培养个体主动性,想象力,以及培养其他欲望与需求,以此提升激发个体自主性能动性综合能力。其实际操作,主要以家庭环境,父母儿童,以共同参与创造为活动中心。以此建立于个体感知基础,加以引导强化,从而提高或恢复儿童预期能力与其他方面发展。根据地板时光实践显示,以此干预个体皆曾有过不同程度恢复与发展。其中部分重度患者以此干预,很多方面也有显著进步发展。
地板时光于中医五联疗法而言,主要以显意识为切入点,符合以显意识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自然疗法,以及潜移默化与催眠原理。
2:丹佛模式。丹佛早期干预模式为美国加州大学MIND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Sally Rogers和孤独症之声的首席科学Geraldine Dawson共同开发。该模式建立于丹佛模式DM,关键反应训PRT和行为分析ABA的理论基础上,融合了主要以社交为原则的康复模式。丹佛模式以其原有基础,融入地板时光感受体验理论,以及ABA行为疗法。丹佛模式主要为以儿童原有兴趣点为基点,于其自身和其它理论支持下进行深入激发,提高,唤醒,以此期获各种能力提升发展。
丹佛模式于五联疗法而言,同样主要以显意识为切入点,建立于个体原有正面基础,从而以显意识为中心,辅以ABA介入三大意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ABA主要以思维意识为切入点,对于心智未熟孩子慎用。
3:ABA模式。ABA创始人为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洛瓦斯Ivar Lovaas博士所创立。其理论主要以单一化为前题,通过把个体已掌握多种单一化行为以递接式链接,以此达到个体拥有更高级与多样化行为模式。然后逐步运用于语言,模仿,游戏技巧,社会交往等方面。此法主要以目标分解,目标强化,以强化物诱导为基本康复原则。其中目标分解,主要为根据个体每个基础能力,分简为更更简单易学模式为基础,以此训练引导个体对此行为初步理解与认知,然后再以此为基础,以递进模式建立连环行为,以此模式扩大基础提高个体高水平。ABA实际操作,主要由个体通过指令,强化物,以康复人员为辅助,完成每一个回合,加以强化运用,以此实现康复目标。
然而,纵观ABA其具有的奖罚性,机械性,强迫性,以及分解组合性,虽然适合心智成熟群体之训练,但以心理意识而言,于心智未熟或残缺儿童来说,则如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害多益少,得不偿失。因为以心理意识形成原理而论,针对自闭症或心智不健儿童群体而言,ABA行为疗法易造成及强化机械性行为认知,不但难以学以致用,且容易强化与形成人格分裂,意识分裂,乃至导致精神分裂之潜在隐患,而如此问题,很多自闭症孩子本已存在,结果不言而喻。更可悲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机构乃至康复人员,实际操作中虽知ABA于自闭症利弊,但由于利益驱使,则扬长避短,故而为之!
如果以心理意识形成原理而论,以其操作而言,ABA其主要以思维模式为切入点,以思维认知形成显意识潜意识,从而以潜意识驱动显意识反馈思维意识,以此模式形成相应情绪行为乃至认知。如此模式,更具备心智成熟群体,因为此类群体已经具备成熟思维意识。但对自闭症孩子而言,自闭症主要表现为心智问题,其结果可想而知。以此而论,ABA于中医五联疗法而言,只能以此化为自然行为认知模式以辅之,而不能以其主而用之。
更多详情可参考《地板时光》《丹佛早期干预模式》以及《心理医生的故事》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