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出主意意在促发展
书名:成败人生路 作者:书呆子 本章字数:13547字 发布时间:2024-02-23

  

   第五十章 出主意意在促发展

 依据向河渠和谢瞿商定的条款,谢瞿二人与油米厂草签了租赁fu苯项目协议书。协议书规定潘家油米厂fu苯项目经试产证明生产线符合各项要求、质量合格、收率达标后再正式莶定租赁协议。

协议草签后谢、瞿二人离开向家,住进了油厂。随同进驻的有祖强从江南带来的老高老尹,还有沿江的杨文明。至于向河渠,好象工作还没做通,说油厂夏为民不同意向河渠进厂。

其实如果是向河渠的知己,一句话就能搞定:不让进就不租。你是来做生意的,可不是来交朋友认亲戚的,有什么不能搞定的。关键在于谢、瞿二位不是向河渠的知己,不让进就暂时放着,等以后再说。

杨文明怎么认识瞿祖强的,向河渠不大清楚,好象是与江南朱厂长有关。不管怎么的吧,有一班人进去了。

杨文明能起什么作用,不知道,但凡小杨回沿江总会到向家来叙说厂里的情况。一天杨文明来到向家,说起了他的担忧:目前的投资都是瞿祖强的,谢成功身无分文。老高老尹他们都有看法,没钱当的什么大老板,将来赚了钱怎么分?还有好象一切都是谢成功在指挥,祖强算什么?向河渠想了想说:“去时帮带个口信,请他们到我家来一趟,我有重要事情要跟他俩商量。”

八月九号下午谢成功、瞿祖强和杨文明来到向家。刚进场成功就问:“什么事不能叫杨文明帮传个话,非要我们赶来?告诉你,这些天我们忙得可够呛。”

向河渠边请他们进屋边说:“正有一件大事非得二位来才能办,否则将会影响整个大局。”此话一说,将三人都惊呆了。

瞿祖强问:“什么事这么重要?”向河渠边泡茶边说:“你俩怎样合作的章程制定重要不重要?”

谢成功说:“吓我一大跳,我当是什么大事,章程嘛什么时候不好定,非要在这个时候?你可知道现在可是百废待兴,真的很忙。”

“成功,祖强,小杨你们都回来了。好,很好 。”凤莲从田里回来招呼着说。谢成功亲热地站起来说:“姐,这么热的天也不歇歇?”凤莲说:“惯了。种田的嘛,算不了什么的。你们谈你们的,我去买点冷菜。”谢成功说:“别客气,都不是外人。”凤莲说:“不是外人也得有两个过酒菜呀。你们说你们的,不耽误你们。”说罢从挂钩上摘下篮子,出门去了。

杨文明说:“你们谈正事,没我什么的,我回去了,明天过来一齐走。”向河渠说:“别走,没什么秘密的。我们谈,你也可以谈谈你的主意。要走也得吃过晚饭再走。”谢、瞿也都挽留,杨文明就留下了。

向河渠说:“大家都是明白人,尤其成功读的书多,懂的道理也多----”谢成功笑着说:“比你就差得远了,听小杨说你是沿江的秀才,高考的状元。”向河渠说:“他才胡吹,我什么时候又成为高考状元了?”杨文明说:“全县第二,不叫状元叫什么?反正第一第二也差不多。”

向河渠说:“不去扯这些,我说的是大家都懂的道理,比如‘亲兄弟明算帐’‘丑话说在前头’‘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要御水先作坝。大家都是好兄弟,不立个章程,办事会乱套不去说,弄到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也是有的。”

谢成功说:“会有这么严重?”瞿祖强说:“老向在潘家的失败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谢成功说:“夏主任不是说你----”瞿祖强说:“从头到尾我基本在场,还有个不清楚的?夏主任是恨老向没按他的主张办,吃了亏,净说坏话呢。”

向河渠说:“租赁经营不是我们的目的,是我们创业的第一步。为争取台北成功的姑母、伯父来大陆投资,先借油米厂开个头,所以跟油厂莶正式合同时还是以永泰化工有限公司出面,以成功为首脑,但实际上是你们二位的精诚合作。这一合作的性质,二位同意不同意?”

瞿祖强不着声,将目光扫向谢成功。成功说:“我同意,祖强呢?”瞿祖强说:“这在去前就说的嘛,我当然同意。”

向河渠说:“今天说的内容都是以前大体说过的,当小杨的面说一遍,再确认一下。因为投入大体上是以祖强为主的,而按通行规则是红利按投入多少分配。涉及到今后的大局,我提议双方投入包括预收货款、欠进物料和借进款项都按月息0.84%计入成本,经营形成的利润首先归还投入资金的本息,在没有还完前不分配。”谢成功说:“我同意。老实说在台北投资前我是不可能投资的,这样做已在照顾我了。”

在说到还清本息后的利润分配时,向河渠说:“亲兄弟明算帐,二位议个分配比例吧?”

