舛啓国并不大,快马自边境到京都东洛也不过就用了两日的时间。尽管公孙洵始终心绪不佳,但这一路上却仍旧注意到了舛啓的不同寻常。
过去,舛啓对于公孙洵来说不过只是一个邻国的代号而已,在公孙洵眼中舛啓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国就只会在各国争端中顺应强势的一方,本质上和墙头草没什么区别。可当公孙洵真的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却发现自己曾经的想法或许是错的。
从边境到东洛,一路走来,公孙洵看到的都是采摘药材的勤劳百姓,他们互帮互助,邻里乃至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无比和睦友善的,而这一点,公孙洵在南陈不曾见过,在北齐也未曾有过。或许是因为常年的战乱,南陈和北齐的百姓都习惯于明哲保身,对于那些外来的异乡人,他们往往都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即便是遇到身处困境之人,也极少有人愿意伸出援手。不为别的,只是怕管了不该管的闲事,伤及自身。
而舛啓却不一样,一路走来,公孙洵只觉舛啓百姓个个待人客气,甚至每每停下休息都会遇到热情健谈的老乡。而梁岼及其属下更是不曾对任何人耍官威,他们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像……
公孙洵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朋友”二字。公孙洵不禁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上位者又怎么可能与百姓成为朋友?公孙洵有些不解,于是在一次休整后忍不住对梁岼问道:“舅舅,那些百姓明明知道你们是官,却又为何不怕呢?”
“怕?为何要怕?”梁岼一脸笑意地看向公孙洵,眼底的宠溺是长辈对小辈仅有的。
“是啊,为何要怕。若为官者一心关爱百姓,百姓一心爱戴上位者,便也就不存在惧怕了。”公孙洵自嘲一笑,好像这么浅显的道理他现在才想通实在是件很愚蠢的事一样。
梁岼看穿了公孙洵的心思,不禁开口问道:“是不是与你在南陈所见截然不同?”
公孙洵点点头,目光又落在远处采药的百姓身上。
“洵儿,你自幼没有生活在舛啓,所以不懂。舛啓不过是偏安一隅的边陲小国,我们人口不多,土地也不广,就连百姓糊口的粮食一年到头也大多是不够用的。好在我们不穷,药材遍地都是,只要不是灾年,向各国购买便是。但这些年其他各国相继改朝换代,一时间四国动乱,这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可是孩子,咱们舛啓啊,自建国以来,坚定不移守着的便是‘家’,而不是‘国’。家人之间不会互相嫌弃,更不会狠心抛弃。舛啓的历代君王都在坚守着这个信念。在舛啓也并非没有为奸作恶的官,但自你外公涉政时,便赋予了百姓一个权利,若遇极端不公之事,可鸣皇宫前的天听鼓,直达圣听。虽然你外公已还政陛下,但新帝仁德,依旧将这规矩沿袭下来,民可以轻易告官,你们我们这些上位者谁能不战战兢兢?即便想要作奸犯科,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脑袋结实不结实不是?”
一提起舛啓的治理,梁岼顿时神采奕奕,公孙洵看得出,梁岼对穆淳远的敬佩的的确确是发自真心的。
“外公真的很厉害。”公孙洵由衷地赞誉道。
“那是自然,别看老头子平日凶得很,可他绝对当得起贤王二字。”
公孙洵与梁岼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聊,看起来倒当真像极了一对亲舅甥。
一行人大约申时三刻才抵达坐落在东洛的摄政王府。因梁岼早已飞鸽传书回来,故而老摄政王穆淳远一早就命人准备好了接风宴,自己则等在王府外翘首以盼。
当穆淳远看到梁岼和公孙洵的身影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了下来。
“这老头,还怕我把他外孙弄丢了不成。”梁岼远远看到穆淳远站在门外的样子又是气恼又是心疼,他翻身下马,疾行至穆淳远面前,公孙洵亦紧跟其后。
“我说义父啊,外面这般冷,您就不能老老实实在府内等着?”梁岼口中虽是责怪,一双手却已恭恭敬敬地扶住穆淳远。岂料穆淳远半点也不买账,他一把推开梁岼,上前两步扶住正要下跪行礼的公孙洵,激动地说道:“傻孩子,跪什么跪?回来就好,家里没有那么多规矩。”
梁岼叹息一声,一脸无奈地笑了笑,“您这可太偏心了,有了外孙便不理儿子了。”
“你都多大的人了,还和孩子争宠,臊不臊得慌。”穆淳远白了梁岼一眼,而后又喜气洋洋地拉着公孙洵的手向王府内走去。
穆淳远虽曾身居摄政王高位,可王府内的一应布置却是十分简单。几个院中最多的便是药铺,虽然眼下是冬日,可王府内的药铺中却还有许多说不清名字的草药长得十分茂盛。
童颜一进王府,双眼简直都快用不过来了。这里有太多名贵的草药了,甚至有许多她也只是从书上见过。
“怎么?丫头,本王这药铺不错吧。”穆淳远一见童颜那副样子便就忍不住得意起来,那神气活现的样子就和小孩子一样。
“丫头,你看那株。”穆淳远指着东侧花圃中一株小草,得意地说道:“那是我最新培育的月苋草,别看那株小草不起眼,那小家伙呀……”穆淳远话未说完,梁岼便上前一步抢白道:“我说义父啊,洵儿这一路定是疲累至极,您那些花花草草日后有的是机会给他们显摆,再不进去用膳,黄花菜都要凉了。”
听梁岼如此说,穆淳远一拍额头,“对对对,是我老糊涂了,你舅舅说得对,咱们先进去吃饭。”穆淳远一边拉着公孙洵的手往内殿走,一边还不忘回头对童颜承诺道:“丫头,明日本王再带你好好瞧瞧。”穆淳远擅长医术与毒术,他如今年事已高,膝下却无传承衣钵之人,看到童颜这样有天赋的孩子自是心中高兴。
众人进入王府正殿,一众下人早已满心期待地等候许久。大家见老王爷一路拉着一位少年的手,便知那俊朗的白衣少年定是小王爷无疑了。
“见过小王爷。”为首的刘管家率先俯身施礼,紧接着王府的所有下人皆俯身行拜礼。
“大家不必如此多礼。你们都是外公身边的人,既是外公信赖的,便也都是我的家人。”公孙洵上前扶起为首的刘管家,二人相视一笑,余下众人也纷纷直起身,眼中的好奇、担忧与猜测也尽数变为喜乐与欣慰。
穆淳远见公孙洵如此,脸上也不禁浮起一丝自豪与满足。
“好了,入座吧。”穆淳远一摆手,众人便依照顺序依次入座,王府下人各司其职,接风宴也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