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黍殇(二)
书名:水升天 作者:墨久言 本章字数:5556字 发布时间:2024-02-29

     

       五麻子站在大梨树下,抬头看天,接连大笑了三声。笑声一停,冲着院门大声喊道:“糊子,进来!”

       随着话音,傻糊子轻轻推开门,一瘸一颠,怯生生地走进院子,满脸堆笑,说道:“表弟,你咋知道我打门口儿路过?”

       五麻子笑道:“别说是你糊子,就是一只耗子打我门前跑过去,麻爷我也知道它是谁家窝里的。”

       傻糊子道:“表弟喊我进来有啥吩咐?”

       五麻子道:“糊子,这些日子,你的生意咋样啊?”

       傻糊子一脸懊恼之色,说道:“表弟呀,别提了!现下大多数人,他们吃的都不是人饭,拉的哪还是人屎?连猫屎、狗屎、兔子屎都不如!北边儿的、东边儿的那些老地东们,都不上咱秦沽买粪来了!我和我那丑婆娘,也快没饭吃了!”

        五麻子笑道:“糊子,你拉的是不是人屎?”

       傻糊子支吾道:“现下……现下一半还是人屎,再过几天就……就说不准了。”

       五麻子道:“人屎、狗屎的事儿暂且不说,你还记得前几年,我刚回秦沽时,在大石桥上问你的那件事?这几年,在外你总是躲着我,油光水滑的,我也不容易逮着你。你家里又是臭气哄哄的,连茅房便厕都不如。你那婆娘,比我裆里的老二都黑,比翻白儿的蚧狫儿都癞,我也懒得看上一眼,这才没去你家掏你。”

       傻糊子周身打了一激灵,随即脸上露出神秘之色,低声道:“表弟吩咐的那件事,我心里一直想着,时时都在让他们打探,就在前些时候,终是在冯老头临死之前,被他打探到了。”

       五麻子笑道:“真的假的?那人是谁?”

       傻糊子上前一步,神情郑重,低声道:“真的,真的打探到了,那人就是二奎。冯老头说,当年二奎的老家闹灾荒,是唐二子他爸,半碗菜粥,救了二奎一命。二奎为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才替唐二子出头,偷偷摸摸地报了官。”

       五麻子笑道:“我说糊子,小磨子你真会往死人身上推。”

       傻糊子抬手向上一指,说道:“表弟,我对天起誓,我要是糊弄你,就让屎虫子天天黑介钻我的屁眼儿。”

       正说间,傻盼子挑着一挑水,晃晃荡荡走进了院子。傻糊子忙道:“盼子来了,你们爷儿俩说话儿,我先走了。”说罢,一瘸一颠,就跑向院门。

       五麻子喝道:“你给我站住!”

       傻糊子周身一抖,停下脚步,回身笑道:“表弟你还有啥事?”

       五麻子抬手从大梨树上摘下几个梨,放在树下的草席上,笑道:“糊子,这些梨你拿着,回家给你那个丑婆娘吃去。”

       傻糊子先是一惊,又连忙陪笑道:“有新鲜东西,表弟你还想着你表嫂,真让表兄过意不去。”说着走了过来,将梨子一个个捡起,放入身后的粪箕子里,一步一回头地走向院门,一边走一边笑道:“回去洗洗一样吃。”

       傻盼子晃晃荡荡将水挑进堂屋,倒进水缸,自语道:“咋刚一挑儿,缸就满了。”说着挑着空桶,向外就走。

       五麻子道:“盼子,别走了,今儿个就在五叔家吃,你五婶子做好了汤面。”

       傻盼子停下脚步,抬起晶亮的衣袖在鼻下一抹,又上下看了两眼,问道:“面条儿是往菜汤里下的,还是往白水里下的?”

       五麻子道:“当然是往菜汤里下的。”

       傻盼子摇摇头,道:“我不在五叔家吃了,我去三奶奶家吃,三奶奶家的面条儿是往白水里下的,往白水里下的面条儿,比往菜汤里下的好吃。”

        五麻子笑道:“盼子真是比谁都灵!”