谢、瞿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开口。杨文明说:“我跟谢老板、瞿老板都认识不久,关系没有什么远近分别,多嘴说两句。瞿老板在这件事上起的作用是大的,你们看,投资是他的,销路也是他的,多分点是应该的。”瞿祖强说:“投资算不了功劳,反正连本带息都是要还的,不叫投,叫借,我俩对半分吧。”

谢成功说:“话也不能这么说,你不投入这个项目就搞不成,多分是应该的。”

向河渠说:“既然这样,那么就按四六分成。”杨文明说:“差不多, 这样合理些。”

向河渠说:“在潘家时因为资金控制权在老查一个人手中,引起很大的矛盾,这个教训要汲取。我提议资金支配由我这个会计拟好收支计划,由你俩批准后实施。不管是拿现金还是汇款,盖好印鉴章的汇票、支票由祖强保管,使用时再填上数字,由成功盖上行政章后取款或汇出,存根每月二十号前给我记帐,到工厂进入常规后再按会计制度办事。”杨文明说:“互相牵掣,互相放心,这样做很好。”谢、瞿都要表示同意。

说到分工,瞿祖强管供销,日常工作和生产管理则由谢成功负责。从道理上讲是对的,向河渠却见祖强眉头一皱,知道在担心成功权力太大,会不会变成查安定第二。其实这是多余的,只要财权分掌,其它权力大,就是责任大、义务多,没什么可担心的。

四个人在堂屋里热烈地讨论着,没注意凤莲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当他们四人在谈到要订些什么制度时,凤莲在猪头肉、 耳朵、舌头外又炒了个鸡蛋,拌了西红柿,呛了茄子, 摆了一桌子,然后在门洞里喊道:“吃晚饭了,有话吃了再说。”

四人走进厨房,杨文明首先大惊小怪地说:“怪不得老许说老童好客又能干呢,眨眼的功夫就弄了这么多菜。”大概瞿祖强没在杨文明面前说过类似的话,因而比较惊讶。杨文明一见忙说:“噢——,我说的老许是许明熙,不是指你老瞿。”

瞿祖强说:“你说得没错,我们住这儿几个月了,老童确实好客,总是有酒有菜的。”向河渠边斟酒边说:“沿江的瞿许不分,就象江南的胡吴相混差不多。老许是我的老朋友,时间一长你们会碰到他的,他也是老供销。”

谢成功说:“说真的,姐姐对我们的关照,我同祖强都很感动,不是三天两天,而是三个多月,连衣服都不要我们洗,甚至还帮我买了换洗衣服,就是亲姐姐也最多做到这样吧。”

向河渠说:“哪来的三个多月?你们在这儿的时间少,不在这儿的时间多,要是正月里在这儿住一两天,腊月里又住了一两天,能说在这儿一年?”

瞿祖强说:“谁心里没杆秤呀,在这儿烦神的天数是够多的,有时七八天一天不间的也不止一两回。”向河渠酒杯一端说:“只要fu苯的事情成功,什么都值了,来,喝!”大家都端杯附和说:“对!”

凤莲说:“昨天馨兰来信说已安排了个宿舍。说这些天来一直住在舅舅家,你们把她当自己的孩子,特别是舅舅教了她许多做人处世的方法,说你们对她既是长辈又是朋友,非常佩服你、感谢你。我们做点事还不是应当的吗?”

向河渠说:“是啊,小二子对舅舅可敬佩了,我这个当爸的养了她二十几年,还从没听说过她敬佩我呢。成功,你行啊,不知不觉把我的女儿给收买去啦。”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谢成功说:“我可没吃亏,邻居和认识的人们问我,怎么从没听说你有这么漂亮的大学生外甥女儿?我说解放前走丢了的姐姐找到了,找到了姐姐,不就有了外甥女吗?你们是没见到他们那羡慕的眼光,我们一家都乐和着呢。”

项目初兴,事情肯定多,向河渠不打算过分挽留,趁谢瞿二人洗澡的功夫里将下午会谈的内容拟了个协议草案,两人看后表示同意。向河渠找复写纸打算复写,谢成功说:“都是朋友,说话算话,不用再吃苦复写了,我俩莶个字,就留在你这儿好了。谁跟谁呀。”瞿祖强也说:“成功说得对,这么热的天,不用再烦神了。来,成功,你先莶 ,我后莶。”

