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尉拧脖子道:“我从前线回来,就听人说了,说得也不清楚。
那边怎么就不通了呢?
我刚才看见那里有人过来,这就是说,那里老侧门还是通外面的嘛。
我回家从那里走,方便多了。歇好了,也好办公。”
看来这国民革命军上尉要通过老侧门出去回家,态度很坚决。
侦缉队员为难道:“长官,这个不行。”
上尉拧歪脖子道:“怎么就不行了呢?”
这时,从侦缉队小楼后门出来的又一人到了跟前。
老条瞟一眼,认出是侦缉大队副大队长。
副大队长说:“这位,您是余秘书长的公子?”
上尉说:“您是侦缉队的长官?
我跟您说,我从那侧门回家,出去拐个弯,穿一条小巷就到家了。
这位兄弟却说,那边不通。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这个,跟我爹没关系。”
侦缉队副大队长满面笑容道:“余上尉,那里是我们的驻地,跟外面不通了。要不然,您过去看看?”
余上尉想了想,说:“既然副座您这样说了,那就听您的吧。我还是走大门回家吧。”
上尉往回走,边走他嘴里边嘀咕:“奇怪,以前都是通的,老子上前线一趟回来,变了?”
他从司令部大楼后门进去了。
副大队长笑嘻嘻地和手下那兄弟站住,目送上尉离开。
然后他低声向队员说了几句,自己走向老传达室去了。
老条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次日老条下班早些。
他本来就是自己安排,想盯班就盯班,想离开逛街就离开逛街,只要不误了司令部大院用热水喝开水就成。
老条到大街上一家布店里问:“那种黄底带蓝的小花布呢?我上次还见着的?”
老板客气地回答说:“对不起长官,昨天卖完了。”
老条一身旧军装,左手不灵便,又没有领肩章,常人都能估计到,这是个老伤兵。
老百姓流传话说,“这样的——不要惹”。
老条问道:“老板您知道,还有哪里布店卖这样的小花布?”
老板说“前头那善马大街二道有家布店,那里应该还有货。长官您走好。”
老条向那边去。到了布店,买了一块花布,说是给乡下老婆缝裤子。
从布店出来,老条慢慢走,嘴里哼着小调。
他其实在数着脚下步数,计算着。
他是炮兵出身,目测脚量都有相当准确度。
老条边走边测算。
“——这个距离方向,不会错了。
就在那边几家店里面后头,很可能有警备司令部大院侧门出来的秘密通道连出来,连到了哪一家?
我不能急,要慢慢观察。”
老条后来又悄悄去了观测目标地带好几次。
终于被他发现了,这地带,有个小老头,曾经去过警备司令部侦缉大队!
当时,从侦缉大队小楼后门走出来的小老头,由一个侦缉队员陪着,站立了不到一分钟,扫视一圈,就回进小楼后门里去了。
当时小老头戴了帽子,穿着也不是他出现在大街上这里一角时的样子。只是他的面部特征,被老条惊鸿一瞥,看了个明白!
小老头鼻子形状坏了!
这次在这大街一角,小老头走进一家店铺里面,跟老板说了几句什么,然后又向店里面去了,再未露面。
老条又摸了几天情况,发出了秘密联络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