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瑞尔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能够取得胜利,所以,他坚决不允许不良风气在军营内出现,对金钺大厅的那些不怀好意的言论同样充满不屑。
瑞伯丁禁止廷臣对坡地战事指指点点,一切以前线将领传达的战况为准,同时告知当地民众,公爵已将罪大恶极的主犯绳之以法,让他的后代不会有担任公职的机会,并希望人们能够善尽臣民的职责,在危急的时刻应该与统治者的军队齐心协力,共同阻挡敌人的进犯。
诺尔针锋相对而以解放者的身份谴责此前发生在这里的暴行,沃克斯迈尔军队与民众离心离德,腐化与堕落代替荣誉和勇武,他们只会在有利可图时才会采取行动。而民众出于美好的意愿所上交的赋税,全被统治者用来享乐和挥霍。
当地民众的态度使讷瑞尔感觉自己好像是在敌方领土作战。他们对诺尔军人的到来热情相迎,而对于沃克斯迈尔则是充满警惕与冷漠。得到支持的诺尔军队,采取分散行动而派出小股部队,在周围打探情况的同时,全力保护这里的民众使之不受威胁与伤害。
苛捐杂税已经使高地民众怨声载道,而今诺尔军队兵临大高地,粮价在哄抬之下涨到令人嗔目结舌的地步。最后,珍贵的粮食进入到富人家中,财富则是流入到贪婪商人与黑心官员的口袋里,民众在压榨之下再也拿不出一个多余的铜币。
瑞伯丁打算变卖私人收藏的工艺品来换取补给,却发现这些精巧的物件在这个时候一文不值。无可奈何之际,公爵夫人以个人名义在赫德利姆发起了一场募捐活动,当众把所有的金银首饰都贡献了出来。但募捐活动曲高和寡,真是令统治者颜面尽失。
这些人在和平年代里享受公爵的恩惠和民众的劳动成果,而此时却争先恐后与诺尔取得联络,希望征服者可以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财产。
诺尔军队接受输诚和保护无辜的人们,善待放下武器的士兵,但不接受沃克斯迈尔提出的任何条件。此时,地位和荣誉甚至生命已经不再属于瑞伯丁自己。绝望的形势反而使瑞伯丁显得异常平静,他将还在值守岗位的军人集结到特雷迪,打算在这里与诺尔军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公爵摆出出征的仪仗前往特雷迪,全副武装的卫队士兵骑在装饰华丽的马匹上,从前向后分别手持象征国王、统帅身份与祈祷胜利的旗帜,队列严整地行进在赫德利姆的街道,瑞伯丁公爵身着戎装骑马行进在队列的最前面,腰挂佩剑而严肃注视着前方。
此时,那些分散各地而单独行动的诺尔部队,开始进行更为大胆的行动。他们攻击沃克斯迈尔的巡逻队,甚至直接袭扰沃克斯迈尔的营地,让军营守军时刻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对于沃克斯迈尔军队而言,他们或者离开营地与诺尔军队决战,或者是后撤到安全的地点,但后者可能受到追击。
不过,当讷瑞尔接到命令而将部队转移到特雷迪与公爵会合时,出人意料的没有受到诺尔的追击。借助营地的防壁可能是最好的对抗方式,却也同时将自己完全置于被动的境地。
诺尔军队进入凯斯莫,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而且尝到大高地的佳酿。随后,诺尔军队一鼓作气冲向特雷迪,在这里构筑围攻阵地,将公爵和主帅,以及一众失去斗志的士兵围在这里。在准备妥当之后,士气振奋的诺尔军队展开行动,在第一场战斗中便突破并摧毁外围的防御。
手持佩剑的公爵和他的卫队,即将在军营的城堡内迎战诺尔士兵。包括讷瑞尔在内的几名军官和他的卫队长跟随在公爵身边,最后全部战死。末代统治者用无畏与英勇捍卫了最后的荣誉,也得到敌手的尊重。
诺尔厚葬了战死的沃克斯迈尔军人,释放降卒而让他们携带瑞伯丁的遗体返回赫德利姆。特雷迪的失守、军队的覆灭以及公爵的阵亡,使诺尔国王发出全面进军的命令,同时重申严格的纪律,使诺尔军队所到之处只会带来安全,而不是刀兵的恐惧。
然而,即便处于这般形势,居然还有人觊觎沃克斯迈尔的宝座。有几位廷臣联合公爵家族的奴仆,阻止储君并打算将瑞伯丁的次子卡瑞提斯拥立为公爵,还异想天开的打算以这位统治者的名义与诺尔媾和。这位公室成员继承了前代统治者身上的所有缺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毫不知情的卡瑞提斯在夜半时分被一队武装奴仆惊醒,随后被带到宝座前接受致敬。但仅仅过了两个时辰,这群想入非非之人就受到另一群人的攻击,为首的诺达利斯和一众奴仆被当场处决,卡瑞提斯也受到软禁。诺尔军队还未到达,赫德利姆就已经被公爵家族的鲜血所染。
