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
政府早就知道滥发纸币要出大事,人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纸币就是政府发出来的,就是说,政府只要缺钱就可能印钱,那就真要出事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前面就说了,弄个中央银行放在那儿,原则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初衷是要给人民一个交代。
人民真的信了,政府就出面,找一个或几个实力强大的银行来成立一个机构,专门垄断货币的发行,这个机构就是中央银行。
西方人对垄断深恶痛绝,进而对集权严重抵触,但西方人根本就摆脱不了垄断,其实,不管哪国的人,是人就摆脱不了垄断,人摆脱不了集权,形式不同而已。
中央银行以维护市场稳定为宗旨来决定发行货币的数量,政府无权干涉,在人民看来,政府内部太复杂了,部门太多,而中央银行只有一家,监管起来要容易得多。
关键是政府要有大笔财政支出,而中央银行原则上除了工资和物管费就不需要用钱,什么医疗拨款,教育支出,军费这些都是政府的事,在中央银行眼里,这些小事、杂事不要来捣乱。
中央银行不存在缺钱这一说,这样的话,信中央银行大概率比信政府要强多了,这样,人民就接受了中央银行的方案,有时候,人民还真的好骗。
中央银行的想法只可能是西方才想得出来,既怀疑每一个机构,也怀疑每一个人,还要加上前面那个万能条件,西方政府不力。
看来,前面表达的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经济学的说法还真找到了例子,大一统思想下的中国人,怎么可能想得出这个办法,因为这个办法不符合大一统思想。
对于中央银行,有人真的信了,相信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就是央行是独立的,是不受政府节制的,事实上,这是一个阳谋,政府和央行肯定是一伙的,因为必须是一伙的。
稍微想一下就明白,首先,央行的权力是政府给的,政府一定会做局,然后,央行真要闹独立,央行的经济政策一条都执行不下去,政府治央行的办法多得很,想来想去,他俩必须是一伙的,只要表面上让人看着像是两家就行了。
央行和财政部其实是一个政府下的两个部门,央行原则上可以是一个机器人,只是在法律条款上规定了其一定的独立性,在感觉上,央行很牛的样子,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中国的央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搞央行,完全是为了更加顺利的搞对外开放,让外国老板们看着眼熟,没这个机构,人家不来。
央行的基本任务永远是保持社会稳定,至于采用什么方式发行货币,发行多少货币,那是央行的本职业务,就像是政府决定要架一座桥,选用什么设计方案,采用什么工艺,那是建筑部门的事,这个时候同样可以说,规划部门、交通部门、建设部门是独立的。
政府规定中央银行只能和政府以及别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有经济往来,也就是说,政府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央行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政府要让央行表现得高高在上,透出一股高冷,央行心领神会,自始至终都在贯彻这一理念。
中央银行和银行的关系,同银行和银行,以及银行和储户的关系差不多,主要就是存和取,贷款和还贷,但央行的存和取不对个人,只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央行要管的事很多,简单的说,最主要业务就是两条,一是印钱,二是护犊。
印钱是指钞票的发行和回笼,目的就是要让市场上的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护犊是指央行要管好手下这帮银行和金融机构,防止他们犯大错,银行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央行,比如一孩子想买一玩具车,找到妈可能就给买了,所以,他们管央行叫央妈。
关于中央银行不是有三句话么,第一,发行的银行。
第二,银行的银行。
第三,政府的银行。
第一是指央行发行货币。
第二是指央行就是央妈。
第三是指央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这句应该加一个“开”字,说成:政府开的银行。
刚才谈到了钱,老百姓的最爱,我们把钞票叫作钱是可以的,到银行去讲理也是讲得走的,在央行那里就不一定了,对于央行而言,钞票只是他们的产品,从印刷出来到放在库房里,这些钞票都只是一种产品,不叫钱。
只有当这些钞票被送到银行手里后才叫钱,因为银行是见不得钱的,一见钱就要放贷,或者通过储户取款,这些新票子就进入市场流通起来了,这时才真正叫钱。
这些钱进入市场后,央行并不是就不再管了,对市场的监控从央行成立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央行的职责就是稳定市场,最终是要稳定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货币保障。
央行的监控方式多了,不一定采用警察那一套,也不一定不采用警察那一套,一般来说,央行手里有各种计算公式,不过,人们都知道,经济工作最终是个熟练工问题,那些计算结果只能作参考。
了解一下老百姓的呼声,了解一下大老板和小老板们的呼声,了解一下银行的呼声,了解一下政府的难处等等,最终是靠经验得出该放出一些钱还是该收回一些钱。
说央行发行的货币是央行的负债,可以这么来理解,现在的货币,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其发行量都不和黄金挂钩,虽然这个钩是脱不了的,但政府要自由,社会要发展,这个钩就得脱,不管是显性脱还是隐性脱,必须脱。
那这么一脱,在理论上,央行想发多少货币就发多少货币。
事实上,央行不会这么干,别忘了,央行的第一任务是保持社会稳定,央行要保证,至少是尽量保证发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是有购买力的,要让人民愿意使用这种货币。
这也就是说,央行对其发行的货币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可以理解成是央行对人民的一种负债。
最终,央行是在替政府分忧,是在替政府向人民作出一种承诺,从这一点来说,央行与政府是各自独立的两家的说法是可笑的,没有政府的支撑,央行就啥也不是。
央行有很多办法来发行货币和回笼货币,央行就像一个资金的大水池,银行就像一个个小水池,在央行和各银行之间安上管子,央行放水或吸水就是货币的发放或回笼。
本来,放水或者吸水一根管子就行,其实,要有两根管子,因为放和吸随时都在进行,可以互相不影响,放的量大于吸的量就是货币发放,放的量小于吸的量就是货币回笼。
央行要发行钱,就要想方设法把钱送到银行或金融机构去,央行要回笼钱,也是在他们身上想办法,央行还真的具有妈的胸怀,央行想得更多的是孩子们怎么能从自己这里拿到钱,就没打算要去占孩子们的便宜,当然,发钱和收钱都是要按规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