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一天,在美国西部的一座小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捏着一枚1美元的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认为他是在搞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小男孩顽强地向第69家商店的店主开了口:“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老板是个60多岁,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头,他笑眯眯地问小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
有人回应,小男孩激动地流出眼泪,对老板说,自己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现在是叔叔养着他。叔叔在建筑工地工作,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小男孩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
“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听完小男孩的叙述,老板的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
“1美元。”
“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
老板接过小男孩手中的硬币,从货架上拿了一瓶“上帝**”牌饮料,对小男孩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小男孩喜出望外,紧紧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奔赴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第二天,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乘专机来到这个小城市,奔赴小男孩叔叔所在的医院,对小男孩的叔叔进行了联合会诊。很快,小男孩的叔叔就被救了过来。
但当小男孩的叔叔出院时,看到天价的医疗费账单时,又差点昏过去。不过,院方很快就打消了他的疑虑,说有个叫邦迪的年长富翁已经帮他把钱付清了,联合医疗队也是邦迪花费重金找来的。后来,叔叔才知道,邦迪是一位亿万富翁,那家杂货店是邦迪的祖产,他没事就常来在此打发时光。
小男孩的叔叔激动不已,立即和小男孩去杂货店感谢。店员告诉叔侄二人,老板已经出门旅游了,让他们无需挂怀,并将邦迪写的一封信给了小男孩的叔叔。
小男孩的叔叔展开信:“年轻人,您不需要感谢我,所有的一切,您的侄儿都已经付清费用。我要说的是,您能有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了。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后来,那个到处买上帝的小男孩长大后,考进了医学院,为了感谢曾经救过他叔叔的亿万富翁邦迪,也是为了帮助更多意外受到伤害的人,他发明了创可贴,并用邦迪的名字命之。
心若触动,泪便千行,二妹的眼睛湿了……
感动!
感叹!
感动的是:身价超亿的富翁,口袋中不仅装满了钱币,心中还装着满满的爱心。
感动的是:男孩用坚毅、用执着、用挚爱挽救了叔叔的性命,并身体力行地把爱意、把感恩传递下去,把仁爱和温暖送给更多需要爱、渴望得到帮助的人。
感叹的是:富翁很多,但眼中心中已被金钱所占据,弃爱心如敝履。
感叹的是:忠厚善良已被为富不仁代替,“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也只剩下黄金了。
二妹想起昨天看到的一幕。
昨天上午,窗外传来一阵苍凉凄美的歌声,那熟悉的曲调是二妹喜欢的《我的老父亲》,二妹还以为是歌厅传出来的歌声,听听又不像,歌声离的很近而且经常有停顿,还夹杂着一个男人低沉的话语:
谢谢!
祝老板发大财!
身体健康!
好人平安!
二妹快步走到窗前,向街道上望去,看到了让心尖颤颤的情景……
炽热的太阳底下,一个男人没有左臂,右臂只有短短的一截,他的腰间系着一根粗壮的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拉动着一个简易的自制板车,那车都不能称之为车,只是能载人的一个滚动的木箱,木箱上坐着一个没有双腿的女人,他们边缓慢的行走,边用凄凉婉转的歌声倾诉着心中的渴求。
路人大都停住了脚步,眼中流露出了的同情和惋惜,叹息的同时拿出了口袋中的钱币。
快速骑自行车的小秋猛刹闸,单腿着地把钱送到了纸箱中。
骑电动车的小媳妇特意停车熄火,跑到了俩个人的身边。
路两边的商家,纷纷伸出了援爱之手……
二妹的心像被一双大手揪着,酸楚由心尖滚动到额头……
这期间也不断有豪车从俩人身边驶过,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转身下楼,二妹不做冷漠之人……
中午女儿下班……
“我遇到了,把兜里的钱都给了他们,十多块钱,虽然不多……”
二妹的心中即感到惊喜,又感到宽慰。
惊喜的是:女儿并不富有,但不贪恋金钱,却富有金钱买不到的爱心。
宽慰的是:物欲横流,女儿没有丢掉仁爱善良之本性。
人之初,性本善。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环境的改变、权利地位的升迁,善良还在吗?爱心还有吗?
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商贾贵胄,都不要丢了厚道诚实的本性。
无论你是两手空空,还是钱包满满,都不要丢了中华传统的美德,生生不息的爱心。
无论你的生活历经坎坷满腹心酸,还是一帆风顺春风得意,都不要丢了人间正道的向导,仁义善良。
愿爱心这位 “上帝” 永驻人间、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