当诺尔肃清大高地而兵临沃梅尔时,一群溃兵正孤零零地守卫着沃克斯迈尔的最后屏障。守军指挥官达泽曾在特雷迪参加战斗,看到诺尔军队到来而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
达泽与诺尔的泰拉德都来自大海另一边的未知大陆。这个地方只是隐约地从商人的口中得知,那里是一片冰冷的世界,生活在此地的人们,近乎狂热的信奉掌管风雷的天神,并将老鹰和海鸥视为它的使者。
利米底亚人虽然用好奇和惊异的目光看着他们,但对于这些外乡人来到利米底亚世界时的惊心动魄的经历,似乎并没有兴趣。泰拉德被一位南方部族的奴隶贩子带到诺尔的边境小城提瑞斯,后来趁其不备逃走而过着乞讨的生活。
当一位诺尔军官在此路过时,他无力地伸出右手乞求他的怜悯。高大的身材立即受到这位军官的注意,被征召入伍而终于结束了食不果腹的凄苦生活。
而相比之下,达泽的处境要好了许多,在参军之前,他依靠健壮的体魄而在另一座边境小城从事繁重的搬运工作,后来以灵活的头脑而投靠到一位商人的门下,跟随他的主人在诺尔与沃克斯迈尔之间来往。而有关这位异乡人的其他事情,人们不得而知也没有兴趣。
担任前卫主将的泰拉德告知他的主帅,自己能以同族的身份劝说达泽归服诺尔,并希望主帅给予他足够的时间。而后,他手持一面旗帜只身来到沃梅尔要塞。
达泽知道对方的来意,但看到旗帜上的特殊花纹时,还是感到亲切和惊讶,出于同族的感情而友好接待了泰拉德,同时表示自己不能背弃曾经立下的忠诚誓言。
泰拉德告知这位同乡,即便是太阳神也无法阻止住生灵的衰歇、枯萎和死亡,这并非神灵无情无义,而是它循着天地运转的规律,故而成为永恒并由此而受到祭拜。
诺尔的征服已是不可避免,尽管险峻的地形使人畏惧,守军的勇武让人钦佩,将领的忠诚为人称赞,但这不过是延缓了最后的结局,不仅空费自己的一身武艺,也枉送部下的性命。
泰拉德在第一次会面中未得到同乡的答复,当他第二次来到时,跟随在身旁的典令官向达泽带来诺尔国王的赦免令。泰拉德希望守军不要使民众再承受战争的痛苦,更要避免让赫德利姆毁于战火。这并未违背指挥官的职责和誓言,城市和民众仍然会安全无恙,公爵的后代也会得到保全。
达泽在同乡和对手面前无言以对,他希望给出自己思考的时间。但泰拉德告诉他,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拖延只会带来更多的干扰和混乱,如果主将下定决心坚守到底,那么就请主将现在就将他和典令官处决。
达泽脱下铠甲而将佩剑放在案桌上,向手下的几位军官唤至身旁并表明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谁不同意投诚,可以将自己和两位诺尔来使一并杀死。在场的军官们也随即脱去了铠甲。就这样,来自冰雪异乡和身为武将的泰拉德,却以他的辩才而让达泽将佩剑恭敬地递到征服者手中。
诺尔军队兵不血刃的开进赫德利姆,宣告沃克斯迈尔在利米底亚世界的统治结束。远在苏威勒斯的诺尔国王,在卫队的保护和廷臣的陪伴下去往这座王者之城。首先就是要来到市中心的万神殿,经过一番察看和交谈之后,莫拉尔严肃地对身边的廷臣和将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国家的秩序在于治下的臣民能够各安其职。但是,我看到这些来往的信徒,无分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贵贱,无论锦服华冠还是衣衫褴褛,全都混乱的聚集到这座神灵的居所。
如果这些贵族能够严守礼仪和法度,为他们的国君分忧解难;如果富人能够缴纳足够的税款,而不是想方设法藏匿他们的财富;如果平民能够拥有多余的粮食和财物,用来养育后代和侍奉父母。那么,即使神灵的力量也不能撼动这群凡人。”
他看向跟在身后而低眉顺眼的沃克斯迈尔贵族,而后继续说道:
“祖先们艰苦奋斗而将庞大的遗产留给后人,使我们能够去完成更伟大的事业;诺尔不止一次身处危难而最后都能化险为夷,不能忘记这是忠诚的将士忘身于外。但我们的敌手们却将其视为是神灵护佑的结果。
但这些敌人先后被诺尔击败,是应该看作神灵不再庇护它的信众,还是强大的诺尔同时击败了神灵和信众的军队呢?
