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操旧业
书名:双世探案录 作者:没了尾巴的鱼 本章字数:2112字 发布时间:2024-02-24

高野想着,叹了口气,走过去帮忙。毕竟,段之鹏少了一只手,速度快不了。他都想不到,短短四五年,段之鹏竟然收集了这么多账册,估计一大半是方守正帮的忙吧。那个一心想生儿子的男人,还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账册都有些陈旧,想来段之鹏这些年为了给父亲鸣冤,找了不知道多少人看账册。当然,为了预防万一,他也不敢把所有账册都让一个人看,只能是分着看,然后将每个人看过的意见组合起来,再从中查找疑点。

因此在庄上的时候,他跟谢账房的关系不错。对于账务这一块,他也知道了不少。用慕容骜的话说,让他赶紧学会左手写字,以后京城的简王府,就请他做帐房了。

“你都拿去给方姑娘看吗?”高野知道段之鹏的谨慎,因此问了一句。

段之鹏头也不抬道:“自然,方姑娘说她有跟别人都不一样的做账手法,说什么有一个表间平衡,账务中的差错藏得再深都能找出来。不过需要的账册越多越好,最好还有清单什么的。她还要一些酬金的单价,譬如押运一百石粮草需要多少脚夫;押运途中一天的开支大概是多少,诸如此类的。”

高野听得云里雾里,终于明白了慕容骜为什么说段之鹏学会了左手字就可以去当账房了。这熟捻的程度,还真是堪比陈年的老帐房啊,心中更是感概万千。

段之鹏是段尚书的老来子,段尚书年近五十才生下他,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最后满门抄斩时,他逃过了死罪,算是给段家留下了最后的一点血脉。而跟他年龄差距最小的哥哥,案发时都已经二十岁了,他们全都被斩首了。

段之鹏在妹妹成亲的时候,喝了很多酒,也往地上倒了很多酒。说是祭告父母,他护住了妹妹了。当时的段之鹏,红着双眼,远远看着洞房,带着醉意说。那日的菜市口,也是这样一片血红。他被帮着双手路过的时候,都来不及捂上妹妹的眼睛,只好催促着她往前看,往前看。可是前面也是一片血红,别的什么都看不见。

因为怕他喝醉去找他的高野,正好听到这些话,怔立在当场,心中尽是茫然。所以后来,朝廷几次来王府抽调兵将,他都各种想办法避开了。那一刻,什么青山处处埋忠骨,什么好男儿保家卫国,都被他抛去了脑后。他只想好好活着,他还有父母家人,他还想娶妻生子。

两人默然无语地将所有账册都打包好,然后提着离开了宅院,兜个圈子又来到了方谨心这里,将两大包账册直接放在了地上。。

看着高野和段之鹏打开包袱,拿出里面的账册来,方谨心的脸顿时垮了。这也太多了吧?就算是流水账,这么多,她看一遍最起码也要三五天,不要说做成手工报表了。她没有一目十行的金手指,也没有报表自动生成的系统啊,这简直就是要了亲命了。

不过方谨心也着实佩服段之鹏,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啊,不要说是在古代,就算是在现代,想要从账册中找出线索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这个段之鹏的毅力和信心,还真不是一点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这一刻,方谨心完全相信了,段尚书当年就是被冤枉的,这让她心中也升起了正义感,决定要为段尚书申冤。

取了一本账册捧在手上,方谨心心中感慨。没想到穿越到异世,她竟然还是摆脱不了专业。其实她并不喜欢审计,她喜欢的是唱歌跳舞。初中的时候,她也追星,高中的时候,她还一门心思想着要去选秀,想要在星光熠熠的舞台上一展歌喉。

没想到高二那年,父亲的建筑公司破产,母亲席卷了父亲想要东山再起的最后的三十万元家底,逃得无影无踪。让父亲愧对一起创业的伙伴,也愧对兢兢业业的员工,于是从海州大厦烂尾楼的楼顶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改写了方谨心的人生。

她放弃了兴趣,放弃了爱好,放弃了理想,以拼命三娘的姿态,考入了财经学院,选了会计专业。毕业后先是在一些小企业辗转做财务,从成本会计做到主办会计。然后被一家审计事务所看上,于是又去做审计。重新开始考审计师职称,从初级考到高级,其中的辛苦和枯燥,真的无法言说啊。

不过也好,随着职称的上升,她的工作面也开始铺开了。开始的时候,她是给一些工程做转固审计,后来事务所的老大有些门路,他们事务所就成了税务局的合作伙伴,协助进行税务审计。再然后,开始接手一些大型公司的年度审计,以及高级主管的离任审计。

她进入警方的视野,主要是因为一个红通人员的两度离任审计她都有参与,还提出过不少疑点。只可惜当时被有心人刻意隐瞒了,所以才让贪官青云直上。

一直等到这个贪官自爆叛逃后,经侦大队在收集他的犯罪证据时,发现了她出具的审计报告。于是她被指名叫去了经侦大队,开始了她跟警方的最初合作。

方谨心感慨着,她其实并不喜欢这些枯燥的数字,她喜欢热闹,如果不是家庭发生巨变的话,她不会选择财务,不会选择审计。她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条躺平的咸鱼,如果实在没法躺平,她希望成为录音棚里那个带着几分忧郁,唱着自己的心情和憧憬的女孩。

方谨心边想边翻动着账册,古代的账册,因为纸张都比较厚,所以看着厚厚的一本,其实里面并没有几笔账。至少比方谨心前世审计过的那些月营业收入过亿的公司,是要简单多了。最大的麻烦在于,帐册中的计量单位不统一。粮食和货币是作为等价物同时存在的,这让方谨心有些晃神。

不过也就是一瞬的晃神,很快,她就将粮食和货币分离了开来。很明显,大宁朝的货币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还是以粮食为主的。正是因为如此,换算的时候,容错率也很高。譬如前一个月一石粮食折合七两银子,可能后一个月就折合十两银子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双世探案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