谢成功拿起笔边莶名边说:“唷,用的是大庆石油学院的稿纸,是馨兰带回来的。等我们印了信笺纸,多拿几本回来,省得写东西也没纸。”祖强莶字后,向河渠也写下“见证向河渠  

1998.8.10”

这样一份协议就将众人的担心解决了,不能不算是向河渠的一点心计。顺便说一句,这份协议书至今还被向河渠装订在文稿集中。

第二天一早,杨文明赶来,和谢瞿二人一齐去潘家。谢成功表示将尽一切努力争取让向河渠进厂,他说:“没你在身边真的不方便。”

油米厂的夏为民曾在辩论时讥讽向河渠在捞稻草。向河渠承认他在捞稻草。“捞稻草”词典定义为:原指快要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也要抓来救命。比喻在困境中徒劳无益地挣扎,也比喻乘机从中捞取好处。夏为民的讥讽,说的是徒劳无益的挣扎。

“捞稻草”是个贬义词,向河渠却不这么看,就象古人说的“是非本无定论,世各是其所善非其所恶”一样,贬义、褒义,看你站在哪个角度、立场上评判。就说这叛徒吧,对方认为是识时务的俊杰;坚贞不屈可被骂为顽固不化;貌若天仙也可称之为妖艳状狐的,你能说哪个是对哪个是错?“捞稻草”是指“快要淹死的人连一根稻草也要抓来救命 ”,站在受难者角度上看,有什么不好?有根稻草总比没有强,大小是个希望嘛。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吧。好象鲁迅也说过: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原本就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要是不去走,怎知是不是路、成不成路?谢、瞿的潘家之行就是向河渠的稻草。他曾在日记中承认自己捞稻草,并以《我自睁目寻稻草》为题写诗说:

     有人笑我捞稻草,临危自救不可笑。几十年来灾无数,闯关就靠捞稻草。

     机会如同是稻草,抓与不抓哪桩好?旁人闲话当放屁,我自睁目寻稻草。

世人在评论向河渠的得失时,爱用“轻信”来指责他,其实某些时候也是冤哉枉也的。他有时不是轻信,而是不得已而为之。你认为他心甘情愿地与包国平合作,选查安定、闻彬作合作伙伴?甚至连选缪丽、推荐梁金才都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只有同阮志清、蒋国钧为伍,还有后来的赵国民,才算是合作愉快,差不多是得心应手了,也是他不后悔的选择。

别的不说,只要阅读他2006年出版的《成功八策 》一书中的《自知自强,成功素质靠磨练》《要具备领导者的素质》《合适领导的标准》等章节,就会知道他是如何重视自身、领导、伙伴的素质了。再读书中《识才之明》所说的《掌握一些认识人才的基本方法》《制定一套所需人才的标准》和《弄清什么样的人不能用》,回头你再想想王梨花所赠小本子中的“当事之要,虽罪恶不得不容;适时之宜,纵仇人也得重用”“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士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恃好洁独行之操。”你就知道有时候他不是不识人、轻信人,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难怪前人要说知易行难呢,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

就说这眼前的两位吧,如果是向河渠掌舵,两人会是他的得力助手。瞿祖强的供销能力谢成功的嘴巴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让两人当老板就不合适了。

在向河渠的眼里,当他的领导一要有很强的事业心,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敢冒险,能创新,有强烈的责任感;二要非常重视合作的力量,善于网罗人才、使用人才、宽容人才、关心人才和激励人才,给人才以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这样的领导才算是明主,跟上他才有成功的机会。

至于刚才说的阮志清,那是另一种类型,他是向河渠的保护伞,只要不触犯他的利益,可以让向河渠自主行动。

这两位对照心里的标准,向河渠摇摇头,他知道没有一个是明主,甚至连一般意义上的主都算不上。不过这是他目前的稻草,必须抓住,并致力发挥这根稻草的作用。

瞿祖强愿奉谢成功为主的原因是谢成功说他姑母有来大陆投资的意向,如果是真,那么只要谢成功当了头儿,就可以吸引他姑母了。

在什么情况下说起姑母有意来大陆投资的,瞿祖强没说,向河渠也没问。瞿祖强说:谢成功讲述他姑母发达的原因是一个偶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姑姑拥有了一片地皮,这块地皮在姑姑拥有时不值多少钱,后来机缘凑巧,台 湾当局有意在那儿搞开发,于是这块地皮立即成了黄金地带,他姑姑在那儿盖房子搞房地产,竟赚了一点四亿美元。

一点四亿美元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相当于人民币十来个亿吧。谢家在当地声望直线上升,他姑姑很快成了名人。

谢成功的伯父与姑姑都是在解放前夕去台 湾的,去台 湾的经费是谢成功的父亲筹集的。父亲留在大陆当教师,据说当时是恋于一位名媛没舍得走,后来受海外关系牵连挨整,郁郁而终,因而家庭败落至今未起。

