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征和元年冬日,武帝闲居建章宫,恍惚中见一男子带剑进来,忙喝令左右拿下。左右环集捕拿,并无踪迹,都觉得十分诧异。偏武帝说是明明看见,怒责门吏失察,诛死数人。其实是老眼昏花。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穷索不获。再把都门关住挨户稽查,闹得全城不安。更有待诏北军因为罢市未曾预蓄粮米,又被禁止出入,竟有多人坐在屋内活活饿死。
一连折腾了十几天,也没找出个可疑分子来,汉武帝只好罢休。但他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消失。
恰在这时,京城里又出了一件大事。丞相公孙贺仗着妻子是皇后卫子夫的姐姐,一贯胡作非为。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更加目无法纪,竟挪用国家军事款项1900 万钱,罪行败露后被捕入狱。
为了救儿子一命,公孙贺请求汉武帝让他去捉拿劫富济贫的大侠朱安世,以功抵过。汉武帝同意了。
朱安世是行走江湖的大侠,缉拿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人谈何容易?可是公孙贺调集大批军马,布下天罗地网四出查捕。吏役等本来都认识朱安世。只因他疏财好友,所以暗中用情任他漏网。此次奉了相命无法解免,只好将他拿到。公孙贺与他说明详情,请勿见怪。朱安世却笑了笑——这大概是史上最恐怖的冷笑:“丞相祸及宗矣!”丞相,你的灭族之期到了啊。
于是朱安世在狱中给汉武帝写信,揭发公孙贺与其子公孙敬声的罪行。朱安世说,公孙父子的罪“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公孙敬声有三大罪状:一是和汉武帝之女阳石公主私通;二是在祭祀时指使人诅咒汉武帝;三是在驰道上埋木偶,行“巫蛊”。
上述罪状,第一条只能算是皇室丑闻,因为公孙贺的夫人是卫子夫的姐姐,公孙敬声不过是和自己的表妹乱搞。
后面这两条罪就大了。巫蛊是当时的一种巫术形式,常见方法是用木头削制成仇人的形象,插刺铁针后埋入地下,用恶语诅咒。
汉武帝一向迷信鬼神,听到有人诅咒他,不禁龙颜大怒,立命拿下公孙贺父子,交给杜周去审问。杜周罗织罪名把他们父子杀了。公孙贺为救儿子,把自己的老命也送掉了!
汉武帝毫不叹惜,反而认为杜周办理得宜,丞相遗缺命涿郡太守刘屈牦继任。刘屈牦系武帝兄弟中山王刘胜的儿子。刘胜嗜酒好色,相传有妾百余,儿子也有几百。后来刘备到处说他是中山靖王之后,也就是刘胜数百儿子中其中一个的后代。人家有家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随着刘据一天天长大,汉武帝渐渐发现太子不像自己。
汉武帝心中的太子,应该跟自己一样雄才大略,坚定不移地继承自己的路线,继续开边、兴利、改制、用法,努力建设富强的国家。但刘据却不是这一路人。
每次汉武帝要兴兵远征,太子就出来谏阻,主张用怀柔政策,不要打打杀杀。汉武帝对此有些不满,有一次直接对太子说:“我来操劳这些事情,把轻松安逸的活留给你,难道不好吗?”
武帝每遇出巡,常以政事委付太子,宫内之事委付卫后,许其专决。回时奏闻,并无异说,有时并不过目。武帝用法甚严,群臣多顺其意,遇事务在苛酷。太子素性宽厚,判决事件,大多从轻发落。卫后恐太子办事不合帝意,以致得罪,常戒太子不要擅行轻纵。武帝听说后认为太子判决不错,皇后未免过虑。
到了征和二年(公元前91 年)的夏天,武帝又添了许多病症,更觉得整天心神不宁,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为了养病,他住到甘泉宫中。这天晌午,汉武帝倦倦地靠在床上休息,不一会儿,就发现有许多木偶向他涌来,而且越聚越多,只见前后左右头上脚下奔跑飞腾的全是木偶,密密匝匝地把他围得严严实实,而且个个手握棍棒,口中喊打,汉武帝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正在惶急之间,突然惊醒过来,原来是场恶梦。
