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血战昆仑关(三)
书名:国共征战之联手抗日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3163字 发布时间:2024-03-07

界首被攻克后,日军昆仑关主阵地已在国 军俯视之下,虽然九塘日军步兵42联队主力此时也正好突破阻击进入了昆仑关主阵地,与步兵21联队残余部队汇合在一起,然而已经晚了,攻克界首高地以后,日军步兵21旅团被国 军完全包围在昆仑关。

在五塘和八塘,国 军的阻援部队虽然伤亡严重,但依然坚守住了阵地,台 湾旅团的援军一时无法到达昆仑关,国 军最高统帅部下达命令,乘此良机拿下昆仑关,全歼日军步兵21旅团。12月29日攻克界首当天,第5军命令新22师对昆仑关主阵地发动总攻。由于界首被国 军攻占,国 军居高临下,机枪迫击炮打发挥了最大效能,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攻击昆仑关主阵地的难度。

但昆仑关地形特殊,昆仑关所在的昆仑山被称为“昆仑台地”,虽然海拔仅有300多米,但由于这里地势险要、河川纵横、道路狭窄,不适宜大规模作战,所以虽然取得了界首,国 军攻打昆仑关也并不容易。坂田元一率领步兵42联队主力进入昆仑关时,界首正好失守,坂田元一在昆仑关主阵地与三木汇合后,清点了日军的兵力与物资,发觉日军已经山穷水尽了,无论21联队还是42联队兵员都已不多,在昆仑关主阵地,日军步兵21旅团经过激战只剩下3000多士兵了,而且已经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坂田元一下令:破损无弹军器一律拆散就地掩埋。军械不足就削制竹刀竹枪,为帝国战至最后一刻。

12月29日中午,国 军发动了总攻,日军拼死抵抗,没有枪械的日军拿着竹枪或刺刀组成肉搏队,埋伏在山上草丛里,等国 军士兵靠近后突然跳出,近距离发动肉搏战,还有子弹的日军则组成狙击小组专放冷枪狙击国 军,还有一些日军倒地装死拿着手榴弹或刺刀等着国 军上来突然就蹦出来拼命,整个昆仑关没了大规模的枪战炮战,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日军发动的零星肉搏战或自 杀爆炸战。日军困兽犹斗之顽强令人惊奇,由于日军刺杀技术比国 军强,在这些零零星星却又连绵不断的肉搏战中,国 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国 军并未被日军这种抵抗吓倒,前仆后继猛烈攻击,枪械施展不开就用棍棒大刀与日军拼命。

1939年12月30日,新编第22师邓军林团胜利攻克昆仑关,但不久又被日军夺回。紧接着又被荣1师攻占昆仑关北侧,但日军仍顽强守卫这高地的南侧。12月31日,日军步兵21旅团代理旅团长坂田元一大佐自 杀,步兵21旅团的旅团旗烧毁。步兵第21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领几十名日军拿着军刀竹枪埋伏在草丛里,与一股搜山的国 军展开肉搏战,最后全部被刺死打死。

1940年1月1日,日军飞机对昆仑关界首高地北侧狂轰滥炸,步兵大举进攻。荣一师守卫高地的一个团加一个营战至仅剩百余人,但仍坚守阵地。当天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抵达八塘,今村均命令及川少将接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任前线总指挥。第5军第三次攻克昆仑关北侧,并歼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接着计划向南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第21旅团的剩余部队、台 湾混成旅团的第一、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第5军向南宁方向继续进攻的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间的441高地打响。

1月2日天刚亮,荣一师全部残余兵力反 攻昆仑关界首高地南侧,激战一整天,毫无进展,双方仍旧维持原有阵地。1月3日,杜聿明调集200师主力和新22师一部协同荣一师继续战斗,战况更为惨烈,双方死伤都极为惨重。

到了晚上,残余日军抵挡不住国 军的进攻,败退到九塘,昆仑关中期战役结束。包围圈内日军步兵21旅团基本全部被歼灭,除在被包围圈外与先前在增援昆仑关战斗中负伤后送的以外,只有少数日军化整为零跑出包围圈,被包围圈外的台 湾旅团和九塘留守部队收容。

1月4日,荣一师因伤亡惨重,奉命撤出战斗,部队转移到思陇休整。第5军继续进攻。而败退九塘的日军也奉及川源七命令于4日清晨放弃九塘,撤退到八塘固守。国 军新编第22师进驻九塘。