 

       


       冬风寒冽,冷月挂在东天。地上的残雪,在月色下泛着幽白的亮光。

       街上行人稀疏,清冷静寂,翊华手臂上挎着柳编笼筐,筐里装着青萝卜,一边走在街上,一边吆喝叫卖。当路过一家院门时,院门突然打开,从中窜出一条黑色大狗,径直扑向翊华。翊华一惊之下,急忙取下笼筐,挡在身前,迎向扑来的大狗,将狗挡住。这狗不依不饶,又狂吠着接连扑了十余次,皆被翊华用笼筐轻巧地挡下。直到此时,一名肥胖的中年女人,才从院中慢慢腾腾地走出,慢条斯理地叫住了狗,又将笼筐翻了个遍,还砍去一半的价钱,这才买了两个青萝卜,与狗一道回了院子。

       翊华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继续向前叫卖,又走过几家院门,左首的一家院门忽地打开,守贞从中走出,向翊华笑道:“刚刚我正在院儿里,老远就听到了你的声音。”

       翊华停下脚步,道:“吃完晚饭,我妈叫我上街卖点儿青萝卜。”

       守贞轻声道:“真的很辛苦。”随即又道:“你帮家里干活儿,耽误了多少功课,功课还这么好,真是难得。”

       翊华道:“守谦和你的功课都很好。”

       守贞道:“你晚上耽误了功课,是否要早起,用晨读来补?”

       翊华道:“明天早上是要早起,只是要去二道湾沟捎鱼。我爷爷奶奶轮到我家了,得让他们吃的好一点儿。”

       守贞一脸好奇之色,问道:“啥叫捎鱼?”

       翊华道:“晚间在河面上凿出一个冰窟窿,一大早儿,用捞拎将浮在冰窟窿水面下的鱼捞起,就叫捎鱼。”

       守贞眼光闪动,又是问道:“凿开的冰窟窿有何特别?鱼为啥会浮在那里?”

       翊华想了想,道:“凿开的冰窟窿在一夜之间,会结成一层薄薄的冰,鱼聚在下面,也许是想看天上的星星。”

       守贞脸上一红,道:“你说的真好,很有诗意。也许,将来,你会写诗,还会像张恨水一样,写出好看的小说。”

       翊华笑道:“我哪能会写诗、写小说。我只想早些长大,好挣钱养家。”说着从笼筐中取出两个青萝卜,递给守贞,说道:“你拿去,和守谦去吃,自家地里出的。”

       守贞接过萝卜,道:“天晚了,改天你抽空儿,来我家玩儿。”

 

       


       蓟水河上的浮冰,虽一时被酷寒冻住,但仍被下方湍急奔涌的水流带动,不时地相互拥挤倾轧,耸恿出高低错落、千奇百怪的冰凌。

       翊华卖完萝卜,走在蓟水河边。朦胧的月色下,忽见河中靠近岸边一处隆起的冰凌,就像一条跃起的鲤鱼。一时好奇,走到近前,仔细一看,见这鱼状的冰凌中,真有一条巨大的鲤鱼,不由心中大喜,急忙跑到岸上,找回一块石头,轻轻将罩住鲤鱼的冰凌砸开,将鲤鱼双手抱起,觉出有十几斤重,又见鱼鳞皆已金红,在月色下闪出暗红的粼光。心想:这条大鲤鱼定是浮在水面,恰巧被流动的浮冰挤住,并在浮冰的倾轧中,被举出河面,成为一个鱼形的冰雕。

 

       


       十八年后的一天,也就是那三年困难时期中的一个夏日,翊华在二道湾沟用旋网打鱼,扣住一条同样大小、同为金鳞金色的鲤鱼。鱼在网中剧烈翻腾,翊华惊喜异常,急忙跳到沟中,将鲤鱼抱到岸上。等打完鱼,将这条大鲤鱼与其他捕获的鱼虾一起带回家时,站在院中的树青说道:“这条鲤鱼,真是够个儿!”翊华忙道:“这条鲤鱼给三叔吧。”树青喜不自胜,急忙将鲤鱼抱进正房的堂屋。

       到了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中期,当墨久言在一次饭局中闲言这段往事时,桌上的三人异口同声地说,如此大的鲤鱼应该放生!其中两名在优渥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九零后,说出这等充满爱心的话语,墨久言并不感到意外,甚至心中尚有几分赞许之意。但对出身农村、毕业于北大、与墨久言同为六零后、曾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那位领导,也说出这样的话,却深感匪夷所思,实难解读。

 

       


       炉膛中的火,烧得正旺。虽是数九严冬,屋中却暖如春夏。四白毛儿气定神闲,面带微笑,面前桌上的钱钞已堆成了小山儿。此刻,粗大的手指,灵巧地拿起面前的两张牌,眯着眼睛,慢慢地撸开,随即牌面冲上,轻轻放在了桌上。未等树青将牌翻开,站在四白毛儿身后的二道猴儿,已将树青面前的一摞钱钞,搂到了四白毛儿的面前。

