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金裙柳拂头,轻盈曼妙步轻游。腰肢纤细如杨柳,体态婀娜胜风流。玉面含春花解语,金钗插发艳争秋。华衣美服谁堪比,月下花前共赏酬’……这措辞还真是文绉绉啊——丽丽,你之所以不同意婚庆公司为咱俩提供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式古典主题婚庆方案,究竟是因为嫌自己不够淑女、还是嫌我不够君子?”李想似笑非笑地询问。
“都不是,我是嫌他们的方案不够正宗。”华丽丽振振有词地回答,“作为我们国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上至帝王纳后、下至百姓娶妇皆需要遵照执行的三书六礼,庞杂而又繁琐,始于西周、定于秦朝、用于汉朝,不仅代表了一种仪式感,更从中彰显出对婚姻的承诺与尊重。”
“学霸果然非同凡响,那就请丽丽你为我详细介绍一下三书六礼。”李想饶有兴致。
“我国古代婚嫁礼仪中的聘书、礼书、迎书统称为‘三书’,是婚礼中的重要信物;‘六礼’则是我国古代婚嫁礼仪中的6个重要环节,贯穿了从提亲到迎娶新娘的全过程。”华丽丽话音未落,李想便迫不及待地追问:“其实我早有耳闻,这6个重要环节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对不对?”
“没错。”华丽丽颔首,“‘纳采’即纳其采择之礼,古时民间亦称言定,作为六礼中的第一礼,由男方家率先主动发起,派遣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家没有异议,便通过问名获得对方的生辰八字、再通过纳吉占卜测算二者是否能够结为秦晋之好。”
“如果顺利,就该纳征了。”李想插嘴道。
“是的,纳征这一习俗发展演变到今天,就相当于男方家送女方家彩礼。据史料记载,在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宋朝,民间的聘礼除了珍贵的羊酒还有三金,这个‘三’是虚数,其中包含了金钏儿、金镯子、金帔坠、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上细杂色彩缎、珠翠排环、珠翠特髻、珠翠团冠、四时冠花、花茶、果物、团圆饼……正如孔颖达的《礼记·士昏礼》所云:‘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也’,一般婚事进行到这里便基本板上钉钉,不容许反悔了。”华丽丽向李想阐释,“接下来便是请期,由男女双方的家长共同议定大婚的日期,然后……”
“然后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嘿嘿!”李想坏笑着抢答。
“事情还远没有想哥哥你想的这么简单哦!”华丽丽摆了摆手,纠正李想,“‘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朝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中所描述的大雁是一种对待爱情极其忠贞的动物,一只亡时另一只亦不再偶,因此在六礼中的最后一礼‘亲迎’中,新郎需带着一对活生生的雌雄双雁去女方家迎娶新娘,举行完告庙、醮女、奠雁迎归,新娘便从自己的娘家跟随新郎来到自己的婆家,沃盥后夫妻二人交拜、同牢、合卺、礼宾。”
“你讲的这个‘同牢’该不会是共同坐牢吧?”李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什么共同坐牢呀,没文化、真可怕!”华丽丽连连咋舌,“同牢的意思是同吃祭祀过的牲畜上的一块肉,这在当时可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原来如此。”李想恍然大悟,“经你这么一解释,我发现婚庆公司为咱俩提供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式古典主题婚庆方案确实是不伦不类、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要也罢——最关键的一点是,我这人特别讨厌麻烦和铺张浪费,与其搞形式主义不如脚踏实地,所以咱俩的婚事也别太讲究什么排场,一切从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