1月7日,今村均急于亲自上阵,以第5师团全力为第21旅团报仇,打算与中国 军队做最后决战,21军军长安藤利吉命令其固守南宁待援:“波集团(第21军)企图将有力兵团调至南宁,歼灭聚集于南宁方面的敌军。第5师团仍应确保南宁及附近要地,以利转用兵团之挺进。”

从7日开始,调往桂南的久纳诚一第18师团、樱田武近卫混成旅团共15000人从广州上船。日本军部被中国 军队的攻势震撼,曾派大本营参谋次长泽田茂从东京赶到广州;并派南支那方面军副参谋长佐滕贤了、作战主任藤原五,陪同日军参谋本部作战主任荒尾兴功、中国派遣军副参谋长铃木宗作等到达南宁,但未能改变第21旅团的失败命运。

1月10日,蒋中正亲临迁江,与白崇禧、陈诚、张发奎、徐庭瑶、林蔚等讨论下一步作战计划。白崇禧提议:乘敌新败,援军未到,集结到广西的中央军李延年第2军、甘丽初第6军、姚纯第36军、傅仲芳第99军会同第5军等部队,发动攻势,一举收复南宁。

同一天,日本第21军制定《宾阳会战指导方案》,定于1月下旬在以宾阳以南地区决战。

1月11日,正当白崇禧发布部署命令准备开战时,返回柳州的蒋中正致白崇禧一封信,推翻头一天会议上的决定,不准备再把第5军投进去。白崇禧也不愿把从各地调来的桂军拿去硬拼,而其他地方军队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愿意充当炮灰,这样白崇禧只好发出改变作战部署的新命令,全部进入固守状态。蒋中正朝令夕改不仅浇了白崇禧等人的一头冷水,也给日本方面赢得时间从容部署直至发动反 攻的时间。

从1月7日开始,日军第十八师团与近卫混成旅团计一万五千人,从广州开赴桂南。1月14日,日军增援部队在南宁周围完成了集结。1月23日,日军第21军军长安藤利吉从广州亲临南宁,下达了对中国 军队反 攻的命令。

关于蒋中正突然改变命令的做法造成的恶果,学者钱文军有如下记述:“如果执行1月10日乘胜攻击的部署,日军是不可能完成反 攻准备的。老蒋干预下级的部署,其后果可见一斑。”

就在这关键时刻,蒋中正又作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学者钱文军记述:“他恰恰在日军开始总攻这天,命令第四战区长官张发奎接替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蒋中正临阵换帅犯了兵家之大忌,结果中国 军队在日军的反 攻之下全线崩溃。”

战后,柳州检讨会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自责宾阳作战中督率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政治部长陈诚自责宾阳作战中指导无方,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1月12日,第5军进攻八塘仍毫无进展,而第5军在经过苦战之后,伤亡特别巨大,又加上人员疲惫,已经不适合战斗,于是奉命转移到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攻击任务移交给姚纯的第36军接替。这样,国 军第5军正式退出战斗序列。

日军把第5师团、近卫混成旅团、台 湾混成旅团组合成为第22军,由原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担任军司令官,而该师团则调回广州。于广州新设立华南方面军司令部,安藤利吉任司令官。因为兵力有限,第22军放弃许多地方,仅由第5师团占领南宁和附近十公里地带;近卫混成旅占领邕江南岸;台 湾混成旅占领邕钦公路各要点。

2月22日,蒋中正主持检讨会,奖功罚过。此外,蒋中正还宣布:桂林行营不再指挥各部队,按战斗序列归第四战区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部由韶关迁移到柳州。

1940年2月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宣布:“当前已无反 攻南宁的必要。”整个桂南战役到此结束。

桂南战役是中国 军队对日军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正面攻击战,这次会战重挫日军王牌第5师团,给其第21旅团以歼灭性打击,击毙其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大佐及以下官兵4700多人,极大地振奋了中国 军民抗 日战争必胜的信念和军队的士气。

指挥作战的200师师长、抗 日名将戴安澜于夺回昆仑关的当天口占一绝:

“仙女山头竖将旗,南来顽寇尽披靡。等闲试向云端望,倩影翩翩舞绣衣。”

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于1940年早春赴昆仑关慰问,当即写了《咏昆仑关之战》一诗:

“一树桃花惨淡红,雄关阻塞驿楼空。倭师几处留残垒,汉帜依然卷大风。仙女山头奇石耸,牡丹岭上阵云浓。莫云南向输形势,枢相当年立战功”。

诗人姚伯麟于1939年的纪事诗《南宁战中夺昆仑》:

“掩败饰非湘战经,残军犯桂窥南宁。昆仑夺得如元夜,自古将军忆狄青。”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