这时武帝宠爱的大臣江充进来看望他。汉武帝便向江充诉说梦中情景。江充皱着眉头认真地说:“恐怕有巫师作怪,才搞得皇上龙体欠安。”江充这么一说,汉武帝马上委任他来查办这件事。
江充奉行严刑峻法,素来受到汉武帝的赏识。
在赵国的时候,江充曾向汉武帝告发赵国太子刘丹与其同胞姐姐及父王嫔妃有奸情,汉武帝听后大怒,下令包围赵王宫,并收捕刘丹。在父亲赵王刘彭祖的求情下,刘丹捡回一条命,但王国太子地位被废。
江充入朝前就已经扳倒过一个太子,到长安后,与太子刘据也多有龃龉。有一次江充随汉武帝到甘泉宫去,路上遇到太子刘据的家人正在驰道上超速行驶。在等级森严的汉朝,这种行为有违礼制,于是江充扣押了太子家的车马。太子得知此事后,私下请江充宽恕此事,不要让他父亲汉武帝知道,但江充不肯答应,还是将此事报告了汉武帝。
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假如太子刘据即位,江充恐怕凶多吉少。
江充大权在手,马上调集人马在京城中到处巡查,一旦发现可疑迹象,或者挖出木偶,这家的主人便不论贵贱,一律捕到,勒令供招。官民全未接洽,何从供起?江充令左右烧红铁钳,烙及手足身体。毒刑逼迫,何求不得?于是一班无辜的官民横遭陷害,先后受戮者有数万人。其实地中掘出的木偶,都是江充事先派人埋下的。他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证明确实有人谋害皇上,一方面也是试探皇帝对他的信任程度。被他逮捕的人中,有普通百姓,也有高官贵族甚至皇亲国戚。汉武帝一概不问,完全交给江充处置。
江充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汉武帝的充分信任,于是开始陷害刘据。
江充要陷害刘据,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为了讨好汉武帝。原来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为汉武帝立下不朽的功劳,他们在世时,卫家在朝廷上的势力非常大,刘据的太子地位也十分稳固。可是霍去病与卫青相继去世后,卫家的势力就大大减弱了,再加上又出了个不争气的公孙贺,汉武帝对卫皇后的态度就越来越疏远了。太子刘据性格温和宽厚,与汉武帝的勇武好战大不相同,父子间也产生了隔阂。更重要的是太始三年(公元前94 年),汉武帝宠爱的妃子钩弋夫人又生下了皇子刘弗陵,他很想把皇位传给弗陵,但是刘据并没有什么过错,汉武帝也不好平白无故地取消他的继承权。江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陷害刘据。
武帝因梦受惊,常多疾病,又兼巫蛊案件闹得烦恼异常。此时正值夏日,武帝即起驾赴甘泉宫避暑养病,皇后太子留在长安。一日太子前往甘泉宫问安。江充望见太子到来,急忙近前说道:“太子切勿轻入,陛下有诏,嫌恶太子岳鼻,太子若入,希望用纸遮鼻。”原来太子生得鼻梁高大,有如山岳,故名岳鼻。太子闻言,以为病人心性喜怒无常,或有此事,便依言将纸掩鼻入见武帝。武帝见了不解其故。江充便从旁悄悄说道:“太子不想闻陛下脓臭,所以掩鼻。”武帝听了大怒,责令太子回去。太子莫名其妙,只得还宫。
江充杀了许多无辜的人,见汉武帝对自己更加信任,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指使一个巫师向汉武帝报告,说皇宫中妖气太重,有碍皇帝的健康。
汉武帝果然深信不疑,又派江充到皇宫里搜查。江充带了一班亲信,先在别的宫室中装模作样搜了一回,很快来到太子宫中。江充一伙到处挖掘,挖得宫中坑连坑、沟连沟,几乎没有一块平地。然后江充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木偶对太子说:“这些木偶都是在太子宫中挖出来的。事关重大,我不能不向皇上报告!”