两岸政策放宽后伯父与姑姑曾到大陆来探亲,那时他们在台 湾算不上很有钱。现在姑姑发了,念起前情,因而有意在大陆支助侄儿创业。

这一段情况起初听瞿祖强说,后来也听谢成功自己说过,还见到了谢成功与姑母、姑父和表兄在响水县招待所的合影,因而事情有个影子是真的。

之所以说有个影子,是说关系是真的,支助一说还很难讲。一点四亿美元身价的富婆眼见寡嫂亲侄家庭贫寒,就不能从手指缝里漏下个一星半点?漏下个万分之一就是就是一点四万美金,就是十来万人民币。如果这样谢成功家就不是眼下这种状况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还情于万一。万分之一呀,我的天!假如连万分之一也漏不下。支助?只怕有点玄。

不过人们常说酒色红人面,财帛动人心。要是大陆的侄儿手中握有能赚钱的机会,不见得不能吸引连万分之一也不肯洒的姑姑。毕竟千假万假姑姑不假。怎样才能打通这位姑姑的心呢?向河渠望着渐行渐远的班车影子,回转身边往家里走,边思忖着。

向河渠到家时,凤莲已下地了,他没有跟去。这些天地里活儿不多,凤莲说:“你人不能去,多帮出出主意也是好的,这可是件大事呢。地里的活儿不多,有我干行了。现在馨兰下一步该找对象了,这件事我来办,不劳你费心,你也不懂。你只要把心思花到潘家,帮他们弄上了马,也就好了。”向河渠说:“我知道。你不指挥我也会做的。”

凤莲以为馨兰工作落实有班上了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馨兰的工作并不如意。八月四日写来的信又让向河渠担了重心思:谢成功吹的五百强企业之一的神豆药业有限公司如今的状况很不好,进去了还不如不进去。需要设法为她重找个单位。

一个大学生工资才三百多块,还不保证准时发,要是另找单位的话,三千元的押金又得白送。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恰逢打头风啊。

重找单位还得秘密进行,让凤莲知道了又会睡不着觉了,这叫什么事儿啊?真是的。大概又是轻信惹的祸吧?聊以欣慰的是女儿很懂事。

馨兰在信的称呼上头用“米”四周画个红圈儿,和蓝笔作了醒目的记号提示,并写道“爸,您先看一遍,再读给妈听”在第二节下面用红笔写的是:“下面这几句话别让妈知道,免得她又发愁。您就跟妈说,情况还可以,就行,随便编些说。”

馨兰不让她妈知道的原话是:“爸,目前这个厂可以说是很不好。本不想说,以免您们担心,但又觉得还是说一下好,以便能及早准备。厂里正准备将先锋霉素胶囊车间包出去,许多职工都在议论厂子不行了,不少人已开始另找出路。具体怎么个不行,也说不清。

爸,您看是否跟您的那些老朋友联系联系,或到通城人才交流市场想想办法。听那些已在这儿工作多年的同事们说,这几年厂子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比往年更差,有人说要是到年底能发全工资就算烧高香了。这么看来呆在这儿就不是个事了,因为这种情况要转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在没找到新的去路前还只能在这儿呆着。”

馨兰虽然没在信上问“怎么办 ?”,向河渠在心里已在考虑这三个字了。“姐给我寄的三百元钱已收到,足够用了,请放心。”能放心得下吗?

“不过爸,您也别担太多的心,现在最主要的是将您们那个fu苯开起工来。”是啊,怎样才能让fu苯早开工呢?

“这一件那一件,件件都是让人担心的。古人说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就是我的命吧。”向河渠心里想着。

还是馨兰说的对,fu苯事才是大事,馨兰的工作事虽大,早晚都会解决的。找找老朋友,各处走一走,一个也算是名校的化学工程系的本科生会找不到工作?不可能嘛。倒是fu苯事更大。噢——,不对!只要不出意外,fu苯的正式上马是指日可待的,要谋划的是如何吸引台 湾谢氏来大陆扶持谢成功,这才是大事。

为让谢成功的姑母动心,向河渠以《切盼借东风,助我万里行》为题,代谢成功拟了一封给姑母的信。一开始,向河渠就在信中说:

