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山口边缘到岩浆表面大约有三十丈的距离,距山洞洞口也有二十五丈。丁文刚刚落下三丈时,衣服已经开始燃烧。他脱掉燃烧的衣服扔入岩浆,继续降落。
丁文当初在坤宇空间接受过岩浆的试炼。但是那个岩浆与这里的岩浆似乎有所不同,这里的岩浆更热一些。好在洞口距离岩浆还有五丈的距离,并没有直接接触岩浆,丁文忍受着强烈的炎热,很快就钻入洞口里。
沿着洞口前行,丁文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个神奇的山洞曲折上行,像一个奇特的机关一样。即使在火山喷发时,岩浆也无法涌入山洞,甚至连洞口都不能积存哪怕一点点岩浆。
前行十几丈后,就到了山洞的另一端洞口。但是这个洞口不是通向地面,而是通向另一个大大的空旷的山洞。丁文从自己所在的洞口向远望去,竟然望不到边缘。向上望去,洞顶距离洞口还有七八丈的距离。距离洞口不远的洞顶有一泉口,不停地向下流水,但只流下两三丈便化成蒸汽弥漫于洞顶。再向下望去,洞底有赤红色的液体在缓慢流动,细看之下竟然又是岩浆。在赤红色的岩浆里,一个丈许长的活物正在慢慢地游动。
丁文不敢贸然下去,只在洞口静静地观察。突然,那活物猛然跃起,跃到高高的洞顶,似乎吞食了一些东西,然后又怦然落下。不一会,又跃起,又吞食,又落下。丁文这才看清,这个活物是灵兽全集中重点介绍的火龙兽。而它跃起吞食的东西,正是泉口流下的泉水。
这火龙兽通身火红,犹如岩浆。一身麟甲透着火红泛金的光泽。一双肉翅刚具雏形,还不能飞翔。一双龙爪犹如鸟爪一般分叉带僕。丁文回忆着灵兽全集介绍的火龙兽,初步断定这是火龙兽的幼兽。
看着火龙兽萌萌的人畜无害的面孔,丁文略一思索便有了打算。只见他单手一扬,一股灵气从手中飘向泉口,在泉水周边一个旋转,便将泉水凝成一块尺许大的冰块。紧接着,丁文又操控冰块停在火龙兽的上方。火龙兽轻轻一跃,早已将冰块吞入腹中,而后就像鲤鱼打挺一样,在岩浆上欢快地蹦跳起来。蹦跳之中,还不忘伸出舌头舔舐嘴唇,似乎十分享受这绝世美味一样。
片刻之后,火龙兽再次跃起。这次并没有跃到洞顶,而是跃到与丁文一般高度,面朝丁文,以翅代掌,做拍掌状,眼里也露出能够察觉的欢喜激动神色。
丁文如法炮制,又凝成一块冰块抛出。火龙兽也再次跃起吞食,然后欢快地蹦跳。
享受完美味,火龙兽爬到岸边的岩石上,以翅代掌,向丁文连连招收。丁文略一迟疑,便从洞口跃出,漫漫地飘落在火龙兽身边。火龙兽伸出肉翅,轻轻地抚摸丁文的肩膀,丁文也伸出手掌抚摸火龙兽的肉翅。火龙兽身体火热异常,似乎传递着无与伦比的热情。
在此之后,这一人一兽便在山洞里戏耍起来。他们一会在露出岩浆的岩石上来回追逐,一会又在岸边向高处跳跃,玩的不亦乐乎。期间有一个巨大的成年火龙兽来到附近,看到丁文与火龙幼兽和睦地玩耍,便悄悄地离去。
半个时辰之后,火龙兽似乎被其他什么事情吸引,跳下岩浆中游向远处,丁文这才更加详细地查看整个山洞。
凭感觉,这里的岩浆平面要比火山口的岩浆平面低很多,而且这里的岩浆平缓地流动,显然与火山口全然隔开,互不相同。放开神识查看,山洞里灵气十分浓郁,大多是赤红色的火属性灵气。丁文伸出一根手指,浅浅地插入岩浆里试验了一下,温度还可以短期适应的样子,与坤宇空间火海中的岩浆差不多。
“这里可能最适合自己修炼了!”丁文一思索,一边喃喃自语道。说罢便盘坐起来开始修炼。
五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五个月来,丁文除了偶尔与火龙兽戏耍外,就一直在修炼。
浓郁充沛的火属性灵气,已经让丁文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测试玉简中,火属性灵气已经超越水属性,逐步接近最多的木、土属性;魄字边的绿柱也一再增长。丹田中的气团压力持续升高,已有突破的迹象。神识运用也有明显的进步。放大和缩小探查已达四倍,集束探查的神识集束条越发细实,延伸距离更远。
伴随着体内的诸多变化,丁文也不断尝试尚未学会的法术神通。狂风术已有基本雏形,风力虽然不大,但身体已有明显的被风吹到的感觉。雷电术也逐渐地有一些微弱的弧光,特别是在洞顶泉口下方时,雷电与泉水相连,弧光就会略强一些。这种情况再次验证了雷电术是五属性俱全的功法。
至于膻中气海凝气,丁文近几日尝试的则更多一些。
按着功法的介绍,膻中气海凝气就像最初下丹田凝气修炼过程一样,其实就是让灵力在一定压力下永久留存。根据这一原理,丁文将神识放大到四倍极限,查看下丹田和膻中附近筋膜肌肉的区别。
神识之下,下丹田气团外面,有一层十分紧致、结实、韧性十足的筋膜,而膻中气海附近却没有。丁文输送一些灵力到膻中,试图凝聚成气团并留存,但是,由于没有周围强劲的筋膜维持压力,气团很快就消散于体内。
思索了片刻后,丁文在放大的神识下仔细查看了下丹田周围的筋膜微粒,然后尝试在膻中周围聚集同样的微粒。不一会,膻中附近的筋膜就发生了变化,一层由略强的筋膜构成的容器已经形成。丁文心中大喜,再次输送灵力到膻中,灵力在膻中凝成气团,对周围筋膜形成压力,却没有向往常那样散出。膻中丹田终于开辟成功。
但是,此时中丹田的气团压力很低,只相当于当初下丹田凝气一级的压力。丁文明白其中的缘由,心中已有打算。此后的十几天里,他便集中精力,一直尝试改变中丹田周围的筋膜肌肉。终于,在第十五天,随着中丹田气团压力再一次提升,上下丹田的气团压力已经完全相同,上下贯通的双丹田终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