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覆水难收
书名:乱世传奇 作者:洪刘华 本章字数:3605字 发布时间:2024-03-03

却说吴人朱买臣,表字翁子,性好读书,不治产业,蹉跎至四十多岁,还是一个落拓儒生,食贫居贱,困顿无聊。家中只有一妻崔氏不能赡养,两人只好同入山中刈薪砍柴,挑往市中求售,易钱为生。买臣每日挑柴人市,一面行路一面读书唱歌,口内并无休歇。崔氏在后相随心想丈夫本是读书人家,一旦落泊,竟至卖柴过活,说起来何等惭愧,如今好挑着担子低头走过,免被众人看出。谁知他反在人群中朗读高唱,唯恐大众不知,要将自己丑相公布于人,不知是何意思。于是赶上前来阻住买臣,令其勿唱。谁知买臣唱得高兴,声音愈高,一连数次都是如此。

崔氏因买臣屡劝不听,羞成怒,便对买臣道:自己不顾体面也就罢了,只是我何苦跟着出头露面被人笑话。既不听我言,从今放我回母家,彼此断绝夫妇关系,各寻生活去罢。”买臣见说笑道:你别看我现在是个穷鬼,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已经四十多岁,再等几年,我富贵的时候肯定好好报答你的功劳。崔氏忿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壑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买臣再三挽留,崔氏决意要去,

买臣无法,只得写了一纸书,任其别嫁。

买臣仍操故业,读书卖柴行歌如故。清明节春寒未尽,买臣从山上刈柴一担挑将下来,忽遇一阵风雨淋湿敝衣,觉得身上单寒,没奈何趋入墓间暂避。好容易等到天霁,又觉得饥肠乱鸣支撑不住。事有凑巧,来了一男一女祭扫墓前,妇人正是买臣故妻崔氏。买臣明明看见,却似未曾相识,不去睬她。倒是崔氏瞧着买臣,见他瑟缩饥寒,便将祭毕酒饭分给买臣。买臣也顾不得羞惭,即饱餐一顿,把碗盏交还男人,说了一个谢字,也不问男子姓名。其实这个男子就是崔氏的后夫。崔氏还算有情。两下里各走各路,都回

转眼间过数年,买臣将近五了,适稽郡吏入京上帐随带食物并载车内,买臣愿为运卒跟吏同行。既到长安诣阙上书,多日不见发落。买臣只好待诏公车,身边并无银钱,还亏计吏怜他穷苦,给济饮食才得生存。

却说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汉武帝认为助的对策最好,因此特意提拔助为中大夫。

一天朱买臣凑巧在街上遇到同县人便向汉武帝推荐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谈说《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很高兴,便封朱买臣为中大夫,与助一起在宫廷侍奉皇帝。当时正要修筑朔方郡城,公孙弘上疏进谏,认为修城会造成国家经济疲退,财政吃紧。皇帝让朱买臣去和公孙弘辩论朱买臣最终使其折服。

后来朱买臣因犯事被免职,回到会稽郡,在会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里借住吃饭。

从前东南一带南越最大,次为闽越,又次为东越。闽越王受封最早,汉高所封。东越王摇为惠帝时所封,南越王赵佗文帝时所封。三国子孙相传未绝,吴王濞败奔东越被杀死,吴太子驹亡走闽越,屡思报复父仇,便劝闽越王进击东越。闽越王便发兵东侵,东越抵敌不住,使人向都中求救。当时武帝不到二十岁,就问田蚡否发兵救之。田蚡对道:

“越人自相攻击本常事,不足劳中国往救。况越地秦时已弃之,不属中国,尽可置之不理。

此时庄助在旁诘问田蚡道:“越地本我属国,今为邻国所困,特来告急,朝廷置之不救,将何以服万国?再说秦朝连国都咸阳都抛弃了,哪里只是越地!”田蚡被驳无言退去。

武帝听“太尉不足与计,今决意往救东瓯,但新即位,不便出虎符向郡国发兵,惊动天下耳目。汝可持节前往会稽郡,命郡守发兵往救。助奉命起行,到了会稽传武帝之诏令其发兵。郡守见助并无虎符为验,意欲拒绝,正在迟疑不决。误了使命,忽想起自己持节出使例许专杀,便故意发怒斩一司马示威。一面将武帝不发虎符之意告知郡守,郡守悚然听命。克日调齐兵队,由助带领陆续往援。王郢心中恐惧,连忙退兵回国。

助乘坐战舰到了东瓯东瓯王出迎。庄听说闽越已经退兵,地方安静无事,传令班师回国。

东瓯王见助就此退兵,并不向闽越声讨其罪,暗想我与闽越已结仇隙,不久必又来攻。若屡向汉廷告急也觉厌烦不如弃了国家迁往内地,尚得保全生命。于是将此意告知助,助奏闻武帝,武帝允其所请遂将东瓯全国人众移到江淮之间,拨与土地居住。

闽越王说东瓯全国内徙,现在其地空虚,便自己人民移往居住,于是不费一兵一矢完全占领东瓯。

闽越王既得东瓯,又想吞并南越。建元六年复兴兵往攻南越。南越王胡为赵佗孙,遣人上书告急,武帝即命大行王恢及大司农韩安国并为将军,一出豫章,一出会稽,两路并进合攻闽越。闽越王之弟余善见势不妙,遣人将闽越王刺死,割下首级送到恢军前请求罢兵。恢道:“我本为讨王,今不战而得王头,是莫大利益。

武帝下诏立余善为东,且助为会稽太守。

余善反复无常,屡次不听朝廷命令。汉武帝将朱买臣召回恢复官职,命令朱买臣献策。

朱买臣说:以前东越王居住在泉山之上,地势险要,一人守险,千人都攻不上去。今闻他南迁大泽,去泉山约五百里,无险可恃,今若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趋,破东越不难!