“为象祖父、叔祖父、叔叔和姑母们那样干一番事业,从而不愧为谢家的后代,小侄我到上海半工半读,学企业管理,进装潢工程队实践管理技能;去上海水泵公司当业务员学推销技巧,为创业做着不懈的准备工作,为的是有朝一日试一试‘十年磨一剑’的身手。而今我白手起家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租赁一条生产线,创建自己的实体——谢家的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到今天为止,固定资产二百三十万的fu苯生产线已经启动,通过预收货款、延付原料款及相应融资技巧,二十多万流动资金已经到位,第一批试产品经省理化测试中心检测含量达99.16%,超过国家一级品的标准,带款提货的合同已到手。就象一条整装待发的航船,只等注入足够的能源,就可以立刻启航。今特发此信,盼姑父姑母来厂里视察,并借来东风,助小侄出航。

这条生产线是我的朋友瞿祖强、向河渠亲手筹建的,年生产能力两百吨成品,产值840万,利润率11.3%。生产线不完善,有的装置只能发挥20%的能力。

完善后的年生产能力可达1500万,利润率提到14%左右,却只需添三四十万的设备设施。现有生产能力需流动资金80万,完善后则需120万,连同新增设备,共需一百五六十万,一年内就可收回投资。

该生产线建成后之所以关停,出于两点原因:一是国营油厂固有的弊病没能留住两位筹建的能人;二是资金短缺。而今瞿、向二位联手,只要有资金注入,便可扬帆出航。”

写到这里,向河渠觉得吸引力不够强,想了想,继续写道“小侄之所以选这个项目,选这个地方,出于以下考虑:一、该项目销路一直不错。fu苯是fu系列医药、农药的起始原料,用途广泛,我省生产能力仅千余吨,而宜兴一市五家厂年需求量就达千吨以上,多数厂家需到外地去求购。是的,该项目利润率不高,才11.3%,但如果完善设备设施,凭借向河渠朋友的新技术,从而降本10%左右,可使利润率提高到14%左右;

二、油厂地利不错,潜在的发展力量大。该厂地处公路交叉路口,距通宁高速只不过三十公里,靠大河傍公路,交通方便,是兴办实业的理想去处。

该厂虽有设备精良的粮油生产线,却因机制不灵活而濒临关门,县粮食局有全厂出租或出卖的意向,如果姑父母有意,不妨租或买下全厂,这是不是也算个机会?

依据向河渠的说法,该厂每年产生的废稻壳就有办法用作生产活性炭和水玻璃,年可创两百万的产值,这是个大有用武之地的地方。”

对于没经过姑母同意,就贸然行动一事,向河渠是这样写的:“小侄之所以在姑父母还没确定扶持前就先斩后奏,是觉得:第一、我是姑母在大陆的唯一亲侄,又曾答应过有机会就会扶持我的。机会不会找上门来,只有我努力去找,找到了,姑父母一定会支持的,于是我用心寻找。老天不负有心人,适逢这条生产线刚停产,我去了解情况,才知道他们是丢开创史人向、瞿二位,外行指挥,以致失败,而瞿、向二位恰已成为小侄的朋友,换句话说项目成败的关键已被我抓住。为防止日久生变,我立即抓住这一良机行动起来。

第二,如果不进行探路式行动,则得不到项目第一手资料,向你们汇报也是理性资料,不如实践后的真实情况来得可靠。

第三、新结识的瞿、向二位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两人都有别人在找他们谈合作事宜,小侄怕被别人捷足先登。”

为台北谢氏确信谢成功有创业守业之才,向河渠花了点笔墨,他在信中说:“‘为政之本莫若得人’(见《后汉书》)想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如张良,治国安民输粮晌不如萧何,统百万雄师攻城掠地不如韩信,因善用人才而以弱胜强,逼项羽自刎乌江,终成大业;还有刘备兵微将寡,投曹操靠袁绍依刘表,几无栖身之地,因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才逐步转危为安,鼎足三立,坐上皇帝宝座的。项羽虽有万夫不当之勇,却因为不重视人才,失陈平走韩信连最忠实的范增也不能用,终致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以致败亡;而已当上皇帝的刘备也因不听诸葛亮的忠言而导致一场动摇国基的大败。

历史反复证明了一个真理‘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小侄将永远牢记这一真理,首先如饥似渴揽人才,与我发起建厂的瞿、向二位,一位是历任杨子、金大、天龙公司供销经理的宜兴人,一是在化工界拼搏二十年,历任过会计、技术厂长、厂长的临江人。还延揽到在化工界闯了多年的杨文明,在车间当了多年班长的陈怀平等人。

这家国营厂的一个办公室主任,论在该厂的地位也只能排在第五位,但其影响却居第一位,不能不算个人才,如有可能也将力争揽其加盟。瞿祖强身上的供销朋友,向河渠身上的工程技术朋友都是我结识延揽的对象。

