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唐帝国买官卖官那些事(2)
公元633年 九月二十八 阴
换句话说,皇帝可能会不管丞相怎样工作。但是,丞相的工作结果,皇帝肯定是要管的。
比如,你当丞相的时候,给皇帝拿上来的账本,这里短了一大块,那里少了一大块。你觉得,皇帝会怎么对待你?再比如,你当丞相的时候,帝国这里出现了叛乱,那里也出现了叛乱。你觉得,皇帝会怎么对待你?再再比如,你当丞相的时候,帝国这里丢了一块土地,那里也丢了一块土地。你觉得,皇帝会怎么对待你?
咱估计,皇帝撤你的职都是轻的。如果皇帝知道,这一切因为你不称职甚至肆意贪污受贿弄出来的,肯定拿刀问斩的心都有了。皇帝对丞相如此;上级对下级,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主管官员,他也许会容忍下面的小弟乱收黑钱,但是,他绝不会容忍自个儿的小弟,忘记自个儿的本职工作。说的再明白一点,你是一个主管,看到自个儿的小弟,无法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或是总在自个儿的地盘内,弄出这样那样的恶性事件。你和他的私人关系再好,你也会撤了他的职。因为下面的小弟都这样玩,你的饭碗估计也会保不住了。
任何一级主管官员,都会这样要求自个儿的下属。毕竟,这与他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密切相关。
因为类似的原因,最初的官场竞争,都是在明规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一个人想竞争某个官职的空缺,首先得有足够的资历。谁敢让众多没有资历的人参与这种竞争,本身就是在公然侵犯那些有资历者的切身利益。
接下来,大家再比业绩、比能力。这些操作,绝对都可以端在台面上的。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再进行桌面下的操作。在这种背景下,银子也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关系比银子重要。
最简单来说,张三的后台很硬,李四的后台很软。同等条件下,李四给你的银子再多,你也不可能选李四。因为,这根本就不是银子的事。
这些操作之后,才开始说到银子的事。 换句话说,上述条件差不多,大家再说银子吧。往深一点说,银子只是附产品,更主要的是,它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左右。
一个官位值多少银子,通常都是受市场行情决定的。而这个市场行情,主要是受当时的黑色经济(与此伴随的黑色收入)决定的。一个官位能值多少银子?并不是谁说了算,而是由竞争者的评估说了算。
比如说,同样一个刺史,富庶的地区,与贫穷的地区,能一样吗?同样是一个部门主管,一个是肥缺,一个是清水衙门,能一样吗?
李某某、王某某...说了,那谁谁谁,在当人事主管时,可以准确判断各地的官职、各系统官职的价格。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能把各种官职,都卖出最好的价格。某某某这样说的时候,似乎只是证明,某某某的儿子是一个大贪官,而且相当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