刘据认为自己没做亏心事,根本不在意江充的所作所为,现在听江充说出这种话来,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正好少傅石德在太子宫中,石德对太子讲了很多道理,最后提醒他说:“皇帝如今在甘泉宫养病,皇后及家吏前去请安都得不到回复。江充蓄意伪造罪证陷害太子。皇上不了解他的险恶用心,又看到所谓的‘真凭实据’,肯定会相信他的话。太子还记得秦朝扶苏的事吗?我看不如先把江充抓起来再说。”
太子沉思了一会之后说道:“我是皇上的儿子,没有皇上命令怎么能自做主张伤害皇上的使者呢?我应该到父皇那里去请求宽恕,就没有事了。”石德见太子这样说,只好让他去见汉武帝。可是江充似乎猜到了太子的心思,早已派人把守住路口,不让太子去见汉武帝。
太子回到宫中,想来想去,决定还是采用石德的办法。第二天,太子派门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了江充等人,将那些喜欢鼓捣木头人的胡人巫师烧死在上林苑中,并亲自监斩江充。
监斩时,太子大骂江充:“你这赵国的奴才,先前扰乱赵王父子还不够,现在又要害我们父子吗?”骂罢喝令推出处斩,将首级悬在市中示众,一面通告百官,说皇帝在甘泉病重,疑有变故,奸臣江充欲图造反,现已捕获伏诛。可笑江充谋害太子,自己先丧性命,真是小人何苦为小人,结局报应不差,反落得千载骂名。
处死江充以后,刘据知道危机还没有消除,马上派亲信去报告母亲卫皇后,并且借用皇后专用的车马运载武士,又开了武器库发放兵器,组织一支武装力量自卫。
这时江充家的一个漏网爪牙逃到甘泉宫,把太子假传圣旨捉走江充的事报告给武帝。汉武帝说:“太子一向为人宽厚,这回一定是因为害怕,又愤恨江充,才闹出事来的。”
汉武帝起初还是清醒的,担心信息有错,便派人再去长安了解情况。
但历史就是这么吊诡,这个被派去长安的信使素来不讨太子喜欢,他没进长安城便回来向汉武帝谎报:“太子谋反属实,不肯前来,且欲将臣斩首,臣只得逃归。”
汉武帝听说太子果然造反,面色大变,连声催促刘丞相去捉拿太子。
不一会儿又有人来向汉武帝报告,说太子已经发布文告,通告百官,说是皇上在甘泉宫病危,有奸臣乘机作乱,所以太子才诛杀了江充等人。汉武帝意识到这种状况发展下去,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便带病来到长安城西的建章宫,急令坐镇京师的丞相刘屈牦领兵征讨太子。
太子面临生死危机,只得铤而走险。他把监狱中关押的囚犯都放出来,让他们充当他的士兵,又沿途强拉老百姓当兵,居然也组织起了几万人的部队。这时刘丞相的军队杀到,双方恶战了五天五夜,直打得昏天黑地,长安城中尸横满街惨不忍睹。
刘据的乌合之众毕竟抵不住刘丞相的正规军,结果一败涂地,太子挈着二男南走复盎门,门已早闭无路可出。有司直田仁瞧见太子仓皇情状,不忍加害,竟把他父子放出城门。及刘屈牦追到城边,查得田仁擅放太子,便欲将田仁处斩。胜之已为御史大夫,在刘屈牦耳边轻语道:“司直位等二千石,有罪应该奏明,不宜擅戮。”刘屈牦自去详报武帝。武帝怒甚,立命收系胜之、田仁,并使人责问胜之:何故袒护田仁不诛。胜之惶惧自杀,田仁同日被腰斩。
汉武帝回到皇宫,马上派人去逼皇后卫子夫自杀,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则被当众斩首。卫氏家族悉数坐罪,太子妃妾也一并自尽,东宫属吏全都族诛。
卫子夫死于非命,自然不能被葬入茂陵。她死后只是被草草安葬在长安城南。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后,卫子夫才得以平反,有了“思”的谥号,坟墓也被扩建为陵园。卫子夫本人虽然没有资格葬入茂陵,但在此之前,卫子夫的兄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却因为他们生前的赫赫战功而被葬入茂陵。
刘据逃亡在外,汉武帝一时难以查获,只得派重兵把守长安城十二个城门,唯恐太子再领兵杀回。一些老臣都劝汉武帝饶恕太子,认为太子调兵是为了自卫,并不是造反;最好让太子回到京城中来。汉武帝虽然觉得老臣们讲的有道理,但仍然不想宽恕太子。
太子出走湖县,匿居泉鸠里,只有二子相随。泉鸠里人虽然留住太子,但家况甚贫,只有昼夜织履卖钱供给。太子难以为情,这时想起湖县有一故友家道殷实,只得冒险向他求助。这一来走漏了风声,当夜就遭到官兵围捕。太子走投无路只得自杀。太子的两个儿子与房主拦门拒捕,结果一家人同归于尽。