       围观的人中,当即有人喊出:“二四加幺二,顶天儿了!姜头儿的牌不用看了。”随后二道猴儿又将另几人面前的钱票全都搂了。

       有人笑道:“今儿黑介四爷坐庄,手气真是太好了,不止把三门正家赢透了,就连乘门的小鬼儿,也被杀的稀里哗啦。

       树青头上冒汗,一言不发,又取出一摞大额钱钞,放在了桌上。

       四白毛儿笑道:“三叔上火了!没事儿,三叔只管押,不管多少,侄儿小子都吃,不会报怂。”

       有人道:“姜头儿,今夜就算了,改天再玩儿吧。”

       树青摆摆手,说道:“再来。”

       四白毛儿一边码着牌,一边冲着说话这人一瞪眼,骂道:“有你奶奶的啥事?你他妈的哪这么多瞎x淡话!”说话间,将牌码好,看了一眼掷好骰子的点数,大声说道:“七穿、八行、九只手(自手),抓牌。”

 

       


        树青满头大汗,汗湿重衫,走出了房门。门外风冷如刀,寒冽刺骨。

      “今儿黑介,四爷红运高照,大杀四方,赢了足有一千袋白面的钱。”

      “真是钱输宁汉,姜头儿一人就输了五百袋!”

      “四爷出手就是大方,这么一大把票子,都给了照注儿二道猴儿。”

       从身后灯火通明的屋里,传出阵阵谈论之声。

       一阵寒风迎面袭来,树青激灵灵地打了个寒颤……

 

      


      “大兄弟啊,你快救救你四侄儿吧!”姜来德刚进院门,便大声哭嚎起来。

       福臣急忙从屋里跑出,说道:“大哥,别着急,有事儿到屋里说。”

       进到屋中,姜来德放声痛哭,一边哭一边说道:“树兴不长眼,到铁桥边儿上搂草,被看铁桥的日本子逮去了。前两天就有人被日本子逮到了铁桥,扒光了衣裳,凉水浇头,不大会儿,人就死了。大兄弟,你说他也是四十大几的人了,咋就这么不长眼!这个该死东西……”

       福臣忙道:“大哥别着急,我这就去找子岚,他去趟铁桥,准能把人救回来。”

       姜来德道:“起先我也想到了子岚,但我和他走得远,怕他不管。大兄弟,你是族长,你的面子他驳不了。”

 

       


       福臣连颠带跑,到了镇公所,找到姜子岚,说道:“子岚,来德的四小子被铁桥的日本子逮去了,马上就要凉水浇头,你快想辙救救他。”

       姜子岚沉吟片刻,说道:“按理说,都是当家十户,他儿子出了事,他自己不来,这事儿我不能管。但大爷你老出面找我,这事儿我又不能不管。好吧,我这就去铁桥要人。”

       福臣忙道:“我和你一起去。”

       姜子岚道:“大爷去了倒不方便,还是让面桃儿陪我去吧。”说着向门外喊了一声面桃儿,随即又道:“有事和日本人坐下来稳住了说,还是可以办的。大爷放心,人能救出,就让来德他老回家等着去吧。”

 

       


       过了两个钟点儿,姜树兴衣衫破碎,面目青肿,走进了自家的院子。等在院子里的姜来德,上前一把抱住儿子,急切问道:“被凉水浇头了没有?”

       姜树兴低声道:“没等浇,就给放了,就是挨了一顿打。”随即又对福臣说道:“大叔来了。”

       姜来德退开两步,大声骂道:“小兔崽子,你往后长点儿记性,长点儿眼!”转身又对福臣说道:“多亏大兄弟你了!大冷的天,你不放心,还跟来了我这儿。”

       福臣道:“是子岚救了树兴的性命。”

       姜树兴忙道:“可得好好谢成谢成人家子岚。”说着神色一黯,低声道:“连饭都吃不饱,拿啥给人家?”

 

       


       方琳盛好一碗白米饭,递到秦天禄的面前,又将一盘红烧肉,一盘清蒸鲤鱼,一盘青椒炒河虾,一盘小葱拌豆腐端上桌,随即问道:“想不想喝点儿酒?”

       “不年不节的,喝啥酒?”秦天禄拿起筷子,又道:“你咋不吃?”

