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郅结婚了。
小老张并未出席婚礼,他带队到前线和白军激战去了!
老郅洞房花烛的次日,消息传来——
战斗最激烈吃紧的时候,小老张抱了机枪冲锋,带领战士们取得了战斗胜利!
而他负了重伤,还没等抬下阵地就牺牲了!
老郅的妻子哭肿了眼睛。
老郅想起两位舅哥的音容笑貌,也不停地淌下热泪!
他擦干眼泪,向组织上提出要求:“我上前线去!”
有领导跟他谈话,说:“前线部队的确急需像你这样的有文化的好干部。
不过,另一条战线,我们同样需要可靠的有文化的同志——”
老郅进入了秘密交通线建设队伍。
东南苏区逐步建立起来,交通线也逐步开通。
几年时间里,老郅参与建立了两条交通线。
妻子也成了他的好帮手。
最重要的这条东南苏区通向上海方面的交通线建立之前,两位舅子哥的老战友老容,特地跟他谈了一番。
谈话结果是,老郅带了妻子,在浅沙镇设立了交通联络站。
“不问职位高低,革命的需要就是我的意愿。”
这是老郅和妻子共同的志向。
老郅一直记在心里的,还有舅哥小老张说过的那句。
“赤色党员要像一架水车!”
这会儿情况紧急!
看店里没了客人的时候,老郅对妻子说:“刚才组织同志已经跟我联络上了,确认这里已经被敌人盯上了!
敌人的后门监视哨,应该转到了河沟对面树林里;
前门监视哨,就是斜对面的汤圆摊上突然来的什么小老板。
组织上要我们等通知。
组织上又说了,也让我提个撤退方案。
我想,等组织再跟我们联系的时候,我提出建议——你带孩子去亲戚家。
如果组织上同意,我看你去你的堂姐家比较合适。
你秘密地去,住下来,不要跟外界有什么多的来往。
我这边处理完了,就去找你。
你堂姐那里的情况,我以前就跟总线长老容报告过。
如果有什么意外,必要的时候,他一定会去找你。”
妻子早已经有迎接生死考验的思想准备。
听了老郅的话,她眼圈有些红,咬牙道:“我听你的,听组织的!”
她正想再说什么,又有顾客进店来了。
前面两个顾客又是一对夫妇,第三个顾客却是刚刚来过的那位自己人“山民”同志。
老郅使个眼色。
妻子会意,拉了孩子过去,招呼那一对夫妇,向他们介绍推荐家用瓷器。
“山民”同志放下背篓说:“老板,你这里货挺好,再给我来四个碟子,四只汤匙。和这几个碗一起包好。”
老郅热情地说:“好的先生,您挑好碟子和汤匙。我一定给您包好。
您住的远么,要不要我请人给您送家去?”
“山民”同志说:“不用了。老板你现在店里人手也不多么!”
老郅说:“这一段生意不错,我准备请伙计了。哈哈。”
低声说:“我想了一下,撤退时候,让孩子妈带了孩子先离开,去她堂姐家。
我在这里顶住。
请组织上考虑,如果需要,我坚守到底,绝不动摇!”
他嘴里说话,手上不停,熟练地将“山民”同志拿起的碟子和汤匙用纸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