我从祭司的讲道中得知,天神顺从天地的规律而得以永恒,遵从天地的旨意而养育世间万物。当世间的人们做出违逆之举,神灵会在春天降下冰雪,冻死田地的幼苗和牲口的幼崽;在夏天降下流火,使河流干涸而让大地龟裂;在秋天降下暴雨,淹毁成熟的果实;在冬天降下瘟疫,使人们不能安身。
由此看来,神灵的庇佑并不在于信徒的供奉,而是取决于自己。所以,击败敌手的不是诺尔手中的刀剑,而是这些人本身。”
莫拉尔向太阳神敬献朴素的贡品后,来到沃克斯迈尔公爵居住的地方。威勒姆的末代国王曾在这里得到沃克斯迈尔的赦免,在穷困潦倒中过完一生,他的后代混杂在平民之中而早已无从查找。
而今,瑞伯丁的长子莱西姆,赤裸上身并将自己反绑而祈求诺尔的宽恕。莫拉尔扶起莱西姆并告诉他:
“当诺尔军队开进城市之时,阁下曾亲自出现在我的将领面前,请求他宽恕城里的人们,不要伤害他们的性命、侵犯他们的财产和损毁城市的神庙……”他再次看向在场的沃克斯迈尔贵族,而后继续说道:
“阁下可以继续居住在舒适的居所中,有充足的俸金可以保证体面的生活。”
随后的莱西姆在诺尔国王手中接过公爵的徽章,就连他的弟弟卡瑞提斯和几位子女也获得赦免,安静的生活在城外的一座葡萄园中。
而身为内廷成员的德瑞科也随后在国王那里得到新的任命:
“国王要谨慎行事,能士要发挥长才,诺尔的荣辱和民众的安危全系于此。我曾一再向我的将领发出严令,不要让战胜的军队劫掠平民,尤其不要抢夺神庙的财产和羞辱神庙的僧侣。
我在前日阅读了阁下上呈的奏文,里面的想法和措施将非常有助于诺尔在这里建立权威。现在,我将赋予阁下重任,从而发挥才智和能力以确立诺尔在这里的统治。”
德瑞科的母亲是一位虔诚信徒,在乖巧的小儿子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父亲以经商而积累了丰厚家业,使得德瑞科和他的姐姐以及两位兄长,能在早年接受很好的教育。
不过,通晓僧俗两界学识的德瑞科,虽然受到举荐却在起初之时负责管理领主的私人财库,直到他那锱铢必较般的细算,招致其他家族成员的反感而引起领主的注意。
在这位郡长的主持和召集下,一群通晓神学、哲理和法律事务的人们,聚集在赫德利姆城外的一座庄园中。在进行充分探讨和研究后,某些神灵被认为是完全无益于稳定和教化,受到学者的抨击而被诺尔法律规定为淫祀。随后举行一场隆重的仪式,以太阳神的名义将这些神灵放逐。
其余的神灵则是被记入诺尔的法律,根据它们的事迹而对诸神的位阶做出人为的规定,并受到祭祀礼仪的严格规范。根据规范,有精神需求的诺尔臣民,只能根据户籍的身份规定和所从事的职业,祭拜相应位阶或掌管相应事务的神灵而不得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