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车,大夫人在等着你!”见秀梅犹犹豫豫,戚嬷嬷声音严厉起来。
预感要来的,果然来了!
秀梅一咬牙,下了马车,跟着戚嬷嬷往正厅走去。
偷偷打量这院子,估计就是传言中何家城郊别院。
到底是管理家事的大夫人,才有权利知道并使用城郊别院。
这样想着就进了正厅,见大夫人俨然在主位端坐,秀梅扑通一声跪下行礼。
大丫鬟宝珠将厅门关上,站在门边守候。
这样,厅内只剩下大夫人及戚嬷嬷、秀梅、宝珠四人。
大夫人慢慢品着茶,连眼皮也不曾抬,好一会才开口:“你就是秀梅?可知我为何找你?”
“禀大夫人,奴婢不知。”主子没有命令起身,秀梅仍在地上跪着。
“哼,那你可知,是我让你家人报讯,叫你请假回家的?”
“啊?”秀梅吃惊地抬头,“奴婢不知。”
“呵!”大夫人冷笑,“不这样,我也难得有机会,好好问你话。好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从去年五月到如今,从江夏到鄂州到京城,你做了哪些歪事,老老实实说出来。”
“什么?大夫人,您......”秀梅大惊失色。
“哼,你做的那些歪事,我们都知道,就看你能不能老老实实说出来!”
秀梅哪里是一问就招供的,当然先做狡辩:“大夫人明鉴!奴婢不止从江夏开始,就是在安庆王府时,就一路跟着表小姐,没有做什么不对头的事呀!”
大夫人不以为意:“将安庆王府抬出来?唬谁呢?你到底说不说?”
秀梅开始磕头:“奴婢实在不知做错何事,求大夫人指点!”
“不想说是不是?好,宝珠,把门打开!”
只听一阵门栓响,厅门打开了。
秀梅转头往门外看去,顿时无比恐慌。
只见院门台阶上站着七八个人,都是熟面孔:父母,兄嫂,两个侄儿,还有一个,正是那日思夜想的表兄。
他们缩头缩脑,脸色灰败,眼巴巴看着厅里。
秀梅的母亲见到女儿,脚尖动了动,就想往前走,却被旁边府兵用剑拦住了:“走!”
家人很快被带了出去。
“母亲......”秀梅向前挪了两步,又停住了,回身向大夫人磕头:“求求您,放过我的家人!”
“哼,平日的得意劲到哪去了?老虎不发威你当做病猫!”大夫人沉声说,“还想以后见到他们,你就老老实实招认!”
“您,你把他们......”
戚嬷嬷在一旁说:“放心,我们夫人心肠好,会将你的家人,还有你那位表兄好好安置。”
这阴阳怪气的语调把秀梅击倒,却仍然嘴硬,只是喊:“大夫人饶命!”
大夫人从鼻孔里哼出声:“你还明白?我能够在这里问你话,又能够让府兵扣押你家人,这事岂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
戚嬷嬷则踢了秀梅一脚:“你当知道何家暗桩的厉害,整死你们这样的人,也不过踩死几只蝼蚁!谁会关顾几只蝼蚁突然不见,究竟去了哪里?”
秀梅的防线被彻底击溃:“我说,我全都说,这都是三夫人吩咐我做的!大夫人,其实,其实我早已看不惯三夫人的作为,只是始终没有勇气找您!”
戚嬷嬷狠狠踢了她一脚:“再说废话,就废了你!”
“奴婢知错!”
于是就从江夏讲起,讲三夫人如何吩咐自己找乞丐毁掉小盲流;失手之后又如何把丐帮养起来,再派到鄂州去;进京后发现小盲流就是江三小姐,且将随船下鄂州,立刻飞鸽传书让丐帮出手刺杀,不想又失手了;三夫人气急,今早还摔了杯子......
“还有,进京之前,三夫人到匡溪渡探亲,无意发现小盲流也在那里,就联络三爷,三爷召来死士去刺杀小盲流......”
“哦?”大夫人很吃惊。
三弟居然为了陆晴茵,召唤何家很隐秘的死士?
这口供也惊动了屏风后旁听的人——何可南。
何可南又是震惊又是可惜。
养一个死士不容易,冒着朝廷禁令私养死士更不容易,三弟就这样为了区区小女子争风,一而再地把七八个死士召到匡溪渡送死......
只听大夫人又问:“为何三夫人如此嫉恨江三小姐?”
秀梅解释说:“当初,我们王妃和湖北王府的安泰夫人是两姐妹,一次见面,我们王妃说没有女儿,求安泰夫人无论如何分一个给她养在身边,表小姐主动站出来,说愿意留在王妃身边。王妃对她极是宠爱,到后来,两家也有心让少爷和表小姐成一对......”
这“表小姐”“少爷”的绕来绕去,不过大夫人也听明白了:这“表小姐”指的是三小婶子,何府三夫人;“少爷”指的是楚小将军。楚小将军的母亲安庆王妃与湖北王母亲安泰夫人是两姐妹,想亲上加亲,有心联姻。
“没想到少爷说从来把表小姐当作妹妹,百般不愿意,还喜欢上一个小盲流。表小姐就恨起那小盲流,才叫我找的丐帮,等发现小盲流就是江三小姐,表小姐更恨了,这才飞鸽传书到鄂州去......”
大夫人呵呵一笑:“为了区区一个小盲流,三小婶子可真够用心良苦的!”
秀梅说:“因为江夏这件事,少爷和表小姐闹翻;安庆王妃也和表小姐生分,说表小姐出手毒了些。表小姐只好回湖北鄂州去。”
大夫人又是几声呵呵:“原来这样回的鄂州。还以为女大要嫁人才回的母家去呢!既然嫁到我们家,好好过日子便罢,偏放不下仇恨,还要派人到鄂州生事!”
“我也曾多次劝表小姐珍惜眼下,奈何不听。因为隐瞒湖北王爷有子一事,表小姐和娘家也闹掰了,竟无人愿意进京送嫁。”
“哦?”没想到还有此事。
当初这三小婶子嫁进来,都说是湖北王爷有禁令在身,他及家人都不方便进京,只有几个同族远亲及一个大姨母从鄂州送嫁,再与京中的三姨母安庆王妃一起操办婚事,没想到背后还有隐衷!
这时,丫鬟宝珠递上一张小纸条,大夫人见上面写着:“问她如何飞鸽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