其次是崇礼重酬待人才。《三略》说:‘礼崇则智士至,禄重义士轻死’‘故录贤不爱财、赏功不逾时’,《战国策》上说‘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者与役处。’在礼遇上小侄将学帝王之道,以人才当师友;在物质上,将视其才能高下定工资、贡献大小定奖励,只要是有益于企业的不惜重奖,并将奖励标准公布于众,形成制度,予以实施。决不学项羽轻视人才吝惜赏功,当有功之人该封赏时,竟将官印抚来摸去,磨光了四角也舍不得给,以致人才纷纷离去。

第三是各尽所能善用人才。瞿祖强供销方面路子多,又当过多年供销经理,请他主管供销,组建供销队伍、营建销售网络;向河渠在乡镇企业任会计当厂长,结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多,掌握的化工知识丰富,请他主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有条件时由他组建研究所。他在沪宁苏锡常结识的专家教授之多令人咋舌,有他在不愁技术过不了关。

目前只有在生产管理方面欠缺人才,有待寻求,因而还虚位以待。

总之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必须是行家里手,宁用一条龙,不用十只熊,如《尚书》所云‘建官惟贤,任事惟能 ’,也如《国策》所说:‘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

第四是扬长避短善容人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才首先是人。是人必定有优点缺点、长处短处。管仲是个大才,但他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多拿钱;上阵打仗先逃跑;在争权斗争中还射了齐桓公一箭,毛病可算不少,但齐桓公宽容了他的缺点,不记一箭之仇,用他的匡合大谋,终成霸主大业。我也将宽容人才的毛病、缺点,容忍他在某件事上的失败,努力使他的缺点不发生或少发生影响,而重用他的长处。”

一个国家的治理,首先在法制建设,一个企业的管理,则是先要进行制度建设,向河渠在这方面自是行家里手,他在信中写道:“‘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见《商君书》)治国之本首先在法律,治厂之本则在制度。

公司刚建立,百废待兴,小侄着重抓了制度建设。除了公司章程总纲外,已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奖惩条例、票据列支条例、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和厂纪等二十种,还将逐步完善各项制度。商鞅说:‘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为不使制度流于纸面而得不到实施,小侄将在拟定实施细则的同时设兼职的监察小组,以保证制度的实施。要千方百计使各项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事该做,由谁去做,做得好会受到什么样的奖励,做差了受什么样的处分;什么样的事不该做,做了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犯了制度,是亲朋好友同样受罚;对公司作了贡献,我不喜欢的人也要奖励。要让所有人都争为公司作贡献,而不做有损于公司的事。”

“不谋长远不足谋当前,不谋全局不足谋局部。”向河渠在信中就这句话以谢成功的口气作了阐述,说是“经济大潮此起彼伏,变幻不定,fu苯的一时畅销不等于永远畅销,为使企业健步向前,就必须认真研究市场动态,预备换代产品;就必须制订长远规划。”

信写好以后,向河渠仔细推敲、修改了一番,然后用女儿的文稿纸抄了下来,又给谢立功写了一封信,说明代写的用意,建议他修改后给姑母寄去,以争取台 湾谢家早日进行扶持。随后让杨文明回来时将信捎去。

向河渠代拟的这封信有没有被寄往台 湾不知道,知道的是谢成功不但看过信,也真的修改过,因为杨文明捎回了谢成功给他姑父母信的底稿。这底稿至今还被装订在向河渠的文稿中,快二十年了,依然保管完好。全信七页纸,三千多字,比向河渠代拟的长了千余字,相当于原信的一倍半。信的内容大体不脱原稿,但谋局布篇不一样,采用的是报告的形式,与向河渠的是侄儿跟姑母谈家长的形式不一样。如“现将有关打算——还是称为设想为妥——报告如下:”“如何保证目标的实现呢?我将采取下述三点措施:”等等。

从信的内容看谢成功确实学过企业管理,也看过不少书,信是认乎其真写的,如原稿中刘邦的三不如,没用引号,是他随手写的,谢成功则不但用上引号,还改‘治国安民输粮晌’为‘治国安民不绝粮饷’,并订正了向河渠的别字‘晌’。向河渠在‘扬长避短善容人才’中引用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一句古话,谢成功还添了“《墨子》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人才常常伴有固执、骄傲的缺点,我将理解他们,宽容他们,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我相信通过努力,将有一批人才集结在谢氏公司大旗下,凭着精兵强将的人才队伍,逐鹿经济园,一定能闯出个名堂来。”

向河渠代拟这封信还有个没说明的目的,那就是通过代拟这封信,告诉谢成功,他对他的期望。看了杨文明捎回的这份底稿,欣慰地笑了。在乡镇企业中他还没碰到过一位象谢成功这么懂办厂的。有这样的小老弟当领头人,潘家的项目他放心了。

