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何相(1)
书名:弈中星辰慕 作者:小阿荃 本章字数:3093字 发布时间:2024-03-01

赢朝建立百余年,朝野上下、四海内外,以王权为尊,嬴朝执政者对民政、军政、官员任免调派,连同与外邦结盟贸易等事有着绝对话语权。

 

不过国域幅员辽阔,都城颍京,加之各公子封地、侯爵藩镇算起来共一京四城六十三郡,郡下县乡更是数不胜数。

田顷百万、百姓千万有余,四方驻兵、连同护卫京师安全的卫尉署、守护嬴王的禁军署,以及用来防备诸侯府霍乱的地方守军,举国常囤兵力近四十万。

 

如此庞大的国家,所涉事务浩瀚如海,而每项事物之间是否利益关联、解决之道是否厚此薄彼,其间头绪更是错综复杂。

即便各地均设相应大小官吏针对性处理、筛查,每个分封辖地的上公子也享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处置权,但事有轻重,一旦涉及动摇民心、国本的要务,或如恶徒囚犯行刑问斩,或如疆外敌军来犯,或如大范围的天灾降世,或如四品以上官员的人事处置等等,皆需呈报京都,由上谏院汇整奏表送进宫中,请王上决断。

 

如此一来,便是只需裁定最为紧要的部分,平均每隔三五日,朝会之上必有六司掌案举着笏板、皱着眉头,严肃又急切地上表君王,近日发生了何等大事、要事,要支取多少库银、要招纳几位司案才够;若君王因惫懒拖沓一日不决,他的书案前必定积了十几本奏折帛片提醒他休要怠政不理。

 

为免龙体累损,大嬴依循古例,除户课、农桑、礼乐、刑罪、工造、骁勇六司外,另设左右丞相各一人,协助君王分担政务压力。

赢朝以右为尊,左右丞相虽分管的职责不同,本是平级,却也因此有着细微高低之分,但通常在君主的微妙平衡下能够做到相互牵制,以防一方独大。

 

不过,自前朝夺嫡之乱后,身为左丞相的萧氏因选错阵营已是身首异处,只剩右相,挺过宫廷风浪,在卫枢所掌的新朝继续延续家族荣耀。

而卫枢自继位以来,以“青黄不接、人才不济,当下世家俊杰难承重任,再观之、培之”为由,暂缓补封左相之位。

 

起初尚有谏官提议卫枢先擢选才德尚佳之人备用,被初登宝座的卫枢搬来更为重要的军、民、贸易互市、边境国防各类机要推脱过去,又借王后薨逝无法静心、恐识人不清搪塞。

 

诸如此类,一拖再拖,三年之后,朝臣竟渐渐习惯了孤相辅政的情景,潜意识里左右双相的印象逐步弱化,此后再无人置喙

而卫枢也不曾主动提起,左相之位空悬,迄今近三十载,仍未补立。

 

故,当今朝堂只右相一人,历经两朝,从龙有功,备受卫枢信任倚仗,其为人恭谨克礼,政绩不俗。

就是这样一位年逾花甲,为人低调、独善其身的老者,桃李遍地,门生故旧如织,提起他,皆会诚挚一赞:

“何仲衍,何相,堪称贤良。”

 

腊月廿八,距年关不过两日尔尔,颍京亦落细雪。

 

往年的今日,凡有品阶、要职在身的侯、爵、将、官等等,除特殊情况外,皆需返京入宫,向卫枢奏疏自己当年的功过。

君主所定此例的主要目的倒并非为了在年底褒贬众人、评论他们各自的功绩不足,群聚臣工、便于所有人参加除夕宫宴是一方面,更深层之意,当是借此考察那些该来的人当中,是否有人存了借故推诿不来的怠心。

 

能在朝为官升至上品之人自然眼明心亮,对此看得通透,所以即使很多人路途遥远,又或不巧染病负伤,依旧满脸堆笑,换上整洁得体的朝服,跋山涉水由全大嬴各地赶至颍京。

 

天色尚且昏暗,朱漆的宫门大开,冰凉的青石板官道覆了层薄薄的白雪,远处朦胧的边界处不断出现车马的轮廓,奔着东阳门而来。

车辙、马蹄印交错叠加,不多时,那洁白的积雪已被碾压成一坨坨泛着黑的泥水,沾在轮毂上甩出一道道泥痕。

 

官员来往不停,相熟之人的轿辇、马车在路上碰见,不约而同地从车厢当中跳下去,一脸热情,相互说着拜年的吉祥话,三三两两结伴涌入东阳门,一路笑语连连,倒是让这片黎明前的青黑冷寂充满年味与温暖。

 

身份、品阶不同,对应入宫门的最晚时辰亦有所区别。

 

待已至辰时,晨曦的熹光洒在宽阔平坦的宫门前,残存的白雪泛起莹莹晶闪,着青色绶带的二品以下官员尽数通过宫门,只剩偌大的空场地一瞬间门可罗雀。

 

等候迎送的小内侍们暂时无人可接待,悄悄站直了身子,聚在一处墙角下小声闲聊,但目光依旧扫视不停,神情紧张不敢放松。

想来也是,接下来时间内将入宫之人数量不会太多,但却是个顶个的身份贵重,不是一品公卿便是王亲国戚,自己小小内侍,岂敢怠慢!