从此卫皇后家族及其与汉武帝所生的儿女、孙辈,除太子之孙刘询被侥幸搭救外,其余都死于非命。
而那个陪跑了30余年、下场悲凉的“戾太子”刘据,就这样消失于残酷的权力场之中。
汉武帝的后患消除了。然而想到失去的儿子和两个孙子,他又觉得很伤心。第二年他查明江充的所作所为,才明白太子死得冤枉,他特在太子遇害的地点修建了一座“思子宫”,并在宫前筑了一座“归来望思台”。
征和四年(公元前89 年),汉武帝公开承认自己做皇帝以来的一系列错误和失策之处,并且采取种种措施补救。但人生如泡影,富贵若幻梦,武帝南征北讨欲为子孙贻谋,而又自杀其子孙,尤为可叹。
武帝一共生有六男,除长男卫太子刘据外,一为齐王刘闳,一为燕王刘旦,一为昌邑王刘髆,一为钩弋子刘弗陵,还有广陵王刘胥,刘旦、刘胥与刘闳同时封王,在宗庙中授册格外郑重。刘闳已夭逝,燕王刘旦系武帝第三子,两兄俱死,依次可望嗣位,遂上书求入宿卫窥探上意,偏武帝不许。
贰师将军李广利本是李夫人之弟,意欲拥立外甥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屡与丞相刘屈牦秘密商议。刘屈牦儿子娶李广利女儿为妻,儿女亲家自然结为一气。征和三年,匈奴兵入寇五原、酒泉,汉廷闻报即由武帝下诏,遣李广利率兵七万往御五原;重合侯马通率四万人出酒泉;商邱成率二万人出西河。李广利陛辞登程,刘屈牦送至渭桥。李广利私下与语道:“君侯能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富贵定可长享,必无后忧。”刘屈牦许诺而别。
刘屈牦回到相府欲向武帝上请,心中却又迟疑,未敢造次。忽有内者令郭穰向武帝告发,说是丞相与贰师将军同谋,欲使昌邑王为帝。
武帝命将刘屈牦下狱发交有司验问。有司回奏刘屈牦大逆不道。武帝大怒,命将刘屈牦缚置厨车腰斩东市,妻子同时枭首华阳街。李广利妻子也连坐拘系。只因李广利出师未回,故未定罪。
却说李广利、马通、商丘成三路人马同时并进。商丘成一路长驱直入,并无所见,即班师回国。单于却使大将与李陵领三万余骑追之,两军相遇,商丘成回兵交战,杀退胡兵整队南行。胡兵不舍仍旧追来。汉兵又转身厮杀,胡兵死伤无数,商丘成得胜而回。
马通一路无阻兵至天山。单于遣大将偃渠率二万骑邀击,偃渠望见汉军强盛不敢交战,即行退去。马通全师回国无所得失。
李广利兵到塞外,卫律带五千骑就险要之处准备遮击。李广利遣部将带领属国骑兵二千前往迎敌,胡兵大败,死伤数百人,其余四散逃走。汉兵乘胜追赶,直至范夫人城。胡兵奔走逃匿不敢拒敌。李广利正待回兵,忽报长安有人到来。李广利一看却是自家门客。只见他满身尘土颜色张皇,双手呈上家信。李广利接过一看才知刘屈牦全家被戮,自己妻子也株连下狱,不觉大惊失色。急向门客细问始末,门客便将详情说了一遍。李广利心中忧惧沉思无法。
旁有属吏胡亚夫进言道:“将军若立大功还可入朝自赎,否则匆匆归国同去受罪,要想再来此地恐不可得了!”李广利于是冒险再进,不料胡骑阻住去路。李广利挥兵战斗一阵,天色已晚各自收兵,计点军队各折了许多人马。汉兵远行辛苦,又兼交战一日筋疲力尽,倒头便睡。谁知单于密遣士卒,乘夜偷往汉军营前挖掘陷坑一道,深至数尺,一面拔起大队人马从汉营背后杀人。汉兵从睡梦中惊醒,手足无措四散逃生,众将保着李广利夺路走出营前,忽听得一声响亮,前行人马早已跌入陷坑。后面胡兵大队追至,李广利进退无路,只得率众投降。单于大获全胜,又得李广利心中甚喜,得知他是汉朝大将天子外戚,与李陵、卫律身分不同,于是十分礼待以女嫁之。武帝听说李广利降了匈奴,即命将其妻子处斩。
李广利在匈奴年余,甚得单于信任,卫律见了顿生妒忌。心想以前单于遇事必来与我商议,一国之中除了单于惟我权力最大。自从他来之后单于改变心肠,尽将宠爱移到他身上,若不设法将他除去,何以保全我的地位?适值单于之母阏氏抱病,卫律心生一计,密嘱胡巫如此如此。胡巫依言向单于说道:“先单于从前祭兵之时,曾说擒获贰师后将他祭社。今得贰师何故不用?阏氏之病正是为此。”单于一向尊信神巫,于是将李广利杀死将尸祭社。李广利死前怒道:“我死之后定作厉鬼,灭此匈奴。”卫律见除了李广利,心中暗自称快。他也不记得从前与李延年何等交好,赖其向武帝荐引才得奉使匈奴。如今李延年家败人亡,其弟李广利投降匈奴,不加照看也就罢了,反要起意致他于死地,也是可怕。
却说李广利死后,忽然天降大雪,一连数月,牲畜冻死不少,人民也遭疫病,所种之黍皆不成熟。单于记起李广利之言,以为是冤鬼作祟,心中恐惧,便替李广利立起祠堂,岁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