八月二十九号,杨文明告诉向河渠一番话,让向河渠担开了心思,因为没法当面谈,只好又是写信。信是写给谢、瞿二人的。信的一开头就说:“小杨来寒舍说的情况和他不准备长期呆在潘家了。晚上近十点,他走了,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十分担心我们刚刚开始的事业,于是下床开灯,提起笔。”

提起笔写什么?他犯了难。十几天前他还为有幸结识了创业有素质的谢成功而感到欣慰,而今听杨文明这么详细叙述,他知道错了。

谢成功读的书可能不少,说起道理来向河渠自忖也大大不如,但是否真懂,是否愿意去做,却是个很大的问号。从这些天来他在潘家的行动就可以证明他不一定真懂,尤其是不一定真的去做。

在这种情况下写信,怎么写?贴福字说好话,屁用没有;直抒己见,忠言逆耳,人家会听吗?可是不说,这样下去,操了许多心血的事业又会白辛苦一场。倒底怎么办?

罢罢罢,说还是要说的,忠臣犯颜直谏不有的是吗?为了事业的成功,不喜欢也要说。不过为让对方容易接受些,从感情上拉近距离还是应当的,也就是说先说些好话,在“但是”后面做文章。于是他写道:

“古人说交浅而言深者愚也。摸不准你们对我的感情如何,而我对二位却是出自一片真情。因为你谢成功无任何条件地为我女儿的工作一事奔波,不管该厂情况如何,我都是十分感激的。常言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你对我怎样安排,我都会极尽全力报答于你。祖强你为我的分厂吃尽了辛苦,垫钱欠货,厂倒了你无怨无悔,仍与我有事共商,真心相处,我非草木,哪能无情?只要我做得到的的事,必将极尽全力去做。正因为如此,才不揣冒昧,跟你们深谈,说一些也许你们不爱听的话,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当面讨论。”

招呼打过之后,他在信中说:“小杨详细告知了潘家的情况,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不正视,说不定会葬送刚刚开始的事业。这些问题是:

一,你们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说得尖刻一点,就是同床异梦。具体的事例就不用举了,情况肯定是这样。原因我不准备剖析,各人都心知肚明。谁也不是傻子,也不要把别人当傻子。请二位想一想,两个一模一样的我能将事业搞成么?假如我是对方,能容忍我的所作所为么?如果不想合作下去呢,我无话可说,二位想咋办就咋办。如果还想将潘家氟苯当着吸引台北谢氏较大规模投资的第一步,并进而搞成一个较大的企业呢,则请精诚团结,携手共进。其实精诚团结并不难,只要推己及人,要想别人顾自己,就要先顾别人。请记住,只顾自己的人是顾不住自己的,不信我们等着瞧.

二,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结果是欲速不达,反而更慢了。按草莶的协议精神,经试产证明设备符合生产要求、产品质量达到预定的指标、环保符合国家要求,才莶正式租赁协议,然后验收、接管。接管后才开始我们的生产管理活动,也只在接管后才开始实施管理。

这一点我在拟草莶协议文本时就说过了,你们没有这样做,我也不好说什么。为快出成品,过早地介入管理,人家呢又不交管理权,这样问题出来了:人事支配你没权,出了故障你负责;设备不停运转,生产(应加试字)不正常,成本高了你承担。

不但如此,还暴露了我们的浅薄、幼稚和急功近利的弱点,让人家有机可乘。

这次租赁与我的租赁情况不一样,我只租他们的设备,聘用他们的人员,生产线由我主建,人员由我培训、上岗,有专职的技术员现场带班指导,由我和老查亲临现场指挥,油厂不干预,他们也不懂,我们是全权。

这一次的租赁是租他们的项目,是连技术一起租的。他们必须将设备完好性、技术的适用性展示、证明给我们看,符合要求的我们莶正式协议,不符合则不谈。试产、展示期间我们只须派一两人,在客位观察,看是否符合要求,而将主要精力用来办执照、筹资金、建组织,从思想上、物质上作接管的准备。设备空车运转前不进料,以水当料试运转符合要求后才进料试产,试产合乎要求后才接管。这样看起来慢些,实际上却快得多,也少花了钱。

三,抖露了先天不足的家底,为正式莶协议增加了不利的因素。这里所说的家底,是资金和管理素质。本来对方对我方,尤其是对谢成功不摸底。好家伙,台北巨商的后裔,是亲侄儿,后盾力量深不可测。

可你们竟请查兴胜帮助过注册资金关。这下倒好了,咳,穷人一个,注册资金一个子儿也没有。有钱说话锵锵响,没钱说话瘪朗当,谁还看得起你?幸亏还有个台 湾巨商的亲侄儿抵挡着,若不好好地运用,又能抵挡几时?