        方琳笑道:“方老师早已吃罢,饭菜比秦科长将要享用的膳食还要丰盛很多。”

       “回娘家吃的?”秦天禄一边吃,一边问道。

       方琳笑道:“非也。本次席宴,乃是汝之表叔张桓所设。”

       秦天禄道:“张桓表叔为啥请你?”

       方琳笑道:“你表叔哪会请我?我是借了方妮儿的光,才赴得了本次的席宴。”见秦天禄不解地看着自己,方琳又道:“是张虎请他的方妮儿同学,才顺便请上了他的方老师!宴席上的主角,是张虎和方妮儿。你张桓表叔和我,只是一旁的陪客!”

       秦天禄道:“张虎咋请方妮儿吃饭?”

       方琳道:“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你也是打这个岁数过来的。再说了,你少年时,心里不也喜欢过一个人?”

       秦天禄脸上一红,道:“我喜欢过谁?”

       方琳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曾喜欢过横街的那个桂莲!”随即轻声又道:“可惜她留给秦沽的只是一帧青春的剪影。”

       秦天禄神色一黯,问道:“你听谁说的?”

       方琳笑道:“谁说的?打死你也猜不出!”

       秦天禄轻声叹道:“不论谁人所言,都已成过往云烟!”

       方琳眼中满是笑意,道:“这么说,你是承认了!本来我还以为是方妮儿那个小丫头顺嘴儿跑火车呢!”

       秦天禄奇道:“这事儿方妮儿是咋知道的?”

       方琳笑道:“前几天,我不是回娘家住了两天,方妮儿那小丫头非要和我睡一个被窝儿。在被窝儿里,小丫头和我说了很多话,其中就有这件事。她是听张虎说的。我猜,张虎是听他爸说的。”

       秦天禄道:“张垚没和你们一起吃饭?”

       方琳道:“今儿个早上,张垚带着他那个新娶的第三房小媳妇去了津城。”说话间,眼中闪出笑意,说道:“怎么样,羡慕吧!要不,你也再娶上两房?”

       秦天禄轻咳一声,道:“张垚大太太的病咋样了?”

       方琳道:“听说更重了,说是很快就要疯死了。”

 

      


      “表叔,给三表弟准备后事吧。病入膏肓,心魂已散,怕是谁来也不成了。”敬斋先生走到院里,低声对福臣说道。

       送走了敬斋,福臣走进正房,看了一眼已不省人事的树青,在老伴儿和树青媳妇的哭泣声中,默默走回居住的厢房,坐在炕沿儿上,呆呆地发愣。

 

       


       夜半时分,翊华一觉醒来,见爷爷已不在了炕上。伸手一摸爷爷的被窝儿,发现还有余温,知道爷爷刚刚离开,连忙穿好衣裳,轻步走到屋外,隐约听见西厢房的南房山下,爷爷在低声说话。翊华轻步走到近处,只听爷爷自语道:“我做了一辈子的好事,救了一辈子的人,他要是现在就没了,不知情的人还得说这是我缺德缺的,我不能担这个名声。家里的仙家,过往的神灵,看在我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份儿上,就让我替他去吧……”

 

       


       七天后,福臣的遗体停在了堂屋。翊华跪在一侧,握住爷爷的手,就像自己小时,爷爷握住自己的手一样。只是这次爷爷的手是那么的冰凉,即便是顺着寿衣的衣袖往上摸去,摸至臂弯处,仍是那么冰凉……

 

       


       福臣过世当天,树青出了一身透汗,便能喝下少量米汤。三天后,在福臣出殡那天,树青在两人的搀扶下,已能走路。在福臣棺殓时,有人将树青搀到近前,树青刚要哭嚎,因仍很虚弱,便被劝住,又连忙被搀回屋里。

       

       


       树青病好后,仍在盐场当头儿。又过了两年,因工人时常闹事,工头儿已不再好干,便托人在秦沽火车站谋了个差事。树青天生便具领导才能,在铁路上很快脱颖而出,负起了一个方面的责任。解放后,仍担任原先的职务。在三反五反运动中,被当成小老虎打了一回。在隔离审查初期,每当树青媳妇给树青送饭,看管人员都会大喊:“给贪污犯送饭来了!”在隔离审查了数十天后,虽然未查出任何罪状,未受任何处分,但树青已心灰意冷,主动辞去了职务,直到退休,仍是普通一兵,因而躲过了后面更大的风浪。树青自那次病愈,直到在唐山大地震中罹难,不但再未沾赌,便是解放后普及大众的扑克牌,也从未摸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水升天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