武帝甚喜,便将庄助调还,买臣代任会稽太守。买臣受命辞行,武帝笑语道:“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今天你可谓衣锦荣归了!”买臣顿首拜谢

买臣之前免官时曾在会稽守邸中寄居饭食,免不得遭人白眼忍受揶揄。此次受命为会稽太守,正是扬眉吐气的日子,买臣满心欢喜,自念飘泊半生被人冷眼,如今得志外间尚无人知,何妨假作贫穷试他一试。于是令随从在城外等候,朱买臣仍旧穿上又脏又破的旧衣裳,怀里藏着太守印绶,步行来到郡邸。

此时天气炎热,买臣走得气喘吁吁汗流遍体。看看行到郡邸门前,遇见素识之人姓钱名勃,不知他已贵为太守,便上前迎问道:“暑天出行得无劳苦。”信手取出纨扇一柄赠与买臣。买臣道谢走入邸内,邸中坐着上计郡吏,刚刚置酒高会酣饮狂呼,见了买臣进去并不邀他入席。买臣也不说明,低头趋入内室,仍与守邸之人一同吃饭。守邸人因买臣寄食已惯,并不生疑。买臣到将饱,故意将怀中绶带露出一角,守邸人见了不觉诧异,走近前来,信手将绶带拖出,却悬着一个金章。细认篆文,正是会稽郡太守官印,慌忙向买臣问明。买臣淡淡答道:“今日诣阙受命,君等不必张皇!”话虽如此,已有人跑出外厅报告郡吏。郡吏多半酒醉,斥他胡言妄语,报告人头筋饱绽反唇相讥道:“如若不信,尽可入内看明。”当有一个买臣故友,素来瞧不起买臣,至此忙起座入室片刻趋出,拍手狂呼道:“的确是真,不是假的!”满座闻言酒都吓醒,于是告知郡丞一同入见。此时大众寂静无声,各各整肃衣冠,推推挤挤,排列中庭,请出买臣拜谒。买臣徐徐出户踱至中庭,大众恐酒后失仪,皆加意谨慎拜倒地上。买臣还未答礼,外面已驱入驷马高车迎接买臣赴任。买臣登车自去,有几个愿随买臣到郡,都被买臣。不过心感钱勃赠扇之情,邀请他一同赴任待为上客,后用为掾史。

买臣驰入吴境,吏民夹道欢迎,买臣留心观看。回想昔日卖薪行歌何等困苦,如今何等风光!只可惜崔氏一力求去,无福消受荣华富贵。买臣正在沉思,瞥见道旁站立多人。原来县中士女说太守上任,争来围观,此时崔氏不知太守是谁,也随众观看。买臣一眼瞧见触起旧情,记着墓前给食的余惠,便令左右呼她过来,停车细询。此时贵贱悬殊后迥别,崔氏又羞又悔,到了车前呆若木鸡。还是买臣和颜与语,才说出一两句话来原来崔氏的后夫正充工役,修治郡中道路,经买臣问悉情形,也叫前来相见,与崔氏同载后车,驰入郡衙。当下腾出后园房屋令他夫妻同居,给与衣食。不可谓买臣无情。又遍召故人入宴,所有亲友无不报酬,乡里翕然称颂。买臣本是一个樵夫出身,今日贵至二千石,又在故里为官,可谓心满意足。

买臣刚刚富贵,还没有另行娶妻,仍将故妻并其后夫留养园中,一则念起旧日夫妇之情,二则报其墓间一饭之德,在买臣也算情至义尽。其后夫忽得太守厚待,坐享现成衣食,在朱买臣面前自然卑躬屈膝,朱买臣却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崔氏现在的老公很是失望,她想夫妻长住此间受他供给,还不如跟他复婚从头再来。于是她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

这天她蓬头垢面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家朱买臣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她的面说:“你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就答应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份已尽,当天夜里便解下腰带自缢而死后夫方才发觉,解救已经来不于是急来报知买臣。

买臣故妻自缢身亡叹息不。即出钱令她后夫买棺殓葬。后人为此作诗曰:

青草池边一故丘,

千年埋骨不埋羞。

叮咛嘱付人间妇,

自古糟糠到头。

数年以后,朱买臣因诬陷御史大夫张汤被汉武帝斩了,这是后话。

如果朱买臣不天天背书,顺着妻意打柴度日说不定两口子能够平平淡淡落个善终,但是朱买臣得意之后却去打扰前妻的生活,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自己最终也没有善终。后人又有诗叹曰:

四十无闻岂丈夫,

负薪行路且摊书。

功名半为饥寒迫,

贫贱方知骨肉疏。

上阙刚逢须诏日,

怀章正是受恩初。

未能免俗惊群吏,

一饭前妻载后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乱世传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