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在山上的大哨棚里,一大群人包括小郭带的一个班,全都吃饱喝足,抓紧时间休息。
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早上三点出发,穿过一个山谷,翻两座小山,就到了红军前线部队占领的山峰下面。
这两座小山,算是两军对垒中的中间地带。
申强只睡了三个多小时,就醒了,在小哨棚一角桌子边,煤油灯光亮下看地图。
小覃也醒了,过来,和申强一起看,嘀咕。
小郭查哨回来,见正副总指挥都在看地图,也凑到一起,从地图上可见战场形势谈起来。
申强说:“现在怎么是这么个架势?红军白军隔一段对着,难道全打阵地战?”
小郭说:“我所知的,差不多都是这样。
敌人一线摆开,修碉堡,架铁丝网,把住要道口,点点向苏区里面挤,叫做‘步步为营’。
我们红军,也是摆开阵势,对扛着,守城守山。
敌人集中力量,攻占城镇,突破一段,我们就再退一段。重新摆好阵势。
现在,正是这一带的双方都扎稳了,准备好了再开打的阶段。”
申强小覃都愣神:“这样?”
作为如今的地下武装指挥员,过去的红军部队指挥员,他们太习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灵活战术了,现在对着地图,听小郭说的,两人只觉不得劲!
到底是什么不得劲,也一时想不清楚。
很快到了出发时间。全体人员悄悄出发。连轮换到岩洞看守俘虏的哨兵都撤了。
岩洞内俘虏们都在继续大睡。
哨班有三匹马,是用来联络报信的,正好驼上一堆罐头走路。马蹄子都用布包扎住,防止声响过大。
沿山谷悄悄潜行。
出了山谷又翻过一座小山。
在小山下,遇到了小郭留下的连队派出的哨兵。
此时天刚大亮。
一行人继续急速行军,越过了红军前沿阵地线。
终于到了一个山村,已是中午时分,本应人困马乏,却是人人兴奋不已——只见满目的红军弟兄来去。
来的这帮人还都身着白军制服。按照申强的安排,都收起了军帽,人人脖子上系上一条红带子,显得更加精神。
过来两个红军军官,向申强敬礼,高兴地大叫:“队长!”
申强一看:“王家同!老郝!”
又有认识的新老同志弟兄都握手,搂在一起,兴奋得叽里呱啦,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申强把三位“无线电同志”交给了王家同和老郝,笑说:“这三位,可都是比金子贵得多的同志,一个能顶一支队伍,你们可要小心了。”
他已经知道,王家同现在是红军主力营营长,老郝是总部机要局警卫队长。总部首长知道这俩都认识申强,特地派他们两人来,接重要“技术同志”去总部。
王家同老郝都说:“请队长放心!”
老郝笑呵呵地老看申强的腰间枪。
申强开玩笑问:“老郝已经练得比我强了吧?”
老郝连连摇手:“边都沾不上!
我也想通了,这个,不是我这么大岁数的人,光练就能练到队长你这样准头的。
这个,要有天赋,还得从小就练功夫,全面功夫上去了,才有点希望。
什么时候,我能够望见队长您的项背一点点,我就很高兴了。哈哈。”
申强笑道:“老郝你说话比过去有墨汁味道了!”
老郝也乐道:“总听大首长讲话,听不懂词,下来问同志。慢慢算是提高了一些文化水平。”
他稍稍笑容一收,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出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