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葫芦”自己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银元,有时有点钱他都花了。
这下,银元压得手往下沉。
他有些不安道:“康队长,这么多,这合适么?”
“白无常”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这是你应该得的!
这个赤党分子,是从北方省份流窜到我们洎江的。也许想在我们洎江捣乱,又或许他只是逃命。
不料在一个旅馆里,被他以前的同志,早已经投顺了政府的一位认出。
那老兄也是到洎江出差。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赤党分子。
他先向我们的人报告了,又想跟踪过去的赤党同事,结果被对方发现——
长话短说吧,那家伙跑,我们追,他扔了假发眼镜,还是最后被兄弟你指点了一下,我开了枪。
赏金么,指认者都有份,所以,只有五十银元。你用吧。
兄弟,你以后,慢慢就不把这点钱当回事了。哈哈!”
经过一番谈话,“白葫芦”成了“白无常”联络的眼线。
“白无常”觉得“白葫芦”素质不错,有培养前途,便时常对他进行一些基本的暗探训练。
“白葫芦”有些灵气,学得快,记得牢,更重要的,善于在平常日子生活中,用上学到的东西。
后来,“白葫芦”办了一些有小有大的探子之事,诸如探得了两次工人想聚众闹事的机密,由警察局出面抓人,将工潮扼杀在萌芽阶段。
打听到有激进学生想要偸刷标语上街,造成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侦缉队出动,将几个学生连他们的写好标语和浆糊桶一锅端掉。
协助两个侦缉队员跟踪一个赤党嫌疑人到过江渡船上,那赤党嫌疑人跳水淹死——等等。
比较辉煌的,是“白葫芦”下了功夫,立下了半个大功——协助巡捕房的探子,击杀了一个同样在被追缉中逃命的正牌赤党。
租界巡捕房和市政府军警关系密切,由此,关于“白葫芦”的这次功劳部分,有秘密文件通报到市侦缉大队,“白葫芦”的赏金和功劳,一样都没落下。
“白葫芦”的职业习惯是,不弄到真东西,绝不向上司报告。
这是他的性格,加上“白无常”康队长对他的训练,耳提面命,渐渐形成的好习惯。
像洎江这样的大城市,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要是见风就是雨,有个屁大的疑点就慌忙报告,弄不好会闹出乌龙事件,弄出误会来。
“白无常”康队长在世时,曾经向“白葫芦”讲过一个实例。
有一个南京本部的高级特工,跟踪一名赤党分子,路过洎江。
路上被三个探子围堵查问,语言不合之下,三人围殴那高级特工。
高级特工身手高妙,打得三个探子满地乱滚。
探子们大怒,掏出手枪。高级特工退让一步——
高级特工跟踪的赤党分子闹之夭夭,高级特工被三个勇敢积极的探子捉回侦缉队。
后来自然弄了个乌烟瘴气的结果——
区侦缉队以及市里侦缉大队长连带黎科长,都向南京同志赔礼道歉,又让那三个探子各降一级,留职查看,事情才平息下来。
那南京同志对姜大队长说:“三位年轻同志勇气可嘉,就是智慧差一些,还要多磨练,多留意学习辨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