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紧急,应直接利用有利条件——小信的家,就在北江省城——派人进入小信的家中,进行调查。
申强让朱垣和司红光一起去执行这项紧急任务——
司红光和朱垣两人赶紧化装,成了两个师范学校的学生。
外表看上去,两人都比小信年龄要大些。
这个不打紧。
师范学校里,三十岁上下的“老学生”有的是。
而关于调查的具体手段,申强经过短暂考虑,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第一方案,另一个预备方案。司红光和朱垣铭记在心。
申强又明确地说道:“你们去,只是秘密调查,为了大任务。
小信现在还是我们的同志,他的父母是同志家属——
当然,他们不知道小信参加了咱们党。
据姚先生说,这是师范学校秘密党团小组所有成员目前状态:家里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秘密——
为了任务,你们去撒点谎。
以后有必要,再作解释赔礼。”
申强稍停一下,语气有些沉重——
“当然,如果有别的意外,他的父母,也应该是不知道内情的。”
敲开了小信家中房门后,司红光说:“大叔大妈,我们是小信的同学。
今天小信有些事情,不回家里住了。
我们两个到城里办事情,受小信委托,顺便来看看您二老。”
小信的父母亲,一对中年夫妇,不疑有其他,热情地给两人倒茶。
司红光暗想:“这二老,多么好的人。小信不会真有问题吧?”
按照预定方案,他和朱垣一进来,就已经盯上了墙上挂着的镜框。
和许多人家一样,小信父母家墙上的镜框里,满满地,足有二十张以上的大小照片。
一眼扫去,有单人的,两人的,多人的。
司红光想到:“今天任务的第一方案,有可能就成了!”
小信的父亲是个小学教书先生。
他自然知道,师范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是要从事教书这一行的。
他笑对两位来客说:“你们都是小信的学长。
小信年轻不懂事,请你们多带着些。”
朱垣连忙说:“您是前辈。我们以后有机会,还要向您请教。”
小信父亲说:“听这位同学口音,是东边的人氏?”
朱垣回答:“我家在上海那边。”
小信父亲高兴说:“我以前在那边学校教书,这不,为了家,到这边来工作了。”指一指小信母亲。
小信母亲是家庭妇女,客气地陪笑。张了张嘴,像是要问小信的事情,又不好意思插话似的。
司红光说:“大妈想问小信?
小信明天要参加一个活动,游泳比赛。
今天他就在学校里复习功课,说要把明天的事情做出来一些。”
小信父母亲都点头,表示理解。
小信父亲说:“他喜欢游水,比我年轻时候好动。”
司红光说:“小信游得可好了。”好像他看见过似的。
其实这只是他们预先作好的功课。
司红光继续编谎言:“小信要参加比赛,要一张照片,学校里也要做些宣传,也要照片。
小信不回家,正好我们进城办事,买点彩纸,布置比赛什么的。小信就要我们顺道来家里,请你们二老拿个一两张他的照片,由我们带去。”
小信父亲很高兴:“有,有!”就要去屋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