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沉稳表现”,小信获得了更多信任。
他逐渐打探到,除了他所在的这个团小组之外,学校里还另有一个党小组,算是已知的师范学校赤党组织中坚。
这个党小组具体有哪些人,小信不知道。
他也不主动去打听,只是默默观察。
这所师范学校的赤色党团组织的任务,好像与一般其他学校里赤党组织的任务不同。
他终于听到了,赤党上级给师范地下党团组织的指示是,“暂时不组织不参加任何公开活动,秘密发展人员,做好准备”。
在默默观察中,小信发现了几个学生和教员,有赤党分子的嫌疑。
他把名字报给了表哥。
柴中尉转告了上司。
上司动用力量,秘密调查出,小信的怀疑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很可能就是这个师范学校的赤党分子。
小信问柴中尉:“抓不抓?”
柴中尉说:“上司说了,不抓。
这几个,也就是盘里的菜,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了。
他们不搞赤党的活动,是想干什么,还不知道。
你继续留意,发现了什么,及时报告就是。”
柴中尉被上司调走,执行另一项秘密任务。
行前,他向小信交代了如何和新上线保持联络,在学校和赤党团小组活动中,如何完全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你哥我也要像你现在这样,去装样子了。咱们在不同地方,看看谁更装得成功。”柴中尉勉励小信。
柴中尉虽然把这条线工作交给了同事上司,自己还是挂在了心上。
他算是表弟小信的国民革命领路人,小信要是没弄好出了事,虽然小信的父母亲未必知道真相,柴中尉自己会责备自己。
他在潜回省城汇报时候听说,小信不仅在师范学校隐藏得很好,而且还利用假期时间,参加了上司安排的秘密训练班,成绩优异。
柴中尉很高兴。“看来小信还真是适合干这个。”他想。
——柴中尉潜入“匪区”,成功站住了脚。
他和当地山民镇民拉关系,刺探情报,还悄悄跟踪一些红军干部战士,看看有没有什么空子可钻。
——柴中尉发现了红军总院供给处采买股股长敬向革有贪污行为。并发现其将贪污的银元,藏在了北弓山集市小镇外的老岩洞。
这种发现,正是政府谍报人员可以利用的机会。
继续观察中,发现敬向革竟然悄悄写了给国民政府管辖区内亲友的信。
这个发现看似偶然得之,其实全靠有心,认真。
柴中尉当时发现敬向革因为工作关系,常去中药店。
那一日,柴中尉施展平时拉人脉关系的套路,请那中药铺大伙计喝酒。
喝酒时候,柴中尉有意吹说自己和红军首 长认识,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他。
那药铺大伙计酒量不怎么样,已经喝得眼睛有些歪斜。
他听了柴中尉的话,笑道:“老哥你在集市上,那么多人来人往,你认识红军首 长不难。
而我呢?闷在店里,不买药谁认得我?”
柴中尉谦道:“客气了客气了小老弟。”
他当然看出,面前这位喝得有些多的伙计,还有话说。柴中尉想,“最好一下子就说到道上——”