我之所以灰溜溜地败回沿江,不就是缺钱没底气么?要不是查、闻二人与我离心离德,缪丽怎么可能盗汇?她不盗汇,厂怎么可能倒下?

再说管理素质家底。管理是一门科学,领导得讲艺术,仅从组织上讲就有‘静有其位,动有其规’的讲究。当领导的有他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只应摸清下级的底细,而没必要让下级知道自己的根底。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并无什么感情,只是吹吹拍拍的下级,言多必失说的就是这一点。

成功学过管理,懂得管理的原理,这本是好事,但知易行难,就象古人说的纸上得来终究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修行成道的窍门浩如烟海,又有几人靠读书成佛成仙的?

管理一定要从基础做起,要从制度化、规范化做起。你们只凭自己意志行事,就暴露了管理上的先天不足让人家瞧不起。

商场如战场,是斗智比谋的场所,黔之驴如果不奋起用蹄踢蹬,老虎摸不清底细前总是闻风而逃的,等到知道技仅如此时,就无所顾忌地扑了上去。我们为什么要让人家摸清我们的底细呢?

据小杨说,夏主任曾对祖强说:‘退回你的一万元,运来的原料你还运回去。’这信息告诉我们可能会面临被迫撤走的局面。

夏为民认为这样做我方没有什么损失,其实损失是巨大的。台北姑母的投资正在持观望态度,一个小实体刚诞生就夭亡,姑母还敢扶持侄儿么?

知情者如老高小杨老尹等又会怎样对待、谈论我们?这么好的项目,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能搞上去,又怎能搞好其它事情?

即便纯从经济上说,损失也是有的,大家经济都拮据,又哪来的钱分担这损失?

若不当机立断,力挽危局的话,后果将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向河渠盼望谢、瞿二位接信后来沿江共商改变窘境之策。他在信中说:“我的建议初步认为:

一、我方切需精诚团结、同心同德、圆桌地位。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二、 作好多方位的公关(不是送礼)、宣传工作。

三、组织上作调整。仿油厂榜样,成功当元首,祖强当总经理,成功管应变,祖强管内务,我助成功应变,高杨尹助祖强强化内部管理,为接管作准备。

四、作第二手准备。成功和我去建湖了解有无转移阵地的可能,若有作撤的第二道防线;在沿江搞fu苯废渣综合利用,可广收建湖、海阳和潘家三废生产,效益不比潘家差多少,以此作第三道防线。

五、确立工作章程,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杜绝长官意志。”

向河渠在信中说:“切实采取这五点措施,可保转危为安。在下一生中屡遇险境,波折多多,经验谈不上,教训却是可供二位参考的。”

向河渠自小学二年级当少先队中队长起,到厂关门,几十年来,在学校当学生干部,到生产队当生产队干部,进单位也是当干部的时候多,就象《创业》小说中华程所说的,当干部的是个婆婆嘴,批评人成为工作的内容之一。象今天这样说得这么重,却是极少有的现象,尤其是被批评的对象还是交情不深的谢、瞿二位。他自觉有些不妥,可又出于无奈,他在信中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上面的话说得重了些,二位听了只怕不怎么舒服,还请谅解在下的一片苦心,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这封信他没让杨文明捎去,而是到邮局寄了挂号。他盼望这苦口的良药能起一定的作用,更盼望谢、瞿二人能连袂而来。

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不知道。他在日记中说:“初见成功修改我拟的给他姑母信的底稿,为他所懂的管理知识而欣喜,后听杨文明细说厂内详情,才知道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运用,而且刚愎自用,并形成严重后果。若不当机立断,改弦易辙,势必一番心血付诸东流,因而去信切谏,立图挽回危局。不过谢、瞿二人都不是能主事之人,能听我的话么?不知道。既已尽之当然,后可听之自然。有什么办法呢?且赋诗一首以记之:

   管理专业谢成功,见解知识大不同。忆昔企业诸同仁,惟与成功意相融。

   潘家有他当主宰,事业自会早成功。见信不禁心头喜,自斟自饮酒三盅。

   不料小杨说细情,闻言顿时大震惊。知易行难寻常事,马谡赵括空谈兵。

   似此情景怎处理,背手窗前久沉吟。欲说交浅忌言深,不说功败于垂成。

   左思右想真为难,事业为重只好谈。为因不让我进厂,千言万语诉笔端。

   拉近距离说友谊,招呼逆耳是良言。随后才说失误事,利弊细剖披肝胆。

   错虽铸成还可为,随陈五策保平安。仅设防线就三道,真个一环套一环。

   若是明主会采纳,刚愎自用则搁浅。而今已自尽当然,结果只好听自然。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成败人生路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