 

又换上新的一茬话题,正听着几个消息灵通的同伴讲起,大概有两位上公子今年不会回宫赴宴,还不等详细说个子午寅卯,远处乌泱泱出现一群人,个个步履匆匆,手持礼匣奔着他们所在之处而来。

 

小内侍们瞬间止住话音,弯下腰,恢复成低顺的模样碎步向前迎去。

待两拨人相互靠得更近,内侍们看清来人并未着官服,发冠、配饰也只是简约的日常制式,且均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时间搞不清楚状况。

 

不过宫中当差得久了,何等风波未听过、见过?

内侍按礼数并成两列,打头的两人微敞开手臂拦住来者,小心抬起眼睛扫过这八九个人,又垂下眼帘,客客气气探起口风:

 

“奴见过诸位大人。”

内侍众人齐刷刷俯身一揖,领队之人又言:“今日奴奉王命迎诸位大人入承钧宫,依礼乐司秦掌案史所排位次送大人入席等待。为免忙中错乱,延误诸位大人面圣的时辰和该有的礼法,宫内廨舍已备好四至一品各阶朝服,还请大人随奴更换得体后再随奴等前去。”

 

来人中,大部分面容年轻,眉眼生动,很是气息蓬勃。其余几个年长些,甚至有一人粗算也该四十有余,颌下絮了寸长的短须。

几个人闻言相互对望一眼,有人露齿一笑,有人微展迷茫,有人垂眸不答,另有两三人年轻的对着内侍颔首回礼,看似姿态卓然、礼节周到。

 

其中一人将手中包裹得喜庆严实的赤木礼盒置在地面,抱手微笑,回道:

 

“多谢公公提醒,但我们几个官品微末,是进不了宫门的。”

 

内侍本意便是试探他们是否为官,为的又是几品官职,以便做好下一步举措。听答话之人所言,他们几个人的确是官员身份,不过品阶五品以下,按礼制是不必入宫也无法擅自入宫的。

既然如此,那也不需他们内侍倌额外操心,只管以礼相待,顺带注意盯好几人别生出事端扰了宫门安宁,而对于他们聚于宫门前的原因、目的并无一丝兴趣。

不张传话的嘴巴,不睁偷窥的眼睛,不伸窃秘的耳朵,只长做事的手脚,这也是宫内的生存之道。

 

内侍心中有了想要的答案,恭顺未改,陪笑应道:

“是奴唐突了。”

 

正准备小步退下,那年轻人倒是不问自答,只不过开口说出的话直白赤裸,不见官场该有的圆滑含蓄,很是青涩,惹得内侍心里偷笑。

 

“我们几个特意来此等候何相,自腊八后,相府一概不见外客,我等又听闻丞相他近日染发风寒,身子不利,所以只能趁今日何相入宫觐见王上、经过东阳门的机会,来拜谒问候丞相安康。丞相他于我们大部分人有知遇提携之恩,还请公公行个方便,允准我等借此地得慰孺慕之情。”

 

身后那位年纪较长之人在话说至一半之时粗粗咳了声,不过年轻人心态浮躁,并未听出阻拦之意,依旧自顾说完,年长的官员无奈撇撇胡须,低下头尴尬地整理衣袖。

 

年节期间官员相互走动算不得突兀,何况丞相受人敬仰,有人慕名拜会更是正常不过。

 

内侍点点头,其实他们拜谁、敬谁与自己无关,只要不会生乱一切无碍,何须多言解释?

当下领头之人抬手示意,身后的队列慢慢向墙边退去,他手臂向下一划,让出身前的空间来,边后退边道:

“大人说笑了,诸位大人自便就是。”

 

“哎等等!”

另有一人抬声喊住内侍,挤出人群,草草拱手一拜,“敢问公公,丞相他是否已入宫门?”

 

这个问题比较关键,惹来其他几人同时注目,内侍不慌不乱,拈笑弯腰,模棱两可地作答:

“丞相位极人臣,非此一门可行,请恕奴也无法确认。”

 

说罢躬身又是一鞠,似听不见有些人发出的不满的鼻音,转过身一声不吭地走远了。

 

这两拨人,为官的一群面向宫门而立,为奴的另一群一直弯腰拱背,不曾抬头,谁也未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早于双方照面的第一时间,宫墙外墙檐下的阴影处,有两道身形并肩而来,见前方很是热闹,不声不响站住脚步,观看完他们的全部言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弈中星辰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