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医院连续两个晚上发生怪事,9层精神科的哈士奇副院长和14层妇产科的布偶猫护士上了个夜班就疯了。
开始有人问询头一天去精神康复中心的哈士奇副院长现在什么情况了。摩天医院行政部主任垂耳兔的回复是:哈士奇副院长现在仍然封闭式治疗中。集团总部要求我们不得议论此事。
这种神神叨叨的回复,反而令众人更加疑惑,尤其是布偶猫护士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以后,让护士这个重要群体也在开始议论此事了。
相比之下,不属于医生和护士范畴的行政部行政文员以及总务部勤杂工,他们就比较看得开。比方说平时在摩天医院地下室太平间的勤杂工八哥,他就不把这当做一回事。
这名八哥,可是摩天医院中唯一掌握了驱鬼技能的勤杂工。遇到冤魂在摩天医院里面闹事,总务部主任虎皮鹦鹉或者行政部主任垂耳兔都会呼叫八哥前去解决问题。
这个八哥只要手持吸尘器站在楼道中,对着幽灵一阵狂吸,就能把它降服,收纳在吸尘器里面,带出摩天医院驱散。
有如此神技在手,八哥还会怕什么玄乎其玄的玩意吗?人家连鬼都不怕,还会帮别人驱鬼,他还怕什么?
也正因为这样,其他人都不敢干的活儿,他就敢干。比如在太平间里面值夜班!这种活儿可不是一般人有胆量上的!
八哥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他将要面对的东西,可比幽灵麻烦多了……
摩天医院一层正门背面,不靠大马路而靠着小巷子的燃冰深夜食堂中,系统的播报声音响起了:“订单已收到!杏仁排酥一份。收货人:摩天医院地下室太平间勤杂工八哥。付款人:匿名。”
林天骄推了推鼻梁子上的眼镜,打了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然后提高嗓门传达到后厨:“杏仁排酥一份。”
在厨房中等活儿的白晓云听完,立马精神了起来,重复道:“杏仁排酥一份!”随后,她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白晓云首先需要将生的杏仁片和巴旦木烤熟。她一边将烤箱预热,一边将杏仁片平铺在烤盘上。巴旦木因为是整颗的,所以她剁得碎一些,小心地用刀慢慢剁,大概没有整颗的就可以了,也是平铺在烤盘上。然后,她将两盘坚果放入烤箱,烤了九分钟左右。
接着她来做酥饼的部分。她将室温软化的黄油和糖霜倒入厨师机。这种厨师机主要是用在中西式面点领域的一款可以揉面,打蛋,搅拌的多功能型厨房电器。是以皮带带动齿轮传送搅拌力,优点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不过,像赵芳华这样老牌的中餐厨子,是比较鄙视这种省事的捷径的。
白晓云先用网状的钩子高速将黄油和糖霜打匀打发一下。她将鸡蛋分离出蛋黄,蛋清用不到,就放进了冰箱,冰冻起来用在其他地方。她将蛋黄一次性倒入刚才打发好的黄油糖霜里,然后再高速搅拌到均匀。
最后,她在打发好的鸡蛋黄油混合物里加入蛋糕粉和盐。
然后,她换一个平钩子中速搅拌,将其中速搅拌到没有干粉,所有材料都粘合在一起,能成团就可以了。她用刮刀将所有的面团刮出来倒在硅胶垫上。之所以用硅胶垫,是因为这个不太容易沾,比较好操作,好摊开。
她先用手将所有掉落的小面团都整合到一起,然后用手先大致捏出和烤盘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再放入垫好油纸的烤盘上,用擀面杖一点点擀开直到四边顶到烤盘边。
这时候,白晓云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她是单独做一份餐送给一个客人,所以她选用了比较小的烤盘。此时,擀面杖大于烤盘。于是,她就直接在硅胶垫上用擀面杖慢慢擀开擀平,直到大小能盖住甚至大过烤盘后,再放到油纸上,多出来的边边用小刀划下来再贴在酥皮上压压平就可以了。因为等下她还要淋面,所以这里有高低差,问题不是很大。
白晓云在擀平的酥皮上用西餐的餐叉,在表面戳出许多气孔,然后放入烤箱180度烤20分钟左右。看见表面上色而且干燥结起来了,她兴奋地对店主林天骄说道:“杏仁排酥完成!”
赵芳华走过来,闻了闻杏仁排酥的清香,说道:“其实,我很怀疑对方想买杏仁酥,而不是杏仁排酥。”
白晓云说道:“我们怀疑是我们怀疑,可人家订单上写的就是杏仁排酥啊?另外,杏仁酥跟杏仁排酥也差不了太多吧?”
赵芳华摇了摇头,说道:“杏仁酥是一种传统的中式糕点,以高筋面粉、中粉和杏仁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它口感香酥,外层酥脆,内部则保留了杏仁的香味和口感。我觉得比西餐里面的杏仁排酥要好吃。”
白晓云撅了噘嘴,说道:“我还是比较喜欢杏仁排酥,它口感更加细腻,外酥内软,味道更浓郁。虽然比不上杏仁酥的酥脆,综合比较而言,还是杏仁排酥更好一点。”
说话间,送餐员黄富源走了进来。店长林天骄一见面就对他说道:“这份杏仁排酥出餐了。送到摩天医院地下室太平间。”
黄富源听完了,瞪大了眼睛,问道:“不是吧……现在点祭品都这么讲究了?都不随便上超市买点成品点心,要吃现做的了?”
林天骄说道:“你在想什么啊?有人到医院太平间里面给死人上祭品的吗?”
黄富源眨了眨眼睛,说道:“那这么说,是送给活人吃的了?”
林天骄说道:“有患者给太平间值夜班的总务部勤杂工八哥送餐。给他送去吧。”
黄富源说道:“好家伙……之前有给医生送餐的,有给护士送餐的,现在连勤杂工都有患者点餐送给他们吃夜宵。最近怎么老有这种事情?”
林天骄一撇嘴,说道:“你去问问太平间值夜班的八哥吧。注意得面对面问。别一会儿有其他人搭茬,你就触霉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